可怕的狂犬病,總是尋上那些沒有保護能力的孩子
1950年以來,我國狂犬病經歷了三次流行,分為是1950年代,1980年代和2000年代。僅2007年一年報告發病人數3302人。2018年仍報告狂犬病死亡人數達410人。很多都是那些自己沒有保護能力的兒童和老人。
狂犬病是一種死亡率特別高的病,臨床表現為特異性的恐風、恐水、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症狀。其中最典型的症狀是恐水,飲水時,甚至是聽到水聲,患者就會出現咽肌痙攣,不能將水咽下,即使患者十分口渴, 也不敢飲水。患者在死前是非常的痛苦,任何一點點的刺激,就會引起患者的激烈反應,目前來說,一旦發病幾乎沒有治療辦法,絕大多數患者死亡。
杭州女孩得狂犬病後,有些人說這個孩子的父母重男輕女。不過很多人,包括當地的街道也出來說,實際情況不是這樣,而是弟弟是咬傷的,她自己可能是被同一隻狗抓了一下,好像沒有出血。所以弟弟打了狂犬病疫苗,姐姐沒有打。我相信這是真實的情況。
咬傷傷口的暴露分級
但是,問題來了。從這個事情的處理來看,其實是有過於自信的大意。下面,我就介紹一下狗咬傷創口的分級原則與方法:
1級暴露:完好的皮膚接觸動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洩物。屬於1級暴露,無需暴露後處理。但接觸部位需要認真清洗。
2級暴露:無明顯出血的咬傷,抓傷及無明顯出血的傷口;或已經閉合但未完全癒合的傷口接觸動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洩物,屬於2級暴露,需要進行傷口處置及疫苗接種。
3級暴露:需要進行傷口處理,疫苗接種,根據情況使用被動免疫製劑,這類傷口包括:(1)穿透性的皮膚咬傷或抓傷,臨床表現為明顯出血;(2)尚未閉合的傷口或黏膜接觸動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洩物;(3)暴露於蝙蝠。
分辨1級及2級傷口可以採用酒精擦拭,無疼痛屬於1級暴露,有疼痛屬於2級暴露;分級2級或3級可通過當時是否有明顯出血,傷口無出血,少量滲血及擠壓後滲血屬於2級暴露,明顯出血或皮膚全層破裂屬於3級暴露。
咬傷傷口的分級處置
傷口處置的目的是通過機械性、物理性或化學性的方式方法,降低傷口內的狂犬病毒及其它微生物的數量,從而降低狂犬病及其它感染的風險,促進傷口癒合、及早恢復功能。
傷口衝洗:使用肥皂水(或弱鹼性的清潔劑)及流動清水對傷口進行徹底有效地清洗。為了保證衝洗效果,建議需衝洗15分鐘左右,為避免非無菌的清水,肥皂水或其它 清洗劑殘留,最後用生理鹽水衝洗傷口一遍。
傷口清創:需要專業的醫務工作者進行傷口清創處理,一般是在醫療機構進行的。注意要選擇有能力的醫療機構。
傷口消毒:使用碘製品或專用衝洗消毒劑對傷口進行消毒。也是在醫療機構才有條件進行 ,需要選擇有能力的醫療機構。
最後要說的幾句話
獻給狗倌貓倌:打算養狗養貓的人,一定要充分估計你養狗養貓以後的付出,以及是否是照顧好那些小動物,千萬別一衝動就養上貓狗,不能照顧就遺棄。希望已經養狗養貓的人多積善積德,按時給動物打預防針,由有能力的牽出去遛狗,大型犬要拴好繩。
獻給居民朋友:如果小區有養狗或有流浪狗貓的居民,老人和小朋友出門要多加照顧,不小心被狗貓咬傷抓傷,到醫院處置,不能過於自信的大意釀成大禍,帶來遺憾。最好帶上打狗棍,以防狗攻擊的時候沒有防身武器,因為一是現在還有不少養狗的人素質極低、品德極差,而且這樣的人一時半會兒杜絕不了;二是可能有流浪貓狗在小區流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