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小寒即將到來,農村俗語「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天開裂」,有道理嗎?
冬季到了,小寒也就不遠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即將拉開帷幕。常言道「小寒大寒,凍死老漢」,小寒與大寒節氣是全年最冷的時期。有些地區特別是北方地區,還經常出現小寒時節比大寒更冷的情況,所以也就稱為大寒小寒,很常見。這個時期也是要出現寒冷的天氣,如果小寒大寒還不太冷,側面說明這樣的天氣是不正常的,農村的諺語說:「小寒不寒大寒,大寒不寒倒春寒」,小寒和大寒都不冷,預示著來年春天發生倒春寒的機率會增加。
北半球,小寒與大寒時期也是積雪出現的季節。這個時候江河寒冰封凍,屋簷下還常見到一串串長長的冰凌,背影處的冰雪,更是難於融化,有些年後還凍得如初。它也是冬天的禮物,據民間諺語說,小寒大寒,如果沒有降雪,天氣也不冷,那麼今年的小暑大暑,雨量就會很少。連續的旱災導致農田開始開裂,這是村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年。
民以食之,一年之計,不如萬事之計,特別是在過去的農村,灌溉設施和其他農業設施相對缺乏,主要靠望天收,所以一年之計,才能有好收成。一年中的乾旱無雨無疑會導致糧食減產,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絕收。根據農話的說法,如果在小寒潮期間有大雪出現,除了可以給農田帶來水分的滋養外,降雪還可以預示著下一年的雨量會比較充足,這樣就能獲得好收成。
這種說法也是帶有極強的地域性的,因為南方地區降雪較少,所以說這句農話相對於北方,無疑是更具參考意義的,在小冷天降雪較多,更有利於農田作物的生長,這也就成了今年麥苗蓋上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覺。大雪能給越冬的作物帶來充足的水分,使越冬的作物生長良好,大雪能帶來低溫,能將隱藏在土壤中的害蟲和蟲卵凍死。還形成了減少來年蟲害,利於豐收的良好年景。
據農夫們多年的經驗,小寒大寒的時候一定要冷,最好下幾場酣暢淋漓的大雪,這樣就形成了:冬有三天雪,春有十年春,如果能下三天雪,那麼來年必定是個豐收年,今年冬天的寒冬已成定局,這幾天北方天氣預報北方將有三次大雪,這些對於來年來說,將是個豐收年,這些都是好兆頭,再加上明年是村民們最樂於見到的辛丑牛年,牛馬年好種田的老話也很容易實現豐產,你認為呢?請補充評論並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