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有十一位尚書令,九位來自同一個州,僅有兩位來自不同地區

2021-01-12 騰訊網

尚書令,古代朝廷職官重要組成部分尚書臺中的最高長官。尚書臺初設之時職權並不大,主要負責朝中奏章類文書的上承下達。歷經數朝的發展與演變,尚書臺的權力不斷擴大,在朝廷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加強與鞏固,至東漢時期才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機構。但是,此時的尚書令仍舊是少府的屬官。到了三國時期,尚書臺脫離了少府,成了朝廷中一個單獨的機構,其職責範圍,主要包括官員的典選、考核、任免、刑獄及文書眾事。蜀漢立國之後,也依據前朝舊制設置了尚書臺,並且,先後有十一位重臣擔任過尚書令,其中九人來自同一個州。

第一位:法正。法正,三輔扶風郡人。法正早年是益州劉璋集團的官員,因沒有得到劉璋的器重而心懷不滿,受命邀請劉備時加入了蜀漢集團。法正擅長奇謀妙計,在成都勸降舊主劉璋,在漢中又獻計大敗魏軍並誅殺曹魏名將夏侯淵,以此突出的功績博得了劉備信任與器重。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后,任命法正為尚書令,在蜀漢集團的地位足以與軍師將軍諸葛亮並肩。不過,法正雖受器重但命運不濟,在職第二年就病逝了。

第二位:劉巴。劉巴,荊州零陵郡人。劉巴是諸葛亮荊州嫡系中的成員,早年投靠曹魏集團,後幾經輾轉投靠了益州劉璋。劉備平定益州後,為將劉巴納入麾下花費了不少的力氣。劉巴以博學多才、善掌大局而深得劉備器重,於法正病逝後接任了尚書令。劉巴在職期間沉穩低調、與世無爭,除了討論政務時略有諫策,其它時間大都沉默寡言,章武二年(公元222年)病逝於任上。

第三位:李嚴。李嚴,荊州南陽郡人。李嚴在劉巴病逝後遷任尚書令。李嚴的升遷帶有很大的目的性,尤其是劉備病重期間,任命其為中護軍統領軍事,並與諸葛亮一同接受託孤重任。從以上種種跡象來看,劉備對李嚴的任命,其目的在於分割諸葛亮的相權,維持朝中各方權力的平衡,防止一人獨大。不過,從李嚴最終被廢黜的結局來看,劉備的處心積慮沒有起到任何實質性的意義。

第四位:陳震。陳震,荊州南陽郡人。陳震屬於諸葛亮荊州嫡系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劉備在荊州時加入蜀漢集團,早期在蜀地擔任過兩郡太守。建興四年(公元226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期間,李嚴被調任至江州駐防,陳震被遷升為尚書令。陳震擅長外交,在職期間數次出使東吳,為修復、鞏固蜀吳兩國之間的關係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建興十三年(公元235年)病逝。

第五位:蔣琬。蔣琬,荊州零陵郡人。蔣琬是諸葛亮荊州嫡系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蔣琬遷任尚書令。蔣琬遷任該職,應該說是蜀漢集團中尚書令這一職務的重大變遷。因為蔣琬之前的四任尚書令並沒有太大的職權,地位也不高,這是由蜀漢集團前期的特殊情況決定的。劉備在世期間,軍政大權一手抓,劉備病逝後又由諸葛亮控制了軍政要務,尚書令的權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諸葛亮病逝後,蜀漢朝廷趁勢消減了相位,尚書令也在此時得以開始行使其全部職責,地位和權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蔣琬在職時間不長,雖然史料中沒有明確的記載,不過,按照當時諸葛亮病逝後,蜀漢集團人才斷代,急需重臣接手軍政事務,而蔣琬又是當時唯一的人選。所以,筆者推斷,蔣琬擔任該職也只是起到了過渡的作用,隨後便被升遷為大將軍,並錄尚書事接手軍政要務,在職時間僅有幾個月而已。

第六位:費禕。費禕,荊州江夏郡人,費禕是諸葛亮荊州嫡系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蔣琬升遷後由費禕接任了尚書令。費禕善識強記,在職期間處理繁瑣公務時效率極高,對奏章及文書往往用眼一掃便知其意,並且記憶精準,從無出現差錯,效率是常人的數倍。費禕在職期間政無積弊,各類文書及官員奏陳暢行無阻,為蜀漢朝局的穩固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延熙七年(公元244年)遷任大將軍。

第七位:董允。董允,荊州南郡人。董允也是諸葛亮荊州嫡系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董允在為人處事上很有其父董和的風範,是蜀漢集團的錚臣。費禕升遷後,董允以侍中一職兼任尚書令。董允在職期間,協助費禕穩固朝局,匡扶後主、震懾宦官,受到了蜀漢朝臣們的一致稱讚。不過,董允在職時間不長,僅在職兩年就病逝了。

第八位:呂乂。呂乂本是荊州南陽郡人氏,亦是諸葛亮所屬荊州系的重要成員之一。諸葛亮北伐期間,呂乂坐鎮漢中,為前線輸送糧草,徵募兵源,是諸葛亮荊州嫡系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董允病逝後接任了尚書令。呂乂為政簡明,處事幹練,不過,由於其在典刑上過於嚴苛,雖在職期間也功績突出,但口碑卻不太好,延熙十四年(公元251年)病逝於任上。

第九位:陳袛。陳袛,豫州汝南郡人,陳袛的外祖父許靖是漢末名士,在益州爭奪戰期間投靠劉備。呂乂病逝後,陳袛接任尚書令。陳袛雖有其外祖父的風範,多才多藝且善於品評人物,但是,在任職期間卻犯了一個不小的錯誤。陳袛任尚書令期間,不僅沒有及時阻止宦官黃皓亂政,而且對其行為還多有放縱之意,成了蜀漢政局動蕩的始作俑者,景耀元年(公元258年)病逝於任上。

第十位:董厥。董厥,荊州義陽郡人。董厥是諸葛亮荊州嫡系中的成員,陳袛病逝後接任尚書令一職。董厥有才學,人品也沒有可挑剔的地方,只是,在職期間沒有突出的成績。

第十一位:樊建。樊建,荊州義陽郡人。樊建也是諸葛亮荊州嫡系中的成員,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董厥遷升後接任尚書令。樊建與董厥一樣,才學、人品都無可挑剔,但在職期間的政績都很一般。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關焦點

  • 它們來自不同的變種,一般不會同時出現,通常生活在同片森林裡
    在非洲任何一個有水源的地方都生活著惹人注目而且頗具&34;的狒狒。它們的口鼻部很長,和狗差不多,而進化後的大腿使得它們能夠在地面上長途跋涉:黃狒狒群體通常一天能行走5千米,而阿拉伯狒狒平均每天能走上13千米。
  • Re0:九位魔女都來源於七大罪,怎麼多了兩位?其實剛剛好!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中共有九位魔女,分別是嫉妒魔女莎緹拉、強欲魔女艾姬多娜、憤怒魔女密涅瓦、暴食魔女達芙妮、傲慢魔女緹豐、怠惰魔女賽赫麥特和色慾魔女卡蜜拉,這七位是比較活躍的魔女。還有兩位,一位是隱藏在歷史中的憂鬱魔人赫克特,男性「魔女」,另一位是隱藏在歷史記錄之外的虛飾魔女潘多拉,這兩位的實力深不可測,赫克特是造成艾姬多娜死亡的直接兇手,還重創過第一代羅茲瓦爾,如今的羅茲瓦爾的裝扮及言行都是在模仿他,而潘多拉似乎擁有改寫現實的言靈能力,上一代的劍聖就是被她所殺。
  • 世界上最大鬥牛犬有多大? 產地來自哪個國家?
    世界上最大鬥牛犬有多大? 產地來自哪個國家?時間:2016-06-03 17:50   來源:煎蛋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最大鬥牛犬有多大? 產地來自哪個國家? 它的名字叫Hulk(綠巨人浩克),看它的樣子就知道別的名字都不適合它。
  • 清朝河南有九府五直隸州一直隸廳,現在只有三個還是地級市的名字
    清代河南省的區劃有過數次調整,到清朝末年,形成九府五直隸州(直屬省的州)一直隸廳(直屬省的廳)的區劃格局(禹州在雍正年間曾為直隸州,但被廢後,至清末再未復置,本文就不再論述)。鄭州直隸州:鄭州市。其實,在清朝的大部分時間裡,鄭州都是隸屬於開封府的,不過有兩次升級為直隸州。一次是1724年,雍正對全國的行政區劃大調整時,鄭州升級為直隸州,不過十年後就降為散州,仍屬開封府。另一次是1905年,又是全國行政區劃大調整,鄭州再次升級為直隸州,到1913年,民國廢州府,鄭州降為鄭縣。所以,鄭州直隸州存在的時間合起來也就十八年。
  • 蜀漢、東吳各自佔據天險,為何卻都在短時間內走向了滅亡?
    三國勢力圖 蜀國:連年北伐、國力日益衰微 關羽死後,蜀漢便失去了對荊州的控制權,手中僅有益州一地。而曹魏坐擁天下七州,孫權則佔據荊州和江東,這就使蜀漢政權喪失了與其他兩股勢力爭奪天下的資本。為了奪回荊州,劉備毅然發動伐吳之戰,盡起蜀國精銳東徵。劉備東徵期間,軍事進展神速,東吳完全陷於被動的局面。為了延緩漢軍的進軍速度,東吳在各關隘建立起堅固的城池堅守不出,一直避免與漢軍決戰。時間一長,漢軍兵鋒漸弱,加上劉備將漢軍大營設立在密林之中,給了陸遜火攻的機會,蜀漢主力大多死於夷陵之戰中。
  • 紐奧良雞翅不來自紐奧良,究竟來自哪裡呢?
    紐奧良醃料的故事 紐奧良,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一座海港城市。法國、西班牙、非洲移民和美洲當地印第安文化造就了這個多元城市,當地的食材及不同飲食文化逐漸融合發展出極具獨特風格的奧爾良菜系,具有色彩斑斕,甜辣主味,香料運用技巧嫻熟的特色,深受世界各地人士的喜愛。
  • 「三八」節《讓世界充滿愛》線上公益合唱,來自全國三十多位不同...
    「三八」節《讓世界充滿愛》線上公益合唱,來自全國三十多位不同年齡的愛心歌者的聲音! 在今年海寧市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10周年特別節目中,有一首
  • 山東新增兩位院士 全來自青島
    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山東有2位,全部來自青島: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當選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當選農業學部院士。新當選院士中,來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佔46.2%;研究院所18人,佔26.9%;企業及醫院18人,佔26.9%。多位來自企業和基層一線的工程科技專家,以及長期工作在新疆、甘肅等西部邊遠地區的優秀專家當選。
  • 魏滅蜀之戰,蜀漢有十大悍將,為保國家血戰到底,最終殉國
    而三國之中,蜀漢是最弱的,所以最早滅亡也可以說是在意料之中。蜀漢亡國之君劉禪,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此間樂,不思蜀」,為後人所嘲笑。但是,後主雖然樂不思蜀,卻不表示蜀漢之中已經沒有了忠義之士。在滅蜀之戰中,有十大悍將,奮起抵抗,用自己生命和鮮血,表達了自己對蜀漢堅定不疑的忠心。那這些英雄都有誰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 來自日本最帥的5位男星:山下智久僅排第三,第一迷倒萬千少女!
    來自日本最帥的5位男星:山下智久僅排第三,第一像從畫中走出!雖然小慄旬的大多數角色乍看之下都有些相似,寫真但細細品味則會發現有許多不同之處。他能巧妙地抓住每個角色的獨特個性且能將其演得惟妙惟肖的。3.山下智久山下智久,1985年4月9日出生於日本千葉縣船橋市,日本歌手、演員,2008年9月19日畢業於明治大學商學部。
  • 搞笑漫畫:沒人會知道在這大高雄地區裡,有一隻來自新北市的蝸牛
    搞笑漫畫:沒人會知道在這大高雄地區裡,有一隻來自新北市的蝸牛今天,瘋人老師下課很早,有點反常,但是不管了,能下早課,何樂而不為於是無聊三郎率先走出了班級,無聊三郎不喜歡給別人成群將結隊,或者是瞎扯淡,下了課的他只想快點離開學校回家
  • 四個來自不同宇宙的蜘蛛俠,女蜘蛛最有魅力,最後一位堪比蝙蝠俠
    四個來自不同宇宙的蜘蛛俠,女蜘蛛最有魅力,最後一位堪比蝙蝠俠!蜘蛛俠是漫威旗下最經典的超級英雄之一,無論是漫威電影還是漫畫中,都具有超高的人氣,蜘蛛俠已經多次拍成電影搬上大熒幕了,如今至少已經有三個版本了,不過無論是情節還是人物的設定都是來自漫威主宇宙,但是要注意的是,漫威中是存在多元宇宙的,也就是說漫威中還存在其他多個蜘蛛俠,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漫威宇宙,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餘杭,句容,無錫,江浙地名中有多少是來自「古越語」的?
    越,這個詞在漢語中有著特殊的歷史文化含義,此字最早見於戰國,指木星起步的地方(即今錢塘江下遊兩岸地區),同時也引申到上古時期同中原諸夏部落有別的,長江以南的原住民團體,因為南方山林眾多,部族善於使用斧頭作為生產工具,所以中原人就把帶有「戉」這種生產工具(或兵器)的南方部落都泛稱為「越」。
  • 第一刀來自博科聖地,第二刀來自政府,恐怖主義血腥中的奈及利亞
    同年12月,「博科聖地」發動「首戰」,派出約200名武裝分子,襲擊了地處奈及利亞與尼日邊境附近的約貝州多個警局,讓「博科聖地」第一次在奈及利亞人心中留下鮮明的痕跡。但在之後的6年裡,「博科聖地」並未有更大動作,而是繼續擴大追隨者隊伍,休養生息,偶爾給警察們帶去一點麻煩。
  • 三國時期,劉備沒錢沒勢,憑什麼創立蜀漢政權?
    比如近期有的網友就問了一個問題:三國時期,劉備沒錢沒勢,憑什麼創立蜀漢政權。仔細想想確實如此,曹操在自立之前,好歹也是有權有勢的濟南國相;孫權也繼承了兄長孫策的基業,有了自己的地盤。而劉備就比較慘了,不僅無錢無勢,連生計都是個問題,只能與母親通過販賣草鞋編織蘆席勉強過活。那麼,沒錢沒勢的劉備是如何鹹魚翻身,一下子由一個販夫走卒成為一方霸主的呢?
  • 分別來自非洲和亞洲的同一種動物,放在一起能正常交往嗎?
    幾年前去一個遠方表哥家做客,恰好表哥的老丈人從雲南來看女兒。中午吃過飯以後,表哥的爸爸(我的遠方姑父)與表嫂的爸爸泡了一壺茶就聊了起來。兩位老人聊得異常的開心,但是,我在旁邊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姑父用我們這的方言(山東)、而表嫂的爸爸用雲南的方言,意外的是兩個人還有說有笑的聊了兩個多小時。終於趁著表嫂爸爸去廁所的間隙,我問姑父:你能聽懂他說話?
  • 加入蜀漢的兩位黃巾軍大將,一位是羅貫中虛構,一位是世家大族
    黃巾軍作戰異常兇猛,初時聲勢浩大,攻城奪邑,焚燒官府,掃蕩豪強地主塢堡,取得了很大勝利,從開始,短短一個月,全國便有七個州、二十八郡陷入了戰火之中。但來的快,去的也快,黃巾軍很快就被消滅,其中有不少將領都投靠了朝廷或各地的軍閥。這裡要說的,就是在我們的印象裡,投靠了蜀漢的兩員黃巾軍大將,一位是為關公捧大刀的周倉,一位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廖化。
  • 星巴克13款常規咖啡豆分別來自哪裡?不同咖啡產區咖啡的風味表現
    有很多小夥伴來到前街咖啡問到星巴克十三款常規豆子分別來自哪裡?想首選咖啡,派克市場咖啡,佛羅娜咖啡這些它是屬於不同產區的拼配咖啡豆,那麼當中豆包含了什麼產區的咖啡豆呢?本文前街咖啡就來個星巴克產區咖啡豆「大起底」。|鳳舞祥雲咖啡豆、低因祥龍綜合咖啡豆鳳舞祥雲咖啡豆來自中國雲南。
  • 80%增長來自口碑,超級猩猩對品牌體驗的理解有何不同
    那我們講的選對人,有幾個特點。一是他發自內心認同這個職業,他準備以教練為職業目標,進行一個長期發展。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標準。不符合這個標準就會在超級猩猩被 pass 掉。另外一方面屬於技能上的進步。我們希望他是有過一定訓練習慣和訓練痕跡的。不能說你自己要教一個有氧課程,但實際上你連一節完整的有氧課都上不下來,這是不可能滿足超級猩猩招募標準的。
  • 臺灣地區:氟蟲腈疑來自進口飼料
    2017年9月27日,據中央社臺北訊,雞蛋氟蟲腈農藥殘留問題引發關注,臺灣地區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許輔26日表示,臺灣地區的雞飼料有高達9成是進口,蛋雞可能經由飼料攝取氟蟲腈而殘留在雞蛋上,農委會將在一年內提出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