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家居概念逐漸深入日常生活,家用智能設備越來越被人們接受。但,並不是能聽懂語音指令就叫智能。
真正的智能家居應該是通過智能設備聯動場景的設置,讓各個智能家電在不需要命令的情況下無感式、人性化地自動執行場景任務。
下面,小編就列舉一些常見的聯動方案,教大家如何讓家電「智能」起來。
場景一:入戶自動開燈,老門也能變智能
目標:夜晚推開家門,玄關或客廳的燈自動打開。
方案一:智能門鎖+智能燈泡
聯動方案:玄關燈換成智能燈泡,和智能門鎖聯動。使用小翼管家APP設置智能聯動場景——晚上6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開門入戶就可以自動開燈。
方案二:智能插座+網關+智能門磁
聯動方案:將門磁貼在非智能門上,在小翼管家APP中設置智能聯動策略——晚上6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門磁檢測到打開,就自動打開插座通電。
場景二:出門離家,攝像頭轉向不同預置位
目標:出門時攝像頭自動轉向窗戶位置,回家時攝像頭自動轉向大門位置。盯緊可疑方位,保障家庭安全。(位置可隨意修改)
方案一:智能攝像頭+網關+智能門磁
聯動方案:在小翼管家APP中設置攝像頭預置位,並設置智能聯動策略——當智能門磁關閉時,攝像頭轉向預置位A;當門磁打開時,攝像頭轉向預置位B。
方案二:智能音箱+智能攝像頭
聯動方案:在小翼管家APP中設置回家和離家模式,並把攝像頭預置位與回家、離家模式關聯。出門時,對音箱呼喚「我要出門了/我回來了」,攝像頭即可轉向對應預置位。
場景三:房間有人,自動開燈
目標:日落後,如果有人在家,則自動開燈。
方案:紅外傳感器+網關+智能插座
聯動方案:日落後,在小翼管家APP中設置智能策略——晚上6點至晚上12點,紅外傳感器檢測到有人移動,則打開智能插座上連接的燈。可以對應多個房間設置。(一定要設置最晚的生效時間,比如12點、以免睡覺後起夜也打開所有的燈。)
場景四:凌晨起夜,小夜燈自動點亮
目標:半夜起床上廁所時,自動打開衛生間的燈。
方案一:網關+紅外傳感器
聯動方案:傳感器安裝在床下或出門口,在小翼管家APP中設置智能策略——當紅外傳感器探測到有人移動時,網關的燈光模式變為夜燈,生效時間為晚上12點到凌晨6點。
方案二:網關+紅外傳感器+智能燈泡
聯動方案:將衛生間頂燈的燈泡換為智能燈泡,在小翼管家APP中設置智能策略——當紅外傳感器探測到有人移動時,智能燈泡打開,生效時間為晚上12點到凌晨6點,當紅外警報為消除狀態時,關閉插座。
場景五:抽屜打開,攝像頭自動轉向記錄
目標:打開存放貴重物品的抽屜時,攝像頭自動轉向抽屜方向,進行拍攝記錄。
方案:網關+智能門磁+智能攝像頭
聯動方案:設置智能攝像頭的預置位,對準門磁方向,在小翼管家APP中設置智能策略——當門磁打開時攝像頭轉向預置位,保障家裡重要財產安全。
場景六:房間有人,自動打開電熱驅蚊器
目標:夏天,房間有人的情況下,自動打開電熱驅蚊器
方案:網關+紅外傳感器+智能插座
聯動方案:將紅外傳感器安裝於門口,在小翼管家APP中設置智能策略——當紅外探測到有人經過時,自動打開。
場景七:根據房間溼度,自動開啟加溼器
目標:空調房裡或者暖氣打開時,房間溼度是直線下降的。為了皮膚、喉嚨、嘴唇不乾燥,加溼器能夠智能打開或者關閉。
方案:智能加溼器+智能插座+環境寶
聯動方案:在小翼管家APP中設置智能策略——當溼度低於45%,控制加溼器的智能插座就打開通電,加溼器開始工作。當溼度高於55%,控制加溼器的智能插座就關閉,讓加溼器停止工作。同時,還可以控制開啟加溼器的生效時間。
場景八:清晨,自然叫醒
目的:清晨,床頭燈自動打開或者智能音箱自動播放音樂,自然叫醒熟睡的家人。
方案一:智能燈泡+網關
聯動方案:在小翼管家APP中設置智能策略——在早上7點定時打開床頭燈,讓智能燈泡模擬早上的自然光,從紅色到暖色,用15分鐘模擬太陽升起的過程,實現早上自然叫醒。
方案二:網關+智能音箱
聯動方案:晚上和音箱說「第二天早上XX點叫醒我」,醒來的時候即有語音或音樂把家人叫醒。
場景九:主人出門,自動打掃
目標:當主人不在家的時候,智能掃地機器人自動打掃。
方案: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門磁
聯動方案:在小翼管家APP中設置智能策略——智能門磁檢測到主人出家門後,啟動掃地機器人打掃。
還有更多使用場景,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