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家中的登山家

2021-01-14 雪線之上

封面圖片:米克·福勒本人,圖片來自:airfreshing.com


冬季是登山運動的上佳季節,寒冷的氣候增加了難度和趣味。另外,對於明年想要去攀登高海拔雪山的朋友,強烈建議開始冬季露營,使自己對於低溫下裝備的使用情況有自己的認識(而不是到了山上才體會)。冬季露營,睡袋最為關鍵,雪線商城準備了舒適溫標從-15℃到-40℃的各類睡袋, 歡迎大家前往選購。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卓越的登山家,被稱為「登山家中的登山家」。


縱觀當今一流登山家,米克·福勒絕對算是其中之一,相信大家也不會陌生,這位兩次獲得金冰鎬獎的攀登高手,被英國《觀察家》雜誌稱為「登山家中的登山家」。


攀登經歷

米克從13歲開始接觸攀登,20歲的時候即嶄露頭角,完成了一條難度為E6(英國難度等級,大致相當於5.12c-5.13)的路線,這在當時英國是少有的。不久,米克成為首位以單日無繩攀登的方式完成英國最高垂直巖壁攀登的人。後續,米克又在阿爾卑斯山區完成了多條有難度的路線。


接著,米克開始在世界各地攀登頗有難度的高海拔雪山。比如(以下列舉並不包換所有米克攀登過的山峰):

1982年,米克在秘魯完成了陶利拉胡山(Taulliraju)的攀登;

1983年,吉力馬札羅峰新路線;

1986年,高加索山脈著名的Ushba峰

1987年,巴基斯坦的斯潘蒂克峰(Spantik)

1995年,塔波琦峰(Taboche)


塔波琦峰,圖片來自wikipedia.org


2002年,米克和他的搭檔在中國四川的四姑娘山區的么妹峰北壁的夢幻路線,這次攀登使其榮膺金冰鎬獎

2005年,完成了中國西藏卡加喬峰(Kajaqiao)的攀登

2007年,完成馬納綽峰(Manamcho)的攀登

2012年,和當年么妹峰的老搭檔一起,完成印度溼婆峰(Shiva)的攀登,並再次榮膺金冰鎬獎

印度溼婆峰,圖片來自網絡


2014年,還是老搭檔,一起完成了漢樹峰(Hagshu)的攀登


最好的線路

說起米克與攀登的緣分,父親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紅娘」。據他回憶,父親非常喜歡行山,但當時正值年少的自己並不喜歡。然而,就在行山時,米克注意到那些攀爬巖石的人,覺得很有意思。

那以後,米克開始纏著父親去爬山。起先,父親帶著他做較容易的冰雪攀登,隨後逐步拓展至較難的威爾斯和湖區的巖石路。父親偶爾也會帶著米克去到倫敦南部的砂巖露頭上攀爬。這條線路,米克尤其喜歡。



童年的米克·福勒,圖片來自:itsgreatoutthere.com

16歲的米克,可以在周六晚上去往北倫敦迪斯科舞廳,然後他會在周日的時候用自已的方式去到南部的砂巖露頭。就是在那裡,米克遇到了直到今天還在一起的登山夥伴——邁克·莫裡森(Mike Morrison)。

18歲時,米克和邁克開始每周末登山。他們走遍了英國全境,並逐漸將腳步移到阿爾卑斯山(在那裡米克的父親把他介紹給了能攀登PD難度路線(法國分級系統)的攀登者)、秘魯,最終到達喜馬拉雅。

米克說,剛接觸登山時,很幸運能在砂巖露頭(Sandstone outcrops)遇到諸如邁克·莫裡森和約翰·史蒂文森,這些真正熱衷於探索攀登的人,他們深深地鼓舞了自己。隨著米克對攀登的逐步了解,喬·布朗(Joe Brown)和唐·維漢斯(Don Whillans)等大家真正吸引他的目光,激發自己想攀的更遠。

談及誰鼓舞了自己進入職業攀登時,米克回應是那些總能第一個登上最好線路的人。在他攀山的初期,深受英國攀巖領域的喬·布朗,唐·維漢斯和羅賓·史密斯( Robin Smith)影響。而後,那些第一個爬上了經典北阿爾卑斯山路線的人也給了米克巨大的激勵,其中他尤為欣賞裡卡爾多·卡辛(Riccardo Cassin)、沃爾特·博納伊蒂(WalterBonaiti )和安德爾·海克麥爾(Anderl Heckmair)。此外,米克還受到了像道格·斯科特,喬·塔斯克和皮特·博德曼等輕量級喜馬拉雅攀登者的影響。


登協的命脈

作為英國登協2010-2013年的主席,米克對協會也有獨到的看法。在他看來,對於英國的攀登群體來說,協會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存在。由於英國沒有像阿爾卑斯式的山區,因此必須通過協會這種具有社會屬性的機構,鼓勵和激發所有級別的登山者。

在米克接手主席位置時,他認為協會沒有足夠專注於為積極的登山者提供服務。於是,任職後,他做了一系列動作去改變這個狀態,例如增加私人探險補助金,重新啟動年度專題討論會,並建立一個探險信息中心。另外,還有諸如衛星電話和GPS點跟蹤器無息貸款等額外福利也正在醞釀中。不過,在他看來,協會的真正命脈依舊是組織面對面的登山社區活動。



登山回來後的米克,圖片來自thebmc.co.uk

在米克任職的3年裡,協會30歲以下的成員增長了四倍。這些數據表明,協會正在逐步迎合現代登山界,但仍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做。

攀登的巨變

回首幾十年的攀登歷程,米克感到如今的攀登設備有了明顯提高。他回憶,自己的第一個技術路線,用的是彎曲的斧頭和裝在一個橙色塑膠袋中的"麼"字型帳篷的宿營行頭。當時,就連冰錐都是需要敲進去的,氣罐只能堅持一天而不是現在的三天。



攀登中的米克,圖片來自網絡

同樣,米克認為整個登山領域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回到上世紀80年代初,推崇阿爾卑斯更大範圍斜坡風格,和對7000以上米峰又興趣的人很少,籌備一個行程也困難得多。因為缺乏電子通訊,得到一個許可證的過程相當曲折,氣罐也必須手拿。相比現在,許多旅行社通過支付攀登全款招攬生意,整個行程變成了一種鬆散的度假套餐。與此同時,道路延伸到越來越遙遠的山峰,許可證變得越來越容易獲得,阿爾卑斯式的攀登也變成了主流。


相關閱讀

《瑞士機器的攀登故事》-回復「瑞士機器」可見,介紹同樣非常優秀的一位瑞士登山家


(全文完)

傳遞科學理性的登山理念,提供專業的登山服務,助您在山野中找到樂趣,發現真我

原創文章,禁止媒體抄襲和無授權轉載,保留一切權利

文章某些圖片無法聯繫到作者,如果有侵權,請您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英登山客喜馬拉雅山失蹤36小時後奇蹟生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2日報導,近日,65歲的英國登山客裡克·艾倫(Rick Allen)在喜馬拉雅山脈失蹤,被推定已死亡。然而,他失蹤36個小時後,一架無人機發現了從冰崖上跌落的裡克。
  • 人類為什麼要登山,登山這項體育運動的意義!
    人類為什麼要登山,登山這項體育運動的意義!人類為什麼要登山登山是指徒步爬山;體育運動的一種。登山,不只是攀爬山壁、享受一覽無遺的美景以及體驗野外生活而已,登山也是一種挑戰,既要冒生命危險,又備嘗艱難困苦,登山十分刺激,其魅力無法阻擋,但登山過程充滿挫折,有時甚至會危及生命。登山所帶來的啟發和樂趣,其魅力已不僅限於是消遣或運動,更能令人為之著迷,有時甚至欲罷不能。攀登高山是一門忍受磨難的藝術! 登山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阿爾卑斯山脈海拔2000米以上有一種非常漂亮的植物,名叫高山玫瑰。
  • 從首批登山先驅到今天的登山巨匠,登山到底意味著什麼?
    如今,登山已不再是上流社會的休閒娛樂。新一代勇於擔當、技藝熟練的專業登山者正在崛起,新的登山裝備使登山運動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隨著技術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登山的方式。人們積極主動地尋找具有挑戰性的路線,特別是攀登險峻的北壁。純粹主義登山者更喜歡快速、輕量級的「阿爾卑斯式」登山,他們離開時,山仍保持原樣。幾乎每當有人登上一座名山,「可能」一詞就被重新定義。
  • 張京川決定不再登山 夢見登山同伴心很痛
    核心提示:2013年6月23號凌晨,一夥武裝人員襲擊了位於巴基斯坦北部吉爾吉特地區的南迦峰登山大本營,造成10人遇難,遇難者裡有中國著名的登山者楊春風、饒劍峰,還有美籍華人攀登者劉洪路,還包括1名俄羅斯人,5名烏克蘭人,還有1名巴基斯坦當地的嚮導。
  • 10張珍貴史料圖片,回顧人類珠穆朗瑪峰壯觀登山史
    65年前的1953年5月29日,紐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和嚮導丹增·諾爾蓋實現喜馬拉雅山成功登頂,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希拉蕊在1954年面對媒體時這樣說:「我們就在那裡,頭頂什麼都沒有,腳下是整個世界」。
  • 致敬民間登山30周年|中國登山人到底有多厲害
    中國民間登山從無到有,到如今登山運動成大眾化,民間登山已漸成氣候。中國民間登山的每個開端和發展,都為中國人的傳奇攀登故事埋下伏筆,攀登者們一次次在絕境中創造出奇蹟,也在歷史長河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筆觸。▼
  • 戶外登山,這些裝備是否已經備好?
    登山不僅可以鍛鍊身心,還能領略沿途美景,同時還能結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好處固然很多,但是爬山畢竟是個體力活,尤其是冬季山裡的氣溫更冷,大量運動下如果不能及時排汗,很容易生病感冒。對此,小編有話要講。——1——帳篷戶外登山怎能少了帳篷呢?
  • 每日聊攝影:戶外登山攝影,應該注意的小準備,看完漲知識了!
    登山裝備具體該準備些什麼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裝備清單,本文僅供參考。小編個人裝備是背包、水、打火機、汗衣、登山鞋、冷衣、衛生間設備、雨衣、大燈、冷帽、遮陽帽、手套、餐具、防曬霜、攀爬棒、個人藥品、刀具、睡袋、睡墊,口哨,個人的行動食物,食物的戰鬥等等。
  • 300登山愛好者 參加沙區歌樂山登山比賽
    華龍網訊 (記者 吳國富 實習生 曾學紅)昨日,由沙坪垻區旅遊局和體育局主辦的登山比賽在歌樂山人生路步道舉行。共300登山愛好者參加,年齡最大的68歲,最小的11歲。沙坪垻區體育局群體科科長李德華說,他們9月7日從網上開始徵集登山愛好者,不論年齡、性別,只要喜歡登山這項運動都可以報名參加。
  • 登山攀巖為什麼要戴登山專用的頭盔?
    登山攀巖為什麼要戴登山專用的頭盔?    by Jane Y. Howe    (為了各位的安全,歡迎轉貼或交流,敬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登山攀巖為什麼要戴登山專用的頭盔?在歐美出產的登山專用的頭盔都必須通過歐洲聯盟(CE)或/和UIAA的標準。在歐洲,歐洲聯盟要求所有在市場上銷售的頭盔通過CE的標準測試。
  • 波蘭第一高峰山頂冒出一隻喵星人 登山家直呼不敢相信
    一位波蘭登山家在登頂雷塞峰後卻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一隻貓咪早已到達峰頂,正在悠閒的舔著爪子。
  • 第一次登山經驗!登山露營需要注意什麼?
    除了大山大海、挑戰極限,登山是融入質感、注重細節的戶外生活,從第一次登山,在幾年的時間裡,走遍很多山頭,全賴當年無意間看見高山的照片,那不同於低海拔的林相與風景,對喜愛攝影的人是無法自拔的召喚,拉著有登山經驗的朋友,第一次戶外活動是挑戰兩天一夜的露營活動。
  • 登山可延緩衰老 細數登山的6大好處
    古人詩句中留下了很多登山的傳世之作「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無限風光在險峰」等,這些都有山的氣魄,而登山這項運動也是人們所喜愛的。無論在哪個城市,都有樂山樂水之人,而且,不管是很出名的五嶽還是沒有什麼名氣的山,都有人去攀登,登五嶽是領略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外加鍛鍊身體,而登不知名的山就純粹是為了鍛鍊身體。
  • 登山繩結是什麼四個登山小技巧告訴你
    登山扣是登山運動裝備。採用鋁合金,或鐵,或不鏽鋼製成的,有多種形狀,如鋁合金圓形登山扣圓環形登山扣,跑道形,鋁合金跑道形登山扣鋁合金蛋形登山扣蛋形,方形,三角形等。鋁合金登山扣由於它的輕便,防腐蝕,防鏽等優點,受到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喜愛。
  • 登山健身又有新路徑啦!寧波新發布11條登山健身步道
    經過幾年的努力,寧波各縣市區新建及修繕的登山健身步道累計已經超過3000公裡,各縣市區依託各自不同特點的地理環境,建設了難度、距離不一的步道,供市民選擇。市域範圍內登山健身步道建設的總裡程數已經完全達到了國家《百萬公裡健身步道工程實施方案》的要求。
  • 登山扣環,除了登山不要再把它閒置了,這些妙用你知道嗎?
    登山扣環,除了登山不要再把它閒置了,這些妙用你知道嗎?在我們生活當中總是有很多人喜歡各種各樣的運動,不管對於哪一種運動來說,總有它要需要的一些裝備。比如說,特別喜歡登山的人,再去攀登一些比較險峻的山石,就應該準備好一些裝備,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不會出現一些意外。登山扣環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登山裝備,特別是幾個人一起相約登山的時候,這種裝備可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大家除了登山之外會用到這種東西,那麼其餘的時間就應該讓它閒置在家裡嗎?大家知不知道登山扣環其實還有很多妙用的!
  • 登山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登山是一項很好的戶外運動,有益於我們的身心。你常登山嗎,對登山又有什麼體驗。下面就來說說我對登山的看法。城市裡空氣汙濁,車馬喧囂,不適合我們體育運動。而健身館費用又高,普通大眾難以接受。低成本,環境好的登山運動也就逐步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每每幾個朋友三五成群帶上簡單裝備,登上山頂,心裡那份愜意,別提有多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