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引發了很大的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登革熱
登革熱,是一種和人類共存很多年的傳統傳染病了,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傳染病因素之一。全世界40%的地區面臨登革熱風險,每年約有3.9億人感染。2019年,WHO公布的世界十大健康威脅裡,登革熱位列第九。
這種病的麻煩之一之處在於對醫療的挑戰。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發的,主要表現為發熱,而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的話,會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這種病最麻煩的事情在於它平時是潛伏的,一旦爆發,會迅速加重,所以如果醫療條件不好無法及時醫治,或者因為誤診不去醫治,就造成了死亡。
登革熱是蟲媒疾病,傳播宿主是蚊子,這在熱帶地區蚊子肆虐的地方十分讓人惱火。
而這種蚊子的分布使得很多熱帶國家或者亞熱帶國家,都受到了登革熱的影響。
當然,幅員遼闊的中國也不例外。曾經我國也是登革熱的重災區,不過隨著我國對疫情的防控,近些年來,登革熱已經發病較少了,比如2017年全國發病5893例,其中雲南、廣東和浙江是重災區。
不過,登革熱有個很麻煩的事情,就是ADE效應。
今年新冠,大家一定聽說過這個效應,所謂ADE效應是指針對病毒表面蛋白的特異性抗體常常可以阻抑病毒入侵,將病毒「中和」,使其失去感染細胞的能力。然而在有些情況下,抗體在病毒感染過程中卻發揮相反的作用:它們協助病毒進入靶細胞,提高感染率,這一現象就是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
簡單地說,就是得了這病,一個新的病毒株感染,可能不僅不能抵抗,反而會更嚴重。如下圖所示,右側下圖就是ADE效應。
而ADE效應,就是在登革熱中發現的!
登革熱病毒根據血清型分為DENV 1-4,如果感染了DENV1,產生了抗體,結果感染了DENV2,那麼之前的抗體是沒效果的。
這也是登革熱疫情的一個危險之處。
目前新加坡爆發的登革熱,
而新加坡可能遇上了ADE效應,新聞上這麼寫的
【一種原本在新加坡並不常見的登革熱病毒株的出現】
除此以外,新冠也是今年重要因素之一
1,新加坡的滅蚊工作受到影響,事實上,除草、清潔衛生之類的,本身也是滅蚊工作的一部分
2,居家加重了蚊子的肆虐
由於新冠疫情而施行的「封鎖」措施是居民不得不長期呆在家中,為伊蚊提供了聚集性「吸血」和繁殖的機會。
當然,除此以外,氣候和環境也是重要因素,畢竟病毒的蟲媒是伊蚊,作為昆蟲,是有發育周期的
這種大規模爆發,很有可能是氣候、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對於國內的各位來說,登革熱相對較遠,不過生活在南方的人來說,也需要注意滅蚊,登革熱是蟲媒疾病,主要由蚊子傳播,所以如果家庭中及時滅蚊,其實是可以無需過度擔心的。
不過,如果有了一些症狀,那麼要警惕,畢竟這種病發病特別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