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旅行的前提是身體的健康和安全,那它的基礎知識就是一些基本的安全規則了。
如果你是結伴而行,出於安全考慮,隊員之間應該保持一個合理的距離,一般是兩到三米,這樣可以避免有人因各種原因暫停時,影響隊伍的行進,而暫停的隊員最好是靠右停下。
暫停人員與隊伍的安全距離,在白天應該保持在10分鐘或200米的安全距離內,夜晚的話,則要保持在5分鐘或20米以內。
徒步行走也是有其技巧的,在上坡時,重心應在腳掌前部,身體稍微向前傾,下坡時,重心則要放在後腳掌,同時降低重心,身體稍微下垂。正確的徒步方式對於膝蓋的保護可是很有用的。
另外,避免直上直下的行走,應該走「之」字形軌跡,尤其是在坡度較陡的路型,這樣會安全的多。
戶外徒步的露營問題
長時間的戶外徒步,肯定是要住在戶外的,這時營地的選擇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營地的選擇,應該以安全,避風,乾燥,平整為最佳,另外還要注意周圍環境,比如,是否有落石的可能,有沒有動物巢穴或蜂巢等。
還有,儘量不要在河畔紮營,除非確定是枯水期,另外離水邊太近,夏季的話,蚊蟲會很多。但也要注意不能太遠離水源,那樣取水就會很不方便。
還要記得拉起防風繩,很多朋友會忽略這個問題,覺得它可有可無,你知道嗎?防風繩不僅僅是防風,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內外帳分離,把帳篷打飽滿!
小幫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那就是高錳酸鉀的妙用,如果被毒蛇咬傷,可以用它來消毒。戶外淨水,也可以用它,1升水中加入3,4粒高錳酸鉀,30分鐘後就可以飲用了。
戶外徒步的裝備問題
1、背包周邊30升足夠
一個適合你的包,會讓你在行進過程中獲得無與倫比的體驗,包的容量,最實用的是35~60L這一檔次。大小要看出行路線遠近而定,一般在周邊出行30L左右即可。如果長途出行的話,女生要有一個55L左右的背包,男生要有一個65L以上的背包。包的面料要結實,輕度防雨。
2、服裝最好選快乾衣褲
由於徒步旅行時間長,普通衣物,特別是牛仔褲,一旦被汗水沾溼便很難變幹,在徒步的過程中變成累贅。所以在徒步時應該挑一些布料較輕而透氣性、排汗性較好的衣物, 衝鋒衣褲或快乾衣褲由於融入了化纖材料,不吸水並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可以在體溫或是風力的作用下很快乾燥,遇到小雨的時候也有一定的防潑水功能。
3、徒步鞋最好先穿一周磨合
鞋子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驢友們的人身安全。一雙好鞋,不僅可以讓你在崎嶇山路上走得舒服,也能幫助緩解一些膝蓋壓力。如果是長時間的徒步旅行,應該考慮專業的徒步鞋。
一雙專業的徒步鞋的鞋底有相當考究,要求防滑的同時,還要兼具較小的摩擦力,在透氣性、抓壁效果上也很有講究,與登山鞋大有區別。部分鞋子還有特殊的避震系統,可以緩解長途旅行中腳部的疲累。
值得留意的是,不要穿著新鞋去徒步,在徒步運動之前至少用一周的時間來磨合你的新鞋。選購鞋子時,儘量選購戶外品牌的產品,試穿鞋是牢記要大半碼或一碼,當你穿好後可以用手指測一下後跟,空隙在一指左右。
徒步的注意事項
戶外徒步本身是一項有益身心的運動,但是如果不做好防護和準備工作,就可能適得其反了!
例如,儘量避免攀爬和下降,寧可繞遠多走些路,也不要做危險的嘗試,如果必須攀降,要記得先卸下背包,空身攀降,然後再用繩子或帶子把裝備提吊!
在過一些需要保持平衡的險境時,如獨木橋,涉水和涯邊,要記住把背包的胸帶和腰帶鬆開,以保證能及時卸下保護自己。
另外,不要輕易走夜路,很多迷路都是發生在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而且夜路很容易失足,如果不得不走夜路,那最好準備頭燈,手電筒會佔用一隻手,不利於平衡保護。
最後,注意將遺留的垃圾帶走,尤其是不可降解的垃圾,直到有統一垃圾堆放處,所以,可以隨身帶上垃圾袋。
1、上山要輕裝,少帶行李,以免過多消耗體力,影響登山。
2、山區氣候變化很大,時晴時雨,反覆無常。登山時要帶雨衣,下雨風大,不宜打傘。
3、雷雨時不要攀登高峰,不要手扶鐵製欄杆,亦不宜在樹下避雨,以防雷擊。
4、山上夜晚和清晨氣溫較低,上山要帶厚一點的衣服。
5、登山以穿登山鞋、布鞋、球鞋為宜,穿皮鞋和塑料底鞋容易滑跌,為安全計,登山時可買一竹棍或手杖。
6、山高路陡,遊山時以緩步為宜,不可過速。一定要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邊走邊看往往比較危險。
7、遊山時應結伴同行,相互照顧,不要隻身攀高登險。
8、登山時身略前俯,可走「之」字形。這樣既省力,又輕鬆。
9、上山時要帶足開水、飲料和必備的藥品,以應急需。
10、山區下暴雨時,山洪來勢很猛,速度極快,下雨前夕不宜在河中洗衣、遊玩,以免發生意外。
11、在高峻危險的山峰上照像時,攝影者選好角度後就不要移動,特別注意不要後退,以防不測。
12、山中不知深淺的水潭千萬不要下去遊泳,即使夏日,泉水也會很涼,發生險情的可能性較大。
13、為防止火災,在吸菸時應自覺將菸頭、火柴梗熄滅,不可隨意亂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