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龍燈舞出農村新風尚

2021-01-08 邢臺網

傳統龍燈舞出農村新風尚

本報記者 王琳通訊員潘志方

飛舞的彩色巨龍,一會兒左右盤旋,一會兒直衝雲霄,贏得圍觀群眾陣陣掌聲。近日,記者在隆堯縣千戶營鄉南魚村看到了村民舞龍燈的盛況。

只見一人手持繡球在前面引導,另外11人高舉龍頭、龍身、龍尾緊隨其後,時而小跑,時而急走,龍身隨之上下翻飛,非常壯觀。表演過程還有各種花樣,有五龍盤柱、鑽八節、鑽二節,還有絞龍、雙龍對翻等,龍嘴還可以噴火、噴水。

龍燈表演者李彥峰說,舞龍燈與其它舞龍的不同之處是「燈」,在晚上表演時,龍身裡的燈一亮,非常具有觀賞性。

2012年,經過李彥峰的努力和當地縣鄉兩級政府的推動,南魚傳統民間舞蹈——南魚龍燈入選河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李彥峰成為南魚龍燈的傳承人。

「以前村裡人得了空閒,就會三五成群打麻將、玩撲克,要不就是沉迷網絡。」該村黨支部書記王更振介紹,自從南魚龍燈被評選為河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後,村民的觀念開始變了,風氣也變了。在李彥峰的推動下,很多年輕人開始逐步了解、學習龍燈這一文化遺產。經過幾年的發展,村裡專門舞龍燈的村民已達到三十餘人,南魚老少或多或少都會舞龍燈,這項傳承了一百多年的文化遺產重新繁榮起來。

「之前龍燈流傳不開,最大的問題是年輕人不感興趣。自從南魚龍燈申遺成功以後,年輕人明顯對龍燈更關注了,有了年輕人就有了傳承和發展。」說起這些,李彥峰滿臉喜色。「剛開始的時候,我親自組織村民練習,有的人覺得在大家面前練,面子上過不去,還偷偷稱病不來。現在我不用去現場,會的帶不會的,全都積極主動,因為大家真正打心眼兒裡喜歡上了舞龍燈。村風民風也變得更加和諧。」

提及傳承南魚龍燈的歷程,李彥峰有很多感慨:「咱們的龍燈有一百多年歷史了,是村最寶貴的傳統文化,但願能一直興盛下去,為後代留下豐厚的文化財富。

邢臺日報、牛城晚報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相關焦點

  • 河北隆堯傳統龍燈舞出農村新風尚
    龍燈表演者李彥峰說,舞龍燈與其它舞龍的不同之處是「燈」,在晚上表演時,龍身裡的燈一亮,非常具有觀賞性。  2012年,經過李彥峰的努力和當地縣鄉兩級政府的推動,南魚傳統民間舞蹈——南魚龍燈入選河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李彥峰成為南魚龍燈的傳承人。  「以前村裡人得了空閒,就會三五成群打麻將、玩撲克,要不就是沉迷網絡。」
  • 做龍燈舞龍燈 南昌城南燈光龍「舞」遍海內外(圖)
    史克濱告訴江西網絡臺記者,2008年受奧運會上的奧運五環變色效果啟發,他開始思考怎麼在龍燈上實現這種變色效果,最終通過與LED生產廠家接洽,成功地研發出了燈光龍。史克濱在向記者介紹龍燈的製作情況。當天下午,南昌發布組織的30名網友來到了青雲譜區城南龍燈生產基地,現場了解龍燈的歷史發展脈絡以及龍燈的製作工序,還現場舞起了龍燈。  作為民間喜慶文化的代表,城南村舞龍燈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城南最早舞的是板凳龍,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家族為背景的板凳龍逐漸由更為靈活輕巧的彩色布龍取代。
  • 耍獅子舞龍燈 沒得這些就不叫過年
    舞龍耍獅是中國春節裡經久不衰的傳統重頭戲。當年老成都過春節,除了現在仍然流行的看花燈、吃湯圓、猜燈謎外,也非常喜歡耍獅子、舞龍燈。  「每到正月十五,老成都的街邊就會有耍獅子的人邊走邊舞。」劉孝昌說,每到正月,人們會在寬敞的院壩裡用3-9張方桌壘成高臺,最頂上的一張方桌倒過來桌腿朝天,舞獅的人就在上面表演上高桌、登高臺。最精彩的要數獅子爬上最高處,在桌腿上來回跳躍,最後一躍取下高處彩球的瞬間。
  • 廣場舞紅人齊秀國風 糖豆達人年會引領新風尚
    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糖豆「明星達人」和舞友粉絲齊聚一堂,用舞蹈寫意錦繡芳華,體驗如夢如幻的古今穿越,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廣場舞界「奧斯卡「盛會。千人橫店秀國風綻放別樣東方美據悉,糖豆達人年度盛典今年是第三屆,本屆盛典可謂亮點頗多。達人盛裝走上紅毯,群星閃耀,在橫店炫出多彩中國風,引來無數關注。
  • 古村舞龍傳承1800年:製作需2月,40米長龍18人才能舞動
    圖一2月19日,安徽省廬江縣黃屯老街的民間藝人們正在舞龍燈鬧新春,這一古老而樸素的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給千年古村落的春節增添了喜慶熱烈的氣氛。多少年來,古村落的民間藝人星火相傳,用匠心傳承這傳統工藝並讓他發揚光大。黃屯龍燈每年從農曆十一月開始製作,歷時將近兩個月左右。龍身長約40米,要18個人才能舞動。
  • 建設新農村 培養新農民 嵊州文明鄉風進農家
    「這幾年,我們挖掘整合各地的文化資源,培育了百支農村文藝隊伍。」嵊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孫海榮告訴記者。  近年來,嵊州市高度重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圍繞「建設新農村、培養新農民、引領新風尚」目標,以鄉風文明建設為重點,著力提升農民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從2008年起,每年安排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專項資金100萬元,另外每年支出200萬元用於改善農村公共文化陣地。
  • 蒼溪獨角獸舞——萌寵神獸成「川北燈舞活化石」
    它在繼承巴渝古舞,吸納蒼溪龍燈、車燈、牛燈、竹馬等民間藝術精華的基礎上,集古樸、雄壯、驚險、細膩於一體,形成了省內乃至全國都絕無僅有的民間藝術舞種。該舞場面恢宏,演技精湛,極具觀賞性和藝術價值,有「川北燈舞活化石」和「川北燈舞之王」的美譽。今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趙文猛。
  • 臨夏市:土炕改電炕 健康環保新風尚
    臨夏市:土炕改電炕 健康環保新風尚 2020-12-23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杭傳統舞龍燈起於宋代,龍身製作嚴謹,舞龍表演也是各有特色
    舞龍燈流傳在上杭客家地區,起於宋代。舞動的龍,一般由龍頭(一節)、龍身(五節、七節、九節不等)、龍尾(一節)三個部分組成「七節龍」「九節龍」或「十一節龍」(每節均有燈光,配有木棍或竹竿支撐, 供表演者操縱)。
  • 傳播潮流新風尚 歌頌壯麗七十年:上海時尚文化節開幕
    主題活動圍繞「文化,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傳播潮流新風尚,歌頌繁花似「涇」的壯麗70年。 圖說:70後廣場舞、80后街舞、90後cosplay古風舞、00後萌(宅)舞等4個不同時代的經典舞蹈激昂開場
  • 跳起霹靂舞 活力撲面來(時尚體育項目引領新風尚④)
    如今,在國際奧委會原則性同意將其作為巴黎奧運會新增項的推動下,霹靂舞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跳轉、空翻、轉體、定格……跟隨具有強烈節奏感的音樂,舞者做出一連串酷炫的舞蹈動作,令人眼花繚亂。即便是未曾接觸過這種隨樂點自由起舞的普通觀眾,也很容易被這樣風格獨特的表演吸引,甚至會情不自禁地跟隨著節奏晃動身體。霹靂舞的魅力就在於此。
  • 銅梁龍舞、石柱玩牛……跟著這些傳統舞蹈,體味重慶的悠久文化
    巴渝地區多山多水,自然環境較為險惡,人們對神靈圖騰的依賴逐漸延伸出了龍文化,銅梁人民用龍燈龍頭舞出中國,舞向世界,成為重慶的一張耀眼的名片;巴人驍勇善戰,將武術與舞蹈結合的獅舞,寄託著人民消災除害、吉祥如意的願望;農耕文明時代,耕牛是人們最好的夥伴,石柱人民將自己對耕牛的感情轉化為舞蹈形式,表現熱火朝天的農事和喜氣洋洋的節慶。在巴山渝水的大地上,重慶人民載歌載舞,用舞蹈為重慶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 河南寶豐:建好「黃金屋」 引領新風尚
    「現在天氣冷,帶孩子來書屋裡豐富周末生活,孩子們在一起還可以互相交流書裡學到的新知識,我也不用擔心孩子凍著,還可以在這裡查一些資料,很方便。」該村村民李秋葉向記者介紹。  近年來,該縣石橋鎮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豐富群眾的文化精神生活。
  • 泰山區:公安「大服務」 引領 「新風尚」
    「大服務」引領「新風尚」11月20日上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泰安市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市委書記崔洪剛參加大會,並代表560萬泰安人民捧回了沉甸甸的全國文明城市獎牌。遛狗不拴繩、 流浪犬出沒,看似是「小問題」,卻是影響居民生活的「大麻煩」,管不好就成為城市的頑疾,管好了就能樹立城市「新風尚」。自《泰安市養犬管理辦法》頒布實施以來,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分局立足主管部門職能,明確主城區定位,持續加大養犬管理力度,以整治為抓手,以文明為導向,積極探索犬類管理新機制,打出聯合治理「組合拳」,「依法、規範、文明」養犬的新風尚在市區悄然興起。
  • 公勺公筷新風尚,養成健康好習慣
    公勺公筷新風尚,養成健康好習慣 2021-01-11 0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卡利亞不鏽鋼櫥櫃Show,演繹家居風尚
    年輕人對於傳統節日的期待,大抵是因為「假日」、「過節」和「相聚」因素,而在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也隨著如今新潮的過節方式受到了更多年輕人的喜愛,並逐步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理念當中,也融入到了定製家居行業。這種潮流的新風尚將以品質、設計打造美麗之花,成就個性、品位的家居生活。卡利亞不鏽鋼櫥櫃,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用時尚演繹家居風尚,以一定比例的色彩,極簡的線條勾勒出優雅而高級的姿態。
  • 茌平花鼓戲、臨清龍燈……聊城19項非遺入圍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
    茌平花鼓戲、聊城少林拳、臨清龍燈、東阿大紅拳、流星錘、陽穀顧氏紅木鑲嵌技藝、雞毛撣子扎制工藝入選省級非遺項目名錄,古琴藝術、茌平平調秧歌、臨清田莊吹腔、聊城剪紙藝術、高唐州黑陶製作技藝、孟嘗君酒釀造技藝、莘縣鴛鴦餅製作技藝、陽穀柘木弓箭製作技藝、東昌府銅鑄雕刻製作技藝、清真八大碗製作技藝、東阿國膠堂阿膠傳統製作技藝、茌平袁氏接骨膏製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擴展項目。
  • 探訪廣東瑤族少女成人禮:「舞火狗」舞出別樣風情
    探訪廣東瑤族少女成人禮:「舞火狗」舞出別樣風情 2018-09-22 13:59: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