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紅小蜻 上圖為雄,下圖為雌性。 樓信權/攝
「三天前,朋友傳我一張照片,請我辨認。照片裡紅色的蜻蜓小巧玲瓏,正是我找了許多年的侏紅小蜻。它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小的蜻蜓,我上一次發現它,是20世紀80年代在溫州泰順。」
向錢報記者講述侏紅小蜻發現經歷的人,是一位年逾花甲的退休生物教師,他的名字叫樓信權,喜歡跋山涉水拍攝蝴蝶、蜻蜓等可愛的小昆蟲。在昆蟲愛好者圈子裡,被稱為「江南蝶王」的樓信權可以稱得上是半個專家,大家都尊稱他為樓老師。
浙江省自然博物館的昆蟲專家劉立偉告訴錢報記者,「我省許多昆蟲新記錄都是樓老師發現的,這次能找到侏紅小蜻,也的確是刷新了杭州的新記錄,非常難得。」
樓信權描述,朋友是在餘杭一個小水塘附近發現這種蜻蜓的。他翻閱了相關資料,發現在杭州地區,的確還從來沒有侏紅小蜻的發現記錄。
侏紅小蜻喜歡清潔無汙染的溼地作棲息地,由於各地開發建設的影響,使生命脆弱的侏紅小蜻數量急劇下降。
前天,朋友帶樓信權找到餘杭一個廢棄了30多年的石料塘,這就是發現蜻蜓的位置。
小池塘周圍碎石密布,人跡罕至,中間雜草叢生,草下是一汪小小的池塘。小蜻蜓就在這個長滿水生植物的小水塘附近活動,數量還比較可觀。侏紅小蜻堪稱蜻蜓界的迷你限量版,它們的飛行能力不是很好,活動範圍也很窄,常集中在某一合適地點的小範圍活動和繁殖。
這個水質比較清澈的小水塘,已經是這個小家族的每個成員,從出生到死去所生活的全部世界了。
樓信權安靜地匍匐在草叢碎石中,頂著日頭觀察了一個下午。
這次發現的侏紅小蜻,體長僅17.5~18.5毫米,翅展不到30毫米,它們的特點就是個頭非常迷你。
侏紅小蜻男女有別,雄蟲通體為鮮豔的紅色,雌蟲為黃褐色,胸和腹部兩側有兩列白斑。它們四翅透明,基部有黃褐色,在陽光下閃爍著金色光澤,非常好看。
出於對物種的保護,樓信權並沒有向錢江晚報記者說明小水塘的具體位置。劉立偉告訴錢報記者:「由於蜻蜓喜歡清潔無汙染的溼地作棲息地,因此,蜻蜓也是顯示生態環境狀況的標誌性昆蟲。它在一個城市的分布、密度和數量,說明了這個城市或地區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