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銘「魚戲硯」

2021-01-14 中國社會科學網
吳昌碩銘「魚戲硯」

2019年02月28日 16:14 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童衍方

字號

內容摘要:硯為古人文房必備之物,秉四方靈氣而寫千古文明。文人以硯為田,以石為友,寶而藏之意猶未盡,或詩歌以詠,或鐵筆以銘。沈石友(1858—1917),原名汝瑾,字公周。因喜石硯,取石友別號。江蘇常熟人。晚清著名詩人,於金石書畫無所不好

關鍵詞:

作者簡介:

  硯為古人文房必備之物,秉四方靈氣而寫千古文明。文人以硯為田,以石為友,寶而藏之意猶未盡,或詩歌以詠,或鐵筆以銘。硯,濃縮了中國千載文風,蘊藏了歷代文士之雅好。文人多好佳硯,嗜之深者則集硯為譜。清代以來,繼高鳳翰《硯史》、紀曉嵐《閱微草堂硯譜》之後,沈石友的《沈氏硯林》被譽為硯中《石渠寶笈》,允稱名硯中之翹楚!每有所出,識者均競相購藏。

  沈石友(1858—1917),原名汝瑾,字公周。因喜石硯,取石友別號。江蘇常熟人。晚清著名詩人,於金石書畫無所不好,晚年尤專於硯。集硯百數十方,硯質端、歙、澄泥、洮河皆備,雕工則山水、人物、鳥獸、瓜果俱全。沈氏歿後六年,其子沈若懷將其所藏名硯158方集拓成譜,分為四冊,名曰《沈氏硯林》。譜中之硯大多為吳昌碩銘書,趙古泥鐫刻。

  「魚戲硯」(見圖)為《沈氏硯林》之中第145品,長20釐米,寬16釐米,厚2.5釐米。端溪仔石隨形而作,巧制荷花一葉,硯背筋脈舒展,輻射四周,葉邊隱隱隆起,卷向正面硯堂。墨池正上鐫刻「魚戲」二篆字,側刻「缶」字印。硯背依荷葉筋脈,吳昌碩作行草七絕一首,曰:「風露如含太液池,文心細似藕中絲。近時懶寫鴛鴦字,但草西窗聽雨詩。石友作,昌碩書。」刻「俊」字印。其上取金文刻「丙辰」二字,時年為1916年,吳昌碩73歲。此硯配紅木天地蓋,蓋上橋本關雪以朱漆寫「魚戲硯」,蓋內貼「白沙村莊」印鑑,外有民國時期藍底錦盒。一眼望去,古意盈然。

  佳硯既成,流轉百年,硯以銘貴,情以硯傳。缶老石友,酬和唱詠,肝膽相照,當與硯同傳千萬春!

相關焦點

  • 從硯銘看硯文化
    明代顧從義摹刻石鼓文淄硯清吳昌碩銘文硯清高鳳翰玉帶池端硯淄硯作為傳統文化瑰寶,我們有責任進一步挖掘、傳承和弘揚,讓淄硯文化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讓人們深刻領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學認知中華文化的優秀品格。硯與硯銘硯與硯銘是一種相互關係,硯是載體,硯銘則是賦予硯的生命,硯與硯銘共同形成了硯文化。
  • 古今名人好借硯銘抒懷言志 陳毅獲趙樸初稱讚
    硯銘,就是銘刻或書寫在硯底、硯蓋或硯屏上的短小精悍的詩文。古今名人所作硯銘,大凡用以抒懷言志,寄情表意。  宋代民族英雄嶽飛,以行書為端硯題銘:「持堅守白,不磷不緇。」愛國詩人謝枋得得此硯後,轉贈另一民族英雄文天祥。當時37歲的文天祥讀到嶽飛的硯銘後,感慨萬千,命人在硯上鐫刻了一則他手書的銘文:「硯雖非鐵磨難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弗失道自全。」
  • 孫家潭 |「清初澄泥貝葉喜蛛硯」作心經銘
    「清初澄泥貝葉喜蛛硯」作心經銘文/孫家潭此硯作樹葉形,邊緣似波浪作捲曲,巧置蜘蛛於其中,整硯構思巧妙,手法靈動。以樹葉造型作硯,民俗中常比喻「可成大業(葉)」;蜘蛛,有八條腿,又常比喻「八方來財」故為」喜蛛」,以上相關得此硯名。古代傳有」貝葉經」,就是寫在貝樹葉子上的經文,源於古印度。在造紙技術還沒有傳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貝葉子書寫東西,佛教徒們也用貝葉書寫佛教經典和畫佛像,」貝葉經」的名字由此而來,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 一周觀展指南|安藤忠雄在上海,「吳昌碩和他的時代」在東京
    文心在茲——古今硯文化特展時間:2018年1月7日—3月30日地點:韓天衡美術館—展覽廳文房四器,今多稱四寶,筆、墨、紙、硯是也。四物中,筆、墨、紙皆宜消耗。唯硯者,堅而實,可傳百載千秋。物中壽星也。知名金石篆刻家韓天衡雅好藏硯,他介紹,此展事策劃多年,構思有三:一,展示古今歷代由樸實為用而轉趨奢華觀賞的型制,二是展示歷代之品類,端、歙、洮、澄,石、玉、瓷、木;三是展示歷代之紋飾、銘記,匠人運巧,學者著文,畫師作畫,此硯藝也。展覽陳列之硯逾二百方,上自遠古六千年前的紅山文化,繼以商秦漢晉,再則唐宋元明,乃至清季民國,續以當代時下。
  • 山東名硯,燕子石即三葉蟲化石
    張延登死後,其硯被浙江巡撫張勄收藏,對此,清代著名文學家孔尚任賦詩讚道:"張家兩中丞,得失如輪轉;一硯供二賢,前後荷殊眷"。盛百二《淄硯錄》:"其背有如蝙蝠者,如蜂、蝶、蜻蜒者,文皆凸出,制硯名鴻福硯。"清乾隆《西清硯譜》亦收蝙蝠硯數方,且在硯譜中名列於前。1987年,天津博物館舉辦"中國硯史展",展出一方大可盈尺橢圓形燕子石硯,硯體四周有近百隻振翅欲飛的"小蝙蝠",令人嘆為觀止。
  • 吳昌碩花鳥畫的四大藝術特色
    吳昌碩的繪畫,既具有文人畫高雅的格調,又摻入了世俗與平民的因素,表現了一種雅俗共賞的特徵。在吳昌碩的繪畫中,經常會看到梅、蘭、竹、菊、水仙等傳統文人畫題材。他以梅、水仙為友,以石為自畫像,但卻以俗入雅。如牡丹是富貴的象徵,市民階層喜歡設色牡丹這類題材,但畫牡丹易入俗流,因此他畫牡丹常以水仙或頑石相伴,使兩者和諧相生,雅俗相映。
  • 他是揚州八怪之一,右手因病致殘,用左手重鑄輝煌,著傳世硯史
    高鳳翰 篆刻的章高鳳翰嗜硯如命,並著《硯史》,收藏漢印也很多:註:因為篇幅限制,只上傳一些代表性的《硯史》影印本,《硯史》及其它關於硯的內容我會另外寫一系列文章,敬請期待,請諒解。高鳳翰 硯史高鳳翰 硯史《硯史》濃縮了高鳳翰一生藏硯、制硯、銘硯的藝術成就,開卷有高氏親自題寫的」墨鄉開國「個隸書大字,表達了作者自信和得意的心境。
  • 銘緣閣起名網:寓意機智、善良的鼠年寶寶名字
    銘緣閣起名網為大家整理一些寓意機智、善良的鼠年寶寶名字。銘緣閣起名網為大家分享鼠年寶寶起名技巧加入比較詩意清新的事物除了那些很有英雄氣概的硬漢形象受人喜愛,有種溫潤儒雅的氣質型男生也很受歡迎,所以取名的時候不妨加入比較詩意清新的事物,例如竹、溪等等,會帶來一種自然的靈氣和灑脫感,讓人更顯魅力。
  • 在日本岡山,從百年前吳昌碩與兒島虎次郎的中日書畫交流讀起
    11月4日下午,「紀念吳昌碩誕辰175周年、吳昌碩·兒島虎次郎文化交流100周年——中日書畫篆刻藝術展」在日本岡山縣倉敷市加計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70幅作品,其中,吳昌碩的《水墨山水圖》、《春風牡丹圖》及兒島虎次郎的《萬裡長城》《西湖美景》等作品均為首次公開亮相。
  • 「陳鄧藩籬擺脫來」,「自我作古空群雄」 ——吳昌碩的篆刻藝術
    少年時代,吳昌碩就對刻印有極大的興趣,主要是受其父親影響的緣故。吳昌碩的父親吳辛甲,極愛篆刻,吳昌碩十歲即隨父學刻印,時常廢寢忘食。因受條件限制,很難有印石可用,吳昌碩早年刻印只能用些磚頭瓦塊,有時好不容易弄到幾方石章,便反反覆覆刻了又磨,磨了又刻,一直磨到手都無法再握住為止。
  • 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中國現代國畫大師及美術教育家潘天壽先生曾經在一首詩中極口讚嘆吳昌碩先生的藝術成就,說:「老山林外無魏晉,驅蛟龍走耕唐虞,即今人物紛眼底,獨往之往誰與俱。」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 福建福銘食品有限公司:二十年專注做好魚品
    烤鰻生產線上,工人們全副武裝,身穿白色的工作服,戴白色口罩,專心致志地給經過高溫烘烤的鰻魚片涮上調料(如下圖);辦公樓會議室裡,公司高層正在熱烈地商議關於用魚的下腳料提取蛋白的高新生物生產線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事宜……  作為一家成立近20年的本地民企,福銘公司經歷了從產品單一、出口地單一到產品多樣、銷售網絡遍及亞洲各地,再到高科技精深加工的發展過程,如今,已穩踞福建魚類加工行業的銷量榜首
  • 硯界公益拍——守寒巢 鎮紙
    硯臺之家,傳承與推廣硯文 友情提示:藏友慎重出價,若非真心鍾意者慎拍,將硯留予有緣人。 承蒙各界藏友垂青,平臺感激不盡。 備註:純友情支持平臺建設而公益拍賣的作品,所拍得之價位不代表其真實的市場價位!
  • 外來人員,入文入硯有這些要求~
    入硯人員要提供近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如無法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應立即閉環轉運至集中隔離觀察場所進行核酸採樣檢測。 2.境外入硯。在第一入境地完成集中醫學隔離返硯後,第一時間向所在鄉(鎮)、單位報告,配合村(社區)做好疫情防控要求統一納入居家健康監測和跟蹤管理。 3.中風險地區。
  • 你以為脂硯齋只是個評書人?你看紅樓夢原名是啥?
    題:你以為脂硯齋只是個評書人?你看紅樓夢原名是啥?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至於情僧、吳玉峰、孔梅溪、曹雪芹、脂硯齋等人,不過都是異史氏群體裡的一員罷了!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
  • 一周觀展指南|東南西北,漸次呈現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
    在本周的展覽中,不難看到有關他們的專題,從北京的「齊白石」到杭州的「吳昌碩」,從重慶的「徐悲鴻」到巴蜀的「李可染」,再到深圳的「關山月」。近現代繪畫大家無疑成為了本周展覽的焦點。另外,旗袍藝術、浮世繪、穆夏插畫等也是關鍵詞。在上海,上海圖書館展示的沈雪江版畫、朵雲軒呈現的年輕女藝術家包若冰花鳥畫都給人以思考。
  • ...想買鮮活肥美的海鮮就來銘海市場吧,這裡海鮮價格平,超新鮮!
    攤主柯先生經營海鮮生意已經20年了,之前是在朝陽市場,現在轉到了銘海市場擺攤檔,他跟記者聊起來很是感慨。因為之前的地方狹窄,又是露天經營,只有十幾平方米的地方,車多人多,每天擠來擠去,遇到下雨更是狼狽,躲都沒地方躲。現在好了,室內經營,地方又寬敞,硬體條件不說,軟體的管理也完善。原來朝陽市場所有的海鮮商戶幾乎都搬遷過來了。
  • 「一尺四十萬」吳昌碩篆書《小戎章》
    吳昌碩(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