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AR眼鏡,人工智慧公司Rokid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2021-01-12 極客公園

在 2016 年完成 B 輪融資、估值 4.5 億美金後,2018 年 1 月,人工智慧創業公司 Rokid 又公布了一輪接近 1 億美金的 C 輪融資,領投方為淡馬錫,瑞士信貸、CDIB、IDG 跟投。

Rokid 創始人兼 CEO 祝銘明表示,此輪融資後,團隊會進一步鞏固在品牌、技術和人才方面的壁壘。

最初以家庭機器人 Alien 產品示人的人工智慧公司 Rokid,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動態很多。在 2016 年發布智能音箱 Pebble,入局火熱的智能音箱中國戰事後,在 2017 年,它公布過自己的全棧語音解決方案,2018 年初的 CES 會展上,Rokid 還發布了搭載語音識別和 Face ID 的 AR 眼鏡。

看上去,它現在變成了一家興趣愛好太過廣泛、迭代太快的公司。但 Rokid 創始人兼 CEO 祝銘明在 2018 年極客公園創新大會的現場解釋公司的定位和願景時表示,Rokid 從創辦第一天開始就開始把自己定位於一家人機互動革命的公司:

「很多人在問我們,為什麼我們做語音,還要顯示、視覺這方面的東西?本質的原因就是我們希望讓人和科技更友好、更自然的進行交互,利用 AI,來讓人跟科技更融洽,這是我們的基本出發點。……我們的產品策略是從 Home AI,到 Portable AI,但 AI 的終極理想狀態是像'賈維斯『Personal AI。」

祝銘明曾經是阿里巴巴 M 工作室領頭人。和包括阿里、百度等巨頭和很多創業公司不同的是,Rokid 不僅自有品牌的硬體,還從創立起就自己承擔起了麥克風陣列、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一系列核心技術的研發,並且在美國和中國都組建了人工智慧實驗室。

但除了語音技術,祝銘明表示公司在定義圖像、視覺等方面也有技術的積累。在 1 月 CES 發布的 AR 眼鏡就是這些技術的一次集中釋放。據祝銘明透露,目前在 CES 上發布的還是原型版本,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軟體場景應用上的打磨會是重點之一,另一方面的重點是硬體上,Rokid 會把重量、體積等降低再降低。而量產產品將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正式登錄市場。

AR、VR 浪潮在 2015、2016 年曾經出現過一輪風口但轉瞬破滅。祝銘明卻認為,以現階段來說,雖然目前 AR 眼鏡大規模推廣到消費者端,獲得認可甚至引發流行還需要時間。不過,已經有不少 to B 的合作方案即將落地。

而至於已有巨頭把守、豪擲資源的智能音箱領域,祝銘明也透露會在 2018 年進行產品線上的更多嘗試。2016 年,Rokid 用一個全新的品牌切入新的市場品類,面向的消費人群是正在崛起的中產,所以無論從品牌還是音箱音質、工藝、技術方面都有自己的堅持。

(Rokid的智能音箱Pebble)

在定價策略上,1399 的價格則高於小米類的「價格殺手類」產品,卻低於蘋果 Homepod 類的高端產品。但同時,這樣的定價體系在銷量上並不佔優勢。目前,為了方便鋪量,國內智能音箱普遍定價在 1000 元以下,其中被視為在這個行業極具競爭力的小米智能音箱小愛更是直接開出了 299 的價格,而 2017 年雙十一期間,天貓精靈、京東叮咚音箱更是用「自殺」式的補貼方式將市場點燃為血戰。

這讓 Rokid 智能音箱在市場上的定位變得非常「尷尬」。雖然 2017 年 Pebble 的銷量與巨頭無法匹敵,但祝銘明表示自己非常有耐心:「現在的智能產品還處在非常早期的情況,用戶不分層次,大多數會先以低價方式體驗,一旦等到這個品類變得成熟,用戶肯定會出現分層。所以我們要有耐心,保持自己的品牌。」

在智能音箱這個品類上,Rokid 團隊最重視的是用戶活躍度,留存度,使用時長等指標。2017 年,Rokid 與騰訊小微展開合作,後者開放了 QQ 音樂的版權共享和智能化定製能力。當智能音箱進入「深水戰」之後,內容和服務將會成為一個關鍵壁壘。「舉個例子,我們的智能音箱可以用兩個音節喚醒,甚至也可以自定義你這臺設備的名字,不需要訓練,馬上生效的一種方式。這本質是建立人和科技的一種特殊的紐帶,因為中國人更習慣叫人兩個字的名字,當你叫它兩個字名字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不是在跟一臺設備,你的下意識就不是在跟設備溝通,而是在跟夥伴進行溝通。」

另一方面,在公司的戰略上,除了 to C 的產品,Rokid 還在 2017 年公布了自己的全棧語音解決方案,建立開放平臺,同時與廣泛的 B 端合作夥伴進行合作。祝銘明表示,這是在把 Rokid「過剩的能量進行釋放」。「AI 的競爭肯定不是單一產品的競爭,」祝銘明說,「即便現在我們正和精心挑選過的 B 端合作夥伴合作,但他們最終會把產品落地,實際上,你可以把這個理解為一種 to D 的模式,因為 Rokid 只輸出核心的 AI 技術,定製化程度是最小的,同時,最終也能到達消費者那裡去。」

對現階段的 Rokid 來說,一方面要快速用新品牌佔領消費者心智,一方面還要進行技術輸出,這並不簡單,但對創業公司來說,在想要探索 AI 的終極形態的這條路上,這似乎也是必然的選擇。

編輯:王訓魁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創新大會

相關焦點

  • Rokid發布第二代智能語音機器人,這次它的遠景目標是「讓AI無處不...
    rokid 智能音箱
  • 智能音箱、手機佳評如潮 分析師看好Google硬體收入增長
    Google的產品包括家用智能音箱等,已經取得重大成功並開始具備硬體端的商業影響力。(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Google近年不斷跨足硬設備市場,無論是智能型手機或是智慧音箱,都開始展現出其對市場的影響力。加拿大皇家銀行(RBC)指出,雖然Google仍是一家無可否認的「廣告」公司,但其硬體業務也正在成形。
  • 為什麼AR智能眼鏡可能是蘋果公司下一個搖錢樹
    據傳聞,蘋果公司正在打造一款智能眼鏡產品,並且重點圍繞AR展開應用。也就是說,蘋果可能在谷歌尚未在AR領域有所建樹前,實現彎道超車。 雖然蘋果公司一直傾向於應用新技術在自家產品上,但是眾所周知其保密工作非常到位,至少目前還沒有洩露任何產品信息。
  • 大秀性感黑科技,Rokid Glass會是下一個iPhone嗎?
    一款來自中國創業公司的 AR 眼鏡,何以在發布前就獲得CES 2018「最佳穿戴設備」和「科技創造美好生活」兩個獎項?而除了導航和人臉識別,Rokid Glass又發布了哪些關於未來世界交互場景的構想?
  • 有智能音箱的風口,智能鬧鐘音箱能否成為爆款嗎?
    智能鬧鐘音箱在智能音箱的風口下,能否成為爆款嗎?(深圳)發布的「阿拉的神奇小鬧鬧」、Circa Labs 公司推出的名為 Circa 的智能鬧鐘等等。多數項目盯著青年群體,老人和小孩常被忽略智能家居產品,長期以來對「智能」二字的理解相對準確,而對「家居」的理解卻有所偏差。目前智能產品的目標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年輕一代,但是作為一個家居產品,其應當具備更多的家庭屬性。也就是說,智能家居產品的功能應當照拂到以往被忽視的老人和小孩,而不是僅僅作為年輕人的科技玩具。
  • 智能家控連接一切!!Rokid月石體驗評測
    從網際網路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再到現在異常火爆的人工智慧時代,每次時代的變化都會影響著入口的變化。而音箱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輸出設備,已經發展成為智能家居、智能設備的控制中心,實用性更高,國內外巨頭紛紛入局智能音箱市場,市場發展迅猛,那智能音箱到底如何?今天我們就已家用消費的人工智慧產品——若琪月石為例,聊聊人工智慧時代新入口智能音箱。
  • Facebook的智能眼鏡或將在2021年到來,無AR功能
    Facebook的智能眼鏡或將在2021年到來,無AR功能據Facebook硬體負責人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表示,Facebook公司計劃中的智能眼鏡或早或晚將於2021年到來,但該眼鏡不會採用與AR相關的數字疊加技術。該眼鏡由Facebook聯合雷朋及其母公司Luxottica Group SpA合作製造,需要與設備相連接。
  • 小度在家:能進行視頻通話的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市場現在成為了網際網路巨頭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阿里巴巴推出了天貓精靈並且在去年雙11銷售100萬,京東有叮咚智能音箱,騰訊也與其他公司合作剛剛推出來了智能音箱產品。與其他智能音箱類似,小度在家」智能視頻音箱也需要初始喚醒詞,當用戶呼喚「小度,小度」,,在屏幕的下方會出現一個波浪狀的條形提示框,同時音箱也會回應「在呢」,用戶接著說出需求,比如「放一段廣場舞?」、「我想聽經典歌曲」,這個時候屏幕下方的條形框上會出現帶有自動校正的文字提示,不管用戶看或不看,小度都能很快識別並且快速響應。
  • 國產不多見的智能好聲音!內置5揚聲器的小豹AI智能音箱評測
    【TechWeb報導】隨著人工智慧發展不斷,不少巨頭公司已經從2017年開始關注音箱的AI智能化,大多數都是以好玩智能語音交互化形式的,最關鍵的是解放雙手的懶人交互模式才是消費者的青睞,這就要考驗AI自我學習識別能力了。
  • 中國初創公司Rokid看到了對抗COVID的智能眼鏡的機會
    一家開發用於製造和遊戲的增強現實產品的中國初創公司在全球大流行中發現了一個有前途的增長領域-可移動眼鏡,該眼鏡可測量移動中的溫度。為了應對2019年底爆發的COVID-19,總部位於杭州的初創公司Rokid開發了一副眼鏡來幫助篩查症狀。
  • Rokid月石領銜 CES最亮眼的人工智慧黑科技
    其中,人工智慧作為科技圈的風口,今年各大科技公司紛紛展示旗下最新的家用AI產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定位家居使用的機器人科技產品有多神奇。而且,在功能應用上更加向智能家居靠攏,除了可以播放音樂以及信息查詢這些基礎功能外,還可以用它控制家庭的智能家居設備,實現調節室內光線,溫度,淨化空氣等功能。未來還可以提供叫車、叫快遞、叫外賣等智能生活服務。作為國內少有敢於涉足AI硬體的公司,Rokid在技術上堅持自主研發,其麥克風技術、識音技術、語音、語義的識別等核心技術上甚至達到了領先國內外的優勢。
  • 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首現下滑 行業補貼持續馬太效應加劇
    從技術方面來講,目前很多智能音箱產品仍被消費者吐槽為「人工智障」,但市場也出現了多種形態;受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快速發展的影響,屏幕音箱出貨量仍處於高速增長趨勢。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智能音箱相關的遠場拾音、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技術不斷成熟,智能音箱產業未來會進一步走向信息化與智能化。
  • 天使眼智能眼鏡:用科技戰勝視障 為智能賦予視覺
    就在各大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在紅海藍海市場上互相廝殺爭奪市場和用戶時,有家公司正在默默地做著少人問津的事情:希望藉助科技的力量來縮短視障人士與正常人之間的距離,讓視障人士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為此,他們研發出了「天使眼智能眼鏡」,可以輔助視障人士避開障礙,識別物體,定位自身,為視障人士提供視覺輔助功能,幫助視障人士更好的生活。這便是上海肇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Rokid:一群「猴子」打造的 4.5 億美金人工智慧樂園
    2016 年 10 月初,人工智慧公司 Rokid 創始人 & CEO Misa 在一篇自述中透露了 Rokid 公司 於 9 月完成 B 輪融資,估值 4.5 億美金。這家公司成立於 2014 年,在短短的兩年裡,Rokid 從 5 人的「咖啡廳創業團隊」迅速成長為一個橫跨中美兩國,遍布三地的追求用戶體驗的人工智慧研發中心。隨著微軟,Facebook,Google,這些世界一流的公司將人工智慧(A.I.)技術引入到日常使用中,A.I. 已經成為繼 VR,電動車後又一火熱的話題。Rokid 作為國內 A.I. 產品的開拓者,又是如何理解人工智慧的?
  • 智能音箱:廠商把它當陣地,用戶把它當玩具
    按照一家研究機構Omdia的最新研究結果,2020 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為 1.36 億臺,同比增長 39.7%(YoY)。2025 年,Omdia 預測智能音箱出貨量為 3.45 億臺,2020 年至 2025 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 20.5%。2020 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場價值 97 億美元,2025 年將增長到263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達 22.1%。
  • 上手天貓精靈CCH觸屏音箱:當智能音箱與支付寶「聯姻」以後……
    或許我們很難預想到,曾經只能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智能家居正在逐漸覆蓋我們的現實生活,從智慧型手機到智能冰箱、智能空調、智能洗衣機,傳統家電或數碼產品已經進入AI人工智慧的時代,讓這些智能硬體實現聯動控制的是AI語音助手,而承載AI語音助手的產品就是AI智能音箱。
  • 2018中國人工智慧報告: AI+垂直領域全面開花 智慧生活越來越近
    機器人創業公司主要著力於個人機器人(如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兒童教育/陪護機器人),面向C端用戶;傳統機器人製造商則更看重人工智慧對自身現有產品/技術的改造,應用場景也多為商業服務及工業生產;而IT網際網路公司(主要是電商公司)則希望通過人工智慧機器人提升自身業務的效率。
  • 有屏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的生活好伴侶!
    原標題:有屏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的生活好伴侶!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現在市場上的智能產品琳琅滿目,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智能電視、智能家居、智能音箱……這其中,智能音箱作為普通音箱升級的產物,成為家庭用戶語音上網的重要工具。諸如點播歌曲、上網購物、打開窗簾、設置冰箱溫度、提前讓熱水器升溫等,都用它可以對智能家居設備進行控制。
  • 智能音箱,正在偷偷竊聽你的隱私
    現如今,隨著智能音箱價格越來越低、內容越來越豐富、功能越來越智能,智能音箱已成為一個越來越大眾化的產品。小巧精緻、攜帶方便、可直接「與人對話」的智能音箱成為AloT的入口關鍵智能產品,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布局智能音箱,呈現出「火熱」發展的景象。但是!!!
  • Facebook智能眼鏡或將今年上市 恐不具備AR功能
    中國科技新聞網1月7日訊(趙芙瑤)1月7日消息,據TechSpot報導,Facebook硬體主管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表示,Facebook智能眼鏡有望於2021年上市,但其可能會不具備增強現實疊加視圖體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