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翻漁船、堵死核電站,這種巨型水母到底有多逆天?

2021-01-09 胖福的小木屋

水母這種古老的生物已經存在了至少6億年,它們在地球上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生物,它們沒有大腦,也沒有心臟,更不存在骨骼和肌肉,它的身體僅是雙層結構,就像在一個塑膠袋(皮層)裡套了另一個塑膠袋(胃層),而兩層中間由啫喱狀的膠(中膠層)黏著,有95%以上是水份,其他則是蛋白質和脂質所構成。

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它們,在海洋中也是一霸,浮遊動物、小蝦米和魚類都是水母的獵物。

水母是如何捕獵的呢?大部分水母都有纖長而柔軟的觸手,觸手上滿布刺細胞。水母觸手上的刺細胞微小,內含儲存刺絲的刺絲囊。當刺細胞受到物理刺激時,少量的刺細胞會在極短的時間內釋放出刺絲囊裡的刺絲、射向獵物。

而獵物被刺中後滲出的體液又會通過化學反應刺激更多的刺細胞發射刺絲。刺絲會將水母的毒液注入獵物體內、麻痺獵物。最後,水母的觸手將獵物捲入口中進行化學消化,飽餐一頓獲取生存所需的能量。

儘管大部分水母體型都不大,但是也存在體型龐大的水母,比如有這麼一種水母,你想忽視都難的。它就是水母中的巨無霸——越前水母(Nomura Jellyfish)。

這是一種巨型水母,直徑一般超過1米,部分個體甚至達到2—3米,是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水母。

越前水母體內含有毒素,毒素會影響中毒生物的心血管系統。對於漁民來說,不小心捕撈到越前水母,並不是一個值得開心的事情。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漁民一整天的捕撈都會因這種水母的闖入化為烏有。與水母一起落網的魚類,要麼被水母毒液毒死,而越前水母含水量接近99%的身體難以利用的,龐大的身軀也會壓壞漁網,這也是導致最初漁民對付越前水母的方法僅是切碎丟回海中的原因。

而這種做法猶如放虎歸山。因為水母一旦遭到物理性損傷,它們就會努力誕生後代延續基因,其中雌性水母卵巢會快速成熟,卵細胞變大並積蓄卵黃物質,3~5日便可產卵。雄性越前水母同樣使其精巢成熟並釋放精子。

水母的生命分為水螅體(幼年)和水母體(成年)兩個階段,就好像毛毛蟲像蝴蝶蛻變一樣。不同的水母繁殖方式也不一樣,常見的海月水母,產卵之後會成長圓形的浮浪幼蟲。浮浪幼蟲會發育成螅狀體 。 以媳狀體以出芽生殖不斷形成新的媳狀體 ,幾個月內個體數量可增加數十倍或更多。然後這些螅狀體會進化成水母,有時候,它們也會發育成蝶狀幼體的水母寶寶,最後再成長為水母個體。

但是越前水母不一樣,它是通過足囊來增殖水螅體。因此無性生殖速度比較慢,但是越前水母一顆受精卵平均發育產生4個水螅體,而各個水螅體可以發育成平均擁有5枚碟片的橫裂體。通常,一隻越前水母可以排出十萬個受精卵,它們最後演變成幾十億個水螅體。當水螅體進一步長大,一摞疊狀的小水母,就會一個個分裂出來,最終的數量會達到數百億。所以在被漁民切碎之後,反而會促進越前水母的大爆發。

與此同時,越前水母還並非沒有天敵。100kg的越前水母為了維持這個體型,每天要處理4260立方米的海水進食其中的浮遊植物才可以維持。這個水量匹敵一個標準的奧林匹克遊泳池的水量。

所以漁民看到這些越前水母可以說只能無奈地搖搖頭,絲毫沒有解決的辦法。

這些大爆發的越前水母可以說對人類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幹擾,憑藉著龐大的身軀,它們會拖翻漁船,2009年11月2日,一艘10噸重的漁船日前在日本東部海域作業時出現傾覆事故,幾十隻水母落入漁網,過大的重量將漁船打翻。3名船員掉進海裡。

一旦遇到越前水母大爆發,漁業就會遭到破壞。在日本青森縣八戶港,旺季的秋季鮭魚捕獲量會比去年減少一半;在三澤漁港,比目魚等捕獲量比去年同期減少60%。嶽母水母「大爆發」對漁業的影響,最長甚至要持續近一年的時間。

很多核電站都會建在海邊,原因是發電機組需要大量的海水冷卻,以防電機過熱損壞。但只要有海水的地方,就會有被水母入侵的機會。2006年,大量越前水母就湧入了日本核能發電廠,將其冷卻系統的海水過濾孔堵死了,對核電站造成了嚴重威脅,除了核電站,它們還會堵塞臨海發電廠取水口。2009年7月,青島某電廠就發生了一次水母災害事件,由於海水泵房取水口湧入大量水母,工人們全天候不斷清理,最終,三天一共清出了10噸水母。這次水母入侵事件,導致了青島居民和工業用電受到很大影響。

一個不幸的消息就是,隨著全球氣候逐漸變暖,導致了近2000種水母中的一些物種擴大了活動範圍,不但每年出現的時間提前,而且整體數量也在增加。據專家統計,從2000年開始,原來是40年一次的水母大爆發,變成年年在世界各地發生。

海洋中水母的數量不斷增加,已經威脅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和人類活動,致大批其他海洋生物的死亡,讓原本生機勃勃的海灣成為一個個「死亡地帶」。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報告指出,每年全球大概有1.5億宗水母傷人事件發生。

除此之外,人類社會急速發展,產生大量的工業和生活垃圾,排汙導致海洋過剩的營養越來越多,如此一來,藻類植物泛濫,赤潮、滸苔大行其道,於是,藻類植物為浮遊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浮遊生物大量繁殖,以浮遊生物為食的水母,便開始橫行霸道。

可以說,是人類自己打破了海洋食物鏈。

相關焦點

  • 拖翻漁船、堵死核電站,這種巨型水母到底有多逆天?
    水母這種古老的生物已經存在了至少6億年,它們在地球上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生物,它們沒有大腦,也沒有心臟,更不存在骨骼和肌肉,它的身體僅是雙層結構,就像在一個塑膠袋(皮層)裡套了另一個塑膠袋(胃層),而兩層中間由啫喱狀的膠(中膠層)黏著,有95%以上是水份,其他則是蛋白質和脂質所構成。
  • 拖翻漁船、堵死核電站,水母正在「圍剿」人類……
    儘管另一種巨型水母獅鬃水母比越前水母長(主要是觸鬚長),但論噸位和體型越前水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水母。 不過,你也別覺得這麼大隻水母很稀罕。它們泛濫成災的時候,才是最讓人感到絕望的。 在我們的想像中,成群的水母是件讓人能大飽眼福的事。但這種大規模的水母潮,卻讓漁民熬禿了頭。
  • 水母數量大增,拖翻漁船,逼停核電站,是要佔領海洋嗎?
    一周裡,大約有13000起蜇傷事件記錄在案。在佛羅裡達州的沃盧西亞縣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由於水母大量繁殖,僅在一周內就有超過1000人被蟄傷。小而致命,有的大到驚人通常,水母的大小從1釐米到40釐米不等,在很多人印象中,水母是黏糊糊、透明、體型不大的生物,然而在水母所有成員中,也存在「浩克」級別的龐然大物。
  • 水母都是如何入侵人類的?
    不過你知道嗎,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水母,其實正在慢慢入侵我們人類,什麼毒翻遊客,拖翻漁船、堵死核電站之類的事兒,它們都做得出!近日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州深海,一隊科研小組偶遇罕見的「煙花水母」。它有亮紫色的觸角,淡藍色的傘狀外表,橘色的散射光遍布身體,遠遠看去就像是深海中的煙花,非常漂亮。
  • 水母報復人類的方式有幾種?比如:攻擊核電站
    標題:水母報復人類的方式有幾種?比如:攻擊核電站筆者-菲君水母有毒是眾人皆知的事實,如果水母要報復人類,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將一個人毒死,目前海洋中已知的水母種類超過2千種,大部分都有毒,成分為類蛋白、多肽以及多種有毒酶類的毒素就藏在水母的觸手和碗口中。
  • 推翻10億重漁船,公然攻擊核電站,水母正朝著人類天敵演變
    筆者-小文水母是海洋中最為脆弱的生物之一,水溫、水質稍有變化,水母就會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而死去,但水母也是人類最為頭疼的海洋生物。其一它們繁殖數量驚人、其二大部分的水母都是有毒的,而且還是劇毒,其三就是,水母的煩人程度不是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能夠媲美的。
  • 掀翻漁船,襲擊人類,圍堵核電站,擁有超能力,它成為人類的天敵
    當數量多到一定程度之後還可能帶來災難。比如前段時間的爆發的蝗災就是因為蝗蟲的數量太多了,同樣的水母數量多起來,那也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 2009年,日本海域中有一艘漁船突然翻船,當時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本不應該會翻船才對,經過調查後才發現,罪魁禍首原來是水母。
  • 水母真的會報復人類嗎?科學家:會直接攻擊核電站
    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水母的習性,就會驚奇的發現,水母可以算得上是海洋當中最為脆弱的生物之一,因為水母的生存條件,會受到水溫、水質等等這種客觀因素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非常大的,只要有一點點的變化,水母就會因為不適應而死亡。
  • 全球水母大爆發 嚴重威脅近海核電站安全
    經當地漁民出動3艘拖撈船對水母連續打撈,兩天後,危機才算過去。今年7月,美國的一個海灘上,也在一夜之間,鋪滿了一塊塊白色的半透明狀的水母。緊接著,日本、以色列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水母大爆發,實際上是一種生態災害,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 英吉利海峽巨型拖網漁船作業,海豚死亡數量激增,30萬網民請願
    據英國《鏡報》12月8日消息:近日,有環保主義者稱,9艘巨型拖網漁船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作業,對海域內的海豚生存造成嚴重威脅。據了解,這種巨型拖網漁船長度相當於六節半的雙層巴士,其拖網長達一英裡,每天可捕撈數百噸魚。其中最大的漁船「Afrika號」重達7127噸,長126m,寬17m——產自荷蘭。
  • 外媒:中國可利用全球對付水母經驗 保護本國艦船浮動核電站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導 俄媒稱,中國繼其他海洋大國之後,也開始尋找對付水母的手段,後者對大型軍艦以及位於海岸類似核電站這樣的大型技術裝置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問題為何如此尖銳?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6日報導,卡申指出,對構成威脅的水母的泛濫問題存在著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這個問題之所以變得越來越尖銳,是因為水母的快速繁殖是氣候變化和過分捕撈的後果。通常認為,現在的氣候更適合水母的繁殖,而捕魚又剝奪了它們的天敵。不過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沒有發現水母急劇增加,倒很有可能是因為人類利用海洋資源的強度驟增,複雜而龐大的海上機械越來越多。
  • 水母堵死10萬噸航母,美軍陰溝裡翻了船!中國:我能搞定
    表面看來這也就是個水母粉碎機,一張幾百米長的大網,中間分布著一簇簇鋒利刀刃。這麼一個簡陋的成品,既不能對美國的航母造成什麼威脅,也不能攔截洲際飛彈。美國這麼一個超級大國,羨慕這個做什麼?這就說來話長了,水母粉碎機別看簡陋,卻是航母和核潛艇這些大型海軍武器的最佳伴侶。而且,美國曾在水母海帶這些水生軟體生物上,吃過不止一次大虧。
  • 盤點地球上真實存在的十大怪獸:巨型食鳥狼蛛
    不過,紐西蘭的一艘漁船日前卻並把一位「終極隱士」拖出了1800米深的海水,它的個頭足有一輛巴士大,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巨型烏賊。紐西蘭捕漁船「桑-埃斯普林」號三周前在南極洲附近的羅斯海捕撈齒魚時,意外收穫了這頭「烏賊王」。
  • 水母,居然有毀滅人類世界的潛力?
    而這種奧秘的成因依然是謎。顯微鏡下水滴中,重回「水螅型」的燈塔水母攝影:DAVID LIITTSCHWAGER它們可從成熟階段恢復到幼蟲階段;一般水母會在有性繁殖之後死去,而燈塔水母卻可以回到「水螅型」,且無數次循環,獲得「永生」。
  • 水母,居然有毀滅人類世界的潛力?
    水母,軟軟黏黏,滑嫩Q彈,其身體多達95%以上是水,但完全無需擔心它們存在「腦子進水」問題,因為它們連腦子都沒長。海灘上的僧帽水母攝影:ANDY ROYSTON,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僧帽水母,以其藍色帽狀傘部著稱,它的技能是「分身術」。這種水母看似是獨立一隻,實際上卻是同一個胚胎發育成的聚落。
  • 巨型水母聚集英國海岸 或因天敵遭濫捕
    成千上萬的巨型桶水母在英國最受歡迎的海岸附近聚集。在多塞特郡海岸旁,人們發現了一批長達五英尺(1.52米)重達三十二公斤的怪物——巨型桶水母。巨型桶水母這次前所未有的入侵可能是因為在人們的過度捕撈下,它們幼年時期的天敵變少。這種水母直徑能達到三英尺(0.91米),並且可能在英國水域深處過冬。
  • 墨西哥灣首次拍到巨型深海水母視頻 觸手長6米
    這個大傢伙學名「Stygiomedusa gigantea」,保護罩呈盤狀,寬度超過1米,長有4個觸手,最長可達到6米。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深海巨型水母在長達110年時間裡只發現過114 次。 在墨西哥灣實施Serpent項目時,美國巴敦羅吉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教授馬克·本菲爾德與這隻巨型水母不期而遇。
  • 網友在海底潛水時偶遇巨型水母,比人還大的身形,看上去太震撼了
    而生物學家Lizzie Daly在英國附近海域的一次潛水中,就有了意想不到奇遇。潛水過程從一開始遇到的也都是很美麗的水母珊瑚等等,但都算是比較普通的種類。而突然間,Daly發現了一隻體型非常非常大的巨型桶水母。作為一名生物學家,Daly確實是知道這種體型特別大的水母是存在的也對它們到底能有多大也算是有個基本的認知。
  • 大白鯊遭海龜噎死 體型堪比一艘小漁船的巨型大白鯊竟被口中的獵物...
    大白鯊遭海龜噎死 體型堪比一艘小漁船的巨型大白鯊竟被口中的獵物噎死時間:2019-04-25 18:25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白鯊遭海龜噎死 體型堪比一艘小漁船的巨型大白鯊竟被口中的獵物噎死 大白鯊是海中的終極掠食者,被盯上的獵物很難逃過它的血盆大口,然而上周卻有一條重達2000
  • 巨型水母泛濫日本部分海域 1個重達200公斤
    科研人員甚至發現了同日本相撲選手差不多大小的超大型水母。  理察森同時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他表示,「我們必須採取措施防止海洋生態系統被水母主宰。」他說,全球海洋裡水母的數量都在上升,特別是東南亞、黑海、北海及墨西哥灣海域水母數量上升尤其明顯。理察森博士表示,日本漁民已經遇到了巨型水母帶來的真正麻煩,因為大水母甚至能撕破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