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車八嶺保護區榮獲「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2021-01-18 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記者今天了解到,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被省科學技術廳和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命名為「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

據了解,車八嶺保護區高度重視生態科普教育工作,經過多年地保護、發展與積累,科普教育硬體設施完善,逐步打造成了以「三點一徑一長廊」為載體的科普教育場所,即自然博物館、珍稀植物園、珍稀植物苗圃、全長2.5公裡的生態教育徑、20公裡的生態文明教育長廊;建立了車八嶺森林課堂;完成了全區視覺識別(VI)系統,標識標牌、科普教育展牌展板規範、清晰、統一;另外,在2019年底,還完成了自然博物館的重新布展改造升級建設。

依託優良的自然資源和豐碩的科研監測成果,車八嶺保護區科普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該保護區編輯出版了《車八嶺保護區大型真菌圖志》《車八嶺鳥類圖鑑》《車八嶺畫冊》《我在車八嶺等你》等系列科普叢書;拍攝了《魅力車八嶺》《中國車八嶺》《共同的家園》等宣傳片;建立了車八嶺植物資料庫,對近200種常見植物完成「二維碼」掛牌;定期邀請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專家學者到保護區開展科普專題講座和培訓;利用微信公眾號定期發布科普教育動態信息,定期更新更換展牌展板科普宣教內容;還組建了科普志願者隊伍。

每年,車八嶺保護區都組織開展科普進校園專題講座,舉辦「愛鳥周」、「世界地球日」、「野生動物宣傳月」、「踏春節」等主題日活動,組織開展鳥、獸、蟲、木等大型科普夏令營活動,還組織開展了「美麗車八嶺」全省攝影比賽和「相約車八嶺」徵文比賽。車八嶺保護區已成為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美院、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韶關學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的教學實習基地,還與多家科普教育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被評為韶關市科普教育基地,還被評為全國林業科普基地。

此次,被命名為「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表明推薦機構、評審機構、評審專家、社會公眾對車八嶺保護區科普教育工作的高度認可。車八嶺保護區表示生態科普教育任重而道遠,將發揚成績、再接再勵,進一步完善科普教育設施,深挖科普教育內容,在推進生態科普教育,傳播生態文明理念,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方面作出新的貢獻。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卜瑜 通訊員:欒福臣、吳婷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謝英君

相關焦點

  • 「廣東瀕危龜類與自然保護科普教育活動」在鼎湖山保護區舉辦
    8月23日至27日,為了進一步宣傳廣東省瀕危龜類與自然保護知識,普及《野生動物保護法》,幫助廣大群眾樹立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弘揚生態文明。由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和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主辦的「廣東省瀕危龜類與自然保護保護科普教育活動」在鼎湖山自然保護區成功舉辦。
  • 廣東省首次記錄到野生鴛鴦繁殖
    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供圖中新網韶關8月25日電 (程景偉 欒福臣)記者25日從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今年以來,該保護區科研監測人員藉助全境野生動物實時動態監測系統,在整理野生動物紅外相機圖像數據時,發現有鴛鴦(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保護區內野外成功繁殖。今年3月上旬,一對進入繁殖期的野生鴛鴦出現在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錄製的影像中。
  • 環車八嶺生態經濟圈之萌萌的野生鴛鴦
    車八嶺刷新鴛鴦國內繁殖位點最南端紀錄今年以來,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監測人員藉助保護區全境野生動物實時動態監測系統,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鴛鴦野外成功繁殖的情況。紅外相機記錄鴛鴦家庭今年3月,一對進入繁殖期的野生鴛鴦出現在車八嶺保護區。
  • 桃紅嶺梅花鹿保護區:科普與保護並重
    健全的科普平臺    桃紅嶺梅花鹿保護區位於江西省彭澤縣境內,面積12500公頃。保護區主要保護南方亞種野生梅花鹿這一瀕臨滅絕的珍貴物種。    為做好科普工作,基地成立了以保護區管理局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和科普骨幹為成員的科普領導小組,制定了《桃紅嶺梅花鹿保護區科普工作實施方案》。
  • 我市這6名學生榮獲「最美南粵少年」稱號
    「最美南粵少年」評選結果揭曉,我市餘梓萱、郭梓銘等6名學生榮獲「最美南粵少年」稱號。歷經學校初選、縣市兩級逐級評審,我市共評選出60名「最美韶關少年」,並推薦30名品學兼優的中小學生參加省級評選。最終,我市6名學生脫穎而出榮獲「最美南粵少年」稱號。
  • 這些個人和集體獲國家榮譽稱號
    廣東40戶家庭榮獲「全國五好家庭」稱號,8個集體榮獲「全國家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41個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其中我市楊雪花家庭、姚望家庭獲「全國五好家庭」,乳源瑤族自治縣東坪鎮新村村民委員會獲「全國家庭工作先進集體」,黃曉萍家庭、吳育孟家庭獲「全國最美家庭」。
  • 全省首個「休閒漁業科普基地」在珠海金灣揭牌
    由省休閒漁業與垂釣協會授予的全省首個「休閒漁業科普教育基地」,近日在金灣區黃鰭鯛產業園珠海龍勝良種育苗有限公司珠海海洋生物科普館揭牌。據了解,珠海海洋生物科普館由珠海龍勝良種育苗有限公司投入400多萬元建設,佔地面積600多平方米,分為積厚流光、暢遊深海、海洋與人類、海洋保護四個部分,裡面展出300多個利用本地漁業資源製作或從省內外科研機構收集的海洋生物標本。該館自去年6月建成以來,免費向社會開放,至今已接待來自省內外的各界參觀者達3萬餘人次。
  • 「韶關」瀕危物種水鹿現身楊東山十二度水保護區
    近日,韶關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水鹿。該保護區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從視頻看到水鹿的分叉角,三分叉以及腳趾的形狀,可以判斷出是一頭水鹿,而且是剛成年的雄性水鹿。保護區內出現的水鹿。圖為紅外線攝像頭截圖據了解,樂昌境內有國家重點生態屏障南嶺山脈區域,野生動植物的物群極為豐富。隨著近年來對自然保護的力度不斷增大,白鷳遍飛、群鳥鳴叫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場景不再稀奇。
  • 廣東省紅外相機多次拍到穿山甲 野生動物保護意識不斷提高
    ,近一年來,廣東省至少在深圳、惠州、肇慶、韶關、河源、潮州等六個地市的野外監測拍攝到近8~10隻中華穿山甲活動的影像。△深圳△韶關廣東省林業局負責人說。20個保護區布設紅外相機千餘臺「在廣東,如此密集地發現中華穿山甲,十分少見。」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分析,這背後有多重原因,他認為,這與廣東省生態環境的變好、群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增強、野生動物執法更嚴、野生動物監測和保護的技術不斷進步等因素息息相關。
  • 悅讀:野趣車八嶺——環頸雉
    透過紅外相機鏡頭,認識車八嶺的精靈守護綠水青山,弘揚生態文明。為展示車八嶺保護區資源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讓公眾更直觀深入地了解車八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區管理局通過整合利用紅外相機在野外拍攝的野生動物的照片及視頻,推出「野趣車八嶺」系列宣傳活動。
  • 橫峰榮獲「尋找中國最美星空·2020年度推薦星空目的地」榮譽稱號
    橫峯縣在論壇上榮獲「尋找中國最美星空·2020年度推薦星空目的地」榮譽稱號。橫峯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必良出席活動並作交流講話,推介橫峰,分享橫峰葛源暗夜保護地經驗,上饒市信訪局副調研員、橫峯縣信訪局局長汪細姩出席活動。
  • 「江門」臺山上川島獼猴保護區開展科普宣教活動
    12月8日,廣東臺山上川島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聯合川島鎮中心小學開展以「保護大自然,我們在行動」為主題的科普宣教活動。活動通過課堂講座、參觀科研宣教中心、獼猴樂園、植物教育徑道、聽取保護區科普宣教人員的現場講解等形式,了解保護區的發展現狀和功能,認識保護獼猴等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性。
  • 審計署電子數據審計司二處榮獲「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表彰
    12月18日,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下發《關於表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對2016年以來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183個單位授予「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88名個人授予「
  • 車八嶺齊看「七彩山雞」——環頸雉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為展示車八嶺保護區資源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讓公眾更直觀深入地了解車八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車八嶺保護區管理局通過整合利用紅外相機在野外拍攝的野生動物的照片及視頻,推出「野趣車八嶺」系列宣傳活動。環頸雉一般指雉雞,也叫野雞。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成省級科普教育基地
    1月13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根據青海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科協文件《關於命名2021-2022年度青海省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被評定為青海省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2年),這將對於國家公園基礎設施建設、自然教育水平提升、國家公園影響力提升具有重大意義。
  • 「微笑哥」張海威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張海威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受訪者供圖 本報訊 (龍崗融媒首席記者 聶朦 通訊員 李昌戰) 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深圳龍崗布吉可園社區黨委第一書記張海威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這是他繼獲得「全國信訪系統優秀接談員」和「全國最美信訪幹部」後,再次獲得國家級榮譽,也是深圳所有社區中唯一獲此殊榮的社區代表。
  • 南嶺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韶關仁化揭牌 將提供生態...
    7月8日,南嶺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韶關仁化縣南嶺生態氣象中心揭牌成立,這將為仁化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可持續發展及粵港澳大灣區水資源供應、氣候調節等提供生態保障及重要數據支撐。
  • 「四不像」中華鬣羚出沒廣東韶關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攝廣東乳源大峽谷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架設的紅外相機拍攝到中華鬣羚的清晰影像。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攝中新網廣州8月12日電 (程景偉 林蔭)記者12日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廣東乳源大峽谷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架設的紅外相機日前拍攝到被稱為「四不像」的中華鬣羚的清晰影像。
  • 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出爐 山東有這些
    據了解,此次命名的相關單位,是在國家有關基地主管部門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基礎上,經專家評議,營地實地核查及綜合評定後確立的。山東省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單位是: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青島魯海豐海洋牧場,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山東北海溼地鳥類教育基地,孟廟孟府孟林景區,山東博物館,臺兒莊古城景區,蒙陰岱崮地貌拓展服務中心。
  • 【省直】雷州珍稀海洋生物保護區開展珍稀海洋生物標本展覽活動
    為更好對學生進行海洋科普宣傳和環保教育,從2020年12月21日開始,廣東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湛江市第二中學聯合舉辦了為期三周的珍稀海洋生物標本展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