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而我們這位朋友的由來,可能伴隨著一段殘忍的歷史。
狗的馴化
狗之所以會成為人類的好朋友,是因為在馴化過程中,不聽話的狗都被人類驅逐或者殺掉了。
自從達爾文《物種起源》發表以來,人們才了解到生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過去幾十億年中,生物的演化受自然環境影響比較大,但在最近幾萬年裡,有一大批生物因為人類的存在,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狗就是其中之一。
1997年,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對來自世界各地140不同種類的狗,以及162隻灰狼,5隻北美小狼和12隻豺的線粒體DNA進行比較,通過研究發現,狗與灰狼的血緣關係最近,而且狗和灰狼之間至今沒有存在生殖隔離。這也意味著狗與灰狼在過去很可能是一家。
後來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員們研究發現,狗至少有4中獨立演化的線索,這意味著狗至少有4次在不同的地方、時間被不同的人馴化。
雖然人類至少獨立馴化了4次狗,但馴化的方式都大同小異,那就是捕獲一些在人類基地流浪的小灰狼,或者是跟隨母親覓食而來的小狼,人類將母狼打死後留下了攻擊性較弱的小狼。
小狼在和人類相處時,如果攻擊性依然很強,那麼當它們長大後要麼會掙脫人類的束縛離開人類營地,要麼會被人們殺死。但總有一些小狼性格比較溫順,此時它們就有可能在人類飼養環境下留下後代。
然後人們繼續在小狼的後代中選擇一些性格溫柔的小狼飼養,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選擇之後,「狼」身上的攻擊性越來越弱,性格越來越溫順,甚至因為長期和人類接觸,已經能夠服從人類的命令,成為了「狗」。
也就是說,狗之所以會成為人類的好朋友,是因為不聽話的狗都被人類驅逐或者殺掉了,留下來的自然就是乖巧懂事,甚至是聽話的狗狗。
寵物犬的馴化
雖然狗的馴化在新石器時代就完成了,但是狗的馴化並未停止,尤其是最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狗被馴化成了陪伴犬,也就是說狗子粘人程度有所增加。
比如:古人飼養狗子大多是為了看家護院,所以哪只狗叫的兇,哪只狗的後代更有可能被人類飼養。反之叫聲不兇的狗子則可能被人類棄養。
但如今越是叫的兇的狗子,越有可能被送去絕育;反之越是乖巧、粘人甚至外表可愛的狗子,越容易留下後代。
在過去人們通常喜歡體型大的狗子,為的是有震懾力;但如今體型較大的狗子更難留下後代,尤其是烈犬,在很多地方都屬於管制犬種,相比於小型犬而言,它們的後代更少。
正是因為人類挑選的標準發生了改變,所以不同狗子的後代成活率也發生了變化。由於現在人們更傾向於養殖一些能夠陪伴自己的,以及乖巧可愛的狗子,所以一些育種師會著重挑選狗的乖巧可愛以及服從命令的特徵,因此狗也就進化地越來越乖巧,成為了人們的好朋友,甚至在很多人家裡,成為了家庭的一份子。
狗進化的弊端
我們常說,生物的演化是沒有方向的。但因為人類對不同狗子的喜愛度不同,導致不同狗子的成活率也不同,因此狗子的演化其實是按照人類的預期發展的,也就是有方向的。
在狗子的育種過程中,為了能使狗子按照人類的預期方向發展,很多育種師會採用近親繁殖或者是純種繁殖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又嚴重影響了狗子的生存。
我們知道,近親繁殖有可能會導致生物的隱性致病基因被激發,而動物又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所以近親繁殖給動物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比如:金毛更容易患癌,柯基更容易患腸胃疾病。
但人們為了延續寵物的「優良基因」,依然在採取「純種交配」,而不是雜種繁衍改良基因。
總結
狗之所以會成為人類的朋友,是因為在人類馴化狗的過程中,將不聽話的狗都驅逐或者殺死了,留下的就是對人類忠誠的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