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31日訊(記者 尹慧文 劉瓊 通訊員 段斌 攝影 殷成)10月18日,在長沙隆重舉行的湖南省醫院協會2019第六屆「湖湘醫院論壇」上,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劉群友被授予2017-2018年度優秀醫院院長稱號。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對劉群友多年來兢兢業業、銳意進取、不斷實現醫院超越發展的充分肯定。
2011年底,通過公開競聘,劉群友當選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新上任的劉群友,從精心制定全局規劃、悉心打造人才梯隊、仁心服務、重構理念著手,銳意改革、勇於創新,凝心聚力,闖出了一條強實力、有特色、速發展的道路。
高瞻遠矚 精心規劃鑄強院
始建於1958年的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劉群友的帶領下,2018年1月正式榮升「三甲」!
圖為三甲醫院授牌儀式。「從1995年的『二甲』、2009年的『三級』到如今的『三甲』醫院,終於實現了幾代『一醫人』的夢想。」今年75歲的周仕鈞教授欣喜地說。周仕鈞是該院神經內科主任、全國勞動模範,她在該院工作41年,見證了劉群友從一名普通醫生到院長的成長曆程。
周仕鈞清楚地記得,2012年1月,以劉群友為首的新一屆院領導班子一上任提出的第一個醫院發展五年計劃就是:創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向醫院成立六十周年獻禮。衝鋒號吹響後,擺在新任院長劉群友面前的課題就是該如何管理好醫院、完成計劃實現目標,按年度確定「學科建設、品牌建設、服務質量、創建發展、醫院管理」核心工作,一步一個腳印。
劉群友身先士卒,自任「三甲」創建辦主任,扛起創建大旗。創「三甲」標準高、要求嚴,他用「軍隊紀律、軍人作風」要求每位員工,強化全員執行力。按照「質量、安全、服務、管理、績效」原則,通過軍事化的管理,全員消防演練、三輪評價、專家評價等環節,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創造出評審專家「三審、三評、三滿意」的好業績。
劉群友以「強外科,精內科」為指導思想,根據醫院發展方向和創「三甲」要求,將15個學科細分發展到40多個臨床學科、14個醫技學科,走出了一條學科精細發展的道路。
「只有做專,才能做精,才能做大,鑄就學科品牌。醫院學科發展應朝專業化目標不斷前行。」劉群友自信地說。
該院目前擁有6個省級重點學科:腫瘤科、泌尿外科、急診醫學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中醫肛腸科;9個市級重點專科,5個市級中醫重點專科。2015年,醫院順利通過「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驗收。腫瘤科入圍湖南省「2013-2014年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以腫瘤科為基礎的湘潭市腫瘤醫院在全國名列57,全省第二。
學科的發展壯大,帶來醫院醫技水平不斷提升。2017年春,醫院收治兩例生命垂危的H7N9重症禽流感患者。劉群友指揮調配全院資源,組織多學科多名資深專家聯合救治,緊急調來國內最先進的搶救設備——人工膜肺(ECMO),經過31個日夜的奮戰,兩名患者康復出院,開創了湘潭禽流感危重症救治成功的先河!
2017年4月,根據國家醫改精神,湘潭市政府明確由劉群友院長牽頭組建「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健康集團」,經過兩年的努力,集團吸納了21家成員單位,促進了優勢醫療資源下沉,達到了讓政府放心、讓百姓滿意的目的。
2019年,腫瘤科和急診科被列入了湘潭市政府重點支持發展的專科,劉群友院長同時啟動「學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元年」,計劃在3-5年內,圍繞規模適度、特色鮮明、品質優良、社會公認四個總體目標來建設醫院。
築巢引鳳 悉心打造人才梯隊
「在我們醫院,博士們都是院長的『寶貝』!」不少職工風趣地說。
劉群友深諳人才對醫院發展的重要性,堅持「人才興院」。他先後推出自辦「三鷹」班培訓學校,將優秀人才分為「雛鷹、精鷹、雄鷹」三個層次進行培養,請名師來院授課,進行多課程培訓;選拔優秀業務骨幹國內外深造,營造樂於學習、勤於學習的氛圍,鼓勵醫護人員參加各類研討會和學術活動。
醫院還提供豐厚的待遇和優越的條件,吸引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等來院工作;成立湘潭醫衛系統首家以推動個體化醫學為主的院士專家工作站,盧秉恆院士工作站醫學3D列印中心落戶醫院,引領醫學潮流。這種「引進來、送出去」相結合的培養模式,使醫院成為人才的「搖籃」,對提高職工綜合素質、推動醫院持續快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我就是被劉院長『追』過來的!」泌尿外科主任李文澤博士說,2008年他從中南大學博士畢業時,醫院就向他拋出橄欖枝,直到2016年把他從另一家三甲醫院「追」了過來。在這裡,省級重點泌尿外科給了他施展才華的舞臺。
該院許多學科帶頭人都是由引進來的博士擔任的,老年醫學科主任孫衛平博士就是其中之一。劉群友意識到老年社會的來臨亟需建立專業的診治機構,他力排眾議開設老年醫學科,短短5年,該科就發展成為市級重點學科,在省內學術界有了一定地位,每年收治老年患者2000人以上。
「引進一個博士不難,難的是留住博士。」孫衛平透露,在他們醫院,由於院長的愛才惜才,引進的博士很少有流出去的。
不僅僅高精尖的博士是劉群友眼中的「寶貝」,他還真誠地做好全院職工的貼心人。管理始終以人為本,讓醫院成為職工心靈棲息的港灣。
「劉院長為職工做的,看起來是一件件小事,但都很溫暖。」院長助理、辦公室主任黃惠群對此感受至深。劉群友積極推進績效分配製度改革,儘可能地提高全院職工福利待遇。他推出為全院職工生日送賀卡和生日蛋糕卡、為手術室延時醫護送餐;推行在職職工每兩年一次體檢,離退休人員每年一次體檢;為女職工購買兩癌保險,實行每年一次婦檢;參加湘潭市職工醫療互助活動;啟動大病愛心基金,對醫院罹患重症的職工進行大病愛心救助;提高晚夜班費、提高節假日值班補助;恢復年休假……這一系列舉措大大提升了全院職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醫者仁心 傾情服務惠眾生
「把仁愛、責任、公益、奉獻的理念樹立在每個醫護人員的心中,才能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才能建一所人民群眾滿意的醫院。」劉群友抓住創建「三甲」及「湖南省優質護理服務示範醫院」的契機,在加強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水平。如保障急救綠色通道,建立預約診療平臺,推行「無假日醫院」,設置共享候診區等,建立多學科、遠程專家會診中心,以「主動、感動、親情」展現人性化護理服務,推行「以健康為中心」的全程服務。
「醫務人員要本著良心和醫德做事。」在劉群友的支持下,該院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積極救助「三無」病人,每年減免特困病人醫療費用數十萬元。醫院成立愛心基金,為職工群眾送溫暖;援助「板凳媽媽」、愛心救治「湘毛毛」、為燙傷病人馬美君愛心募捐等事跡得到了三湘群眾的高度讚揚。
在2018年全省公立醫院滿意度調查中,該院住院患者滿意度居全省三甲醫院第一名,被湖南省衛健委評為「2015-2017年全省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示範醫院」。一名患者在記錄本裡留言:「這是我到過的最安靜、最安全、最貼心的醫院。」
因其豐碩的管理業績,劉群友連年榮獲湘潭市衛健系統「青年崗位能手」、「優秀青年管理幹部」等榮譽稱號,連續六年被評為湘潭市優秀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2010年受省人民政府嘉獎,2012年被評為湘潭市優秀院長,2014年被聘為中華醫院管理協會副理事長。
這就是劉群友,一位學者型院長,一位為了患者、職工、醫院和湘潭醫衛事業的發展建設傾注所有心力的優秀院長。他就像一隻永不疲倦的帶頭的雄鷹,引領一群「雛鷹、精鷹、雄鷹」展翅在藍天下盡情地高高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