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導報訊 說到海鷗120雙反相機,也許有人會說這部相機很懷舊,也許眾多年輕人覺得非常生疏。
海鷗雙反相機,誕生於半世紀前60年代的上海,在後來的35mm傻瓜相機普及之前,它作為國民相機記錄了城鎮的變遷與親朋間的羈絆,堪稱為象徵著激情歲月的膠捲相機。在英文標誌縱橫的相機世界裡,該相機使用了漢字標誌,更顯其特色,也因此在全世界的相機愛好者中聞名。
近年來,由於數位相機和智慧型手機出現,不止是海鷗相機,所有的膠捲相機只能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它們的存在也只能從記憶裡去追尋。現在,即使是中國國內,也幾乎沒有人再使用這款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的相機了,因為有更多更方便而高性能的相機不斷湧現。
然而,有一位中國攝影作者,使用著古老的海鷗120雙反相機,在東京周邊進行拍攝,並多次舉辦了專場展覽會。他就是JIGUAI(本名:樸成浩)。
JIGUAI(本名:樸成浩),早在1980年代的中學時代,他就開始用海鷗雙反相機學習了攝影基礎,後來考取中國的藝術院校學習美術,畢業後於1996年東渡日本,作為美術創作者活躍於IT與廣告業界。2006年,機緣巧合讓他與海鷗雙反相機再次邂逅,便開始使用該相機進行了攝影創作,並在SNS上開設了專門社區,與日本愛好者同伴們組織攝影交流會、舉辦團體作品展等。以此為契機,曾有一段時間日本的相機代理商從上海進口了大量海鷗雙反相機,在東京都內各相機店高價出售。
今年7月,JIGUAI時隔12年在東京都內舉辦了第二次作品展。對此,中國寧波的「BLACK BOX 黑匣子實驗室」畫廊迅速提出了在中國舉辦展覽的想法。在生活都變得富裕而多彩的今天,在國外的高端相機競爭激烈的今天,人們對他背道而馳的作品和活動感到新鮮吧。
這次展覽名為「海鷗在東京-JIGUAI攝影作品展」。展出了作者長年累積的作品中,包含了未公開作品50多幅。利用性能有限的海鷗雙反相機來反思攝影的原點,活用鏡頭特性;同時,通過美術院校培養的審美眼光與表現觀點來進行探索的痕跡,隨處可見。
作者本人表示:「2007年舉辦第一次展覽時,我的目的就是為了反駁除了商業攝影外,不是名牌相機就拍不出好照片的偏見。不少初學者喜歡在相機上找自己拍不好照片的理由。在攝影中,相機和鏡頭等器材當然重要,不過更重要的卻是我們的眼睛和觀察方式、表達方式。也就是說,在攝影中最為關鍵的歸根到底是創作者自己,而並非是相機品牌的好壞。通過此次展覽,希望更多的年輕朋友對中國相機史感興趣,能腳踏實地學好照相機的原理、尋找更多的樂趣。」
體會難忘的時代、體會攝影的樂趣,審視事物的本質,也是該展會能夠帶給我們的驚喜和收穫吧。
「海鷗在東京 -JIGUAI攝影作品展」於11.23~12.06期間在中國寧波「BLACK BOX 黑匣子實驗室」展出。
作品一覽
No.142 蘋果與香蕉的構成
2007年 Camera:海鴎4A-103
2007海鷗六人展 - 實際展出的作品。純粹是被攝體的平面構成,色彩構成。更為深層的含義,任大家想像。
No.135 黃金街的小黑貓
2007年 Camera:海鴎4A-103
起初相機對準它的時候,不敢直視鏡頭,過了一會兒,回頭狠狠地盯住了相機。這一帶秩序比較亂,當時所看到的是在不安的生活環境中學會強壯的小生命。因此,特意採用了不均衡的構圖。
No.137 俄羅斯的幻想
2007年 Camera:海鴎 4A-103
20多年來,養成了把印象深刻的夢記錄在日記本的習慣。已有八十多篇了。此作品再現了某一個夢中的場面。算是比較喜歡的作品之一。今年首次公布於眾。
No.133 荷塘日落
2007 Camera:海鴎 4A-103
讓我聯想到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睡蓮」。記得當時在組合水面的蓮葉,樹影,還有在水中遊動的紅色鯉魚上花了少許時間。
No.136 寺廟與人力車的構成
2007 Camera:海鴎4A-103
這是一幅對空間的立體形狀,以平面拼圖的感覺組合的作品。在作品中主要講究的是直線和曲線的穿插,剪影和餘白所帶來美感。
No.140 雨夜的抽象構成
2007年 Camera:海鴎 4A-103
是一個稍微抽象的構成。感到有些驚訝是,不知是因為暖色調的色彩漸變,它意外受歡迎。縮短主觀與客觀的感覺之差,也可以說是漫長的修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