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在東京」攝影展:重回難忘時代、體會攝影樂趣

2021-01-14 中文導報

中文導報訊 說到海鷗120雙反相機,也許有人會說這部相機很懷舊,也許眾多年輕人覺得非常生疏。



海鷗雙反相機,誕生於半世紀前60年代的上海,在後來的35mm傻瓜相機普及之前,它作為國民相機記錄了城鎮的變遷與親朋間的羈絆,堪稱為象徵著激情歲月的膠捲相機。在英文標誌縱橫的相機世界裡,該相機使用了漢字標誌,更顯其特色,也因此在全世界的相機愛好者中聞名。



近年來,由於數位相機和智慧型手機出現,不止是海鷗相機,所有的膠捲相機只能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它們的存在也只能從記憶裡去追尋。現在,即使是中國國內,也幾乎沒有人再使用這款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的相機了,因為有更多更方便而高性能的相機不斷湧現。


然而,有一位中國攝影作者,使用著古老的海鷗120雙反相機,在東京周邊進行拍攝,並多次舉辦了專場展覽會。他就是JIGUAI(本名:樸成浩)。


JIGUAI(本名:樸成浩),早在1980年代的中學時代,他就開始用海鷗雙反相機學習了攝影基礎,後來考取中國的藝術院校學習美術,畢業後於1996年東渡日本,作為美術創作者活躍於IT與廣告業界。2006年,機緣巧合讓他與海鷗雙反相機再次邂逅,便開始使用該相機進行了攝影創作,並在SNS上開設了專門社區,與日本愛好者同伴們組織攝影交流會、舉辦團體作品展等。以此為契機,曾有一段時間日本的相機代理商從上海進口了大量海鷗雙反相機,在東京都內各相機店高價出售。



今年7月,JIGUAI時隔12年在東京都內舉辦了第二次作品展。對此,中國寧波的「BLACK BOX 黑匣子實驗室」畫廊迅速提出了在中國舉辦展覽的想法。在生活都變得富裕而多彩的今天,在國外的高端相機競爭激烈的今天,人們對他背道而馳的作品和活動感到新鮮吧。



這次展覽名為「海鷗在東京-JIGUAI攝影作品展」。展出了作者長年累積的作品中,包含了未公開作品50多幅。利用性能有限的海鷗雙反相機來反思攝影的原點,活用鏡頭特性;同時,通過美術院校培養的審美眼光與表現觀點來進行探索的痕跡,隨處可見。


作者本人表示:「2007年舉辦第一次展覽時,我的目的就是為了反駁除了商業攝影外,不是名牌相機就拍不出好照片的偏見。不少初學者喜歡在相機上找自己拍不好照片的理由。在攝影中,相機和鏡頭等器材當然重要,不過更重要的卻是我們的眼睛和觀察方式、表達方式。也就是說,在攝影中最為關鍵的歸根到底是創作者自己,而並非是相機品牌的好壞。通過此次展覽,希望更多的年輕朋友對中國相機史感興趣,能腳踏實地學好照相機的原理、尋找更多的樂趣。」


體會難忘的時代、體會攝影的樂趣,審視事物的本質,也是該展會能夠帶給我們的驚喜和收穫吧。


「海鷗在東京 -JIGUAI攝影作品展」於11.23~12.06期間在中國寧波「BLACK BOX 黑匣子實驗室」展出。


作品一覽


 

No.142 蘋果與香蕉的構成

2007年 Camera:海鴎4A-103

2007海鷗六人展 - 實際展出的作品。純粹是被攝體的平面構成,色彩構成。更為深層的含義,任大家想像。


No.135 黃金街的小黑貓

2007年 Camera:海鴎4A-103

起初相機對準它的時候,不敢直視鏡頭,過了一會兒,回頭狠狠地盯住了相機。這一帶秩序比較亂,當時所看到的是在不安的生活環境中學會強壯的小生命。因此,特意採用了不均衡的構圖。


No.137 俄羅斯的幻想

2007年 Camera:海鴎 4A-103

20多年來,養成了把印象深刻的夢記錄在日記本的習慣。已有八十多篇了。此作品再現了某一個夢中的場面。算是比較喜歡的作品之一。今年首次公布於眾。


No.133 荷塘日落

2007 Camera:海鴎 4A-103

讓我聯想到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睡蓮」。記得當時在組合水面的蓮葉,樹影,還有在水中遊動的紅色鯉魚上花了少許時間。


No.136 寺廟與人力車的構成

2007 Camera:海鴎4A-103

這是一幅對空間的立體形狀,以平面拼圖的感覺組合的作品。在作品中主要講究的是直線和曲線的穿插,剪影和餘白所帶來美感。


No.140 雨夜的抽象構成

2007年 Camera:海鴎 4A-103

是一個稍微抽象的構成。感到有些驚訝是,不知是因為暖色調的色彩漸變,它意外受歡迎。縮短主觀與客觀的感覺之差,也可以說是漫長的修行之一。



相關焦點

  • 黑匣子攝影展|海鷗在東京·JIGUAL攝影作品展
    引 言70年代,它記錄了我的童年;80年代,它成了我學攝影的工具。沒想到20年後,我會在海外與它重逢,共度了一段再次發現膠片機的魅力,並探索攝影作品的路程。2006年,偶然地在東京澀谷的一家玩具相機店發現了櫥窗裡擺設的SEAGULL 4B。
  • 《熊貓香香在東京》攝影集成都首發
    活動中,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輯高海潮及熊貓郵局局長曹雅露先後上臺致辭,向讀者介紹了新書暨明信片出版歷程,一大批熊貓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等數百人在濃鬱的熊貓文化氛圍中見證了這經典熊貓文化產品的出版發行。
  • 【攝影新聞】海鷗:王者歸來!
    1957年,上海市鐘錶工業公司調集照相機修理部幾名工人,成立照相機試製小組。而這個小組,從一開始瞄準的目標就是徠卡!他們以徠卡IIIb型為藍本成功試製35mm旁軸相機。於是,海鷗成了那個年代最為貴族的輕工產品,成為了傲視群雄的民族品牌。生產了許多經典相機,直到現在還有很多攝影愛好者和文藝青年在淘海鷗4A,截止至2004年停產相機,一共生產了照相機2066萬臺。
  • 「海鷗爸爸」信守承諾6年來堅持餵食 運食的自行車騎壞了3輛
    舉辦攝影展宣傳保護海鷗海鷗熱衷來青過冬,也得益於島城市民愛護海鷗意識的增強。20多年來,青島不乏民間公益組織和愛鳥者通過各種形式宣傳保護海鷗的意識,並身體力行。山東省鳥類攝影協會青島分會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公益組織,會長程建飛介紹,這些年來,協會先後在棧橋、五四廣場等地方舉辦以保護海鷗為主題的攝影展。近日,記者採訪了專注海鷗攝影10多年的程建飛,他告訴記者,從青島發起挽留海鷗行動之後他就開始拍海鷗,舉辦過多次海鷗攝影展的他,已經是這群海鷗的老熟人。
  • 中國攝影日報 |海鷗(2017.08.02)
    每年冬季,天津劉莊橋會有不少西伯利亞紅嘴鷗飛往那裡過冬,傑老師與這些可愛的精靈們已經結有八年的緣分了,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大雪紛飛寒風凜冽的日子,他都會前往給海鷗們餵食,日子久了,傑老師與海鷗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 PuriLife助力耳珥新語攝影展攜膳食纖維暢輕飲品致敬新時代女性
    2019年11月16日,「耳珥新語」新時代女性精神攝影展在京開幕,展覽由璞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數百位文化藝術界和各行業的女性代表應邀出席。當天,原解放軍報社社長王夢雲,原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資深攝影家王秉倫,中國民族博物館非遺部主任覃代倫,收藏部主任蒲天彪,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媽媽製造」項目負責人趙光峰,北京旅遊攝影協會副會長王嵐
  • 「青海鳥類攝影展」亮相平遙國際攝影展
    本報訊(記者 海東)以「美好生活·守望相助」為主題的2020第20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於2020年9月19日,在山西平遙拉開帷幕。由我省52名攝影師和農牧民生態管護員的作品組成的「羽族炫翎——青海國家公園示範省鳥類攝影展」精彩亮相山西平遙。
  • 席靜婷:海鷗135成為愛上攝影的種子
    來源:中國攝影家網作者:吳愛雯席靜婷在守望攝影堂以《攝影成長之路》為題,講述了她的攝影創作歷程。她分享了自己從事攝影的經歷和觀念,提到一直以你、我、他,昨天、今天、明天的狀態渾沌著。今天的分享讓她打開記憶檢索源頭找到連結,整理從起初的拍照留影到自認為攝影人的點點滴滴。
  • 國慶節到青海美術館去看書畫攝影展
    隸書《梅嶺三章》 作者:劉建平(央廣網記者 葛修遠 攝)央廣網西寧10月2日消息(記者葛修遠)9月30日,青海省文聯主辦的喜迎十九大展望新青海——「向黨匯報向人民匯報」美術書法攝影展在青海美術館正式開展,為青海群眾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 昆明人的冬日樂趣—遊溼地、餵海鷗,觀日落!
    我喜歡到滇池一帶玩,因為這裡有山有水有溼地有海鷗。近十年來,昆明在滇池一帶建了多個溼地公園,對群眾免費開放。昆明旅遊多了不少溼地網紅打卡點。溼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包括各種鹹水淡水沼澤地、溼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涂、河邊窪地或漫灘、溼草原等等。
  • 百腦匯11月名貓攝影展 圓滿謝幕
    11月14日(周日)百腦匯名貓攝影展活動盛大開啟,萌酷的貓貓們俘虜了所有人的心。 萌酷的喵SIR 為了慶祝此次百腦匯名貓展,來自索尼的攝影師們精心為大家準備了一場別出心裁的攝影課堂,讓大家能夠拍出一張完美的喵SIR。
  • 「塞上江南 神奇寧夏」攝影展在新北市開幕
    (中國臺灣網 李嶽 攝)   中國臺灣網9月10日新北市訊(記者 李嶽 張亞靜)9月10日,「塞上江南 神奇寧夏」攝影展在臺灣新北市開幕。攝影展由臺灣攝影家交流協會、寧夏回族自治區攝影家協會和中國臺灣網聯合主辦,來自海峽兩岸的200多位攝影師共襄盛舉。
  • 98歲澳大利亞「海鷗支隊」老兵難忘那段「海南故事」
    中新社墨爾本11月4日電 題:98歲澳大利亞「海鷗支隊」老兵難忘那段「海南故事」  中新社記者 張茜翼  「從集中營解救出去的時候,我是被一輛車載到鎮上的中國醫院,當離開集中營越來越遠,我感慨萬千。」98歲的澳大利亞海鷗支隊老兵TomPledger,回憶起70年前在中國海南東方市被解救的那一刻,老淚縱橫。
  • 「黑白影像」安秀芳攝影作品賞析 ·《杜拜人》
    這裡所展示的這一組照片,是2018年底,有幸參加由阿聯攝影家協會,國際攝影家聯盟(GDU),中國尚圖坊影像藝術發展公司和阿聯Rwaq事務所聯合主辦的,2018「一帶一路」走進中東,「中國—阿聯攝影藝術創作團」走進阿聯,走進杜拜,走近阿拉伯人的世界,所拍攝到的一組肖像照片第一次近距離用相機觀察和拍攝他們
  • 麋鹿攝影展亮相崇明
    日前,由鹽城市圖書館、崇明區圖書館、鹽城市大豐區圖書館聯合主辦的「世遺精靈吉祥麋鹿——楊國美麋鹿攝影展」在區圖書館開幕。本次活動吸引崇明、鹽城兩地攝影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欣賞世界珍稀動物的無限魅力。楊國美是中國攝影金像獎得主,被譽為「中國麋鹿攝影第一人」。
  • 新建區舉辦攝影展 近距離接觸「鷺鳥王國」(圖)
    攝影展吸引市民前來觀看         中國江西網訊  見習記者張思楠報導:「鷺翔林海朝夕舞,風採象山天地間」。9月30日,一場展現南昌市新建區象山鎮人文風景的攝影展在新建區政府大樓開展,遴選自全國數十名攝影愛好者的96幅攝影作品在此展出,其中葉學齡的《戀到白頭》曾在全國界賽中獲得金獎。    此次攝影展以「五彩新建風採象山鷺鳥王國」為主題,自4月份開始徵集我省內外有關象山鎮人文風景的攝影作品,歷時近半年徵集到1100餘件攝影作品。
  • 藍天之下,萬物熙攘 第54屆全球野生動物攝影展成博亮相
    7月16日亮相成都博物館的「萬物熙攘:第54屆全球野生動物攝影展」,將為你揭曉這些答案。7月15日晚7點,成都博物館聯合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共同舉辦的「萬物熙攘:第54屆全球野生動物攝影展」在成博開展,87幅/組攝影作品展示了野生動物的大千世界。
  • 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緊扣時代脈搏,擘畫攝影篇章
    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與三門峽有個約會緊扣時代脈搏,擘畫攝影篇章12月3日,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宣布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將於12月20日在素有「天鵝之城」美譽的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
  • 西班牙科學攝影展在昆明開展
    掌上春城訊為進一步深化昆明市與西班牙在科技文化領域的合作交流,迎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提升昆明國際化水平,向公眾展示昆明市國際化建設工作成果,11月27日,由昆明市人民政府、西班牙駐華大使館主辦,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昆明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承辦的2020昆明西班牙科學攝影展在
  • 海鷗,海鷗,冬季到青島來看你
    數千隻海鷗在這一海域翱翔,潔白的小精靈們翅膀閃著光,飛過波光粼粼的海面。大批市民和遊客駐足,餵鷗、拍鷗、賞鷗。    這一畫面的背後,有著許多島城市民與海鷗難忘的故事,也有著本報和海鷗特別的緣分。 1994年12月1日開始,青島晚報與當時的青島市林業局聯合開展了「挽留海鷗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