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家族所創的東晉,為何說是中華民族最黑暗的時代?

2020-11-30 黑迷說史

司馬懿家族在歷史上的聲明本來就非常的臭,可是他們所建立的王朝晉朝,更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無論是八王之亂還是五胡亂華事件,都給中原地區的百姓帶來極大的傷害。那麼晉朝為何能夠淪落到如此可憐的地步呢?是因為司馬家族的腐朽,還是說政治上的失誤呢?

曹魏後期,政治局面愈發的緊張, 階級矛盾更是隨時準備爆發。司馬懿家族更是準備奪取政權,不過最終還是讓司馬懿取得成功,建立晉王朝。公元251年,司馬懿逝世之後,他的兒子便掌握國家的朝政。公元263年,司馬昭向發動滅蜀漢之戰,最終成功的將蜀國給滅掉。司馬炎在登基之後,便吸取才曹魏時期權臣奪位的經驗,將天下以郡為國,分封27個同姓王。

想像大周王朝時期時,通過諸侯來保護自己的安全。雖然開始時期,皇室還是非常的注重朝政,可是等到幾年過去之後,皇族慢慢的開始腐朽。世家大族則貪暴恣肆,奢侈成風。司馬炎不僅不制止,反而是偷偷的在背後支持,不過因為沒有解決政風腐敗、黨派亂起等問題,便為日後的八王作亂埋下伏筆。公元290年司馬炎在逝世之後,外戚楊駿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當時的皇帝司馬衷是個低能兒,真正掌權的便是朝中的大臣。

這就使得諸侯王打起朝中的主意,這便有了八王作亂的事情。在長達16年的作戰當中,參戰的諸侯王相繼死去,百姓更是深受其害。中原的經濟更是受到嚴重的破壞,西晉的力量更是損失殆盡,這就為少數民族的入境製造良好的時機。

當時朝廷對於胡人的危害還是沒有足夠的認識,這就使得胡人跟漢族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當時軍隊當中有不少的胡人,在重用胡人的情況下,也使得西晉的軍事實力暴露在胡人眼中。懷帝永嘉四年,匈奴貴族便開始對西晉動手,在六月時胡人便成功的攻克洛陽,縱容部下進行搶掠,殺太子司馬詮、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餘人,並挖掘陵墓和焚毀宮殿。在胡人佔據中原的150年裡,漢族受到極大的重創,大量的人口便向南方轉移。

可以說司馬懿家族所建立的晉朝,是中國歷史當中第一個無功掌權、毫無建樹的國家!晉朝也開啟了中華民族最黑暗的時代。

相關焦點

  • 晉朝為什麼被稱為最黑暗的朝代?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是怎樣形成?
    公元317年,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為晉元帝,直到公元420年劉裕廢晉恭帝自立,建立宋國,是為宋武帝,東晉滅亡,國祚104年。其實無論東晉還是西晉,都是非常黑暗的。從晉武帝司馬炎開始,晉朝的奢靡之風就一日甚過一日。司馬炎甚至還支持自己的親戚和大臣石崇鬥富,而且竟然還輸了,可見當時的超綱已經爛到什麼程度。
  • 司馬懿在謀反之後,為何曹氏家族竟然沒有人反抗?
    司馬懿在謀反之後,為何曹氏家族竟然沒有人反抗?司馬懿在三國時,可謂是家喻戶曉的軍事家,政治家。關於他的戰績,數不勝數,比如他在關隴抗擊蜀國的進攻,在五丈原又阻止了計劃亮的東進之路,還平定了遼東叛亂。可謂集智慧、勇敢、博學於一身了。
  • 三國之後的晉朝,為何被後人所忽略?
    司馬懿隱忍了半輩子,終於在高平陵之變後掌握了曹魏的大權,其後曹魏逐漸被司馬家族掌控。到了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這一代,成功地建立了晉朝。作為結束三國亂世的朝代,人們對晉朝的熟悉程度很少。即使是在三國演義中,對於晉朝的描寫也是很少的。雖說晉朝結束了三國時代,但是在後人的眼中,晉朝鮮為人知。
  • 為什麼說東晉皇帝不是司馬懿的後代,牛繼馬後與玄石圖怎麼回事
    最後經過官員調查,統計出來有鳳凰,麒麟,石虎,石牛,八卦,還有七匹馬,最主要的是在一塊石龜的背上刻著「大討曹」三個字。要是再早個幾年,東漢朝廷估計又要有一波三公被撤換的鬧劇,因為自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來,上天預兆,必是因為朝廷失職,開始其實還是好事,可以督促朝廷整頓吏治。
  • 司馬懿兒子個個龍虎,為何諸葛亮的兒孫卻是草包?差在哪裡?
    司馬懿之子司馬懿的兒子中,最出名的當屬司馬師和司馬昭了。司馬懿去世時,其實曹家還有部分勢力,只要操作得當,或者司馬家出現失誤,曹家還是有機會翻盤,幹掉司馬家的。不過司馬懿的兩個兒子非常爭氣,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是人中龍鳳,能力非常強,在他們的領導下,司馬家並沒有犯下大錯,而且一步一步地壓著曹家勢力,最終將曹家勢力斬盡殺絕,為創建西晉奠定了基礎。
  • 東晉時社會極其黑暗,世人對陶淵明有哪些誤解?
    對陶淵明的兩個最大、最基本的誤解:(1)他退官,是因為清高,故虛偽。(2)他不想當官。陶淵明所處的時代還不黑暗,那得啥樣的時代算黑暗呀,可惜任性沒多久,幾個孩子營養不良。陶淵明有錢?也是有意思,可能我學的是假的陶淵明吧。你看看《歸去來兮辭》,他辭官時家裡還有童僕呢。而陶淵明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
  • 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漏殺之人的後代,韜光養晦154年推翻了晉朝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曹氏家族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卻被司馬家族取而代之,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司馬懿對曹魏政權有什麼功勞? 要說三國之中最能活的人,我覺的司馬懿肯定算一個。早年時期,司馬懿跟隨曹操打天下,智計無雙,為曹操的大業立下了不少功勞,建康元年,曹操去世,朝野上下十分震動,曹魏政權出現前所未有的危機,最後也是司馬懿一手平定。
  • 歷史上篡位的皇帝有很多,為何唯獨晉朝司馬氏遺臭萬年?
    對於晉朝,人們最熟悉的恐怕就是司馬懿和司馬炎了,不過司馬懿是被追封的皇帝。那麼在歷史上,司馬家族的名聲為何不好呢?要知道歷史上陰謀篡位的皇帝是非常多的,舉個例子來說,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其中一位。當時的趙匡胤黃袍加身,一時間變成了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逼迫後周恭帝禪位,這時候的趙匡胤建立了歷史上的北宋,也就是宋朝的前期。趙匡胤屬於陰謀篡位,可是為何他沒有受到後人的詬病呢?
  •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若真要選,恐怕只有日本戰國時期被譽為日本司馬懿的德川家康可以一比,但司馬懿的時代卻比德川家康早了僅兩千年。故本文從高平陵之變看司馬懿的隱忍一生。 司馬氏的起源眾說紛紜,共有五種說法:說法一認為司馬氏以西周時期司馬一職為姓;說法二認為春秋時期齊國司馬田穰苴是司馬氏的祖先;說法三認為司馬氏起源於姬姓;說法四認為司馬氏起源於羋姓;說法五認為司馬氏起源於子姓。
  • 司馬懿的子女個個龍虎,為何諸葛亮的兒子卻是草包?原因很簡單
    三國亂世中,不得不說的兩位謀士就是司馬懿和諸葛亮,兩人各為其主,每一個人都足夠優秀。可是司馬懿最終發動了政變,讓魏國的政權不在曹氏家族了,司馬懿的政變給司馬炎建立晉朝奠定了基礎。劉備對諸葛亮更不用說,他曾經三次親自去諸葛亮的住處邀請諸葛亮出山,三國演義把這個稱為三顧茅廬。
  • 五胡亂華真的不能全怪司馬懿,後代這四件蠢事,至今令司馬懿難以翻身
    有人說由於司馬懿及其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朝,才有了讓漢民族差點滅亡的五胡亂華,司馬懿應該是歷史罪人。那麼小編想問了,事實真的如此嗎?司馬懿作為三國後期的代表人物,司馬懿在魏國一直是頂梁柱般的存在。治國上縱容親屬鬥富,大搞奢侈腐敗之風,所重用的大臣都是說大話的人。整個西晉帝國呈現出的都是一片亡國景象。司馬懿一生謹慎處事,從未奢侈荒淫過,後代把國家糟蹋成這個樣子,都是親生的,不怪司馬懿怪誰。司馬昭人才的合理任用是治理國家的根本,無疑晉朝建國後人才的任用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 黑暗腐朽的東晉,為何延續100年?背後的原因,歷史書不會告訴你
    類似王導想法的家族不在少數,於是北方大族拖家帶口南下,史稱「衣冠南渡」。司馬睿在江左摸打滾爬近十年,才稍微整合江左勢力。公元316年,長安被攻破,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晉愍帝在長安被圍的時候便下詔,一旦局勢不可挽回,司馬睿可以在江左稱帝。
  • 鷹顧狼視的狠角色司馬懿,為何如此懼怕毛頭小子曹叡?
    《晉書》記載,曹操曾告誡曹丕,司馬懿這傢伙面相不善,以後一定會幹預你的家事,所以你得提防這點兒。但曹丕與司馬懿關係非常鐵,並沒有聽曹操的話,司馬懿在曹丕當政時期受到重用,這也是司馬懿崛起的第一步,曹丕去世時,司馬懿被定為輔政大臣之一。
  • 司馬懿見一石頭上刻四字,大呼司馬家危矣,為何轉身殺掉猛將?
    最神奇的是,石龜上居然還有三個字——大討曹。皇帝姓曹,討,很明顯不是一個吉祥的字眼,雖然不清楚「大討曹」是啥意思,恐怕沒人認為那是一個吉兆。好玩的是,曹丕居然下旨,說這是以魏代漢的祥瑞,全然不顧讓人心驚肉跳的「大討曹」。反倒是睡眼迷離的司馬懿,悄悄地眼露兇光,他發現,在這一堆祥瑞中,有一塊黑色的石頭,上書「牛繼馬後」。
  • 曹操夢見三馬同食一槽,為何三代人都沒有殺司馬懿
    後經過司馬師和司馬昭經營朝政,曹魏被架空,成了傀儡皇帝,最終司馬懿孫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晉,三國盡歸司馬氏。司馬懿深通兵法,運籌帷幄,暗藏大志,圖謀不軌,難道就沒有被發現,為何曹魏三代人都沒有殺掉司馬懿呢?筆者以下做簡要分析。首先分析曹操為何不殺司馬懿。
  • 曹操:為何腳底是白的?當曹操說出答案後,司馬懿嚇得連忙跪下
    假如問三國裡誰是司馬懿害怕的對手,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是問司馬懿最害怕的人的話,那麼只能是曹操了。為何司馬懿這麼怕曹操呢?從這幾件事便可知曉。話說曹操是愛惜人才的人。聽說有個叫司馬懿的,此人有幾分才幹,曹操便派人尋他。但司馬懿傢伙且故意躲了起來,不想為曹操效力。
  • 東晉王朝一百零四年,偏安一隅,11位皇帝平均年齡僅33歲
    東晉始於司馬睿。他是司馬懿的曾孫,十五歲就襲封琅邪王,公元317年三月在健康稱王,次年稱帝,司馬睿就是晉元帝。東晉終於晉恭帝司馬德文。晉穆帝司馬聃是東晉即位年齡最小的一個皇帝,他是晉康帝的兒子,即位時剛剛二歲,屁事都不懂,由他的母親褚蒜子主政。東晉中期,朝政由大將軍桓溫把持,獨攬大權十餘年,主持皇帝的廢立。公元371年,桓溫廢司馬奕立司馬昱為帝。桓溫效法曹操,逼迫朝廷為其「加九錫」,甚至想取代司馬氏自立為帝,因被謝安等朝中大臣極力阻止才未能實現,否則東晉亡國時間就要提前幾十年。
  • 軍師聯盟司馬懿起兵是謀反還是報仇,給你一個眼神自己去體會
    司馬懿為了讓即將去世的妻子張春華此生不留遺憾,親自登門求曹爽放了司馬師好讓張春華臨走之前母子團聚,為此曹爽是百般羞辱,一個70多歲的老人磕頭磕到頭破血流,曹爽這點可謂是真小人,而司馬懿還是忍了。但從司馬懿的表情和眼神不難看出司馬懿是氣憤至極的。
  • 虎父無犬子,司馬昭和司馬師不屬於司馬懿,甚至有更大的貢獻
    司馬懿在三國時期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他不僅有著非常出色的智謀和軍事才能,並且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能夠隱忍,他的隱忍絕對是超乎常人想像的,不僅通過自己一個人和整個曹魏勢力做鬥爭,而且在司馬懿還曾經輔佐過曹操,曹操的兒子曹丕,曹丕之後的曹睿,甚至最後的曹爽,也就是當司馬懿以一個將死之軀熬到了曹爽當皇帝的時候,終於他開始起兵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