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見一石頭上刻四字,大呼司馬家危矣,為何轉身殺掉猛將?

2021-01-21 尋根拜祖

題幹問得精彩,我的回答也不能幹巴,讓大伙兒經歷一下天上地下,劇烈撞擊的刺激。

先來到黃初四年,魏文帝曹丕時期。那一年司馬懿44歲,正享受著曹丕的特殊待遇——被解除軍職高高掛起。司馬懿是老狐狸,能躺床上裝病幾年,掛起來算個屁。就在他縮在殼裡,靜心養膘的時候,地處西北邊陲的張掖地區,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

那年四月,天仿佛漏了似的,暴雨不停,結果發生了泥石流。詭異的是,這次泥石流裡夾帶著大量的「寶貝」——七匹石馬、一頭石麒麟、一頭石白虎、石牛、石龜、八卦星圖等。

最神奇的是,石龜上居然還有三個字——大討曹。皇帝姓曹,討,很明顯不是一個吉祥的字眼,雖然不清楚「大討曹」是啥意思,恐怕沒人認為那是一個吉兆。

好玩的是,曹丕居然下旨,說這是以魏代漢的祥瑞,全然不顧讓人心驚肉跳的「大討曹」。反倒是睡眼迷離的司馬懿,悄悄地眼露兇光,他發現,在這一堆祥瑞中,有一塊黑色的石頭,上書「牛繼馬後」。

這就是傳說中的「玄石圖」,別人看得一頭霧水,誰也沒關注,司馬懿心理埋下個疙瘩:到底是哪頭牛,竟然跟在我司馬家族後面摘果子?

這個疙瘩埋在心裡,一埋就是二十年,終於開花結果了。

有一天,司馬懿請來一位神人,少府丞管輅。管輅一般人不熟悉,但是所有算命打卦的視之為神,被尊為算卦行業的祖師爺。管輅比袁天罡、李淳風要早四百多年,留下的傳說也比袁李二人豐富。

司馬懿開誠布公,請管輅幫他算一算子孫的運數。管輅一番神操作後,臉色大變,他套著司馬懿的耳朵低語一番,聽得司馬懿汗毛倒立。原來管輅告訴他,有個姓牛的傢伙,將來會篡奪司馬家族的天下!管輅的「科研成果」,居然跟「玄石圖」的讖語一模一樣。

司馬懿挺挺老腰,使勁喘兩口氣,自己沒多長活頭了,臨死前一定要為子孫排掉這顆暗雷!

他思來想去,姓牛,到底什麼人呢?牛姓不是大姓,老司馬拿著官員的花名冊,挨個過篩子,很快鎖定一個目標——牛金!

說起來牛金是司馬懿的老部下了,從曹魏建國後,牛金就一直追隨司馬懿,忠心耿耿,戰功卓著,被司馬懿倚為心腹。司馬懿掌權後,提拔牛金為後將軍(名號將軍)。軍人能混到這個職位的寥寥無幾,都是飛機中的戰鬥機。

此刻司馬懿看到牛金的名字,不禁哆嗦了一下:藏得挺深吶,軍中大佬,有作亂的條件;暗藏不露,出手必見血封喉;名字裡還有一個「金」字,他是金牛,踩我銅馬還不是玩似的?司馬懿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某天,司馬懿單獨宴請牛金。領導給這麼大面子,牛金受寵若驚,屁顛屁顛赴宴,結果被司馬懿一杯毒酒,弄成一頭死牛。作陪的司馬師大驚失色,以為老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司馬懿喉管裡發出沙沙的笑聲:王八羔子,你懂個屁,不殺了他,這頭金牛早晚會踩扁我們的馬!

牛金被殺後不久,老司馬懿放心地躺在床上,一覺不醒。

時光如電,轉眼二十五年過去了,坐在皇位上的,已經是司馬懿的孫子,晉武帝司馬炎。他的另一個孫子琅琊王司馬靚,在這一年喜得貴子,起名司馬睿。

永嘉七年,末帝司馬鄴成了前趙劉曜的俘虜,西晉滅亡。四年後,41歲的司馬睿在江南士族的擁戴下,於建康稱帝,史稱晉元帝,東晉拉開歷史大幕。

可是,司馬睿身上,居然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他本姓「牛」,司馬靚只是他法律意義上的父親,而不是血緣關係的父親!

原來司馬靚娶了個妻子,叫夏侯光姬,是名將夏侯淵的曾孫女。這位光姬小姐繼承了祖上豪邁的風格,巾幗不讓鬚眉,經常跟男人們在她的閨房研究「大事」。司馬睿就是夏侯光姬的「研究成果」,「助理研究員」是一位姓牛的小吏。

司馬懿在棺材裡拳打腳踢,可惜司馬靚看不見,還樂滋滋地把司馬睿,不,牛睿,立為世子。就這樣,東晉帝國在一片綠色光環的照耀下,鳴鑼開張。

這件事在沈約的《宋史》(劉宋),和魏收的《晉書》等眾多史料中,都有詳細描寫。明朝大學者李贄,乾脆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

司馬懿連「金牛」都砍了,誰能想到,一頭不知名的小牛犢,居然應驗了讖言,真是防不勝防吶!

故事分享到這兒本該結束了,不過這不是結局,享受完上天的感覺,再體驗一下猛烈墜地的刺激,更有味。

以上故事全是假的,雖然記載於史書,卻靠不住!

首先,玄石圖的說法,來自於兩本史料,一本叫《建康實錄》,一本叫《資治通鑑》。《建康實錄》是唐人的史料大雜燴,將正史以外的民間傳言納入其中,漏洞百出,不可信。《資治通鑑》不是正史,它是司馬光為皇帝編撰的治國「寶典」,經過了司馬光個人歷史視角的過濾。

正史中,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玄石圖!

其次,魏收的《晉書》記載更離奇,他說司馬睿就是牛金的兒子。按照牛金死於司馬懿之手的說法,牛金最晚死於公元251年,而司馬睿出生於公元276年。難道夏侯光姬懷胎二十五年?

魏收雖然才華橫溢,卻有辱史官的稱號,他公開宣稱,「我的史筆可以讓你上天,也可以讓你入地。」完全不顧事實,憑個人喜好隨意篡改歷史,甚至把歷史寫成了黃書!他的史書曾被孝昭帝勒令多次修改,甚至被允許任人修改,丟盡了史官的臉面。

另一位史官沈約,發現了牛金與司馬睿年齡的漏洞,所以改成了「牛姓小吏」。可惜沈約的名聲也不大好,歷代史學家批評沈約:「好誣先代,造奇說,多出謗言」。

後世史學家一致公認:魏收和沈約的「牛繼馬後」,非常不可靠!

從沈約和魏收的事跡,讓我們深切體會到什麼叫歷史的迷霧!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史官,對人類文明的破壞力有多嚴重!

本來史學家在記錄歷史的過程中,難免會夾雜個人感情色彩,我們尚可以從相對客觀的事件中,還原真相,這種公然造假,黑白顛倒的「原始記錄」,貽害難除!

至於沈約和魏收,為何要用這種羞辱人的方式,「編排」司馬家族?理由很簡單,沈約是南朝劉宋官員,貶低前朝是常規操作。魏收是北朝北魏官員,貶低南朝毫不違和。司馬懿也別生氣,誰讓你的子孫不爭氣呢!

相關焦點

  •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後,看到《玄石圖》上四個字,大呼司馬氏危矣!
    事後,當地的官員去現場調查,發現了很多動物石像,有石馬、石麒麟、石虎、石牛、石龜等等,其上還刻有八卦、星圖及文字等內容。有人就將這些石像上的內容,還有石像發現的過程,全部記錄在了一本名叫《玄石圖》的讖書之上。其中記錄了石龜身上所刻的三個字「大討曹」,以及發現石馬、石牛的過程,先發現了七匹石馬,然後才發現了石牛,因此石牛被記為了「牛繼馬後」。
  • 歷史上篡位的皇帝有很多,為何唯獨晉朝司馬氏遺臭萬年?
    晉朝是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可是在歷史上,晉朝這個大一統王朝,存在感是最低的。甚至是史書都不願意過多的記載這個朝代。對於晉朝,人們最熟悉的恐怕就是司馬懿和司馬炎了,不過司馬懿是被追封的皇帝。那麼在歷史上,司馬家族的名聲為何不好呢?
  • 司馬師的三場戲與被廢皇帝的七大罪
    在正式講述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擺弄曹魏政權、玩弄曹家皇帝的故事之前,我們不妨先來探討一下原因。首先,這當然是承先祖之餘烈,司馬懿四朝老臣本就名分早定,而且頗有軍功,德行功勞都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並且司馬懿最終確立自己地位的還是通過一場軍事行動、一場血腥的政變,雖然並沒有殺掉或者廢立皇帝,但消除了曹魏皇室的最後一位權臣。雖然司馬懿很快去世,但他的兩個兒子卻很好地鞏固了司馬家的地位,並最終在第三代將曹魏取而代之,甚至一統天下。
  • 西漢最著名的四位「大司馬」:兩位戰功赫赫,一位登基稱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大司馬和大將軍一樣,都是地位顯赫的武將官職。《周禮》以大司馬為夏官之長。韋昭《辨釋名》曰: 「大司馬,馬,武也,大總武事也。大司馬掌軍,古者兵車一車四馬,故以馬名官。訓馬為武者,取其速行也。」 如黃帝時期的大司馬容光,西周大司馬姜子牙(呂尚、姜尚),齊國大司馬田穰苴(司馬穰苴)。
  • 李時珍的皮是什麼梗 盤點大司馬經典語錄
    我們都知道李時珍是中國偉大的醫學家,為中醫也是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為何就這樣出現在了如今的網絡用語上了呢?    其實這句話的出處是鬥魚直播平臺的主播蕪湖大司馬的原話,其實「李時珍的皮」原意應該是你是真的皮,然後經過大司馬的方言一混搭,就成為了李時珍的皮。在大司馬中的你是真的皮,就是在調侃你是真的愛胡鬧,在大司馬的直播間裡他也是經常會說這句話,然後就會發現彈幕上到處都是在刷「李時珍的皮」,許多網友也是紛紛表示李時珍都沒想到自己竟然這樣就成了網絡熱詞。
  • 鬥魚大司馬跑步後曬照片,家裡養的一條小狗為何突然火了?
    說起鬥魚的幾位遊戲主播,大司馬絕對是需要好好講的一個人。看大司馬的直播簡直就像聽相聲,畢竟如果你抱著去學習遊戲技巧的目的去看直播,然後好好記筆記的話,你會發現,整篇筆記都是大司馬的各種風騷話,然後還伴隨著許許多多的哇。
  • 曾經的鬥魚一哥大司馬,為何人氣減退?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
    前言從無人問津到鬥魚一哥,再從鬥魚一哥到人氣開始慢慢減退,大司馬的直播生涯可以說是跌宕起伏。為何如今的大司馬人氣慢慢減退,當一種熱愛變成職業,那麼曾經的熱情就慢慢減退,帶給自己和粉絲都有負面作用。今天小魚就帶大家一起聊聊大司馬。蕪湖大司馬,中山橋一霸大司馬的真名叫做韓金龍,80後的他在青春期內喜歡玩街機遊戲和魔獸爭霸中真三國無雙。有時候一個幣可以通關所有的街機遊戲。而他的大司馬名稱的來源,也是根據真三國無雙中的司馬懿而來,當時在的圖中,基本只有兩個最強的法師,諸葛亮和司馬懿。
  • 司馬家族建立晉朝,實現全國大統一,為什麼後世的評價卻不高
    (劉裕)以至於後來劉裕在建立劉宋政權,殺掉不少司馬家族的人的時候,還有一部分人,把劉裕的做法當成是一種「英雄行為」。很顯然,這對司馬家族是很不公平的。那麼,造成這種不公平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我覺得,司馬家族之所以獲得這樣不公平的待遇,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一、從動機來說,司馬家族以篡位為目的。歷史上有很多謀朝篡位者,他們之所以篡位,很多是形勢所然,或者逼不得已。王莽篡漢,那是因為時代發展到西漢末年,天下已經分崩離析,朝政腐敗不堪,皇帝也孱弱荒淫。這時候,急需一個有能力的大臣站出來,撥亂反正,拯救黎民。王莽便是在這種呼喚中橫空出世的。
  • 古代褲子趣聞一司馬相如的犢鼻褌
    漢代有一種犢鼻褌襠很大,長至膝蓋上二寸犢鼻穴的地方犢鼻褌以三尺布為之,形如牛鼻,蓋前後各一幅。——《留青日札》姚令威曰,膝上二寸為犢鼻穴,言褌之長財至此,此說得之。——《秕言》說得明白點,就是類似現在的大褲衩
  • 大司馬回手掏是哪一期直播間號 回手掏大司馬什麼梗語錄合集
    回手掏鬼刀一開看不見走位走位什麼意思?最近大司馬回手掏的梗火了,大司馬回手掏臺詞原版怎麼說的?回手掏走位走位什麼意思?  回手掏走位走位表情包  大司馬英雄聯盟直播中的一段話火了,在抖音上,被網友重新配音加上了bgm之後,就變成了洗腦神曲,聽完整個人都不好了,只想用洪世賢的表情包評價一句:你好騷啊!
  • 司馬懿奪取政權,靠著司馬師的3000死士?他是怎麼豢養這幫人的
    繼而司馬家才有了天下,所以這都是司馬師的功勞。02郭循極有可能就是司馬師的眾多死士之一。在三國歷史上,很多重要的大人物,往往都死於小人物的手裡。比如說張飛被範疆張達所殺,孫策被許貢的門人刺殺,黃奎被小舅子苗澤所害等等。到了後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費禕,其實也被小人物所殺,這個小人物就是郭循。
  • LOL大司馬缸吃飯吹nb是什麼梗 鬥魚TV司馬缸吃飯視頻
    lol鬥魚主播大司馬經常用一個類似缸的器具吃飯,非常的有愛,這裡小編來給大家說說司馬缸吃飯吹nb什麼梗吧!  司馬缸吃飯吹nb什麼梗  主要說的就是大司馬直播的時候經常會吃飯,而吃飯用的東西就是上圖的這個缸,同學們都管它叫做司馬缸,非常的有愛!
  • 除了走位和回首掏,大司馬還有一句很火的話,被當做粉絲暗號
    每當聽到走位和回首掏兩個字,心中不由想起了大司馬,作為LOL圈子中的頂級主播,大司馬憑藉著幽默趣味的解說風格,得到了越來越多玩家們的喜愛,一句經典的走位和回首掏也成為了LOL玩家常用的臺詞,甚至連圈外的人都爭先效仿,這也足以看出大司馬的超高人氣,除了走位和回首掏外,大司馬還有一句很火的話,被當做粉絲暗號。
  • 從服務員到鬥魚一哥 「金牌講師」大司馬: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
    ,用了「陰差陽錯」四個字。 大司馬深受其害,他自己就是一個重度愛好遊戲者,從超級瑪麗、魂鬥羅到拳皇97、街霸,「但凡市面上有的遊戲,我基本都玩過。父母總去網吧抓我,抓到就是一頓'毒打'。」儘管伴著被打的苦痛,但在他的記憶裡,「網吧就是天堂,有遊戲打,有泡麵吃就開心得不行。」
  • 八王之亂中,為何最後勝出的是最不起眼的司馬越?他又因何愁死了
    這都要追溯到司馬氏代曹魏時,埋下的禍根。曹魏末年,老狐狸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事變,把曹家皇帝幹成了傀儡。此後,司馬家族經由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經營,獲得了門閥集團的擁戴,最終由司馬炎完成了受禪登基,建立了西晉。司馬家族雖然兵不血刃篡奪了曹魏江山,但是也培養了一頭猛獸——門閥集團。
  •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司馬昭殺害大嫂事情敗露 附虎嘯龍吟分集劇情
    司馬懿懸著的心這才放下,背起大腿中箭的司馬師趕赴軍醫營帳療傷。大司馬曹休營帳,慘重的傷亡與損失使得曹休將怨氣全部宣洩在司馬懿身上。而此時此刻,司馬懿正陪著療傷的司馬師,父子二人不勝感慨。這時,怒火蒙心的曹休帶人闖入大帳,揪住司馬懿咆哮怒罵,就欲斬殺司馬懿。關鍵時刻,鄧艾帶兵阻止了大司馬曹休。對於曹休的惡人先告狀,司馬懿據理力爭反問曹休當初為何剛愎自用,字字誅心間曹休竟氣急吐血。
  • 用大學高數論證大司馬和馬保國關係:他倆的確是一個人
    這種"反差萌"讓馬保國一躍成為網紅,深得大家喜愛。馬保國對於網上的相關視頻,盡顯大師風範:馬保國不僅僅在「武林圈」颳起一陣閃電五連鞭之風,在我們LOL圈也是引起了一股熱潮。下面就舉兩個例子加以佐證。呆妹兒身為鬥魚平臺一姐主播的呆妹兒,除了遊戲實力讓人深刻之外,直播間各種整活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近日,呆妹兒再次搞事情同梆硬哥GOD進行了solo。
  • 文化|乘風破浪的司馬相如 他的頂級流量其實和卓文君無關
    惜字如金的司馬遷寫老子用了455個字,寫莊子用了235個字,寫孟子,總共用了215個字……而在司馬遷心中,有個人可能比孔子還夠分量,寫他,用了9200多字。司馬遷一字不漏地收錄了這個人整整8篇文章——這個人因此成了《史記》中被收錄文章最多的。詩仙李白也常把他作為學習和趕超的對象,其詩文16處提及自己的這位偶像。 此人何方神聖?司馬相如是也!
  • 司馬師的皇帝身份為什麼會成為西晉滅亡的「蝴蝶效應」?
    漢末三國歷史上有兩個有名的「兄終弟及」:一是孫策傳位於孫權;二是司馬師傳位於司馬昭。不過兩個弟弟給哥哥的身後待遇卻大為不同,孫權稱帝後僅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而孫策的兒子只是列侯。客觀地講,孫權給孫策及其子孫的待遇不符合孫策的功業和實際地位,連陳壽都認為「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與孫權相比,司馬昭封晉王后就追封司馬師為「晉景王」,地位與司馬懿和自己相同。司馬炎篡魏稱帝後追封司馬師為「晉景帝」,司馬師的子孫則是與皇子待遇相同的世襲藩王,讓司馬師擁有皇帝身份和符合功績的待遇。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司馬師的皇帝身份卻成為西晉滅亡的「蝴蝶效應」。
  • 司馬穰苴,被忽視的春秋名將,姜齊最後一絲榮光的維護者
    司馬穰苴(ráng jū )是春秋時期的齊國人,在當時的齊國,田氏是士家大族,司馬穰苴是田氏家族的人,本叫田穰苴,後來因功封為大司馬(相當於現在國防部長或更高軍權領導人)。而那個時候呢,很多人以封地,官職,以及地位等給自己重新定一個姓,因此,他的後人就根據司馬這個非常牛的官職延續了姓。他也稱為司馬穰苴,也有人直接簡稱穰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