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餐桌上的五W原則:孩子吃飯磨蹭、挑食?方法值得借鑑

2020-12-05 凌晨媽媽育兒

文|全文共1995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你到底吃不吃飯?」每到吃飯時間,有熊孩子的家庭,一般都會傳來這樣的怒吼聲。

你再不吃,我們都吃完咯!」你是不是常用這種方法激勵孩子吃飯呢?

不要不要,我要吃飯!」孩子收到信號後也會有反應。

你還是不好好吃啊,算了算了,別吃了!

但過不了一會兒,就會發現他們還是東張西望,吃一口玩一會兒,一次次挑戰父母的耐心。

和寶媽們聊起孩子的吃飯問題,有九成以上的媽媽都會發出一聲嘆息,表示已經心力交瘁,有些無能為力了

是啊,吃飯,本應該是一件開心快樂的事情,為什麼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和難控制呢?

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習慣問題!

為什麼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粉絲群內的媽媽是這樣認為的:

寶媽一:「爺爺奶奶慣的唄,不吃飯就喂,要麼就是在吃飯之前給孩子吃水果,零食!」

寶媽二:「孩子脾胃不好,不想吃飯吧!」

寶媽三:「就是貪玩,不願意好好吃飯,我就不相信他不餓!」

然而,孩子在餐桌上的問題,大部分和習慣有關,這點常常被媽媽們忽略。

《3歲叛逆期,媽媽怎麼辦》一書中提到:孩子不好好吃飯,是當下的探索精神在作怪,家長應將重點轉移到,幫他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上來。

在輔食添加階段,或之後的進餐中,寶寶一旦養成邊吃邊玩、對食物挑三揀四的習慣。即便媽媽做出的飯再可口,他可能依然會「十動然拒」。

你家寶寶有沒有吃飯方面的問題?

你是如何處理的呢?

最近在研究「食育」在家庭中的應用,日本的女子營養大學副校長五明紀春博士提出的家庭親子餐桌的「5個W規則」,或許能帶給我們一點點啟發。

五明紀春博士:「五W」原則,建立家庭用餐環境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不好好吃飯問題一定在寶寶身上,因此拼命設立規則,威逼利誘他們完成每頓飯的任務。卻忘了,可能是家庭進餐環境出現了問題。

五明紀春博士提出的「5個W規則」,能夠幫助爸爸媽媽檢視,家庭進餐習慣是否良好?當進餐氛圍濃鬱,寶寶自然會乖乖吃飯了。

Who:和誰一起吃?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自己在減肥不能吃晚餐,簡單給孩子做一口飯菜,擺在餐桌上,讓娃一個人吃。

試想下:孩子坐在餐桌上獨自吃飯,父母在玩手機或者做自己的事情。這樣冷清、沒有人情味的畫面,真的合適嗎?建議養成一家人「共餐」,而非讓孩子「獨食」的用餐習慣。

What:吃什麼?

朋友梅子說,自己每天一起床就開始考慮要給娃準備什麼樣的飯菜,以滿足她一天的營養需求。但一想到自己精心準備的食物,被女兒玩來玩去,卻不肯好好吃,就會感到很焦慮。後來,乾脆點外賣或者搞點速食湊合一頓,但女兒也更不愛吃了。

寶媽們常常發愁:給娃如何能做到營養搭配均衡?根據五明紀春博士的推薦,將食物分為四大類:

乳製品蛋類、豆製品肉類魚類、蔬菜水果菇類、麵包主食。

根據這樣的分類,按照每餐兩菜一湯的原則,媽媽們就能很輕鬆得給孩子進行營養搭配。就不用像梅子那樣覺得心力憔悴,即便孩子一頓不喜歡,也不至於焦慮。

When:什麼時候吃?

這裡是指每天的一日三餐要定時,給孩子養成定時吃飯的規律,建立正常的生活節奏。

Where:在哪裡吃?

現在很多家庭已經把吃飯的場所,從餐桌轉移到茶几上——為了看電視方便。但也有弊端:即使大家在一起吃飯,也不一定會關注到食物本身的味道,以及自己是否真的吃飽了?

而每頓飯堅持在餐桌上吃,不僅能建立用餐儀式感,還能讓孩子吃的更專心,身體更健康發展。

Why:為什麼吃?

如上文中所說,我們吃飯主要是為了填飽肚子。但若能深刻認識到,吃飯除了填飽肚子之外,還是一家人享受美食最好的方式。也就能夠有目的地為寶寶準備飯菜,而不僅僅是為了果腹。

我們家每次吃飯之前,都會很有儀式感,洗手、搬凳子、準備餐具等等,兩個孩子對食物的期待,遠超於生理需求。他們會認為,餐盤中的食物,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被烹飪後放在餐桌上,值得每個人去認真品嘗。

寶寶吃飯困難,根源還在父母身上

我家大寶二寶以前也有這樣的問題,他們不挑食,可吃飯態度不端正。我和娃爹總結過後發現,或許是因為我常常忙於工作,而耽誤了一家人「共同進餐」的時間。要知道,讓「孩子自己吃飯」和「按時吃飯」,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孩子磨蹭、挑食,吃飯態度不端正,排除身體不適不想吃的原因,絕大部分是因為沒有「家庭用餐儀式感」,以及家庭用餐氛圍不正確所導致。

因此,想讓孩子好好吃飯,愛上吃飯這回事兒,還得從父母自身做調整,反思自己的問題,並加以改善。所以,後來我調整了工作時間和習慣,按時跟孩子一起吃飯,他們吃飯困難的問題,也逐漸得到了改善。

Tips:能經常用上文中的「五個W」檢視家庭用餐環境,沒有哪個寶寶會不愛吃飯的。還可以搭配可愛的餐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寶寶愛上吃飯這回事。

凌晨媽媽來嘮叨:

孩子不好好吃飯,並不一定是他本身存在問題。作為家長的我們,也要從自身出發,找根源,去調整。讓吃飯變成一件快樂且享受的事情,而非大人又催、又吼,孩子哭鬧不止的場面。你家孩子有沒有吃飯難的問題呢?"五個W"或許能帶給你一點點幫助!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相關焦點

  • 孩子吃飯吧唧嘴,挑食,多半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餐桌禮儀很重要
    首先我們必須從生活中最基本的禮儀——餐桌禮儀來培養,食不言,寢不語就是從我們的先輩那裡流傳下來的傳統禮儀之一。之前,表哥家的小女兒來我家裡借住過一段時間,小女孩看起來機靈乖巧,但是等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慢慢發現她在家庭教養方面的確是,吃飯的時候在盤子裡翻來翻去、不吃這個要吃那個、吃飯對著桌子打噴嚏咳嗽……最讓我崩潰的就是她竟然還漱筷子、吃飯吧唧嘴,讓吃飯的感覺、氛圍都變了。
  • 孩子的磨蹭是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
    而妹妹呢,看著哥哥碗裡的麵條,拍著小餐桌,呀呀呀地喊,「吃吃吃」,給他們的小餐盤打上麵條,她們歡欣鼓舞,甩開膀子開始吃起來,不,是「抓起來」。但是他們幾分鐘前才吃了饅頭,她們不餓,所以,麵條沒有進嘴巴裡面,又或者進嘴巴逛了一圈又出來了,變成她們的玩具,她們的畫具,糊在了她們衣服上。
  • 孩子挑食怎麼辦?「威逼利誘」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但孩子奶奶卻不依不饒的,總是會嘟噥著說」孩子被你們給慣壞了,不吃就打,還要和孩子客氣啊!更何況孩子知道啥呀,父母慣孩子不是這樣慣的!「就這樣我都順帶被說上了。孩子奶奶說完就拿過萱寶手裡的碗,開始威逼利誘了。孩子奶奶說「萱寶,你乖乖吃飯,等會給你買好吃的!」或者又說「你不吃飯,那就餓死你!」
  • 孩子磨蹭拖拉讓人頭疼?這是我見過最有效的四個方法
    家家都有一個「拖延症」孩子,一碗飯磨磨蹭蹭吃一個小時,一張簡單的卷子扣扣索索做半天,家長在後面看著實在是心煩,恨不得在後面拿著鞭子催促孩子快一點。不管是吃飯、睡覺還是穿衣服鞋子,只要是孩子不感興趣的事情,他都能給你磨蹭好久。
  • 寶寶挑食、便秘、偏瘦是因為輔食添加不當,六大原則幫娃吃出健康
    寶寶添加輔食的年齡很多家長都知道,但輔食添加的正確方法卻不是所有家長都能做到。為寶寶添加輔食是一門大學問,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不同,也沒有一個萬能公式可套,家長稍不注意,就會引發寶寶出現各種「小情況」。比如媽媽群裡最常見的討論:誰家寶寶這兩天便秘了,需要吃益生菌嗎?誰家寶寶挑食嚴重,輔食做出花來都無動於衷。
  • 寶寶總是挑食,不愛吃飯,做到這5點,讓寶寶愛上餐桌
    寶寶處在幼齡期時,會經常出現挑食的情況,每一頓飯都要花很久的時間哄寶寶吃飯,擔心他吃不飽會餓。然而寶寶往往吃一口就不吃了,這讓許多新手媽媽們摸不著頭腦,是不是孩子生病了,還是自己做的飯菜不好吃?營養學專家針對這一問題給出科學解釋:這種現象是每個寶寶都會出現的,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寶寶不吃飯是有很多影響因素的,只要找對了方法,就能成功化解挑食的「毛病」!
  • 孩子做事拖拉,寫作業磨蹭,父母要的解決辦法全在這
    不知道大家的情況如何,到目前為止,我還沒見過有哪個父母不埋怨孩子磨蹭,拖拉的。每次去商場,去吃飯,都會看到父母指責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的,什麼趕快吃,趕緊走,再不快點就不管你了......其實,我自己也不例外,兒子小的時候,那個吃飯速度啊,簡直了!
  • 寶寶吃飯磨蹭,除了催就是吼?改造「小飯渣」只用這三步
    相信很多媽媽都和橙子媽一樣,面臨寶寶吃飯磨蹭的問題。有時候懷疑自己做的飯不好吃;有時候很焦慮,萬一他以後做事情總這樣拖拉怎麼辦?但是除了吼和催,我們好像又沒有什麼好辦法。今天我就用親身經歷的改變,跟大家聊聊孩子吃飯磨蹭這件事兒。孩子吃飯慢應該催他麼?
  • 孩子拖拉磨蹭,家長要有方法,別再「催催催」了!
    相信每個家長都會幻想這樣的美好時光:周末的早上起床後,和孩子一起洗臉、刷牙、吃早飯,然後一起愉快地出門……但現實往往是這樣的,醒來半天了,孩子還在床上趴著,好不容易從床上拉了起來,正準備帶他去洗漱,一不留神孩子又去玩玩具了,刷牙、洗臉再加一段艱難的早餐後,終於可以出門了,發現已經快中午了,孩子又溜去玩玩具了。於是忍不住吼到:你能不能不磨蹭啊?
  • 睿智燈塔-孩子比較磨蹭怎麼辦,如何改善孩子磨蹭的習慣
    孩子比較磨蹭怎麼辦?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管做什麼都非常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要不是家長在一旁催促,孩子真的是一點事都做不了,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家長如何改善孩子磨蹭的習慣呢?歡歡是一名三年級的學生,學習也在班級前幾名,但他最大的壞習慣就是不管幹什麼都比較磨蹭。
  • 小朋友挑食怎麼辦?4個妙招讓孩子愛上吃飯!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挑食,這樣可以營養均衡有利於成長,然而事與願違,在看起來簡單的吃飯問題上,孩子可能問題不斷甚至抗拒吃飯,那麼怎樣才能讓小朋友愛上吃飯呢?01、食物替代法有些孩子挑食只是針對某一類食物較喜好而已,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替代方法,比如不喜歡吃菠菜,可以多做一些芹菜和豆芽也能達到目的,不吃豬肉可以吃羊肉牛肉雞肉來替代,要給予適當的食物替代,能夠保證營養素供給和生長發育。
  • 狗狗課堂:狗狗挑食、不吃飯,你該怎麼做?
    你家有隻挑食的狗狗嗎?是不是無論你想盡任何辦法為它製作膳食都不能贏得它的芳心?其實,狗狗偶爾一兩餐不吃也不會怎樣的,頂多就是餓肚子而已。如果單因為食物不合胃口就徹底絕食,那就可能傷害到小傢伙的身體健康了。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家長不妨試試這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
    「孩子磨蹭、大人催促」的場景會在很多家庭中上演,家長常常因為孩子的漫不經心而大發脾氣,之後卻又非常後悔。很多家長都非常希望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卻苦於沒有具體方法。這篇文章推薦轉給身邊的家長看看!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
  • 孩子拖拉磨蹭的真實原因竟然是……
    不論是個案諮詢還是家長課堂,被提問最多的就是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辦?我們可以很容易的辨識出這是習慣的問題,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那我們看看從小家裡有沒有出現這些狀況吃飯時間到了,孩子在玩玩具,你喊他一遍,兩遍,三遍,他只是回應:「哦,知道了。」
  • 孩子愛磨蹭,吼叫有用嗎?三個關鍵詞,化解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你的親子關係價值千萬》的作者認為:8歲前孩子的磨蹭有一部分是「天生」的,他們對時間的感知弱,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對他們來說,一分鐘和五分鐘並沒有什麼差別。比如我們和孩子約定幾點睡覺,但孩子不睡,我們無法去繼續自己的事情(追劇或刷朋友圈),這時候你發脾氣,是不是因為自己的需求受到了影響呢?比如我們在孩子上幼兒園遲到的問題上,大可不必催促,那是「孩子的需求」,遲到了要被老師訓話,又不是我們的事情,為什麼要越界呢?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啊!
  • 書單|這6本書,讓孩子告別「挑食」,愛上吃飯
    可是等我辛辛苦苦做好以後,給孩子端桌子上的時候,大寶看了一眼,就說:「跟她老師做的不一樣,她們幼兒園的好吃,我做的不好吃,她不吃了。」相信很多新手媽媽都遇到過孩子挑三揀四,不吃飯的時候,有時候做了一桌菜,孩子一句話:不好吃,說不吃就不吃。作為老母親,聽到這句話是不是火冒三丈啊!因為我也時常碰見這種情況,真的是感同身受啊!
  • 孩子喜歡磨蹭、拖延怎麼辦?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解決方法,百試不爽
    小侄子從放學回家推門進屋的那一刻開始,哥哥嫂嫂就囑咐他先把作業寫完,再吃飯,最後玩遊戲,把重要的事情先做完,也能徹徹底底地休息。但是無奈的是,小侄子寫作業就是悠哉遊哉不著急,寫著作業,不是要喝水,就是要上廁所,要麼就是坐在座位上出神、啃手指。明明1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小侄子每天都硬生生拖到臨睡前才寫完......
  • 小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如何讓孩子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
    早上,媽媽一邊把早餐端上餐桌,一邊對著洗手間喊:寶寶,洗好臉了嗎?要吃飯啦!」「快洗好了,媽媽!」小元把毛巾的一頭從水裡拎出來,一半的毛巾還在水裡,然後他慢慢地旋轉著毛巾,看著毛巾在水中打著轉,一圈一圈非常好看,不禁咯咯大笑。
  • 孩子偏食挑食影響身高發育,如何糾正壞習慣
    偏食挑食,會讓孩子汲取的營養失衡,攝入不充足,生長發育就會出現問題。家長若經常用威脅、責罵等方法逼迫寶寶吃東西,會使寶寶產生逆反心理,長此以往使親子關係變得緊張,這些負面影響都是不良性格的起因。
  • 孩子愛挑食跟父母有關,想讓孩子好好吃飯,家長這3點要避免
    家有不好好吃飯和挑食的孩子怎麼辦?是困擾很多家長的一個老大難問題,殊不知孩子的這些不良習慣跟家長的行為影響有著脫不開的關係。因此採用各種強制性的手段和方法餵孩子吃飯,打罵、恐嚇、懲罰、物質利誘等等,如此做法讓孩子在潛意識中植入「吃飯是一種痛苦的事情」,孩子心理受到傷害,日積月累還容易讓孩子滋生厭食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