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夜雨》
短篷暮艤湘江宿,
坐見江豚起還伏。
忽然氣作浪山來,
一夜雨聲如決瀆。
瀟湘夜雨——瀟湘八景之一,雨落瀟湘的夜景,是舊時文人藉以寄情的著名景觀。在防汛人看來,與其說這是難以比擬的勝景,更不如說是「聞汛而動」的警鈴。
進入主汛期以來,南方已有多個省市出現強降雨,並遭受洪澇災害。其中,湖南從5月28日至6月14日,先後出現5輪強降雨過程,集中降雨期歷時超過18天,共有7條支流8個站次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江華瑤族自治縣萌渚水大路鋪老村河段、懷化香蓮埡溪高橋站更是出現超歷史洪水。據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初步統計,截止到5月16日19時,強降雨導致湖南138.8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5.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4.05萬公頃,倒塌房屋1605間。
▲5月28日至6月14日降雨過程導致省內多地受災。
今年伏汛就此打住了嗎?防汛部門多次提及的超標準洪水不會來了嗎?其實不然。省水利廳水旱災害防禦中心專家介紹,5月28日以來的5輪強降雨過程儘管降水量大,但雨帶的持續移動,將雨水帶到了全省各地,就像水龍頭澆花一樣,各地「雨露均沾」,部分站點出現超警戒水位甚至超歷史洪水,主要原因在於遭受短時間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洪水來得快也退得快。一旦雨帶停滯不前,長時間「照顧」某一區域,上遊來水遇上本地持續性降雨,就極有可能出現全流域或區域性超標準洪水,1998年、2017年出現的特大洪水就是典型例子。
經歷了幾天流金鑠石的晴熱高溫天氣,湖南又將迎來降雨「車輪戰」。從6月17日晚間開始,湘西、湘北地區進入新一輪雨水集中期。最新氣象預報顯示,17日晚至19日白天、20日晚至26日有兩輪強降雨過程,降雨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暴雨大暴雨落區在澧水、沅水及資水中下遊流域重疊,致災風險高。預計未來十天累計雨量(17日至26日)湘西、湘中以北普遍有100~200毫米,張家界、湘西州、常德、益陽、嶽陽、懷化等部分地區有240~380毫米,局地可達480毫米以上。
在接下來的降雨過程中,我們可以很明顯注意到雨帶在湘西、湘北地區持續疊加。根據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6月17日的會商結果,這裡也是下一個降雨過程的主要風險區域。與此同時,根據季節規律,每年的6至8月份,也是湖南受颱風等熱帶氣旋影響最頻繁的時間段,持續性降雨加上隨時可能出現的颱風,接下來湖南省的防汛壓力可想而知。
▲1994年,湘江傅家洲被淹超過三分之二。(資料圖)
回顧過往,1994年,受「第3號」強熱帶風暴影響,湘江流域6月12日至18日出現持續暴雨、局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暴雨中心的江華縣碼市鎮降雨量高達548毫米,接近全年降雨量的一半。而在這次強降雨之前,湘江中上遊曾接連發生4次暴雨過程,水庫蓄水滿,江河底水高,再加上這次降雨過程,使得湘江洪水猛漲。衡陽以下各主要水文站均出現當時超歷史最高水位,長沙歷史最高水位持續長達78小時。這次特大洪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高達44.8億元,相當於1994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的52%。
慘痛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提高防風險意識,及早防範超標準洪水並不是空穴來風。天要下雨,自然現象人類無法幹預,但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體制機制,運用最新科技手段提前防範也並無不可。
▲桃園電站及時洩洪騰庫,以迎接新一輪降雨。
湖南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上強調,要認真落實水安全戰略,加快建設幸福河湖。在水安全戰略中,防洪安全始終放在首位。多年遭受水旱災害洗禮的湖南,連續多年大幹水利,基本形成了以堤防為基礎,水庫為補充,河道整治、蓄滯洪區相配套的防洪工程總體布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累計完成水利總投資1443億元,涔天河水庫擴建、莽山水庫、洞庭湖治理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洞庭湖北部補水工程建設基本完成,閉合城市防洪保護圈176個,為全省打贏防汛抗旱這場硬仗提供了堅強的後盾保障。
突出「嚴肅嚴格」、突出「第一時間」、突出「科學嚴密」、突出「協調聯動」、突出「信息報送」。針對下階段的防汛工作,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提出「五個突出」的工作要求。不出現重大險情是萬幸,出現洪水險情也要有萬全的準備來應對。只有趕跑了洪水猛獸,我們才能靜下心來感受到瀟湘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柔情。
來源:紅網
作者:觀潮的螃蟹
編輯:廖浩宇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6/19/748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