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門打開,西大門打開,南大門打開!」
病人開始有條不紊地分批出院
12月5日零時,浦東醫院正式結束為期14天的閉環管理,院內800多名病人和家屬將依次出院。200多名歸心似箭的病家選擇連夜出院,更多人則等待朝陽升起,再徐徐歸家。不少病人說,院內職工都很負責,相處出感情了,臨走還有些點不舍。
產婦母女倆在醫院多住了十來天
每天都有月子餐
產婦潘玲娜是土生土長的南匯人,女兒朵朵於11月18日呱呱墜地,原本5天後母女即可出院,沒想到在浦東醫院裡多住了十來天。剛聽說閉環管理時,潘玲娜難以接受,有些焦慮,但是身為公務員,她很快就平復心情,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每天,醫院都為產婦提供營養均衡的月子餐,潘玲娜的家人看了照片,都說比家裡做得還好。回顧14天來的生活,潘玲娜說:「相處這麼久,我和醫生護士都成為朋友了,每天嘻嘻哈哈,日子過得很快樂。」考慮到孩子太小,她選擇於12月5日早晨再回家。丈夫穆先生已經買好了花束,準備開車來接妻女,「他如果先看寶寶再看我,我會嫉妒的。」潘玲娜甜蜜地笑道。
住在醫院附近的顧春妍則決定連夜回家。丈夫在院陪護,顧春妍的90後兒子獨自在家,他早就準備好開車來接父母。「這次出院,醫院的前期工作做得非常充分。」顧春妍介紹,院方提前登記了車牌號、聯繫方式、家庭住址、回家路線,確保他們安全無虞地回到家中。兒子只在住院部樓下等待,也預先做了核酸檢測,他會在交警指揮下,按照出院批次開車進入醫院。
接近12月5日零時,第一位出院的中風病人楊先生坐在輪椅上,由兒子小楊推到住院部大廳。大廳裡一對一護送病人的醫護人員排成整齊的隊伍,小楊對記者說:「你看,有護士專門護送我們出去,我們特別開心。」「再會!」大家向楊先生一家道別,楊先生的妻子揮手致意,還拽起丈夫的胳膊讓他也同大家告別。專送護士再三仔細核對病人信息,將一家人送上私家車,準備開往南門,等候零時的到來。
楊先生妻子向大家揮手道別
坐上「8881」號計程車,病人「一路順風」
隨著零時的鐘聲敲響,浦東醫院院長餘波站在醫院西門口,通過對講機向全院下達指令:「東大門打開,西大門打開,南大門打開!」病人開始有條不紊地分批出院。提前聯繫好的80輛計程車排成長龍,早已靜靜等候在西門外。打頭的一列都是嶄新的黃色強生計程車,第一輛牌照尾號是8881,暗含「一路順風」之意。
謝飛坐上「8881」計程車向醫護道別
謝飛是成功申請到第一位乘坐計程車出院的「幸運兒」,他原本11月21日早晨就應該出院,卻不巧整整多住了14天,且沒有陪護。但他說:「抗疫最重要,而且病房裡有四個人,很熱鬧。」不過家中還有掛念的親人和熟悉的溫馨,現在他「只想回家洗個澡,美美地睡一覺。」院方為每一位出院病人準備了「小禮包」,有麵包、餅乾、牛奶、果汁等暖心小零食,謝飛接過禮包,一路走一路道謝。
5日清晨護士護送病人出院
5日清晨5時,潘玲娜就興奮地起床收拾行囊。入院時她只帶了一隻行李箱,經過家屬和院方源源不斷送來物資,她的行李變成了18箱。出院堪比搬家,家屬又不能上樓,醫院便派出人手為她搬運行李。負責護送潘玲娜的護士,親密地挽著她的胳膊送她下樓。大廳裡,穆先生早就捧著花翹首以盼,他一眼穿過人群看見了妻子。果然,穆先生先問候妻子,才低頭逗弄初次見面的女兒,還摸了摸妻子的臉。
潘玲娜的部分行李
穆先生初次見到女兒
潘玲娜與醫護道別
「非常感謝浦東醫院的醫護人員,兩周以來對我孩子的精心照顧!」穆先生向周圍簇擁的醫護人員連連道謝,然後連忙接過妻子懷中的女兒,讓妻子騰出手來,抱著他送的一大束花。
14天裡,在浦東醫院
深夜,保安李師傅「熱身」禦寒
患者家屬在房間裡鍛鍊
大家都被這種「樂觀」傳染著
有患者生日
雖然沒有蛋糕沒有蠟燭也沒有鮮花
但這並不妨礙醫護人員發揮創造力
送上驚喜和祝福
護士們用帽子做的包包
裡面放了幾隻筆
和小本本等經常要用的東西
釋放壓力,緩解焦慮
一起回顧下浦東醫院的這14天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