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全球變暖有辦法了:二氧化碳可以變燃料

2020-12-05 騰訊網

近日,一組來自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項新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將有害的二氧化碳氣體轉化為可用於工廠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產品。如果這項技術能夠在實際工業環境中得到驗證並被大規模採用的話,勢必會在某種程度上遏制全球變暖的進一步惡化,並為人類由傳統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變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發明這項新技術的兩名研究人員分別是新南威爾斯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的 Rahman Daiyan 博士和 Emma Lovell 博士,新技術的發明是他們在科學家 Rose Amal 教授所領導的粒子與催化研究實驗室裡進行的,他們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能源材料》雜誌上。該項技術的核心部分是如何製造出用於電解反應的納米顆粒,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促進廢棄的二氧化碳氣體轉化為有用的工業原材料。

兩名研究人員在非常高的溫度下通過使用一種叫做火焰噴霧熱解(FSP)的技術製造出氧化鋅納米顆粒,利用這種納米顆粒作為催化劑,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合成氣體」,「合成氣體」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工業製造領域的氫氣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研究人員表示,通過這種方法生成的「合成氣體」要比現有的方法更加便宜,更能滿足工業製造的需求。

Emma Lovell 博士表示,我們使用了一種可達2000攝氏度的明火來製造氧化鋅納米顆粒,然後利用電力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合成氣體」,人們可以將氫氣和一氧化碳這兩種氣體通過不同比例的調配來製造合成柴油、甲醇、酒精以及塑料產品,這些都是工業製造領域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從本質上來說,這項技術其實就是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可用於生成工業製造領域原材料產品的一種環保方式。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將發電廠或水泥廠的廢棄二氧化碳通入已經噴灑過氧化鋅納米顆粒的電解槽之中,在電極的作用下,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會通過一個提前指定好的出口釋放出來,並且還可以通過對 FSP 技術燃燒納米顆粒的方式進行調整,來確定二氧化碳轉化產生的「合成氣體」的最終混合物比例。

由於這項新技術所需的基礎材料製作簡單且價格低廉,因此可以廣泛應用於不同場景下的工業生產製造過程中,人們不需要去擔心複雜的合成技術,往往那些複雜的合成技術所使用的都是一些非常昂貴的金屬。而對於新技術來講,只需要十分鐘就可以將你所需的全部反應物準備好,並且可以通過控制燃燒方式,來合成所需的混合氣體比例。

技術的進步,可以使我們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從而使產出的內容變得更具價值,也許這就是科學的魅力吧!歡迎關注我的頻道,我在這裡將會為你揚起知識的風帆,帶你遨遊科學之海。

相關焦點

  • 人類活動減少後,二氧化碳濃度卻升高,人類該怎麼應對全球變暖
    很多人覺得,5月份這麼熱是一次偶然現象,但從數據來看,氣候全球氣溫正在逐步上升,而且很難遏制。全球變暖會出現一些極端的天氣情況,一些地區會經歷高溫多雨或者乾旱少雨等等,一旦全球同時爆發氣象災害,對於地球來說是一場浩劫。如果我們不能給地球降溫,地球可能會發生自燃。由此可見,人類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來遏制全球變暖的趨勢,讓地球重新變得冷起來。
  • 有效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7個簡單應對方法
    全球變暖將給地球和人類帶來複雜的潛在影響,其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例如隨著溫度的升高,副極地地區也許將更適合人類居住;在適當的條件下,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能夠促進光合作用,導致植物生長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產效應,這是全球變暖的正面影響。
  • 減緩全球變暖 我們所能做的51件事情
    全球變暖迫在眉睫,個人的力量可以減緩全球變暖嗎?
  • 萬物皆可為我用:二氧化碳變燃料,科學家找到新方法
    近日,一組來自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項新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將有害的二氧化碳氣體轉化為可用於工廠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產品。如果這項技術能夠在實際工業環境中得到驗證並被大規模採用的話,勢必會在某種程度上遏制全球變暖的進一步惡化,並為人類由傳統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變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 科學家推測「小冰河期」可能會到來,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嗎?
    近年來,想必大家都能漸漸感受到全球氣溫升高,尤其是從上個世紀開始,隨著人類工業的發展,大量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被大量的排放到大氣中。 導致了全球氣溫的升高。
  • 全球變暖可使熱帶雨林變草原——雨林消失的自然原因
    亞馬遜雨林一直被認為是地球上遏制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一個重要「碳槽」,而新發現的這種變化,無疑將使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打折扣。最新研究稱全球變暖曾導致遠古雨林毀滅2008年9月,美國研究人員在伊利諾州一處煤礦發現一系列巨型遠古雨林化石,繼而認定先前全球氣候變暖毀滅了地球最早出現的雨林。
  • 冰川融化,全球變暖,甲烷可能比二氧化碳還厲害,怎麼解決
    現在我們都知道我們人類的發展已經到達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了,可以說是歷史之最,我們每年都會有新的事物在發現,並且也會進行實驗還有科研,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很多,但是大型的實驗,還有大型的技術,除了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經濟之外,我們還需要大量的能量,那怎麼來,其實全依靠我們的自然資源,比如石油天然氣,還有能夠產生大量能量的物質,這些現在我們這些年也已經開採的非常多了,可以說也是非常的快了,而我們現在陸地的資源我們弄得差不多了
  • 解決全球變暖最具潛力的技術
    全球變暖的公益海報。我們要拯救地球,拯救自己……  「除非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得到顯著減少,地球的未來只能有賴於具有潛在危險、未經驗證的地球工程學技術。」英國皇家學會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將早已備受爭議的地球工程學技術定義為遏制全球變暖的「下下策」。
  • 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已經達到了至少過去300萬年...
    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已經達到了至少過去300萬年間從未有過的高水平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1-01-15 11:39:17
  • 全球變暖將停止是怎麼回事,降溫開始了嗎?
    1979年2月召開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全球變暖被首次提出。後來通過不斷的科學研究,加上聯合國對於全球變暖防控的倡導,儘量讓全球變暖放慢了步伐。 不過有科學家表示未來地球的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停止,地球的溫度不再上升,而是會大幅度的降低,到時候地球就會面臨著大規模氣溫降低的情況。
  • 全球變暖到底有多嚴重,北極熊滅絕、人類水資源減少等等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人能夠感受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像我們小時候在一片樹林下遊玩,現在已經變成了高樓大廈,之前的日子已經回不去了,或許正因為如此,讓很多人對樹木亂砍亂伐,讓地球上森林面積越來越少,這也減少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很多二氧化碳就直接進入到大氣層中,讓地球上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問題一直在加重,我們也能感覺到夏天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早。
  • 二氧化碳佔大氣總量不到0.1%,為何對全球氣候影響如此巨大?
    近年來,相信大家對全球變暖這個詞已經很熟悉了,無論是網上還是教科書中都有介紹。中國等負責任的大國也積極的籤訂和履行著各種應對氣候變化進行節能減排的協議,關於全球變暖等氣候話題從上個世紀已經多次拿到了聯合國大會進行討論。關於氣候氣候與天氣不同,天氣預報可以精確到分鐘級別,而氣候的研究是以年為單位的。
  • 全球變暖是騙局?地球目前處於自然變暖期,溫度升高是常態
    全球回溫?首先,我們要明白,溫度不是升就是降,自然界的溫度不可能永遠保持在一個值。地球的這種溫度變化產生的結果就是冰期交替。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曾出現過多次顯著降溫變冷。在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稱為大冰期,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當然,在冰期之間還會出現冷暖交替的情況,而變暖的時間則稱為間冰期。
  • 全球變暖問題有解決的辦法嗎?科學家:有三個方法可以嘗試
    工業廢氣的大量排放,導致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提高,溫室效應使得全球溫度逐年升高,過去是四季分明,冬天冷,夏天熱,氣候溫和。而現在呢?冬天像春天,夏天是烤爐。拿北方的山西來說吧,過去的冬天的溫度常常保持在零下20度左右,夏天的溫度平均35度左右。
  • 北極熊,或因全球變暖而滅絕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由於北極熊的新陳代謝能力沒有辦法適應海冰少的環境,全球變暖可能導致北極熊滅亡絕。北極熊目前是體型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雄性北極熊體重為300~800公斤,雌性為150~400公斤,但由於氣候變暖,冰塊融化,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其實,不只是北極熊的生存面臨危機,還有很多種動植物的生存也面臨危機。
  • 對人類來說,全球變冷和全球變暖哪個更可怕?
    其中,全球變暖成為了當今這個世界最大的環境問題。按照目前的理論,二氧化碳含量越高,全球的溫度也就會越高。正因為對環境的關注,世界各國也開始控制自身的碳排放。但如果我們從太陽系的上帝視角來看,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有的超級熱,有的超級冷。即便是地球自身,在46億年的歷史長河中,也曾經特別冷,或者特別熱過,溫度比現在高的情況有的是。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全球變冷更可怕,還是全球變暖更可怕呢?
  • 海洋的二氧化碳製造者!研究發現:這種「透明魚」或導致全球變暖
    樽海鞘一般都是成群結隊的生活在一起,它們每一群的數量,甚至可以達到10億隻,雖然它們平均體長僅有1-10釐米,但是10億隻聚集在一起,仍然是非常壯觀的。樽海鞘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海洋中的各類浮遊生物,看起來它們在海洋中並沒有什麼價值,但是通過研究,卻有觀點認為,地球上的溫室效應,可能一部分原因和樽海鞘有關。
  • 科普|說好了全球變暖,怎麼天氣還要凍死人的節奏?
    這讓很多人免不了懷疑「全球氣候變暖」這個話題。既然全球變暖,為啥冬天還會有極端冷天,要凍死人的節奏?實際上,這種懷疑由來已久,但要解釋清楚「全球氣候變暖而且是由人類過多使用化石能源導致的」,又非一篇文章可以實現的。但我們必須認定一個事實:氣候變暖已實實在在存在,需要做很多努力來改善地球溫升。轉發下文,供參考。
  • 全球變暖,北極熊還好嗎?
    然而全球變暖卻在讓冰川融化,冰層結冰期推遲、冰期縮短。即便擁有如此令熊驕傲的身份,它們還是正面臨著全球變暖帶來的嚴重危機。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去年9月發布的《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表明,由於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 1°C ,並正在給包括海洋和冰凍圈在內的生態,乃至人類自身造成嚴重後果。
  • 韓國開發水基燃料電池,利用二氧化碳產生電能
    北京時間1月21日消息,碳排放是影響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從發展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到企業彌補碳排放在內的各種項目,被認為是減少人類碳足跡的途徑。現在,韓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突破性概念,能把二氧化碳轉化成可以使用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