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網購:有人沉迷直播買零食 買飯盒成新熱潮

2021-01-08 網信河北

隨著各地復工和快遞業的逐漸恢復,大家在網上「買買買」的熱情正在被釋放。從日常用品、防護用品、零食小吃,到化妝品、書籍、電動車、飯盒,購物的種類也五花八門。有網友稱,雖然不怎麼出門,但帳單卻並沒有減少。而購物帳單中除了數字,也反映著他們不同的生活狀態。

沉迷直播購物 吃遍各地零食

在北京工作的程式設計師林鵬,從沒想到自己也會沉迷直播購物,近一個月,他在網上各平臺下單20次,網購花銷近一萬元。

1月30日,他從老家回到北京,小區要求在家隔離14天,公司也通知在家辦公。待在家裡實在無聊,林鵬偶然打開了某購物平臺的直播頻道,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每天下午兩點和晚上七八點,他都會準時打開直播,兩點是他比較喜歡的一個冷門主播,晚上則是薇婭、李佳琦等。

林鵬平時喜歡做飯,他買的最多的就是各地的零食,有自貢的冷吃兔、哈爾濱的紅腸、福建的紅心芭樂以及無骨雞爪等。有次看主播推薦,本不健身的他還買了蛋白粉和維生素。

購物訂單截圖

除了吃的,自稱「糙老爺們」的林鵬還下單了不少護膚品,從防曬霜到清潔面膜、補水面膜都有。在直播間,他還給女朋友買了口紅、按摩膏、面霜和精華。

林鵬說,其實自己沒有什麼購物慾,買這些東西就是好玩,「有種打賞主播的衝動」。另外,有的東西確實便宜,正好適合囤貨。不過在看了帳單後,林鵬有點被「驚到了」,他把幾個購物APP放到了一個文件夾,命名為「慎點」。

購物訂單截圖

電動自行車、飯盒銷量大增

林鵬並不是唯一熱衷直播購物的人。有網友表示,這兩天把在家待一個月的錢都花出去了。也有網友稱,每天沉迷於直播秒殺,一秒殺就秒殺到下半夜。

大量無法出門的人將熱情投向了直播購物。拿薇婭和李佳琦舉例,最近兩人的直播間觀看量大多在2000萬以上,大概比一月份同期高1000萬。

薇婭直播間截圖

很多線下實體店也開始轉戰線上。前有銀泰百貨發動櫃姐開直播,後有紅蜻蜓發動所有線下導購,拿起手機來做生意,就連宜家家居也於3月10日入駐了電商平臺。

剛過去的「38女王節」,某電商平臺整體銷售額遠超去年,超過2萬個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0%。而數據顯示,直播帶動的銷量同比大漲264%,最高的一天帶動成交量增長了650%。

李佳琦直播間截圖

在人們的購物清單中,復工裝備備受歡迎,騎電動車上班、自己帶飯成為一種趨勢。據某電商平臺大數據顯示,2月3日至2月25日,電動自行車銷量環比增長了638%,電動車銷量環比增長了430%,成人平衡車、自行車銷量環比增長了147%、179%。此外,自熱火鍋、自熱盒飯、保鮮盒、電熱飯盒銷量都有所增加。

記者在電商平臺看到,銷量最高的電動自行車一個月賣出4000多輛,飯盒一個月賣出6萬多個。

某商家的飯盒廣告

給父母買按摩器、十字繡

與此同時,快遞業也在快馬加鞭復工。3月9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國家郵政局介紹,目前全國郵政快遞行業復工人數近300萬人,復工率達到92.5%,復產率超過80%。此前國家郵政局還透露,預計3月快遞業務量將超52億件,同比增長10%左右,行業發展將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隨著快遞行業的全面復工,宋黎明顯感覺到最近收快遞的速度快了。她抓緊在網上買了春天穿的衣服、日用品,還給爸媽買了按摩器和十字繡。

過年時宋黎回家,爸爸說他有點腰椎間盤突出,當時她沒在意,最近視頻聊天,爸爸說腰疼的次數越來越多。宋黎離得遠,只好從網上買了一款按摩器寄到家裡。媽媽在家裡待著無聊,也沒辦法去外面跳廣場舞,宋黎便在網上買了媽媽常繡的十字繡,讓她來打發時間。

不過讓她苦惱的是,她喜歡的螺螄粉仍然不好買。她在2月中旬買過一次,商家標明2月29日前發貨,但等了半個月,商家稱原材料供應受阻缺貨,最後還是退款了。而別的店也大多延長近一個月的發貨時間,這讓她有些猶豫。前幾天,她看到消息說柳州螺螄粉廠家已全面復工,她決定過段時間再買。

資料圖:工人與志願者正在螺螄粉生產線

疫情下求職 無心購物

每年春節前後都會迎來一波跳槽高峰,但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人面臨著無法入職、找工作難的尷尬境地。他們大多無心購物,只想找工作。

譬如在杭州工作的陳惠,身邊的朋友都復工了,她還閒著。過年前她已經和一所中學談好,年後入職擔任語文老師。但疫情一來,兩家單位都不復工,陳惠算好的「無縫銜接」也泡湯了。原單位的辭職手續還沒辦下來,新單位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學,她被動進入了無業狀態。

陳惠說,沒辦法,她也著急不來。最近她買了很多食材,天天在家裡研究吃的,還從網上買了語文教材,但現在還沒發貨。

資料圖:高校畢業生招聘會火爆。

有類似經歷的還有胡晶晶,她屬於還沒找好工作的那撥兒人。胡晶晶在北京從事媒體行業,年後她投了大量簡歷,但有些心儀的公司並沒有如期開始招人、面試,這讓她有些焦慮。身邊的朋友都在家裡自娛自樂,但她卻沒有任何心情。最近她也沒買別的,僅在網上買了口罩和多家媒體的雜誌,希望為面試做好準備。

這段時間,你都網購了什麼東西?(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買魚篇之網購
    今天著重為大家介紹一下網購觀賞魚的利與弊。隨著網際網路發展越來越好,還有今年疫情原因,很多人在家無所事事就每天上網,刷頭條,刷抖音,慢慢刷到一些養魚視頻,而且很有趣,比如我就是,然後入坑變成了一位養魚匠。
  • 你給孩子買的飯盒,被浪費了嗎?
    疫情期間,各種校外的午託機構全部不能開放,所以家長們也是發愁呀,原來都去午託的孩子們,現在需要家長每天往返接送,但安全第一,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家兒子的學校開學前,家長們就在操心學生返校後的吃飯問題,學校的多個飯堂早已做好各種防疫措施和準備,比如飯桌都用隔板隔開了,打造無接觸餐飲環境,同時也建議學生錯峰就餐,可以打包飯食回宿舍吃,以減少飯堂的人流量。
  • 盤點三款最火的網購零食,有些在你那裡都買不到,只能上網買
    盤點三款最火的網購零食,有些在你那裡都買不到,只能上網買。我國的美食數量多得數不清,但是大多數都是新鮮做好的最好吃,如果沒法出去過外地,本地又沒有正宗的特色美食店,很難吃到又正宗又好吃的美食了,一些零食小吃也是如此。
  • 【E探到底】網購電熱飯盒有哪些誤區?差評告訴你
    經常帶飯的小夥伴對電熱飯盒這玩意一定不陌生。帶的飯盒插上電,一會就熱氣騰騰,看著飯香和熱氣騰騰的場景,是不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覺電熱飯盒只能選擇網購,平時在超市或是商場很少見到,所以有需求的小夥伴都會在網上採購它。
  • 蒂花之秀:英國一鸚鵡也喜歡網購 多次叫Alexa買零食
    蒂花之秀:英國一鸚鵡也喜歡網購 多次叫Alexa買零食 2018年12月17日 18:04作者:李普拉斯編輯:李芹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智能音箱和語音助手已經越來越普及
  • 「618」背後的直播帶貨:起源於秀場 虛擬主播成新趨勢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618」背後的直播帶貨:起源於秀場,虛擬主播成新趨勢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的「618」購物節和直播行業站在了關注的焦點。2012年之後,一大批直播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例如鬥魚TV、虎牙直播、戰旗直播等等,一時間資本湧入良萎不齊的市場,「秀場直播」成了快速變現的捷徑。直播也由最初的單一內容,開始向「旅遊」「戶外」「金融」「財經」「網購」等各行業拓展。「我們當時的定位是,絕對不做秀場直播,而是希望打造一個生活類的直播平臺。」玄德說。起初只是一個內部小團隊創業項目。
  • 【案件快遞】「9.6成新電腦」變翻新問題機?二手平臺網購套路深...
    【案件快遞】「9.6成新電腦」變翻新問題機?二手平臺買新機佔便宜還是被佔便宜?套路深 需謹慎!xianyu 有人想賣掉家中閒置物,有人則想低價淘到好物,於是「二手」的概念逐漸被大家接受,利用「閒魚」、「轉轉」等網購平臺進行二手物品線上交易逐漸開始盛行,但相應的糾紛也接踵而至......
  • 疫情下的「貓咪咖啡館」:有人賣貓盼渡關,有人直播求生存
    這一模式隨後傳到日本並引發一陣熱潮,廣州也從2014年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貓咖。而在疫情陰影下,這一深受年輕人喜愛、但依賴線下體驗的貓咖突然進入了寒冬:有的店鋪出售店內部分貓只,以籌得資金緩解現金流壓力,但最終無果;有的店鋪則選擇「節衣縮食」,再扛一扛,爭取與房東溝通減免房租;還有的店鋪把目光投向網絡直播。
  • 2010年網購市場素描:低價真給力高價也有人買
    2010年,網購依然是消費者躲避高CPI的價格谷地,一次次的大力度促銷引發了一次次搶購狂潮,網購產業鏈也依然積極拉動著就業;特別的是,B2C商城模式在2010年突圍,逐漸打破個人賣家即C2C模式一頭獨大的局面,大品牌上網賣、網購原創品牌漸成風潮,由此又吸引來風險投資扎堆追逐。
  • 數據有梗|不懂就問:有人能空著手從直播間出來嗎?
    圖源網絡曾經電視購物風靡,讓你知道萬物皆可不要998;如今已經鮮少看見電視劇插播賣貨,因為「OMG買它買它」的直播帶貨已經登上歷史大舞臺——2019年天貓雙11淘寶直播帶來的成交額接近200億元,超過10個直播間引導成交過億元。
  • 疫情下的「貓咪咖啡館」:有人賣貓盼渡關,有人線上直播求生存
    這一模式隨後傳到日本並引發一陣熱潮,廣州也從2014年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貓咖。而在疫情陰影下,這一深受年輕人喜愛、但依賴線下體驗的貓咖突然進入了寒冬:有的店鋪出售店內部分貓只,以籌得資金緩解現金流壓力,但最終無果;有的店鋪則選擇「節衣縮食」,再扛一扛,爭取與房東溝通減免房租;還有的店鋪把目光投向網絡直播。
  • 網紅零食熱潮來襲 一年吃掉2萬億元零食網友表示此處我也做了貢獻
    網紅零食熱潮來襲 一年吃掉2萬億元零食網友表示此處我也做了貢獻時間:2019-06-04 11: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紅零食熱潮來襲 一年吃掉2萬億元零食網友表示此處我也做了貢獻 超市貨架上備受歡迎的巨型豬飼料單身狗糧,不要真的以為是買來給動物吃;死神辣條地獄麻花,美食博主口水與鼻涕橫飛的真人試吃
  • 全民直播熱潮——超實用直播技巧
    想要在當下全民直播熱潮中脫穎而出,成為擁有眾多粉絲的主播,想要知道為什麼薇婭和李佳琦這麼「有魔力」嗎?掌握這些直播技巧,助你日進鬥金!實用乾貨1:選擇合適的直播時間很多主播以為晚上7點到11點是黃金時期,都搶著這個檔,其實不然,黃金檔的確上網的人會多點,但是上線的大主播更多,新人主播很難和那些已經成氣候的大主播競爭,這時應學會合理的錯峰直播,此外,當主播發覺自己選擇的當前直播時段人氣狀況不理想時,可以嘗試考慮更換其他直播時段,以發掘更多的潛在用戶。
  • 東北疫情日記:買貂的錢買了白菜、直播間嘮嗑的多打賞的少
    但是在全面停業後,糾結到是不糾結,更大的煩惱來了,這些年,家裡除去在哈爾濱的基本房租和一家三口的開銷,所剩的錢其實並不多,還要給孩子賺學費,養老人,如果疫情要持續兩到三個月,小王家裡就得「坐吃山空」,儘管媳婦沒有說什麼,但小王很焦慮,「這下好了,不但貂買不成了,我們可能要抱著酸菜過日子到夏天了。」
  • 東北疫情日記:買貂的錢買了白菜 直播間嘮的多打賞的少
    但是在全面停業後,糾結到是不糾結,更大的煩惱來了,這些年,家裡除去在哈爾濱的基本房租和一家三口的開銷,所剩的錢其實並不多,還要給孩子賺學費,養老人,如果疫情要持續兩到三個月,小王家裡就得「坐吃山空」,儘管媳婦沒有說什麼,但小王很焦慮,「這下好了,不但貂買不成了,我們可能要抱著酸菜過日子到夏天了。」
  • 貴州兩男子網上買狗買鵝苗被賣家拉黑還不發貨,網購「活物」需謹慎
    「我發300元訂金買鵝,現在都沒有發貨。」「我買狗被騙800元。」近日,有網友在抖音上提醒,網購「活物」有風險,付款需謹慎,他們就遇到付款後無法聯繫賣家、付了訂金遲遲未發貨的情況。可是,一個多星期後也沒有動靜,王濤又打電話詢問,賣家稱疫情過後才能發貨。「聯繫幾次,都沒有確定發貨時間,後來又說要把尾款付清才能發貨。」王濤說,3月25日,他再次聯繫了賣家,對方稱把700元尾款付清就立即發貨。賣家還通過微信視頻,讓王濤看了很多訂單。「裡面壓根兒就沒有我的訂單,就當花錢買個教訓,可能是騙人的。」
  • 網購了一箱零食,收到貨之後,外包裝上赫然印著3個大字:保險套
    零碎化時間購物、沒有商場導購員一直跟著你,最主要的還是便宜和便捷;只要在網上挑選好了想買的商品,付款後就等著快遞到家了。由於網購在看貨、詢價和比價的過程中,消費者只能夠通過圖文和視頻資料來了解自己所買的商品。相比實體店、商超或者地攤,網絡購物近乎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狀態,這也正是有的朋友一直不太放心網購的原因。
  • 網購時代為什麼還有人線下買手機?店老闆:因為這點差別太大了!
    我國現如今已經完完全全的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並且在網際網路時代中我們大部分人都已經不再喜歡進行線下購物,並且大部分實體店也在電子商務的興起和衝擊之下,不得不選擇關門。但是在智慧型手機行業中,這一點極為不同,在網購時代中,線下智慧型手機實體店並沒有倒閉,反而是越開越多。
  • 新冠肺炎疫情下,購物季熱潮難現 德國零售業:線下嚴冬 線上升溫
    但是,今年冬天,伴隨第二波疫情到來和實施限制措施,德國零售業已經感受到了嚴冬的寒冷。根據目前德國的社交限制措施,在營業面積小於800平方米的商鋪,每10平方米只能有1名顧客;營業面積超過800平方米的商鋪,則要維持在20平方米/人。在部分德國城市,已經開始在人流較為密集的步行街等戶外公共區域執行強制佩戴口罩令。
  • 中小型線下店鋪,如何應對「直播帶貨」的熱潮?
    中小型線下店鋪,如何應對「直播帶貨」的熱潮?隨著電商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在網上購物,逐漸拋棄了實體店購物的方式,這給線下實體店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再加上近半年來火爆的直播帶貨模式,眾多企業都選擇與明星、各大主播合作進行直播帶貨。線下店鋪也開闢了「網紅探店」的全新獲客模式,但是所需成本卻居高不下,那麼中小型線下門店經營者,又該何去何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