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購物季熱潮難現 德國零售業:線下嚴冬 線上升溫

2021-01-08 經濟日報

聖誕購物季,本來是人流高峰期的柏林購物中心幾乎看不到顧客。經濟日報記者 謝 飛攝

每年聖誕節前的幾個星期,都是德國零售業摩拳擦掌衝業績的時機。各類聖誕打折促銷活動讓消費者湧向商店,即便是在節日前的工作日,各大商場裡也會人頭攢動。整個聖誕消費季從11月底「黑色星期五」折扣活動開始,一直持續至12月底聖誕節假期之前。在此期間,各大商場都會將聖誕購物季視作全年最重要的促銷時段,也是零售業全年銷售額的重要支柱。但是,今年冬天,伴隨第二波疫情到來和實施限制措施,德國零售業已經感受到了嚴冬的寒冷。

根據目前德國的社交限制措施,在營業面積小於800平方米的商鋪,每10平方米只能有1名顧客;營業面積超過800平方米的商鋪,則要維持在20平方米/人。在部分德國城市,已經開始在人流較為密集的步行街等戶外公共區域執行強制佩戴口罩令。儘管德國在第二輪限制措施中暫時沒有強制零售業停業,但相關限制措施實際上已經對零售業造成了很大影響。不少消費者明確表示,由於擔心被感染,不會在聖誕購物季去大型購物場所購物。

德國科隆零售業研究所一項調查顯示,雖然今年聖誕購物季零售業銷售額仍會有1.2%左右的增長,但主要來自網絡購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最後兩個月德國網絡零售業的營業額將增長近20%,高達170億歐元。去年線上零售業增幅僅為11%。調查顯示,將近一半受訪者表示,會選擇在網上完成聖誕購物季採購。去年這部分消費者的比例僅為38%。另一項包含500家商店的調查顯示,今年11月份第一周,也就是第二輪限制措施正式生效時,門店的顧客流量下降了近40%。

在德國,很多消費者仍然秉持「眼見為實」的消費習慣。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原本更傾向於到商店親自挑選聖誕禮品。但新冠肺炎疫情使不少人擔心,即便執行了相關防疫措施,在購物時仍存在被感染的風險。因此,今年選擇網絡購物的消費者比例大幅升高也在預料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幾乎與網絡購物無緣的食品零售業今年也迅速轉向線上。各家大型超市連鎖企業紛紛加強了在線商店運營,亞馬遜生鮮購物平臺更是火爆,新的食品代購服務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德國消費者的生活中。

記者在位於柏林的Mall of Berlin購物中心採訪時發現,平日熙熙攘攘的購物中心幾乎看不到顧客,往年聖誕節前的購物熱潮不見了蹤影,多少讓人覺得有些冷清和失落。在疫情衝擊下,有些店鋪已經掛出了清倉閉店的招牌。消費者對目前的購物環境和防疫規定也有不同的看法。採訪時不少年輕人告訴記者,他們並不相信限制店鋪顧客密度的措施會有什麼用處,也有不少人覺得戴著口罩購物影響心情,所以在店內停留的時間比以往要少得多。不過,更多消費者還是擔心長時間在如此環境中停留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寧可「速戰速決」。

不少家店的營業人員則告訴記者,第一波限制措施後商家對消費熱情迅速恢復有著比較充足的信心,夏季消費高峰也印證了這一點。但是,今年聖誕購物季的情形讓他們有些擔心。一方面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政府的措施飄忽不定,給他們的經營預期帶來了很大不確定性。如今,沒有以往聖誕購物季的大量客流,營業額肯定會明顯下滑。但也有一些店家樂觀地認為,等疫情過後,大家又會重新湧向商場,把疫情期間積攢的消費能力和熱情徹底釋放出來。

由於網絡購物持續增長,德國實體零售業面臨一個相當難熬的嚴冬。相關數據顯示,去年德國聖誕購物季消費總規模約為200億歐元,其中超過60%來自實體店營收。但德國零售業協會的最新預測顯示,今年11月份和12月份,僅圖書和玩具這兩大聖誕熱門零售行業的營業額就會下滑20%。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德國零售業的嚴冬不會很快終結。當前,德國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仍然居高不下,疫情走勢並未出現明顯好轉。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正討論在聖誕節後採取更加嚴格的限制措施,包括強制零售業停業等。按照慣例,在聖誕新年假期結束後,德國零售業將開始聖誕後的一輪清倉促銷活動。以往面對誘人的折扣,消費者的購物熱情甚至比聖誕節前更加高漲。一旦零售業被迫停業,明年1月份的打折促銷也要隨之取消,這對零售業可謂又一波打擊。

專家指出,疫情給消費者購物習慣帶來的改變極有可能延續至疫情之後。以前很少在網上購物的消費者有可能在體驗到網購優勢後,更加頻繁地網絡購物。記者在採訪時也印證了這種分析。不少受訪對象告訴記者,以前從來不會網購食品,但因為疫情,不得不嘗試網購。不少人發現在購買酒水飲料等比較難搬運的商品時,網購送貨到家更加方便,優勢盡顯。特別是女性和老年消費者,更是對網購方式表示認可。為了應對疫情,各大零售平臺紛紛加強了配套的物流服務,配送環節的短板有了明顯改善,進一步提升了網購平臺的吸引力。

在疫情衝擊下,德國零售業很可能產生一次大洗牌。專家分析認為,線上和線下零售業的力量對比在德國將會發生顯著變化,這一趨勢在疫情後有繼續固化的可能。如果德國政府能夠繼續加速數位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建設,則有望吸引更多商家和消費者「上線」。(經濟日報駐柏林記者 謝 飛)

相關焦點

  • 德國零售業:線下嚴冬 線上升溫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德國零售業:線下嚴冬 線上升溫聖誕購物季,本來是人流高峰期的柏林購物中心幾乎看不到顧客。 本報記者 謝 飛攝每年聖誕節前的幾個星期,都是德國零售業摩拳擦掌衝業績的時機。不少消費者明確表示,由於擔心被感染,不會在聖誕購物季去大型購物場所購物。德國科隆零售業研究所一項調查顯示,雖然今年聖誕購物季零售業銷售額仍會有1.2%左右的增長,但主要來自網絡購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最後兩個月德國網絡零售業的營業額將增長近20%,高達170億歐元。去年線上零售業增幅僅為11%。調查顯示,將近一半受訪者表示,會選擇在網上完成聖誕購物季採購。
  • 「雲購物」成效初現 線上線下融合或成未來趨勢
    記者了解到,不少購物中心、百貨商場推出線上購物、建群營銷、「直播帶貨」等新零售方式,讓顧客實現了「雲」逛街,而商家員工在復工後也紛紛「轉型升級」,成為網紅主播。 直播帶貨效果初現 成商場銷售新增長點 「春暖花會開,復工妝畫起來!今天小姐姐告訴你高光應該打在哪兒?」
  • 今遇全球「黑色星期五」 看疫情下的韓國購物狂歡
    據報導,美國人每年20%的購物消費產生「黑色星期五」購物季期間,「黑色星期五」也通過零售業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節日。這一傳統由來已久,一直都是線下零售商的主場。」成為國內海淘者的年終購物狂歡節之一,電商巨頭們還推出「網絡星期一(Cyber Monday)」這一概念,把誘人的促銷折扣放在電商渠道上,讓顧客在感恩節過後的第一個星期一也繼續到線上消費。
  • 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消費方式經歷新變革
    西安網訊:隨著西安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消費總體規模和發展檔次得到極大提升,消費市場結構和商業空間布局日趨優化,與此同時,不斷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去年以來,我市線上線下融合不斷加快,消費方式正經歷著新變革,經濟運行效率得到不斷提升,經濟潛力正在逐步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 社交新零售|打通線上線下,實現線上線下場景無縫聯動
    新零售就是企業打通打通線上和線下,實現線上線下場景無縫聯動,以用戶為中心,不斷優化用戶體驗,滿足用戶的需求為核心目標。 社交新零售「新」在哪? 新消費群體:傳統零售業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鏈、物流鏈複雜、賺取的信息差利潤高昂、不夠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等,這些都成為了禁錮傳統零售業發展的因素。而如今額90後、00後已成為消費主體,他們習慣網購,認可網購,追求享受型消費,這樣的消費升級催生出的巨大買方市場,為新零售提供了優渥的土壤。
  • 對話|線上收割線下,還是線下收割線上?
    導讀:2020年12月21日,在中國化妝品工商首腦會議暨2020化妝品報年會的「庚子紀事」環節, 一場以《線上收割線下,還是線下收割線上》為主題的論壇對話將會議氣氛推向高潮,引發參會嘉賓的熱議與思考。在行業充滿迷茫和恐懼的大環境下,這場對話給行業以啟迪。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消弭了線上線下的對立,甚至界限。
  • 「雙11」商場表現亮眼 線上線下融合優勢凸顯
    折扣套路少、購物體驗佳、線上線下聯動……實體商場在今年「雙11」煥發新生機。線下折扣套路少購物體驗佳今年「雙11」線下也熱鬧了起來,各大商場推出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創新賣貨方式,打造極佳的購物體驗,讓熱衷於線上購的消費者們回歸線下。「『雙11』線下實體店折扣力度變大,購物體驗更好了。」
  • 購物:線上線下都實惠
    原標題:購物:線上線下都實惠   □本報記者魏橋  2021年元旦與周末連休,加之各大商場元旦促銷活動以及線上平臺商家的元旦優惠活動,3天小長假讓消費者的購物慾望得到釋放
  • 大數據結合線上線下,都市麗人打造完美購物體驗
    服裝行業不得不變:2011年開始,服裝網購實現高速增長,至2016年網購滲透率達到36.70%,但庫存失衡、利潤低迷、客戶流失、銷售瓶頸等痛點仍存在,很多擁有線下門店的傳統品牌面臨著轉型痛苦。   在內衣這一細分的服裝市場,由於產品複雜、功能性強,內衣品牌對消費者洞察的要求更高,新零售的核心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充分利用大數據,結合線上線下,整合庫存,形成全品類智能倉儲,為消費者打造完美的購物體驗。   零售場景變革:線上、線下相融為一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說,體驗和服務是零售業的本質。
  • 未來的線下購物將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隨著國內阿里和京東的崛起,作為消費者的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線上購物帶來的便捷。電商的迅速發展並配合各種大大小小的O2O服務極大地衝擊了傳統的線下零售商,大有線上電商行業取代線下零售業之勢。 雖然亞馬遜被稱之為電商行業的鼻祖,但這次亞馬遜發布的Amazon Go對於全新線下零售模式的展示又將人們的視線從線上拉回到了線下。
  • 線上線下相結合活動豐富亮點多!賀州市掀起全民健身熱潮
    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特殊情況下,賀州市體育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開展了各類各式體育賽事活動,引領帶動市民開展體育鍛鍊,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自身抵抗力,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持續有效開展,在全市範圍內持續掀起了全民健身熱潮。
  • 新家居購物時代到來:躺平設計家如何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體驗?
    高客單價、重服務、重體驗,這些行業特點讓家裝家居行業的線上、線下始終存在著隔閡。2020年,這一數位化滲透率極低的行業卻迎來了新的風向。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行業數位化發展與轉型的最大推手。線下門店客流斷崖式下跌,倒逼這個傳統的行業不得不思考——因循守舊的線下模式已經全面失效,加快數位化進程、積極擁抱線上尚能獲得一線生機。
  • 全員線上分銷,蘋果線下經銷商搶奪線上市場
    2020年疫情衝擊波下,線下零售門店幾乎集體啞火,但蘋果品牌是個例外,「2020年是賣得最好的一年吧,我每月的業績收入比2019年多了三四成」。顧客不愁,收入上漲,事業紅火的佩瑜卻有了新煩惱,貨不夠了,很多客人手握預算,興致勃勃而來,悻悻而歸。
  • 線上「賺得歡」線下冷清清 疫情對寵物行業影響幾何
    寵物行業線上「賺得歡」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九成門店通過微信來做生意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但給所有人帶來影響,就連寵物們也難以逃脫。有關「寵物是病毒源頭」「寵物會傳染病毒」的傳聞四起。  實際上,新冠肺炎疫情對寵物行業的影響巨大。大數據顯示,直接經濟損失在2萬元以下的門店佔比達到88.56%,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洗護美容業務。在線下實體店遇冷的同時,線上的寵物產業商家卻大受青睞,越來越多的門店也開始注重線上業務。
  • 常熟打造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商圈 線下退貨和線上一樣方便
    日前,常熟在該商圈推行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服務,讓消費者享受到與線上購物一樣便捷的退貨服務。前不久,王女士在江南印象某餐飲店預訂了五桌酒席,準備給老人過生日。可是到了那一天,老人突然身體不適,取消了宴席。王女士擔心之前交的1000元定金不能退回。讓王女士驚喜的是,該餐飲店了解到相關情況後,主動告知王女士可享受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服務,並當場全額退還了王女士的定金。
  • 花卉產業「線上」盛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花卉苗木產業受到很大影響,不僅鮮切花、綠色觀賞苗木、盆栽植物等產銷形勢嚴峻,零售實體企業也面臨關店轉行壓力。中國花卉業將何去何從?「線上」可能是個機會。2020年,在疫情、雪災等因素影響下,交易額減少了約24億元,再加上物流、農資等其他損失,一季度整個雲南花卉行業損失將在40億元至50億元之間。」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中心總經理高榮梅說。針對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痛點,高榮梅建議,要推動花卉線上線下立體交易體系建設,精耕細作提升花卉供應鏈體系支撐。
  • 新冠疫情重塑美國假日購物季 戲稱:「黑五」遲到了
    2020-12-02 11:28:28 來源:新華社 深夜驅車到商場排長隊、伴隨零點鐘聲湧入店內「豪購」……這是拉開美國傳統假日購物季帷幕的「黑色星期五」留給人們的傳統印象。新冠疫情期間,傳統消費習慣被迫改變,這些場景無法再現。
  • 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開幕,探索線上線下互動文旅融合發展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上」成為重要的陣地,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加速文旅商產業的融合發展,成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 2020年12月31日,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SNAS)在五角場開幕。
  • 陵水購物狂歡節助力消費扶貧 線上線下互動各行各業參與
    由陵水黎族自治縣商務局聯合該縣旅文局、扶貧辦、供銷社舉辦的以「消費·快樂陵距離」為主題的2020陵水第四屆旅遊購物美食狂歡節暨消費扶貧大集市活動,將於9月30日至10月3日在該縣文化體育廣場舉行,旨在為進一步激發陵水新活力、釋放新動力、挖掘新潛力,推動消費升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 創新營銷方式趕場「雙11」熱潮 南京各商超百貨加速線上線下融合步伐
    「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都受到了重創。面對疫情衝擊,中國很快從巨大衝擊中緩了過來,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艾媒諮詢CEO張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留意到不管是線上的商家還是線下的商家,大家都主動營銷、推陳出新、樹立更好的口碑,以及通過不同形式縱深、寬廣的角度去推動消費,營造了一個消費者特別受益的購物環境。這是今年雙11的一個很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