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400年歷史的柳編「觸電」記)
我省淘寶村數量在全國排第四,而且各地特色鮮明。比如,臨沂市臨沭縣柳編加工已有1400多年
歷史。2008年,一直以出口為主的臨沭柳編遭遇「寒冬」。近20%的加工企業停產,剩餘企業一度靠退稅等政策存活。
柳編出口受阻,卻為彼時風生水起的電商提供了機遇。從2008年起至今,先後有800多家電商從事柳編銷售業務,累計交易額接近2億元。該鎮先後成長起3個淘寶村,今年10月29日,該鎮被阿里巴巴集團認證為「淘寶鎮」。
文/片 本報記者 邱明
賒臺電腦當老闆2010年初,時年30歲的臨沭縣青雲鎮白旄西居村民劉長龍,在外打工多年後回到老家,幹起了快遞員。劉長龍當時的工資不到1200元,孩子才3歲。結婚時早就花光了積蓄,有了孩子後開銷更大,掙的錢根本不夠花。
被錢憋急了的劉長龍打算另尋出路。他跟一位回鄉探親的髮小聊天時,得知這位發小在外地給人打理網店,收益很可觀。在這之前,劉長龍幹快遞時也接觸過幾家網商,對開網店有些了解。
劉長龍說,當時國內的網購平臺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不少有眼光的創業者和企業在柳編出口受阻後,開始嘗試通過網際網路銷售柳編。要開網店,起碼得有電腦,但此時的劉長龍連電費都交不起,哪有錢買電腦?
在鎮上的電腦專賣店,劉長龍徘徊多日。恰巧,劉長龍得知店鋪老闆的一位朋友竟是他的小學同學。由這位同學擔保,劉長龍賒了一臺電腦。
電腦搬回家後,他借了3000多塊錢,讓妻子到臨沂市學習使用電腦和開網店的技巧,又拿著村裡一家柳編廠的庫存找人拍出照片「上貨」。2010年10月份,他的第一家網店上線一個星期後,雲南的一個買家要批量購買,並發來了總價近4000元的清單。
到了2011年年底,網店的月交易額達到了20多萬元。2014年底,劉長龍已開設了3家網店,年交易額突破了100萬。2015年底,這個數字刷新到了200萬。
每月快遞費超30萬2014年10月,臨沭縣政府專門對年銷售額超過100萬元的柳編電商進行獎勵。領獎臺上,與劉長龍一起登臺的共有7人。在劉長龍家兩公裡外的金柳村女電商張婕,也是其中之一。
「年銷售額超過100萬元」,這個門檻對張婕來說是「小菜一碟」。當年,她的銷售額已超過2000萬。
目前,張婕的網店裡有60多款柳編產品,6名專職客服在電腦前負責接單。每天平均有1000多箱柳編產品從這裡運往全國各地,每月的快遞費用超過30萬元。「6米長的廂貨,一天走4車。」前來收貨的快遞員李鳴說,頭幾年是一家快遞公司獨攬,現在一家吃不消,共有3家參與。
1996年,初中畢業的張婕在村裡開起了小賣鋪。2008年1月份,張婕一邊開著超市,一邊弄起了網店賣化妝品。張婕說,賣化妝品收益很低,因為貨源控制在別人手裡,她就想換個能控制貨源的產品試試。柳編算是當地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特產。到了7月,張婕網店內的商品陸續添加了柳編製品。
在張婕等電商把柳編搬上電商平臺之前,臨沭縣的柳編銷售主要是出口,範圍覆蓋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銷量卻只佔總產量的1%還不到。
對自己接到的第一筆網絡訂單,張婕記憶猶新。「本來留了還價的空間,狠狠心報了60元的價格,沒想到對方直接說 成交 。」張婕的第一個客戶是廣州的一位女士,她想定做兩個茶几上的收納盒,發來尺寸後問價格。粗略核算後,張婕按照成本的3倍給對方報價,對方卻爽快地答應了。
這筆生意之後,訂單紛飛而至。張婕後來得知,那位客戶在廣州當地的家居店看到過柳編收納盒,店裡報出的定做價居然高達800元。從張婕的網店買到低廉的柳編產品後,這位客戶把這段經歷發到了一個家裝論壇裡,不少網友看過這個帖子後,循跡找到了張婕的店鋪。
快速擴張有隱憂當地人以「廠子」和「網店」的稱呼,區分柳編企業與柳編電商,前者面向國際市場以出口為主,以微利多銷求生存;後者的目標則是國內零售市場,以高品質贏得高利潤。
利益驅使之下,更多的創業者試圖加入到這個產業中,但他們的眼光只盯住了銷售環節。
「柳編是個辛苦活兒,耗費人力,特別是種植和編織完全依靠人工,無法實現機械化。」張婕說,這兩個環節的從業者,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農戶。凡是有其他出路的年輕人,沒人願意幹。
要想柳編後繼有人,提高生產者的收入是最有效的途徑。但銷售端「硝煙不斷」的競爭,似乎讓這一途徑變得渺茫。
「最怕窩裡鬥,自己砸自己的牌子。」記者在採訪中,多位電商都道出了同樣的擔憂。
劉長龍說,同行間的競爭慣用的是「價格戰」,體現在柳編電商身上分為兩種。
一種是同款產品有意低價搶客,「一個爆款收納盒,我賣20,你賣15甚至更低。」低價的背後是壓縮成本,採用差一個等級的柳條或增加木皮等代替料的用量,長此循環下去,消費者對柳編製品的印象肯定要打折扣。
另一種是高價搶貨。「你有一批貨著急交付,而農戶正在為我加工,你每件加價兩元,要求優先供貨,等下次我定做同類產品時,農戶就會以這個價格報價。」雖然是為了應急才加價,但這會導致某個型號的柳編售價提高,消費者轉而選擇其他產品。
抱團發展、規範競爭、打造地域品牌,才是柳編電商做大做強的根本途徑。臨沭縣、青雲鎮兩級政府,正在引導柳編電商成立行業組織。有十幾家電商已經進行了企業和商標註冊,籌劃打造自有品牌。
(原標題:1400年歷史的柳編「觸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