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鎮國之寶,遺失1400年後卻在中國現身,價值難以估量

2021-01-14 網易

2021-01-12 10:21:32 來源: 專注談話三十年

舉報

  前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菩提謁》

  佛教在中國留下了大量的傳說,比如說我們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描寫的是佛教故事。關於佛教是如何傳入中國的,還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天漢明帝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一個金人,大臣說這個金人是西方的佛,於是漢明帝就派人前往西域學習佛法,就此佛教傳入了中國。印度有一件佛教的鎮國之寶,在遺失了整整1400年後,卻突然在中國現身,專家直言這件寶物價值難以估量。

  

  供奉於佛頂宮的印度鎮國之寶

  在南京的佛頂宮中,供奉著一塊印度的鎮國之寶,這塊寶物便是傳說中的佛祖舍利,這塊舍利在佛教裡擁有無上崇高的地位。舍利是佛教裡非常特殊的物品,相傳它是在得道高僧死後,遺留在人間的物品,舍利上保留著高僧生前的智慧與功德。舍利在每一個佛教徒的心中,都是至高無上的寶物。

  

  佛頂宮的這塊舍利,乃是佛祖釋迦牟尼死後留下的頭頂骨舍利,所以也被稱為佛頂骨舍利。佛祖舍利本是印度的鎮國之寶,在1400年前,這顆舍利卻突然消失不見了。印度的佛教徒找尋了無數年,卻怎麼都沒有找到。在2007年,南京對大報恩寺遺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大報恩寺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名勝古蹟,此次的發掘工作必須小心翼翼,絕對不能破壞歷史。

  發現佛祖舍利

  正當進行著重建工作時,一名工人在地底下挖到了一塊長相奇怪的石頭。直覺告訴這位工人,這塊石頭肯定不一般,於是他就將這個消息上報了出去。大報恩寺是歷史古蹟,專家們在聽到挖到了一塊奇怪石頭後,急忙趕了過來,對這塊石頭展開了研究。可專家們怎麼都看不明白這塊石頭到底是什麼,這時一位高僧走了出來,他開口說道:「讓我來看看。」

  

  專家們將信將疑地把石頭交給了這位高僧,高僧看著看著就跪拜了起來,眾人很是不解,不明白這位高僧為什麼突然跪拜在地,但看著高僧如此虔誠的模樣,也不好出言打擾他。沒過多久,高僧就從地上站了起來,他告訴專家們,這塊石頭是釋迦摩尼頭頂骨舍利,是佛門至高無上的聖物。後來經過研究後,大家決定將這塊佛祖舍利供奉在南京的佛頂宮。

  撥開了歷史迷雲

  按照歷史的記載,佛祖舍利已經消失了1400年,怎麼會突然出現在中國?專家們很是不解,於是開始翻起了歷史記錄,在專家的不懈尋找之下,終於找到了答案。在漢朝的時候,佛教開始傳入中國,但那時佛教在中國的影響並不大。直到到了三國時期,天下紛亂,人民急需一個內心的寄託,佛教也就在三國時期大規模發展了起來。

  

  在三國的幾百年後,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十國時期比三國時期還要亂,佛教也就在這個時候得到了再一次的發展。在五代十國時期,幾乎每一位皇帝都有大規模禮佛的習慣,對佛祖無比的尊敬。當時有一名印度的高僧,在來到中國後,發現佛教在這裡的發展竟然比印度還要好,他決定幫助一下這裡的佛教事業,於是這塊佛祖舍利就來到了我國。

  

  1400年的時間,中國早已天翻地覆,這塊佛祖舍利就來到了雷峰塔的地底下。幸虧這次重建雷峰塔,將這塊佛祖舍利再次發現了,否則還不知要在地底下沉寂多久。對於佛教徒來說,佛祖舍利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佛教徒心中的信仰,它可以教導人民積德行善。從歷史文物上來說,舍利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塊舍利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在漫長的時光長河中,曾經的歷史早已離我們遠去,只有通過這些珍貴的文化珍寶,才能再次展現當初那個時代的風採。在2012年,佛頂宮舉辦了盛大的典禮儀式,以祭奠這塊珍貴的佛祖舍利,此次的典禮,來了無數的佛教徒以及善男信女,他們共同聚集在此,朝拜那至高無上的聖物。

  結語

  佛教文化是我國歷史中非常寶貴的一環,它代表了我國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能夠引導人們積德行善。佛經中所蘊含的哲學道理,也能幫助人們走向更好的生活。如果有誰心中一直有著煩惱,那麼可以去研習一下佛經中的那些道理,它能夠幫助你有效地走出現在的煩惱,開創一個新生活。

  參考資料:《菩提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印度鎮國之寶,失傳1400年後意外在中國現世,專家:價值難以估量
    也正是因為阿育王,印度的國寶佛頂骨舍利流落到了中國南京,在2007年時被考古學家從大報恩寺的遺址當中挖了出來,專家直呼「價值不可估量」! 阿育王在位前期大興攻伐來擴張土地,為了繼承王位他甚至還謀殺了自己的99個兄弟姐妹,可以說是非常邪惡了,因此他的前期被人稱之為「黑阿育王」。
  • 鎮國之寶「何尊」:來自3000多年前的信,「中國」二字由此而來
    這件銅尊名為「何尊」,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它不僅是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更是考古專家眼裡的「鎮國之寶」。何尊的偉大在於它的銘文價值,承載著「中國」的文脈,這些字跡成為數千年後寫給億萬中國人的信。何尊橫空出世頗具傳奇色彩。1963年8月,一場暴雨過後,寶雞市賈村鎮村民陳堆家後院坍塌的土崖中掉出一件銅器。第二年,陳堆夫婦從寶雞返回固原,臨走時將銅器交給其兄陳湖保管。
  • 中國遊客繼續缺席,澳大利亞零售商哀嚎,今年春節損失將難以估量
    再加上2020年新冠疫情全面爆發,各國之間的空航往來近乎完全切斷,雖然目前疫情有了一定緩和,但是短期內根本無法恢復到正常時期的水平,這無疑給澳大利亞這個依賴國際教育、旅遊觀光的大洋洲島國造成了劇烈衝擊。據澳大利亞媒體近日報導稱,過去每年2月份都是中國遊客來澳大利亞消費的黃金時期,春節長假使得中國遊客有足夠的閒暇時間來到澳大利亞度假。
  • 中國象棋歷史悠久,印度卻六次申遺,理由竟是中國沒有大象
    近日一則印度六次申遺中國象棋被拒的消息火爆網絡,理由是中國沒有大象,大象起源於印度,認為象棋是「舶來品」。印度人發現古印度象棋「恰圖蘭卡」的棋子和走法,與西洋棋和中國象棋有相似之處,因此,他們認為世界上的象棋都是起源於印度。
  • 書法界傳來喜訊,一幅唐代草書在敦煌問世,其價值無法估量!
    1900年,王道士在無意間開啟了敦煌藏經洞,這一人類文明的寶庫,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其中數量最多的乃是唐代人抄寫的經卷,這些經卷是極為寶貴的書法作品,只可惜在上個世紀絕大部分已經流落海外。如今,其價值也無法估量!大唐王朝有著萬國來朝的盛況,宗教文化甚為昌盛,以至於有著大量的經書需求,於是便衍生出了一個「抄經」的行業,「抄經生」的人群很廣,一般有寺院的僧侶,也有落地的秀才,還有一些專門為皇家抄寫經書的職業書法家。
  • 忽視的印度製造實力,身邊常見的三件印度產品,更有「印度神油」
    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早已遍布世界的每個地方,給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據美國的測算,中國製造近幾年裡僅為美國的消費者減少了7000億美元的支出。如果放大到全世界,中國製造為全世界人民節省的支出更是難以估量。
  • 畢生收藏捐獻國家,國寶級文物,裝滿二十輛卡車,價值無法估量
    雖然出身農家,但是孫瀛洲經商自有一套,積累十幾年後,他終於在北京的東四南街上開辦了——敦華齋。孫瀛洲對古陶瓷的鑑賞特別在行,所以他開辦的敦化齋,也以經營、鑑定、收藏瓷器為主。因為誠信且鑑定手藝高,孫瀛洲的鋪子很快就在北京打響了招牌,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古玩店。提起買古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這裡。
  • 溥儀將玉印縫在貼身衣物中,逃亡26年不離身,如今成為鎮國之寶
    文/鏡子 標題:溥儀將玉印縫在貼身衣物中,逃亡26年不離身,如今成為鎮國之寶 說起我國國家的帝王象徵,除了龍椅之外,最為人熟知的則是玉璽了。
  • 印度製造業難以發展:看似還不錯的情況下,卻人均有著「公主病」
    印度這些年屢屢將中國視為對手,就是在製造業上也不例外,經常誇下海口要讓印度製造取代中國製造,不過印度製造多年發展,直到如今也只能用失敗總結,很多人就不懂,印度製造為何始終比不上中國製造,在我看來 原因有很多,但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印度工人太懶了。
  • 印度大象和印度大板來了!
    雖然這是大板風颳起後第一個「明目張胆」進入中國大板市場的印度品牌,但印度瓷磚已經在國際市場成為了中國瓷磚的競爭對手。隨著近年來政府投入持續的公共和私人設施建設,印度的衛生水平大幅提高。目前,印度已有不少衛浴企業,其中不乏國際知名品牌。2006年,科勒在巴羅達興建了一座工廠,隨後幾年陸續向26個印度城市銷售產品。德立菲則在兩年後進入,該公司在印度的首家工廠於2008年設立。
  • 一黑豹與一花豹現身印度,相處4年不離不棄,別的交配後各奔東西
    但有一種黑豹,全身黑色,一到晚上就完全融入黑暗中,難以辨識。只有在白天,陽光照射下來,才能看到黑豹身上隱約的斑點。黑豹並不常見,它們喜歡生活在熱帶雨林裡,分布於馬來西亞、泰國、印度等地。據科學網有關數據顯示,現存豹子裡約有11%是黑豹。黑豹大部分被發現於東南亞,其中馬來半島佔90%的數量,非洲則比較少見。
  • 中國「最貴的鯉魚」現身,價值80餘萬,佇立在鄭州街頭
    中國「最貴的鯉魚」現身,價值80餘萬,佇立在鄭州街頭,這是為了隨著城市的發展,展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在許多地區形成了與眾不同的人文景觀,使更多的人能夠更容易地區分自己,還可以為本管轄區域的居民提供一定的娛樂場所,一舉獲得可以說是,但並不是所有的建設都得到居民的認可!
  • 印度專家直言,中國並非基建大國,只因中國的公路只有印度的一半
    實事求是的說,印度在最新官方發布的公路總裡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八百萬公裡,甚至連老牌的發達國家美國的六百九十萬公裡都被遠遠甩在身後。更為驚人的是在本世紀初的2004年,印度公路總公裡也不過三百三十萬公裡,換言之印度是在短短的十四年間達到了驚人的八百萬公裡,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 石鼓為何是鎮國之寶
    石鼓是國之重器,被稱為鎮國之寶,原因有六:  一是從文物的角度來看,石鼓為「中華第一古物」。石鼓世稱「石刻之祖」,為我國較早的文字石刻,字體較為成熟,而且自成篇目。所以,康有為稱石鼓為「中華第一古物」。歷代學者對石鼓的製作年代進行了大量考證,但說法不一。唐人韋應物、韓愈和宋人歐陽修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宋人鄭樵認為作於秦惠文王之後、秦始皇之前。
  • 神秘「刀魚」現身珠江,原產東南亞,來到中國卻活不過冬天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的國家,而這些年來,隨著中對外貿易的增多,中國又來了許多外國的物種,使得中國的物種更加豐富,而這些外來物種,卻經常給中國帶來麻煩,造成物種入侵事件,有時候,我們會碰見一些沒有見過的生物,很有可能就是來自國外的物種。
  • 1400億美元比特幣無法提取 那些手握巨額財富卻忘記密碼的人……
    自2020年3月起,比特幣在幾個月時間裡上漲了超過700%,從當時一個比特幣報價5000美元上漲到了如今的3萬~4萬美元。隨著比特幣的瘋漲,比特幣持有者的財富也在瘋漲。然而,如果你忘記了這筆巨額財富的秘鑰呢?據《紐約時報》1月12日報導,在現有的1850萬個比特幣中,約20%處於丟失狀態,價值高達1400億美元。
  • 建國後印度裝備史: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宣傳效果滿滿,印方馬上考慮再額外購買18架蘇-30MKI,以及價值55億美元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美國也不甘落後,直接忽悠印度,擬合作開發從飛機上發射的小型空射無人機,要知道印度一直眼饞能配合戰鬥機作戰的無人僚機;法國也當仁不讓,鼓動印度購買更多價格高得離譜的陣風戰機。
  • 滅絕動物再次現身?盤點世界上4種滅絕後又被發現的物種
    滅絕動物再次現身?盤點世界上4種滅絕後又被發現的物種地球上很多物種經歷過數萬年乃至數億年以後,便會相繼滅絕。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溫室效應的加速,據說現在物種滅絕是過去的1千倍。有很多我們熟知的動物滅絕後,讓人感到惋惜。
  • 罕見「水母」現身雲南,在地球上活了6億年,如今比熊貓還稀缺
    罕見「水母」現身雲南,在地球上活了6億年,如今比熊貓還稀缺 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狀的不明水生生物在水中遊走。經研究所相關專家研究鑑定後,確認該生物是瀕臨絕跡的索氏「索氏桃花水母」。
  • 罕見「水母」現身雲南,在地球上活了6億年,如今比熊貓還稀缺
    罕見「水母」現身雲南,在地球上活了6億年,如今比熊貓還稀缺 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狀的不明水生生物在水中遊走。經研究所相關專家研究鑑定後,確認該生物是瀕臨絕跡的索氏「索氏桃花水母」。據悉,這種「桃花水母」有著6億年的生存史,其稀缺程度超過大熊貓!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桃花水母」的真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