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界傳來喜訊,一幅唐代草書在敦煌問世,其價值無法估量!

2020-12-06 書法網

古人學習書法跟今人是大不相同的,書法在古代絕對能夠稱得上是貴族藝術。魏晉時期能夠掌握書法筆法的人,往往是一些高門大姓,比如「王氏家族」「謝氏家族」等等。

這些筆法通過「王葆入關」傳給北朝之後,極大促進了北朝書法的發展,這當然也僅僅是在貴族之間傳播。到了唐代,「筆法」則一直靠著家族和師徒之間流傳,在拓片與印刷術並不普及的時代,筆法的傳承靠的是手把手傳授,所以一時間大師林立。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對於後世的書法家來講,能不能得到了一件晉唐名家真跡,往往決定了他的書法成就的高低,比如宋人黃庭堅見到了張旭、懷素、高閒的墨跡之後,才悟出了筆法之妙。

而對於今天人來講,能夠流傳下來的晉唐真跡如鳳毛麟角。而往往能夠「吃透」其中一件,便足以名世了!

1900年,王道士在無意間開啟了敦煌藏經洞,這一人類文明的寶庫,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其中數量最多的乃是唐代人抄寫的經卷,這些經卷是極為寶貴的書法作品,只可惜在上個世紀絕大部分已經流落海外。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而在機緣巧合之下,書法界傳來喜訊,其中一件極為罕見的唐代草書經卷,回歸國內,此帖一出,便引發了書法界的強烈反響,如今此帖被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此帖便是著名的唐代草書經卷《法華經》。這卷《法華經》乃是地道的唐代風度,讓人不服不行。如今,其價值也無法估量!

大唐王朝有著萬國來朝的盛況,宗教文化甚為昌盛,以至於有著大量的經書需求,於是便衍生出了一個「抄經」的行業,「抄經生」的人群很廣,一般有寺院的僧侶,也有落地的秀才,還有一些專門為皇家抄寫經書的職業書法家。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比如鍾紹京為玉真公主抄寫的道家經卷《靈飛經》,比如劉弘珪為武則天抄寫的小楷《金剛經》。作為一個職業,「抄經生」都是經過層層考試和選拔的。

所以如今能流傳下來的經卷,都是極為精彩的書法作品,為當代人探求古人筆法提供了一個絕好的範本!

草書乃是隸書系統第一個成熟的獨立書體,其用筆之法同樣串聯起了後來的行書跟楷書,所以從筆法貫通的角度來講,草書乃是行書與楷書的基礎。所以草書乃是每一個書法家所繞不過去的一門重要書體。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這件草書經卷《法華經》我們已經無法考證是唐代的哪一位書家所寫,但是其筆法之精巧,結字之多彩,整齊的氣度都是唐代草書中的頂尖水平,此作直接能夠媲美孫過庭的《書譜》,氣格之高,甚至猶有過之!

這件作品上的結尾之處,有著名的文字學家羅振玉與大書法家康生的收藏印和題跋文字。此作能夠在今草當中同時融匯章法筆意,在妍美的風貌中注入古雅之態,可謂是初唐時期的頂級書作了。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在小草領域,晉人有《十七帖》,隋人有《出師頌》,唐人有《書譜》,而這件《草書法華經》的問世,又為當代人探求晉唐筆法,提供了一件絕好的法帖!

此作書寫氣度嫻雅,有著濃厚的書卷氣,用筆極為精妙,在極為細小的筆觸當中具備森嚴之法度,此為當代書者所不具備的品質。堪稱無價之寶,其價值難以估量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如今,我們將藏於北京故宮的這件《草書法華經》按照原作大小進行1:1超高清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與真跡一模一樣。

欲購此唐人草書《法華經》,請點擊下面惠購:

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

相關焦點

  • 沈鵬書法潤格不俗!一幅4尺草書拍出495萬,我的天!
    展示書法有的愛好書法的朋友們,可能會有另一種感受。認為沈鵬的草書不學書譜,也不學自敘帖,而是由著自己的法度來創新,有失根源,有失法度,這樣的草書是醜書。認為沈鵬是當代醜書的開創者。我是不同意這個觀點的,因為草書這門藝術,就應該是我有我面目的創造,凡是書法大家,都是草書自有一體,自成一格的高度。所以沈鵬的草書,不但不是醜書,而是可以與懷素張旭王鐸等歷代大家一樣,依次而成為草書文化傳承的扛鼎神筆!當然,我這們說體驗沈鵬的草書價值,可能有些朋友們不同意,認為這是吹,這是捧。你想想,人家沈鵬貴為中書協的名譽主席,還用咱們這等小民去吹去捧嗎?
  • 書法中的標準草書是什麼?它有什麼實用意義?
    標準草書為現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所制訂。鑑於歷代草書形體各異,難以辨識,為方便應用,于右任提出了「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草書原則,在吸收傳統草書的基礎上,不拘泥於舊的模式,運用博採、約取、廣汲的方法,依據草書點畫結構及造型規律,將形體多變的草字定型歸類,整理出具有代表意義的草書符號,舉例注釋。在他倡辦的標準草書社的同事支持下,於1936年6月在上海編訂出版了《標準草書·千字文》。
  • 歐陽詢草書《千字文》筆法精妙,學習書法必備法帖,練字範本
    歐陽詢的楷書冠絕天下,但是他的草書也是名馳宇宙的,今天分享歐陽詢草書《千字文》欣賞歐陽詢《千字文》,可以用"晉韻唐風,精彩動人"四字概括。 在我們學習書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選擇古人的法帖來臨帖,古人云:取法乎上,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字帖沒有選好,導致自己會厭倦書法,而前功盡棄了。
  • 為您介紹唐代兩位草書「大家」
    不學習書法的朋友可能對這一行的名人無動於衷,就好比不研究微觀物理的人總說楊振寧的私生活。書法這行,即便是沒有一點基礎,也知道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再往深了一點說,知道他們是唐代人,唐代不同於秦漢,行、楷、隸、篆,各家爭鳴。
  • 他是一位罕見的草書奇才,一幅字曾賣1個多億,22歲就已名滿天下
    有過書法經驗的人都知道,書法基本可以分為五種書體,即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書體的發展次序也基本如此,對於一個成熟的書法家來講,精通五體,也是其必備的功課。我們縱觀歷代的一些書法大師,無一不是精通五體且文採超群之人,而往往能夠代表一個人書法藝術最高成就的是草書,所以說一個人的書法境界,往往要看其草書的水平高低。
  • 700年前的一幅「墨寶巨珍」,這麼美的草書,在整個書法史也罕見
    我們常說「字如其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一個生性拘謹的人是難以寫出大氣磅礴的作品的,而一個豪爽大氣不拘小節的人,其書法特點也必定不會謹小慎微!自此之後,趙子昂的書法才回歸晉人,才開始舉起了一面「復古」的大旗。元代的書壇有兩位「巨擘」,一個是趙子昂,另一個是鮮于樞,他們兩人被譽為書壇「二傑」,從整個書法史來看,趙子昂的綜合水平高於鮮于樞,而草書水平則遠不如鮮于樞。
  • 一幅草書作品一般可以從中讀到哪些信息?
    你欣賞一幅草書作品時可以從中讀到的信息一般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技術能力方面的信息1) 有沒有書法基礎?這個從用筆上可以看出來!像草書的起筆、運筆、收筆、中鋒側鋒調鋒,頓筆提按等,這些一般都是楷書等書體的特徵和基礎;像圓頭方頭的起筆特徵在隸書書體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範例!2) 有沒有草書學習的基礎和常識? 比如草書很多字是古人創立的和書寫習慣,不同於自己造字!另外草書不同於楷書行書,它體現出來的兩個字之間那種筆斷意連,或筆筆相連的特徵魅力,作者處理的如何?也可以一目了然!
  • 書法中的草書是什麼,真是潦草的書體嗎?顧名思義害了很多人!
    自己練著練著慢慢會形成一種「我字體」,並且自我感覺良好,寫得還不錯,甚至以為自己字的風格很有氣質,沉浸在「我字體」中無法自拔,後來,慢慢的進入大學,遇見的人多了,優秀的人結交多了發現自己的「我字體」醜得一批。特別是寫行書,草書的,寫的時候自己開心得不得了,認為領悟到了書法的精髓,只有自己看得懂自己寫的是什麼,甚至認為自己的字像一些老中醫的字一樣,看不懂就對了。
  • 欣賞永書草書書法,品味古典詩詞之美(七絕2)
    自唐代七絕成熟以後,名篇佳句極多,題材也極為廣泛,詠史懷古、議政言志、訴怨陳情等等,可謂精彩紛呈,毫不誇張地說,七絕是全世界詩歌類文學作品中最受喜愛的體式,沒有之一。在我國燦爛的古典文學歷史上,曾經湧現出許許多多偉大詩人,其中王昌齡、李白、高適、岑參等等堪稱當時詩壇上的一批七絕高手,其中王昌齡更是有「七絕聖手」、「詩家天子」的美譽。
  • 中書協胡秋萍人美書法更美,草書蒼勁婉約,卻被網友批評筆法胡亂
    對於胡秋萍的書法,小編在過去關注過,胡秋萍作為一位女書法家曾被評為「當代十大女書法家」之一,也算是對她書法成績的一種肯定,她可以說是書壇真正的人美字更美的大家。胡秋萍書法縱觀胡秋萍的書法作品,深厚的碑帖基礎在她的筆畫裡深刻明顯。胡秋萍的書法古韻較濃,其書法多取於王羲之及唐代的顏柳之書,懷素、王鐸對她後來的草書風格有著揮之不去的影響。
  • 一件書法寫1000多字,獲草書展最高獎,專家:讀不下去
    書法界叫陳亮的有好多個,但四川的陳亮尤其有名。因為這個陳亮屢次在全國書法大展獲獎、入展,是當代書壇比較活躍且有一定成績的書法家。陳亮書法陳亮在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上,同樣獲得最高獎。他的草書作品,明顯帶著簡牘書法的特徵,書寫自然輕鬆率意,在體現熟練地書寫技法之外,透漏著一股野逸之氣。當代書法取法越來越廣泛,並不僅僅拘泥於經典,陳亮以漢簡為主攻方向,能看出其對《居延漢簡》《馬圈灣漢簡》《敦煌遺書》等的深入研習。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書法中還融匯和「二王」的筆意,巧妙地融簡入草。
  • 從胡抗美、呂金光師生書法聯展看到:呂金光草書的「勢」與「韻」
    現為四川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四川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專業委員會委員。多次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書法篆刻大展評委。書法作品共入展獲獎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重大書展四十餘次。
  • 一卷唐代的高清敦煌寫經,端莊俊秀、神完氣足!能否入圍中書協?
    一般來講,敦煌石窟、壁畫(多為佛像、佛畫)無論是在造型、色彩、形象性等方面比敦煌寫經更為吸引人,畢竟好看是吸引人的第一步。但敦煌寫經往往又與敦煌石像壁畫密不可分,因為佛像、佛畫、佛經,都是佛教的具體呈現。從唐初至晚唐的200多年中,唐朝諸多帝王崇佛佞佛。
  • 草書書法作品欣賞合集(七言絕句4)
    自唐代七絕成熟以後,名篇佳句極多,題材也極為廣泛,詠史懷古、議政言志、訴怨陳情等等,可謂精彩紛呈,毫不誇張地說,七絕是全世界詩歌類文學作品中最受喜愛的體式,沒有之一。在我國燦爛的古典文學歷史上,曾經湧現出許許多多偉大詩人,其中王昌齡、李白、高適、岑參等等堪稱當時詩壇上的一批七絕高手,其中王昌齡更是有「七絕聖手」、「詩家天子」的美譽。
  • 廢紙千張,他的兩件作品入書法國展,楷書古樸、草書奔放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湖北書法家陳逸兩件作品入展,一件楷書作品,一件草書作品,展示出多種書體的創作實力。陳逸全國書法篆刻展,作為書法界最高的展覽,對書法創作者的要求是很高的,不僅要有很高的書法創作水準,而且要求入展作品的美觀與完整。所以,對於向國展投稿,每位作者都會對作品進行長時間的構思,並一遍一遍地完善。
  • 這位六指醜八怪,書法精妙入神,筆下書法盛傳近500年
    明朝中期的書壇之上,有這樣幾個人撐起了一片天,他們就是名留青史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以及徐禎卿,這四人的書法各有各的特點。就拿祝允明來說,他被後世多位書法家,奉為「明朝狂草第一人」,其草書功力遠超同代之人,說是冠絕大明朝也不為過。
  • 在書法中,草書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草書的產生,是在秦時戰事頻急,戰攻並作,軍書交馳,信鴿紛飛,迫於軍情,篆隸費時,趨便救急,故作隸草。漢末張芝所創今草,把原來實用型的草書,轉變成了更富於觀賞性的書體。若以楷書的結構點畫為標準,則草書的首要特點是簡約,筆畫省而又省、簡而又簡。
  • 唐代書法高人,總結了《論用筆十法》,整整10條,請背下來
    唐代有位書法高人,名叫張懷瓘,對自己的書法水平非常自信,自稱:「正楷、行書可比虞世南、褚遂良,草書欲獨步於數百年間。」遺憾的是,他的書法,並無真跡傳世,所以說呢,我們也沒有機會去領略他的風採了,也無法判斷他是不是在吹牛。
  • 嶽飛的草書你見過嗎?氣勢豪邁,飽含英雄氣息
    但是,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位民族英雄、愛國將領,卻並不知道他還是一位功力超絕的書法大家。諸位都知道,書法界裡一直流傳著「字如其人」的說法,即「觀其字便能知其人」,也就是從一個人的書法中,就能看出此人的人品如何。而嶽飛,正是字如其人的典型代表。
  • 成語「入木三分」:王羲之書法功力的深度 其遒勁筆力赫然可見
    唐太宗讚美東晉王羲之書法為古今盡善盡美第一人!書法墨跡讓人玩之不倦的,就王羲之一人。唐代張懷瓘《書斷》說王羲之的書法登峰造極:「備精諸體,自成一家法,千變萬化,得之神功。」人稱王羲之「書聖」,他的書法,草、隸、八分、飛白、章、行書各體無所不工,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