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書法寫1000多字,獲草書展最高獎,專家:讀不下去

2020-12-03 書法田園

書法界叫陳亮的有好多個,但四川的陳亮尤其有名。因為這個陳亮屢次在全國書法大展獲獎、入展,是當代書壇比較活躍且有一定成績的書法家。

陳亮

比如他曾獲得全國首屆孫過庭獎行草書大展最高獎、全國首屆沈延毅獎書法篆刻展最高獎、全國第二屆平復帖書法篆刻展最高獎等,並30餘次入展包括十一、十二屆國展在內的全國大展。

陳亮書法

陳亮在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上,同樣獲得最高獎。他的草書作品,明顯帶著簡牘書法的特徵,書寫自然輕鬆率意,在體現熟練地書寫技法之外,透漏著一股野逸之氣。

當代書法取法越來越廣泛,並不僅僅拘泥於經典,陳亮以漢簡為主攻方向,能看出其對《居延漢簡》《馬圈灣漢簡》《敦煌遺書》等的深入研習。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書法中還融匯和「二王」的筆意,巧妙地融簡入草。再加上他對書法作品形式的嘗試,連接了古典與現代的視覺效果,呈現出清新簡淨的風致。

陳亮全國第三屆草書展獲獎作品

但是,陳亮的作品也並非沒有缺點。以他在全國第三屆草書展獲最高獎的作品來看,仍有值得說道的地方。 陳亮的這件作品是由10個長方塊面組成,小幅迭加就成了巨幅,現在都這麼弄,化整為碎塊,就是不願意寫成一個整塊。

這是一件典型的以多取勝、以密取勝的作品。在這個競爭的書壇,如何能勝過他人,可以嘗試許多方法,把許多方法都拓展了,字多且密集就是一種。至於這10塊裡面都寫些什麼,我想只有兩種人會細看過,一是作者本人,二是寫評論的人。其他人誰有這種閒功夫、閒心情。

獲獎作品局部

就像福建師範大學朱以撒教授說的那樣,字寫得多,就能獲獎?這樣的作品讓人欣賞著實太費勁,緣由是字多密集,找不到什麼美感——辛苦當然也有價值,但辛苦未必能創造審美價值。

此作寫得比較自然。自然的來源就是抄書一般的運動,抄多了麻木了也就自然了。自然中又很隨便,有章草形無章草味。抄得太快了,筆收不住,墨留不住,也就輕滑過去。

獲獎作品局部

此作是趨於清秀的,清秀的作品更需要骨力,否則一流動就散了、花了。我們讀宋克的章草,清秀而有骨,細膩中有堅韌支撐,因此字字可觀、可品。

陳亮的作品欣賞起來覺得散漫、雷同,讀三兩行、一小塊尚可,讀完全部真有如行於鬧市,到處是喧囂之聲,令人煩躁。為什麼閱讀一幅作品精神上得不到提升,得不到陶冶之樂、安和之趣,反而生出許多牴觸。我以為是缺乏創作構思,以為字多、密集就有好效果,把什麼都塞進去,塞滿空間。

獲獎作品局部

字很多很密,分量就很重嗎?如果沒有美在其中,也就是一堆墨。這麼多的數量相加並沒有增加美感,反而讓人覺得如同遊戲一場。在一幅作品之內要如何協調,這也是很值得思量的。

陳亮的作品以章草為主,也加入了其他元素,它們有的與章草不融 洽、不相配,這也使人在欣賞中感到亂石嶙峋的不順、不和。同時,筆畫的雷同也很明顯。在黑白關係中,只知道使之黑,市井氣就重了。

陳亮書法

相關焦點

  • 獲書法大展最高獎的草書,因太雜亂被批不該獲獎,你怎麼看?
    李由憑藉草書,在全國書法大展上屢屢獲獎、入展。比如他在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上,就獲得了最高獎——優秀獎。我覺得是兩件作品,一件是草書,一件是楷書。草書為正殿,楷書是偏房。草書為主,生怕欣賞者看不出寫什麼,又加一件楷書補充說明。這樣,重複了三次「唐人禪詩一首」。真是太刻意安排了。
  • 草書展獲最高獎,寫得卻不像草書?作者錯把草書當楷書來寫
    遼寧書法家辛宏近幾年書法作品頻頻入選全國大展,比如獲得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佳作獎、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三等獎等,體現了他在書法創作上的實力。造成這種斜勢的方法是讓每個單字都往右傾斜,這樣,當一個個傾斜的字疊加起來時,整行便呈傾斜之勢。將字寫斜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打破上述四平八穩的結字和章法的缺陷,取得險絕生動的審美效果,這種追求是沒有問題的,但追求的結果卻不太理想。草書的勢應該是豐富多彩、變幻莫測的。每一行的取勢相互應有對比變化,而不是如辛宏這樣幾乎是7行平行的斜線。
  • 習字雅性:如何寫得一手好字?看看硬筆書法怎麼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對一件事感興趣,那就成功了一半,練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樹立一個觀念,不是別人要寫好,而是我要寫好。如果你有一段時間對寫字不感興趣,那就需要慢慢培養興趣。如果你想寫的好,就一定能寫得好。2、了解學習硬筆書法的基本知識。
  • 歌唱家雷佳的字寫得很不錯,靈秀韻致秀外慧中,網友:字美人更美
    雷佳雷佳的字寫得遒勁有力,格局大氣,有勢有法度。與其歌聲形成鮮明對比。歌聲清脆亮麗,溫婉可人。字卻沒有溫柔的筆鋒,都是遒勁有力的筆畫。雷佳的字算不上書法,但是就字體結構而言寫得非常的不錯,運筆流暢,布局合理,書寫功力還是不錯的。字寫得好和一個人審美能力很重要。結構安排。筆畫疏密,輕重的用筆黑等。一個人要想提高書寫水平,首先是提高自身對書法藝術的審美水平。就好比你喜歡草書風格的字,你就會朝著草書的風格去書寫,就算寫得出神入化也是草體的味道;如果你喜歡的是歐楷,那麼你的字也會朝著橫平豎直的方向發展。這就是審美意識筆法的左右。
  • 怎樣把硬筆字練成書法
    正確的硬筆書法之路 1.臨帖尊法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書法家是不經臨習而成功的,沒有一個字寫得好的人是不經過臨帖的。只有臨帖,取法唐楷、晉行、漢隸、秦篆等傳統的東西,才會有所獲。
  • 白巖松寫書法?看這字筆走龍蛇,但是距離書法藝術還是有距離的
    白巖松寫書法?看這字筆走龍蛇,但是距離書法藝術還是有距離的。白巖松是一位比較有成就的節目主持人,口才好,思路清楚,解答問題有條不紊。但是,有愛好藝術欣賞的朋友們,會通過各種平臺看到白巖松的書法作品。那麼,當你遇到落款為白巖松的書法作品的時候,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白巖松寫書法?
  • 兩種色宣、4種書體,這件獲蘭亭獎的書法,真是用心良苦
    在書法人心中,有兩個展覽地位最高,其一是國展,另一個是中國書法蘭亭獎。這兩個展覽都成得上書法的最高獎。在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浙江書法家婁東昇的楷書獲得佳作獎二等獎,讓人有豔羨之感。婁東昇五屆蘭亭獎獲獎作品婁東昇平日的書法創作,以碑體楷書為主。在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婁東昇的獲獎作品就是一件魏碑作品。這這件作品中,婁東昇用了兩種顏色的宣紙進行拼接,屬於很流行的作品樣式。
  • 著名相聲演員馬季,18幅精品書法展,專家:字很好,但不是書法
    馬季馬季的書法可以說是字如其人、字隨人性、一個邘文答武的人是寫不出這手好字的,確實不易。精、氣、神剛裡帶正、勁中帶柔。馬季馬季的書法曾經高價拍賣過,在網上爭論很多,有人說就是名人效應,談不上書法。一些書法協會的專家也說馬季的字不是書法。對此我認為,書法是一種藝術,不能以人定價!
  • 安醫大專家獲全國男科學最高獎項「郭應祿男科獎」
    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安醫大副校長、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梁朝朝教授獲頒2020年全國男科學最高獎項「郭應祿男科獎」,一附院泌尿外科張力副教授獲「郭應祿傑出青年專家獎」。「郭應祿男科獎」由北京郭應祿泌尿外科發展基金會發起,中國醫師協會男科與性醫學醫師分會負責評選,每年僅評選2人,以表彰獲獎者在男科領域的卓越貢獻。
  • 讀書郎網校小學硬筆書法課上線,書法名家帶孩子寫好中國字
    寫得一手好字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漢字文體美、筆畫多困擾著每一個初學寫字的孩子。特別是9月新學期開學,進入新年級的一二年級小學生要開啟識字、寫字的歷程。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6歲的小朋友邊抹眼淚邊埋怨父母取的名字難寫,自己為什麼不叫一一,父母對著孩子作業本上「鬼畫符」的字發愁。六七歲的小朋友遇上筆畫多的漢字,足以讓家長老師頭疼不已。
  • 用「針管」和「漁網」寫書法:邵大師自稱「不次於王羲之」
    一副書法大作完成後,除了他,或許沒人看得懂到底是寫了什麼。不過,邊上卻依然有很多人大喊著好!自此,邵大師被世人成為「射大師」,他的手法被人稱為「射書」或者「射墨」。大師不是一天煉成的。邵大師出生於1962年,按理說,時至今日,也才五十多歲,不過卻打扮的和一個發福版的風清揚一樣,白須徐徐。
  • 乞丐在街上寫了一地好字,卻被專家嗤之以鼻
    但如今,專家們有一種怪癖,不管做什麼事,總會有人喜歡把問題扯進來。純粹就服裝而言,一件衣看了。這種行為普遍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其背後也隱藏著對非名牌商品輕視。不能理解的是,同樣的字體,如果寫的人是個乞丐,專家們會認為這種字體毫無價值。這類作品在他們看來,一開始就是為賺錢而創作,有著不純的目的,然後價值就會下降。
  • 王羲之《喪亂帖》中的「獲」字
    #書法#這裡擬分析其中的字勢。先看「獲」字。圖一這個「獲」字(圖一)的筆勢有疑問,從哪裡起筆?草書反犬旁好像有兩個撇,哪是第一筆?慣常的起筆(圖二,《書譜》中的「獲」字)應該是長畫,但實際上很可能是下面的短畫。
  • 肖凌之趣談諧音字,點睛讀與寫
    無論多晚,都一定會擠時間閱讀寫作,常常深夜挑燈,正如他在書中說的:「在忙碌工作的閒暇,始終有一種學習和思考新事物的習慣,並不時地寫寫所思所得。」哪怕一句有思想的話,他也會抽空記下。我知道他「非漢語言文學科班出身,也沒有專門研究漢字的經歷」,卻沒想到他從平時的閱讀中發現了漢字的「神奇」和偉大,悟出了漢字背後蘊藏的深層內涵,特別對諧音字的探尋和研究,頗有獨到見解,令人嘆服。
  • 100餘字的八尺楷書大作,將唐楷寫靈動,入了12屆書法國展
    謝紅兵(左)在書法海選中領獎今天,我們主要來看看謝紅兵入了國展的這件作品。他的這件作品,書體為楷書,融合了多家風格,並且將靜態的楷書寫得更加靈活。這幅字取自唐,卻能融入行書節奏,意態活潑,這些都是成功之處,值得肯定。古樸拙澀中不失靈動飛揚,把靜穆的楷書寫活了起來,這是當代楷書創作的一個趨向。如此也避免了大篇幅楷書容易單調、呆板的弊病。
  • 「我寫吾心」 王星書法藝術欣賞
    書法是靈性的尤物。雖與王星兄素未謀面,最奇妙的是讀其書法卻有一種衝擊人心的濃厚情感。自從與王星兄接觸以後,了解其諸綜合素養和孜孜以求的超越向上精神,簡單用一句"崇拜"已不能表達我的仰慕之情。讓我由衷地喜歡、敬佩他。這不是財力、權勢,而是一種學識涵養。  王星,2016首屆"天涯海角杯"書法大賽。以紮實的書法功底,直率性情,借古開今的時代藝術精神,出類拔萃榮獲"天涯海角杯"一等獎!
  • 達州市中心醫院發布公告,最高獎20000元
    要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簡明易記、寓意深遠,原則上字數不超過30個字;5. 附創作者說明及釋義說明。(四)醫院精神1. 要反映醫院的行業特點和職工的精神風貌,既要凸顯辦院宗旨、核心價值理念,又要體現時代特色和發展方向;2. 要求字數精煉,言簡意賅。
  • 500字作文有30處錯誤:有電腦了,還寫啥漢字?
    近日,長春市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向記者反映,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生 和家長表現出了對漢字書寫的忽視,這迫使她在教學過程中,不得不把加強漢字的書寫能力作為新的課題來研究。 據了解,隨著電腦的廣泛應用,很多人已經書寫不出美觀大方的方塊字了,不但經常提筆忘字,更無法進行毛筆書法的寫作。有專家認為,過於依賴微機、打字、簡訊的便利,將使漢字書寫面臨尷尬處境。
  • 字醜誰的錯?專家稱缺少快寫體教育惹的禍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現在學生寫的字真是沒法看」「小學生也就罷了,大學生寫的字可真不像個大學生」這樣的感嘆,念了多年書,卻連最基本的字也寫不好,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專家一語道破天機:字醜不是學生的錯,而是缺少快寫體教育惹的禍。  「快寫體教育的缺失是許多人字醜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秘書長鄭曉華教授說。
  • 呼聲最高的下一屆書協主席,被指是位「錯字先生」?
    引該書友例證:「將「護國」寫成「獲國」,將「舉國」的「舉」字多寫一橫(見圖一),將「墟裡」的「裡」寫成「裡」字(見圖二),將「收拾」寫成「收掄」(見圖三),將「般若」的「若」字草字頭下寫成「石」字(見圖四),甚至在「人大兩會」前面冠以農曆紀年的「丁酉」二字(見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