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展獲最高獎,寫得卻不像草書?作者錯把草書當楷書來寫

2021-01-09 書法田園

遼寧書法家辛宏近幾年書法作品頻頻入選全國大展,比如獲得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佳作獎、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三等獎等,體現了他在書法創作上的實力。

辛宏

他在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上,獲得佳作獎的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不是草書,而是行書,且是顏真卿外拓筆法的行書。但審視每個字形,這又的確是一幅草書作品。問題何在?

辛宏第三屆草書展獲獎作品

01先說用筆

用筆沒有問題。辛宏的用筆厚重飽滿,行筆乾淨利落,側鋒取妍,中鋒得力,可謂善用筆者。同時,在圓筆為主的前提下又偶然使用方筆,豐富了毛筆的表現方式。

02次說字法

辛宏書法

從單個字形來看,辛宏作品的草法也沒有問題,基本都是標準的草書或行草書。但審視每個字的神態,總覺得四平八穩,每個字基本都是四方形,單字所佔空間都填得很滿,有顏體楷書的意味,厚實有餘,靈動不足。

雖然有個別字有所誇張,但不過將字形拉長而已,仍然是方形,仍然缺乏跌宕生動的姿態。如第3行的「神」字,第4行的「邪」字,雖佔據兩字的空間,但過於平正的結字使得其本應產生的變化消解殆盡。

辛宏書法

03再說章法

辛宏此作在章法上也表現出與字法類似的共同特徵,呈自我封閉的方塊形。整幅字四角填滿,加上落款共7行字,每行都首尾對齊,雖然第3、6行有兩處行末留白,但被第1、2、4、5、7行末端整齊的邊線所包圍,完全失去了留白應有的空靈感。

不僅行末下線整齊,每行字的起首也完全對齊,出現了整齊的上邊線。這樣,整幅作品便成為類似於碑刻的章法,僵化刻板,毫無草書的狂放縱恣。

辛宏書法

04最後說行氣

在行氣上,作者大概為了避免平板,有意使每行都呈右上左下傾斜之勢。造成這種斜勢的方法是讓每個單字都往右傾斜,這樣,當一個個傾斜的字疊加起來時,整行便呈傾斜之勢。

將字寫斜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打破上述四平八穩的結字和章法的缺陷,取得險絕生動的審美效果,這種追求是沒有問題的,但追求的結果卻不太理想。草書的勢應該是豐富多彩、變幻莫測的。每一行的取勢相互應有對比變化,而不是如辛宏這樣幾乎是7行平行的斜線。

辛宏書法

看看古人的經典草書,每一行都如遊龍行走,每行的走勢也不拘一格,左傾右側、顛倒淋漓,一般不會出現行與行之間平行走向的情況。而辛宏這樣的安排,有山石堆砌之狀,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給人以端莊有餘而活潑不足的強烈印象。

當代書法中這種寫法還是比較普遍的,說明當代書家對草法的繼承普遍都有不足,多數人都能意識到草書的動態變化,卻不知道如何變化,只能一路歪斜,在歪斜中反而出現另一種僵硬的形式,從而與草書精神相違背。

辛宏書法

05總結

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可能是作者對行書的熟悉程度更高,因此,以自己熟悉的行書觀念進行草書創作,結果造成這種情況的出現。孫過庭《書譜》有云:「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可見,情性在草書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而達其性情的手段則是形質,所以形質也不可忽視。

辛宏書法

從辛宏的作品看,他並不缺乏情性,但情性用在何處則是他存在的問題。辛宏的點畫過於注意形質,而運筆使轉則過於放鬆隨意,也就是說,辛宏犯了「以使轉為情性,以點畫為形質」的錯誤,以楷書的觀念寫草書,因此,此幅草書越看越像行書,就不足為怪了。

相關焦點

  • 獲書法大展最高獎的草書,因太雜亂被批不該獲獎,你怎麼看?
    李由憑藉草書,在全國書法大展上屢屢獲獎、入展。比如他在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上,就獲得了最高獎——優秀獎。我覺得是兩件作品,一件是草書,一件是楷書。草書為正殿,楷書是偏房。草書為主,生怕欣賞者看不出寫什麼,又加一件楷書補充說明。這樣,重複了三次「唐人禪詩一首」。真是太刻意安排了。
  • 一件書法寫1000多字,獲草書展最高獎,專家:讀不下去
    陳亮比如他曾獲得全國首屆孫過庭獎行草書大展最高獎、全國首屆沈延毅獎書法篆刻展最高獎、全國第二屆平復帖書法篆刻展最高獎等陳亮書法陳亮在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上,同樣獲得最高獎。以他在全國第三屆草書展獲最高獎的作品來看,仍有值得說道的地方。 陳亮的這件作品是由10個長方塊面組成,小幅迭加就成了巨幅,現在都這麼弄,化整為碎塊,就是不願意寫成一個整塊。這是一件典型的以多取勝、以密取勝的作品。在這個競爭的書壇,如何能勝過他人,可以嘗試許多方法,把許多方法都拓展了,字多且密集就是一種。
  • 草書如何寫,這些基本技法要掌握
    書法藝術所說的草書,不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潦草書寫字體的本意。而是一種有傳承、有技法,相對規範的一種書法格體。根據草書的形式,又分為章草、小草和狂草三種類型。其中,傳承歷史最悠久的草書是章草,它是在秦隸基礎上不斷演變而成的一種書體。而小草呢,是在章草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書法形體。
  • 廢紙千張,他的兩件作品入書法國展,楷書古樸、草書奔放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湖北書法家陳逸兩件作品入展,一件楷書作品,一件草書作品,展示出多種書體的創作實力。陳逸全國書法篆刻展,作為書法界最高的展覽,對書法創作者的要求是很高的,不僅要有很高的書法創作水準,而且要求入展作品的美觀與完整。所以,對於向國展投稿,每位作者都會對作品進行長時間的構思,並一遍一遍地完善。
  • 學習草書要有什麼基礎?沒有法度,寫出來的字只能是「虛無縹緲」
    導語:學習草書要有什麼基礎?沒有法度,寫出來的字只能是「虛無縹緲」說到「草書」,就容易讓人想起唐代的「癲張狂素」之稱的張旭、懷素,這二人可是中國幾千年書法史上赫赫有名的書法大家、草聖,他們的草書行筆如錐畫沙,含蓄而奔放,飄逸自然,筆力驚妙,以至於後人學習草書都紛紛效法張旭、懷素二人,那麼學習草書要有什麼基礎呢?
  • 王羲之最厲害的是楷書、行書還是草書?
    但是,對王羲之頗有研究的書法家寇克讓說,王羲之固然真行草諸體兼善,但非要論以先後的話,他首先是一個草書家,其次是楷書,最後才是行書。 我們不妨看看寇克讓的幾條證據: 第一,王羲之成名於草書。
  • 祝枝山的草書,是草書學習者,珍藏學習的精品!
    中國書法傳承中,草書中的狂草是一種特別的存在,狂草是書寫者用滿懷的激情來書寫的,書寫著往往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中,觀賞者從狂草的書法中能感受到書寫著的情緒變化。張旭的草書是對楷書和行書的一種升華,懷素的草書受張旭草書的影響,在張旭草書的基礎上又有了自己的風格,懷素醉酒後書寫草書,筆墨揮灑如行雲流水,激情澎湃,速度時快時慢,字體時大時小,墨跡時粗時細,變化莫測。祝枝山就是融合了這兩位書法家的草書,成為後來草書學習者與草書繼承者的榜樣,人稱:「枝山草書天下無,妙酒豈獨雄三吳!」。
  • 草書欣賞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 這是什麼道理
    一般說來,楷書成家的門檻高,按照田蘊章的書論:十年之功,方成楷家。當然,有人對田蘊章的這種說法也表示有不同意見,因為從實踐層面來看,許多練田楷的人並不需要十年,也能把田楷寫得氣蘊生動。原因在于田楷是技術化了的新時代楷體,因為有技術標準,所以修功不需十年,三兩年參加書展就不醜看,拿獎是沒有問題的。拋開楷書欣賞不說,專說草書欣賞。草書書寫(寫成)的門檻非常高,並不是你胡鉸幾筆就能成草的。但是草書欣賞的門檻並不高,仁者可賞,智者可賞,雅者可賞,俗人可賞。一干人等可盡賞草書,雖然賞閱結果有所不同,但多會歸於「越賞越醜」的結局。
  • 宋徽宗的草書原來這麼好,筆走龍蛇、一瀉千裡,不知何人能及?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在宋朝書法史上有著著名的「宋四家」,他們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他們四個人代表了北宋書法的最高水平,到了南宋時期,書壇出現了一位特殊的書法家,他的職業是皇帝,論及書法水平,他的書法整體的氣格上超越了
  • 當代狂草書最得唐宋法度者,王厚祥草書
    當今寫草書,寫得五花八門的眾多,真正深守傳統、寫得好的少。劉洪彪、胡抗美、張旭光、王厚祥皆是當今書壇草書大咖,四人聯合舉辦的:萬殊一相,狂草四人展,真是當今書壇一大盛事。四人草書,劉洪彪早期小草傳統功力深厚,主要取法懷素小草千字文,後期草書主要是以形式為主,雖章法有很多獨到之處,形勢新穎,但離古韻已遠。張旭光草書,頗有可觀處,行筆風疾電掣,神氣流暢,似有「黑雲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其臨寫《聖教序》形神兼備外更有另一番風味,曾提出「到位」與「味道」之觀點。
  • 「藏」在草書裡的數字密碼,你找到了嗎?
    今天我們要學的是「秋收冬藏」四個字,先來看智永的寫法:(左邊為草書,右邊為真書)首先看這個「秋 」字:寫法點撥:「禾」字旁的草書寫法改變楷書的筆順,把撇和豎鉤連成一筆來寫,鉤上去之後連寫兩橫,第二橫直接連到右邊寫「火」字,「火」的草書簡化為一個「大」字
  • 楷書寫得太像行書,遭國展評委淘汰!你說冤不冤?
    筆者由於評選信息儲備不完善,所以,僅就『楷書界定』這個具體問題發表個人的看法。 十二屆國展楷書終評投票之後,有作品文本審讀的環節。以往絕大多數的展覽是不分字體評選的,如果不分體評選,就不存在字體界定問題,完全由作者自由發揮。 可以草書、行書混合,謂之『行草』;可以楷書、行書甚至草書共融,或謂之『行楷』,也有『草隸』『草篆』。這類作品從來沒有爭議,唯以藝術標準評判。 此展是按照字體投稿評選的。這裡必然就存在字體界定的問題。
  • 什麼是「草書」?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草書」最大的特點,就是「草」,就是減省筆畫。其餘的特點,說多了都是耍流氓。什麼連綿不斷,收放變化,都是在藝術角度上發展過來的。草書最開始的時候就是篆隸減省筆畫,加快速度寫出來的,百分之90的筆畫都是「斷」的。如我們看最早的簡書,包括來規範草書章草,連筆都不多。減省筆畫,就是草書的特點。
  • 他是一位罕見的草書奇才,一幅字曾賣1個多億,22歲就已名滿天下
    我們縱觀歷代的一些書法大師,無一不是精通五體且文採超群之人,而往往能夠代表一個人書法藝術最高成就的是草書,所以說一個人的書法境界,往往要看其草書的水平高低。宋徽宗是一位罕見的草書奇才,他對於草書的藝術感知力能夠直追唐人,這當然與他出生的環境有關係,作為皇室子孫,並且最後當上皇帝的人,他有著得天得厚的學藝環境和優渥的生活環境,這些都極大滋養了他的草書藝術。
  • 草書可分為哪幾種呢?
    談中國書法時,我們通常會說有篆、隸、真、行、草五種字體,而楷書又有歐、顏、柳、趙四大經典字體,那麼草書是中國書法中最能發揮書法家個性的書體,同時草書也是難度最大的字體,實際上草書規矩更嚴格,基本上要求筆筆中鋒,草書看起來隨意其實法度很嚴,歷來上能達到草書大家的書法家並不多,草書也是書法發展演化出來的一種書體
  • 歐陽詢草書《千字文》筆法精妙,學習書法必備法帖,練字範本
    歐陽詢的楷書冠絕天下,但是他的草書也是名馳宇宙的,今天分享歐陽詢草書《千字文》欣賞歐陽詢《千字文》,可以用"晉韻唐風,精彩動人"四字概括。 在我們學習書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選擇古人的法帖來臨帖,古人云:取法乎上,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字帖沒有選好,導致自己會厭倦書法,而前功盡棄了。
  • 從胡抗美、呂金光師生書法聯展看到:呂金光草書的「勢」與「韻」
    2006年中國書法最高獎第二屆「蘭亭獎」藝術獎獲得者2012年中國書法最高獎第四屆「蘭亭獎」藝術獎獲得者2009年中國書法最高獎第三屆「蘭亭獎」藝術獎提名獎、理論獎獲得者2008年獲全國第二屆草書藝術大展一等獎2007年獲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三等獎2009年獲四川省政府巴蜀文藝獎一等獎書學理論研究方面共撰寫發表了四十餘萬字書學理論文章
  • 一幅草書作品一般可以從中讀到哪些信息?
    你欣賞一幅草書作品時可以從中讀到的信息一般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技術能力方面的信息1) 有沒有書法基礎?這個從用筆上可以看出來!像草書的起筆、運筆、收筆、中鋒側鋒調鋒,頓筆提按等,這些一般都是楷書等書體的特徵和基礎;像圓頭方頭的起筆特徵在隸書書體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範例!2) 有沒有草書學習的基礎和常識? 比如草書很多字是古人創立的和書寫習慣,不同於自己造字!另外草書不同於楷書行書,它體現出來的兩個字之間那種筆斷意連,或筆筆相連的特徵魅力,作者處理的如何?也可以一目了然!
  • 骨力三問:書法的骨力是什麼 骨力是如何產生的 草書需要骨力嗎
    草書需要骨力嗎?等等問題,的確不是十分清楚。什麼是骨力?按照字面解析,是筆跡如骨,十會堅硬。大約就是這個意思,骨力不是實力,而是中正的視覺效果。物體之間的牽引力是實力,書法的骨力其實是一種觀賞結果。所以骨力為虛,是對字體形態的借力形容。書法作品的骨力是如何產生的呢?
  • 田蘊章楷書行書草書欣賞,1個字3種寫法的好字帖,寫好字請收藏
    田蘊章楷書行書草書欣賞:書者介紹:田蘊章,田蔭亭之長子,字存文,蟠逸齋主人。原籍河北省河間縣臥佛堂鄉河西村。1945年生於天津。現執教於南開大學,為東方藝術系副教授、中國書法協會會員、天津書法家協會理事、南開區政協學委、市公安局特邀監督員。強烈抨擊當代歪風邪說,強調中華文化走正統之路。館閣體有缺點,但是,成就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