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草書」?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2021-01-12 書法心法

草書的主要特點?

當然是「草」了!

但是此「草」非「潦草」,這是很多愛好者理解草書的誤區。

那什麼是「草」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草草結束」中「草」的意思,簡而言之就是偷工減料省了步驟的字。

「草書」最大的特點,就是「草」,就是減省筆畫。其餘的特點,說多了都是耍流氓。

什麼連綿不斷,收放變化,都是在藝術角度上發展過來的。

草書最開始的時候就是篆隸減省筆畫,加快速度寫出來的,百分之90的筆畫都是「斷」的。

如我們看最早的簡書,包括來規範草書章草,連筆都不多。

減省筆畫,就是草書的特點。減省的好,減省的位置對,就是草法對。

用筆起行收有度,就是筆法準。

其實草書很簡單,只要花一點時間去熟悉一下草法,別盲目的把草書當成「潦草的字」,當成龍飛鳳舞的字,就很容易入門。

很多人覺得草書難,其實草書入門一點都不難,之所以很多人都走歪路,沒能入門,就是因為連「草書」這個概念都沒弄懂。

還有就是草書的技巧,這個技巧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

確實跟所學字帖有關係,如果學王羲之《十七帖》則比較規矩,起收筆,轉折之法是基礎,不難的。但是如果學書譜,行筆就是一大技術難關,如無好的基礎,則不可能臨的像。

再有就是張旭懷素一類,重視線質和變化,也需要一些基礎,不可直接上手,否則抓不住重點。

草書,大草狂草也都是小草中來,小草中的減省筆又是章草中來,所以學草書,技巧要循序漸進,最早的章草技巧相對最簡單,越後來越難,真到傅山王鐸徐渭的時候,無論是章法結構還是用筆墨色,都已經非常豐富了,很難把握。

所以說技巧,沒什麼用,還是要從基礎來。學會小草筆法,則通過一定練習,自然會了解大草為何物,二者之間的區別。如果一上手就是大草,無論從字形還是用筆上,都不可能學到重點,除非有高人帶。

說以談技巧又是多餘的。

歷代書法名家,只有草書有「聖」,這就說明草書相對其他書體來說更容易分高低,更容易見高下,則也意味著更難,一點都糊弄不得。

所以,練吧,十年八年的草書功夫,別說野路子,即便專業者,也只是個入門水平而已。

我自己寫草書,從來沒有一幅是能看著滿意的,也不是天賦和努力的問題,實在是古人高度太高,今人難追。即便是今人優秀草書家,亦難企及。

相關焦點

  • 火影忍者,鼬神臉上的紋路到底代表了什麼?大多數粉絲都理解錯了
    其實大多數粉絲都理解錯了。說到宇智波鼬,看過動漫的小夥伴應該都很了解,他可以說是一名身在黑暗中,心卻向著光明的強者。因為超高的天賦,以及強大的學習能力,所以從小便被稱為「天才忍者」,實力極其強大,最擅長的便是幻術。
  • 書法中的草書是什麼,真是潦草的書體嗎?顧名思義害了很多人!
    自己練著練著慢慢會形成一種「我字體」,並且自我感覺良好,寫得還不錯,甚至以為自己字的風格很有氣質,沉浸在「我字體」中無法自拔,後來,慢慢的進入大學,遇見的人多了,優秀的人結交多了發現自己的「我字體」醜得一批。特別是寫行書,草書的,寫的時候自己開心得不得了,認為領悟到了書法的精髓,只有自己看得懂自己寫的是什麼,甚至認為自己的字像一些老中醫的字一樣,看不懂就對了。
  • 草書的根本是什麼?
    用白話文講,當解讀為:草書以點畫傳達書家的情感與性靈用筆的使轉作為草書創作的基本要素。從中可看出"使轉"是草書創作最基本要素,"點畫"是書家傳達主觀意識的橋梁。《書譜》又云:"草乖使轉,不能成字"。如果草書缺乏使轉,就不能稱之為草書了。因此,使轉是草書基礎,如果使轉不存,草書焉能立耶?何為"使轉"?使指縱橫牽挈,轉指鉤環盤纖。
  • 草書展獲最高獎,寫得卻不像草書?作者錯把草書當楷書來寫
    辛宏他在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上,獲得佳作獎的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不是草書,而是行書,且是顏真卿外拓筆法的行書。但審視每個字形,這又的確是一幅草書作品。問題何在?辛宏書法從單個字形來看,辛宏作品的草法也沒有問題,基本都是標準的草書或行草書。但審視每個字的神態,總覺得四平八穩,每個字基本都是四方形,單字所佔空間都填得很滿,有顏體楷書的意味,厚實有餘,靈動不足。
  • 草書欣賞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 這是什麼道理
    當然,有人對田蘊章的這種說法也表示有不同意見,因為從實踐層面來看,許多練田楷的人並不需要十年,也能把田楷寫得氣蘊生動。原因在于田楷是技術化了的新時代楷體,因為有技術標準,所以修功不需十年,三兩年參加書展就不醜看,拿獎是沒有問題的。拋開楷書欣賞不說,專說草書欣賞。草書書寫(寫成)的門檻非常高,並不是你胡鉸幾筆就能成草的。
  • 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更何況對事物的理解了,莎士比亞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然對於詩詞的理解也是這樣的。杜牧的詩中總是有一些有爭議的字,比如「《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落木就是落葉的意思,但是為什麼用木不用葉?」《山行》中,「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到底是什麼意思?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4-草書釋讀28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4-草書釋讀28L7-34草書釋讀283.4 天氣這個各位很熟悉,陰晴風雨露霜雲雪之類,所謂天氣,古人認為都是氣的變化。氣「氣」字,最早的「氣」字沒有這麼多筆畫,就是三條線,看起來很像「三」字,表示雲氣、雲層。
  • 草書就是隨便連筆?
    王羲之草書草書有著固定的發展歷史書法中的草書就是一種書體,不是草寫,古人為了書寫簡單方便,把隸書進行了簡化,由漢代的隸書發展而來,到王羲之時期發展成熟,後來又經歷歷代書法家的完善,才有了現在的草書,它有著固定的發展歷史,並不是隨便就可以寫出來的。
  • 在書法中,草書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草書的產生,是在秦時戰事頻急,戰攻並作,軍書交馳,信鴿紛飛,迫於軍情,篆隸費時,趨便救急,故作隸草。漢末張芝所創今草,把原來實用型的草書,轉變成了更富於觀賞性的書體。若以楷書的結構點畫為標準,則草書的首要特點是簡約,筆畫省而又省、簡而又簡。
  • 人晚上睡覺後,貓都在做什麼?原來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貓和人一樣有自己的生物鐘,每隻貓的生物鐘也不同,大部分的貓咪都是晝伏夜出,夜晚它們會在家裡走動、玩耍等等,但是貓的生物鐘鏟屎的是可以幫助調節的,我家貓和我對生物鐘是一樣的,晚上我睡覺了,它們也就睡覺了,有可能比我晚睡半小時或一小時!
  • 祝枝山的草書,是草書學習者,珍藏學習的精品!
    狂草的起源與沒落狂草起源於唐朝,唐朝在真、行、草、篆、隸各體書中都出現了影響深遠的書法家,在這種書法創作的時代,出現了狂草,狂草主要用於表現情緒展示情感的變化。唐之後狂草沒落,但在明代到了祝枝山這裡,他讓沉默的狂草書法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走進書法的傳承歷史中。
  •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中的「樂樂」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熟悉的味道中加了新鮮的元素,清新可愛風的主持人龍洋,沉浸式的外景出題,預備團中的老面孔,都讓這一季《詩詞》大會有些與眾不同,但本期選手的實力卻受到了觀眾不小的質疑。先有大學選手分不清「鋤禾日當午」是插秧還是收割,讓蒙曼老師都懵了;後有親友團的高材生用諷刺詩「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來鼓勵選手,讓網友十分不解。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古代行軍打仗吃什麼?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古代行軍打仗吃什麼?中國自古就流傳著一句『民以食為天』可見吃飯是一個每時每刻都得考慮的問題,那麼古代當兵的肯定也不會有我們現在的這種條件,那麼古代行軍打仗時他們吃的是什麼真的是電視中說的大軍沒有出發軍糧已經送到前線?下面我們就一一道來。
  • 古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生活環境產生了很大變化,有些自古流傳的、本是通俗易懂的俗語,現代人反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了,比如為什麼俗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現在恐怕只有農村的人才能懂。與人不和,勸人養鵝。這句話在《增廣賢文》中也有記載,最少也有百年的歷史了,後邊還有一句,叫與人不睦,勸人架屋。這句同樣叫人難以理解,養鵝和架屋,跟與人不和睦有什麼關係呢?
  • 學習草書要有什麼基礎?沒有法度,寫出來的字只能是「虛無縹緲」
    導語:學習草書要有什麼基礎?沒有法度,寫出來的字只能是「虛無縹緲」說到「草書」,就容易讓人想起唐代的「癲張狂素」之稱的張旭、懷素,這二人可是中國幾千年書法史上赫赫有名的書法大家、草聖,他們的草書行筆如錐畫沙,含蓄而奔放,飄逸自然,筆力驚妙,以至於後人學習草書都紛紛效法張旭、懷素二人,那麼學習草書要有什麼基礎呢?
  • 草書如何寫,這些基本技法要掌握
    書法藝術所說的草書,不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潦草書寫字體的本意。而是一種有傳承、有技法,相對規範的一種書法格體。根據草書的形式,又分為章草、小草和狂草三種類型。其中,傳承歷史最悠久的草書是章草,它是在秦隸基礎上不斷演變而成的一種書體。而小草呢,是在章草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書法形體。
  • 書法中的標準草書是什麼?它有什麼實用意義?
    標準草書為現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所制訂。鑑於歷代草書形體各異,難以辨識,為方便應用,于右任提出了「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草書原則,在吸收傳統草書的基礎上,不拘泥於舊的模式,運用博採、約取、廣汲的方法,依據草書點畫結構及造型規律,將形體多變的草字定型歸類,整理出具有代表意義的草書符號,舉例注釋。在他倡辦的標準草書社的同事支持下,於1936年6月在上海編訂出版了《標準草書·千字文》。
  • 宋徽宗的草書原來這麼好,筆走龍蛇、一瀉千裡,不知何人能及?
    宋朝可謂是古代最為繁盛的一個朝代,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高度文明,在書法上也是如此,宋代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書法家,並且留存下了大量的墨跡作品,成為後人探索古人筆法奧妙的絕佳範本。但對於宋徽宗來講,「瘦金體」楷書並不是他書法的全部成就,他對於草書的理解和創作水平要遠遠高於他的楷書。
  • 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尤其是古時候的詩詞,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很多詩詞中的經典句子,至今還被人們所熟知。古人表達心情的方式通過詩句的形式表達出來,讓人一眼看過去就能明白,但是又不會太過突兀。尤其是古時候寫戀情的詩句,既收斂又能表達出心中的感情,讓人讀完之後,感受到一股文藝的氣息撲面而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就是古時候最經典的詩句之一。
  • 一幅草書作品一般可以從中讀到哪些信息?
    你欣賞一幅草書作品時可以從中讀到的信息一般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技術能力方面的信息1) 有沒有書法基礎?這個從用筆上可以看出來!像草書的起筆、運筆、收筆、中鋒側鋒調鋒,頓筆提按等,這些一般都是楷書等書體的特徵和基礎;像圓頭方頭的起筆特徵在隸書書體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範例!2) 有沒有草書學習的基礎和常識? 比如草書很多字是古人創立的和書寫習慣,不同於自己造字!另外草書不同於楷書行書,它體現出來的兩個字之間那種筆斷意連,或筆筆相連的特徵魅力,作者處理的如何?也可以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