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前的一幅「墨寶巨珍」,這麼美的草書,在整個書法史也罕見

2020-12-05 書法網

我們常說「字如其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一個生性拘謹的人是難以寫出大氣磅礴的作品的,而一個豪爽大氣不拘小節的人,其書法特點也必定不會謹小慎微!

在700年的元朝,有這樣的一位大書法家,他是北方人,有一縷長髯,天生便具備北方人的豪俠之氣,自幼隨父親闖蕩江湖,結交了許多名人俠士,晚年的他隱居杭州西湖,書法之名遠播天下。

鮮于樞草書《石鼓歌》

我們都知道元朝的書法大師趙子昂,其實趙子昂的書法成就跟他的指點是分不開的,趙子昂曾經這樣評價他的書法:

「餘與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餘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僕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

意思是我跟他一起學習草書,但他遠超於我,我雖然極力追趕,但終有不及,雖然我的名氣比他還要大!

鮮于樞草書《石鼓歌》

這個人便是「髯公」鮮于樞!

當時的大書法家陳繹曾也說:

「今代惟鮮于郎中善懸腕書,餘問之,嗔目伸臂曰:膽!膽!膽!」

鮮于樞的用筆之法來自於「懸腕」,這種懸腕之法,據記載,唐朝的懷素善用此法,宋朝的米芾也善用此法,甚至能夠以此法寫小楷,而鮮于樞則是完全繼承的這種用筆方法,並且加上自己的豪俠之氣,寫出了一時無兩的草書絕品!

鮮于樞草書《石鼓歌》

趙子昂早年的書法學習他的祖上宋高宗趙構,深受晉唐書法影響的鮮于樞見到之後規勸道:當從右軍入手。自此之後,趙子昂的書法才回歸晉人,才開始舉起了一面「復古」的大旗。

元代的書壇有兩位「巨擘」,一個是趙子昂,另一個是鮮于樞,他們兩人被譽為書壇「二傑」,從整個書法史來看,趙子昂的綜合水平高於鮮于樞,而草書水平則遠不如鮮于樞。

鮮于樞的草書乃是完成繼承唐懷素而來,加之他對於晉人書法的獨到體悟,才形成了一種妍美流暢而鐵畫銀鉤的書風,這自然也是與他的「懸腕作書」有關。

鮮于樞草書《石鼓歌》

這種「懸腕法」在宋朝稱之為「提腕法」,用今天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懸肘法」,這種方法簡而言之就是不管寫多大的字都要「懸肘」。並且在每一個筆畫結尾和新的筆畫開始的時候要蓄力,腕隨筆轉,從而做到筆筆中鋒,所以我們如今看鮮于樞的草書,力量感十足,筆筆勁力非凡,就是這種提腕法的結果!

鮮于樞生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乃是他的草書《石鼓歌》,這件作品被譽為「墨寶巨珍」,這麼美的草書,放眼整個書法史也不多見。

鮮于樞的這件《石鼓歌》如今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此作對於後世的草書影響極深,此作筆筆中鋒,渾圓而成勢,整體凝重而不是妍美風姿,在嚴謹的草法當中蘊含森嚴規矩!

鮮于樞草書《石鼓歌》

大書法家袁褒曾評價道:

「困學老人善回腕,故其書圓勁,或者議其多用唐法,然與伯機相識凡十五,六年間,見其書日異,勝人間俗書也。」

鮮于樞晚年築「困學齋」,自稱為「困學老人」,其書法圓融成勢,在整個書法史上這樣的草書也極為罕見!

這件《石鼓歌》寫得的確不凡,能夠追到唐人,在元代能夠有這樣的草書奇作,實在難能可貴!

鮮于樞草書《石鼓歌》

如今,我們將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這樣《石鼓歌》按照原作大小進行1:1超高清掃描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

欲購鮮于樞此草書《石鼓歌》,請點擊下面惠購:

鮮于樞草書《石鼓歌》

相關焦點

  • 沈鵬書法潤格不俗!一幅4尺草書拍出495萬,我的天!
    展示書法有的愛好書法的朋友們,可能會有另一種感受。認為沈鵬的草書不學書譜,也不學自敘帖,而是由著自己的法度來創新,有失根源,有失法度,這樣的草書是醜書。認為沈鵬是當代醜書的開創者。我是不同意這個觀點的,因為草書這門藝術,就應該是我有我面目的創造,凡是書法大家,都是草書自有一體,自成一格的高度。所以沈鵬的草書,不但不是醜書,而是可以與懷素張旭王鐸等歷代大家一樣,依次而成為草書文化傳承的扛鼎神筆!當然,我這們說體驗沈鵬的草書價值,可能有些朋友們不同意,認為這是吹,這是捧。你想想,人家沈鵬貴為中書協的名譽主席,還用咱們這等小民去吹去捧嗎?
  • 書法界傳來喜訊,一幅唐代草書在敦煌問世,其價值無法估量!
    古人學習書法跟今人是大不相同的,書法在古代絕對能夠稱得上是貴族藝術。魏晉時期能夠掌握書法筆法的人,往往是一些高門大姓,比如「王氏家族」「謝氏家族」等等。唐人《草書法華經》長卷而在機緣巧合之下,書法界傳來喜訊,其中一件極為罕見的唐代草書經卷,回歸國內,此帖一出
  • 書法中的草書是什麼,真是潦草的書體嗎?顧名思義害了很多人!
    特別是寫行書,草書的,寫的時候自己開心得不得了,認為領悟到了書法的精髓,只有自己看得懂自己寫的是什麼,甚至認為自己的字像一些老中醫的字一樣,看不懂就對了。自我感覺寫得那叫一個「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其實在專業人眼中簡直是在亂畫。哭笑不得。對於現在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來說,如果要問喜歡哪一種字體,可能大多數會更喜歡草書,為什麼這麼說呢?
  • 中書協胡秋萍人美書法更美,草書蒼勁婉約,卻被網友批評筆法胡亂
    對於胡秋萍的書法,小編在過去關注過,胡秋萍作為一位女書法家曾被評為「當代十大女書法家」之一,也算是對她書法成績的一種肯定,她可以說是書壇真正的人美字更美的大家。胡秋萍作為一位女書法家,又是中書協的理事,胡秋萍在整個書法鍛造過程中,也是不斷地在夯實基礎,厚積而薄發。這也是一個書法家真正成長的必經之路。它無疑會讓書法家在書法寫作中不斷地加深認識,發揮自己的書法靈性。
  • 他是一位罕見的草書奇才,一幅字曾賣1個多億,22歲就已名滿天下
    有過書法經驗的人都知道,書法基本可以分為五種書體,即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書體的發展次序也基本如此,對於一個成熟的書法家來講,精通五體,也是其必備的功課。我們縱觀歷代的一些書法大師,無一不是精通五體且文採超群之人,而往往能夠代表一個人書法藝術最高成就的是草書,所以說一個人的書法境界,往往要看其草書的水平高低。
  • 欣賞永書草書書法,品味古典詩詞之美(七絕2)
    話不多說,接續上一期專欄,我這裡再送上三幅以七絕為創作內容的草書書法作品,請大家斧正,歡迎大家交流任何文學及書法問題。1、劉禹錫《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於一爐,形象、生動地勾勒出了一幅壯美的「一鶴凌雲圖」,萬裡晴空,秋高氣爽,展現出詩人坦然面對人生逆境的樂觀主義情懷,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藝術感染力。
  • 一幅草書作品一般可以從中讀到哪些信息?
    你欣賞一幅草書作品時可以從中讀到的信息一般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技術能力方面的信息1) 有沒有書法基礎?這個從用筆上可以看出來!像草書的起筆、運筆、收筆、中鋒側鋒調鋒,頓筆提按等,這些一般都是楷書等書體的特徵和基礎;像圓頭方頭的起筆特徵在隸書書體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範例!2) 有沒有草書學習的基礎和常識? 比如草書很多字是古人創立的和書寫習慣,不同於自己造字!另外草書不同於楷書行書,它體現出來的兩個字之間那種筆斷意連,或筆筆相連的特徵魅力,作者處理的如何?也可以一目了然!
  • 為您介紹唐代兩位草書「大家」
    不學習書法的朋友可能對這一行的名人無動於衷,就好比不研究微觀物理的人總說楊振寧的私生活。書法這行,即便是沒有一點基礎,也知道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再往深了一點說,知道他們是唐代人,唐代不同於秦漢,行、楷、隸、篆,各家爭鳴。
  • 唐國強書法有「3多」,大字草書滿紙雲煙,網友:氣勢很足
    唐國強書法有「3多」,大字草書滿紙雲煙,網友:氣勢很足。唐國強是國內比較知名的演員了,也是著名的老戲骨,由他扮演的很多角色都深入人心,也是因為他扮演過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如秦始皇、漢宣帝、諸葛亮、唐太宗、成吉思汗、皇太極等等,被網友戲稱為「書寫歷史的人物」。
  • 廢紙千張,他的兩件作品入書法國展,楷書古樸、草書奔放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湖北書法家陳逸兩件作品入展,一件楷書作品,一件草書作品,展示出多種書體的創作實力。現在國展上的楷書作品,基本以魏碑與小楷為主,而小楷又分為「古質」與「妍美」兩種風格。陳逸的作品,追求的是小楷的「古質」之美,取鍾繇之古拙,融王羲之之簡靜,雖不斤斤計較於筆畫的順暢與飄逸,但卻有雅致、空靈、簡靜的氣息。
  • 草書書法作品欣賞合集(七言絕句4)
    話不多說,接續上一期專欄,我這裡再送上三幅以七絕為創作內容的草書書法作品,請大家斧正,歡迎大家交流任何文學及書法問題。1、唐代詩人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首詩歷來爭議不斷,爭論的焦點集中在這首詩是寫給何人?
  • 草書可分為哪幾種呢?
    談中國書法時,我們通常會說有篆、隸、真、行、草五種字體,而楷書又有歐、顏、柳、趙四大經典字體,那麼草書是中國書法中最能發揮書法家個性的書體,同時草書也是難度最大的字體,實際上草書規矩更嚴格,基本上要求筆筆中鋒,草書看起來隨意其實法度很嚴,歷來上能達到草書大家的書法家並不多,草書也是書法發展演化出來的一種書體
  • 從胡抗美、呂金光師生書法聯展看到:呂金光草書的「勢」與「韻」
    現為四川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四川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專業委員會委員。多次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書法篆刻大展評委。書法作品共入展獲獎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重大書展四十餘次。
  • 書法中的標準草書是什麼?它有什麼實用意義?
    標準草書為現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所制訂。鑑於歷代草書形體各異,難以辨識,為方便應用,于右任提出了「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草書原則,在吸收傳統草書的基礎上,不拘泥於舊的模式,運用博採、約取、廣汲的方法,依據草書點畫結構及造型規律,將形體多變的草字定型歸類,整理出具有代表意義的草書符號,舉例注釋。在他倡辦的標準草書社的同事支持下,於1936年6月在上海編訂出版了《標準草書·千字文》。
  • 傅山書法與「四寧四毋」之美
    傅山的草書,筆勢雄奇,連綿纏繞,起伏跌宕,連帶自然,尤得真率之妙。筆者以為,書法能寫得真率,是最難的事,也是書法的最高境界,在這一點上,傅山要比王鐸高明得多。上海博物館藏《乾坤惟此事五言詩》,骨力洞達,遒勁妍美。
  • 宋徽宗的草書原來這麼好,筆走龍蛇、一瀉千裡,不知何人能及?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在宋朝書法史上有著著名的「宋四家」,他們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他們四個人代表了北宋書法的最高水平,到了南宋時期,書壇出現了一位特殊的書法家,他的職業是皇帝,論及書法水平,他的書法整體的氣格上超越了
  • 臺北龍山寺墨寶飄香 書法名家寫春聯送祝福
    臺北龍山寺墨寶飄香 書法名家寫春聯送祝福   新春佳節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就是貼春聯。有著近300年歷史的臺北龍山寺,每年都會請來書法名家揮毫潑墨給民眾寫春聯、送祝福。今天的《臺灣年味》系列報導,我們跟隨駐臺記者的鏡頭,一起去感受喜慶的氣氛。
  • 歐陽詢草書《千字文》筆法精妙,學習書法必備法帖,練字範本
    歐陽詢的楷書冠絕天下,但是他的草書也是名馳宇宙的,今天分享歐陽詢草書《千字文》欣賞歐陽詢《千字文》,可以用"晉韻唐風,精彩動人"四字概括。 在我們學習書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選擇古人的法帖來臨帖,古人云:取法乎上,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字帖沒有選好,導致自己會厭倦書法,而前功盡棄了。
  • 魯堂主說藏品第11期:于右任的草書之美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兩幅于右任草書作品內容分別為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倪瓚的《題良常草堂圖》和《題畫》。于右任先生是近現代書法大師,尤擅「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他的草書寓巧麗於簡約質樸之中,雄健多姿,靜穆閒逸,純任自然。上世紀20年代末,于右任先生即開始研究草書,他對各類字體有一妙喻,他說:「楷書如步行,行書如乘輪船,草書如乘飛機。
  • 草書展獲最高獎,寫得卻不像草書?作者錯把草書當楷書來寫
    遼寧書法家辛宏近幾年書法作品頻頻入選全國大展,比如獲得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佳作獎、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三等獎等,體現了他在書法創作上的實力。辛宏他在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上,獲得佳作獎的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不是草書,而是行書,且是顏真卿外拓筆法的行書。但審視每個字形,這又的確是一幅草書作品。問題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