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為何是鎮國之寶

2021-01-10 光明網新聞中心

  作者:楊曙明(單位:中共寶雞市委辦公室)

  石鼓,亦稱獵碣、雍邑刻石、陳倉石鼓、岐陽石鼓,唐代初出土於陝西寶雞,一說出土於天興三畤塬(今陝西鳳翔縣城南),另一說出土於陳倉(今寶雞市南石鼓山一帶)。因其形狀像鼓,所以命名為石鼓。石鼓共有10隻,每面均鑿刻文字,名為「石鼓文」,因銘文中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為獵碣。石鼓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石鼓是國之重器,被稱為鎮國之寶,原因有六:

  一是從文物的角度來看,石鼓為「中華第一古物」。石鼓世稱「石刻之祖」,為我國較早的文字石刻,字體較為成熟,而且自成篇目。所以,康有為稱石鼓為「中華第一古物」。歷代學者對石鼓的製作年代進行了大量考證,但說法不一。唐人韋應物、韓愈和宋人歐陽修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宋人鄭樵認為作於秦惠文王之後、秦始皇之前。近代羅振玉和馬敘倫認為作於秦文公時,馬衡判斷為秦穆公時,郭沫若考證作於秦襄公八年(前770年),唐蘭考定為秦獻公十一年(前374年)。但不論是哪一年,石鼓都是國內出土最早的成篇石刻文物。

  二是從文字的角度來看,石鼓文為一種獨特的字體。10面石鼓上均刻有數目不等的文字,共700多個,每個字兩寸見方。石鼓出土後,當時的金石學家沒有見過這種字體,翻閱了所有的書籍、檔案,也沒有找到類似的字體。後來,他們研究認定這屬於文字演進史上缺失的一環,是介於甲骨文和小篆之間的大篆,因而將這種文字命名為「石鼓文」。所以,後世評價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文字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三是從書法的角度來看,石鼓文為「書家第一法則」。由於石鼓文是在相對平整的鼓形石面上先書寫,然後再刻,避免了鐘鼎器形多面弧度的局限性,更能真實地保存書寫筆意,故石鼓文顯得分布均勻,結體嚴謹,用筆舒展大方,筆力遒勁。加之刻石完成以後長期置於荒野,風吹日曬,更使石鼓文顯得古樸淳厚。所以,石鼓文被學篆書者奉為正宗,歷代書家、名人讚譽和臨摹者甚多。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就是主要得益於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風格的。

  四是從文學的角度來看,石鼓文為最早的詩歌作品之一。石鼓文為四言組詩,句式、內容、情調風格、遣詞用韻等均與《詩經·秦風》相似,從出土實物的角度佐證了傳世《詩經》的真實性。石鼓文也有名人效應,石鼓出土後,文人墨客爭相撰文稱頌,如韓愈、杜甫、歐陽修、蘇東坡等,使石鼓名聲大振、名垂千古。

  五是從珍奇的角度來看,石鼓為歷代皇帝所鍾愛。最喜歡石鼓的皇帝是宋徽宗,他命人將石鼓遷到保和殿稽古閣與其朝夕相伴,並用黃金鑲入字內,以防止拓摹造成破壞。元代仁宗皇帝將石鼓遷置國子學(是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編者注)。清代乾隆皇帝為更好地保護石鼓,曾令人仿刻10面石鼓,放置於皇帝講學之所闢雍(太學)。

  六是從流傳的角度來看,石鼓的經歷富於傳奇色彩。石鼓出土後歷經千年滄桑,先後輾轉大江南北,從皇宮到荒野,從孔廟到戰場都有石鼓的蹤跡。唐代安史之亂後,鳳翔尹、隴右節度使鄭餘慶將石鼓遷入鳳翔孔廟。五代戰亂,石鼓散於民間,至北宋真宗時,鳳翔知府司馬池(司馬光之父)喜愛古物,先後從民間找回散失的9面石鼓,並運至鳳翔府學,放在門廡下保存。北宋皇祐年間(1049—1053年),金石收藏家向傳師又在民間尋得1面被當作石臼使用的石鼓(即《作原》),放置於鳳翔府學,10面石鼓再次聚齊。北宋末年,進入汴京的金兵將石鼓上的泥金挖取後,棄之荒野。元朝初年,國子學教授虞集在淤泥草叢中發現石鼓,將其遷至國子監保存,歷經元明清三朝。抗日戰爭爆發後,為防止國寶被日寇掠走,石鼓隨故宮國寶遷徙內地,輾轉了大半個中國,抗戰勝利後又運回北京,1956年起在故宮博物院展出。

  10面石鼓分別為《吾車》《汧殹》《田車》《鑾車》《霝雨》《作原》《而師》《馬薦》《吾水》《吳人》。《吾車》記述秦公出獵的情景;《汧殹》(音「千憶」——編者注)描寫的是汧河的美麗景色;《田車》記述秦公及隨從登原遊獵的盛況;《鑾車》記述秦公遊獵時所乘鑾車的華麗;《霝(音「零」——編者注)雨》記述秦公及隨從冒雨渡河的情景;《作原》記述在山上整修原地的場景;《而師》描寫秦國師旅強勁善戰;《吾水》敘述秦國水清道平的美好河山;《吳人》記述虞人為秦公獻祭而奔忙。10面石鼓上的文字雖然自成篇章,但又有一定的聯繫。《吾車》和《汧殹》的詩句較完整,其餘石鼓文字脫落嚴重,只留隻言片語,《馬薦》已一字無存,推測是描寫雨過天晴,天空出現彩虹的情景。所以,對石鼓文的研究只能依賴古代的拓本。

  石鼓文的拓本唐代就有,但沒有流傳下來。北宋拓本為石鼓文拓本中的珍本。史載,歐陽修《集古錄》所見拓本465字,胡世將《資古紹志錄》所見拓本474字,元代金石學家吾丘衍所見拓本477字,至元年間(1264—1294年)國子司業潘迪作《石鼓文音訓》時只剩386字。傳世拓本中最著名的是明代收藏家安國所藏的北宋拓本,以仿軍兵三陣分別命名為《先鋒》(又稱《前茅》)《中權》《後勁》三種。此外,還有元代趙孟頫藏本(即範欽「天一閣」藏本)等7本。「天一閣」藏北宋拓本存422字為最,但此拓本已毀。安國所藏三種拓本均經剪裝,字數不一,年代略有先後,互有補充。其中,《先鋒》本最古,《後勁》次之,《中權》較晚,但《中權》本殘字保存最多,《後勁》次之,《先鋒》剪裁最多,此三種拓本連同宋元「朱才甫本」在抗日戰爭期間流落日本,現藏日本三井紀念美術館。明代畫家孫克弘舊藏拓本,民國時期為著名收藏家朱翼盦所藏,朱氏去世後,家屬遵其遺囑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

  《光明日報》( 2017年01月24日 12版)

[責任編輯:石佳]

相關焦點

  • 1噸多重石獅子石鼓轉眼不翼而飛 竟在群眾圍觀下被偷走
    近日,在北京東城區,某四合院門前1噸多重的石獅子、石鼓光天化日下轉眼消失,最終警察查明,竟是被五名男子在周圍群眾的圍觀下大搖大擺地偷走了。圖片來自視頻截圖據@北京電視臺消息,在北京市東城區新開路胡同,因為搬家的關係,某四合院內兩對重達半噸左右的石獅子、石鼓被擺放在了門口,卻轉頭消失了,搬家的人就報了警。圖片來自視頻截圖等民警趕到現場,並調取了監控。
  • 石鼓路天主堂——南京僅存的一座羅曼式建築,可謂極其珍貴
    石鼓路天主堂——南京僅存的一座羅曼式建築可謂極其珍貴,被譽為中國10個最美的教堂之一。 石鼓路天主堂,即聖母無染原罪始胎堂,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石鼓路112號,西鄰螺螄轉彎,是天主教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
  • 老宅疑老鼠咬斷電線引火災 湖南石鼓消防成功滅火
    接警後,石鼓消防迅速出動2臺消防車及12名消防官兵趕赴現場進行撲救。     消防官兵趕到現場後發現,起火的是一幢兩層老樓,二樓一家住戶房內濃煙滾滾,並且散發出濃烈刺鼻的氣味。    衡陽石鼓消防提醒大家:要想避免因為老鼠咬斷電線引發火災,首先就是要做好防鼠工作。除此之外,電線最好不要纏在一起胡亂擺放,最好是穿管走內線,都可以較好的預防老鼠。對於已經存在破損的線路以及電器,應及時更換清理。在空調、電腦、管道等設備中安裝擋鼠板,避免老鼠趁虛而入。
  • 溥儀將玉印縫在貼身衣物中,逃亡26年不離身,如今成為鎮國之寶
    文/鏡子 標題:溥儀將玉印縫在貼身衣物中,逃亡26年不離身,如今成為鎮國之寶 說起我國國家的帝王象徵,除了龍椅之外,最為人熟知的則是玉璽了。
  • 帛琉的「鎮國之寶」,遊一圈要700元,滿湖都是水母
    這處水母湖可是被稱為是帛琉的「鎮國之寶」,具體地點就在太平洋上帛琉群島中的一座巖島埃爾·馬爾克,這裡距離帛琉的首都只有30分鐘的船程。生活在海島上就是不一樣,平時大家可能會說30分鐘車程或是路程而生活在海島上的就要說船程,是不是出門也都說:我出門打個船。言歸正傳,這裡之所以能被叫做水母湖當然是水裡面都是水母。
  • 印度的鎮國之寶,遺失1400年後卻在中國現身,價值難以估量
    印度有一件佛教的鎮國之寶,在遺失了整整1400年後,卻突然在中國現身,專家直言這件寶物價值難以估量。  佛祖舍利本是印度的鎮國之寶,在1400年前,這顆舍利卻突然消失不見了。印度的佛教徒找尋了無數年,卻怎麼都沒有找到。在2007年,南京對大報恩寺遺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大報恩寺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名勝古蹟,此次的發掘工作必須小心翼翼,絕對不能破壞歷史。  發現佛祖舍利  正當進行著重建工作時,一名工人在地底下挖到了一塊長相奇怪的石頭。
  • 鎮國之寶「何尊」:來自3000多年前的信,「中國」二字由此而來
    這件銅尊名為「何尊」,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它不僅是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更是考古專家眼裡的「鎮國之寶」。何尊的偉大在於它的銘文價值,承載著「中國」的文脈,這些字跡成為數千年後寫給億萬中國人的信。何尊橫空出世頗具傳奇色彩。1963年8月,一場暴雨過後,寶雞市賈村鎮村民陳堆家後院坍塌的土崖中掉出一件銅器。第二年,陳堆夫婦從寶雞返回固原,臨走時將銅器交給其兄陳湖保管。
  • 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中國現代國畫大師及美術教育家潘天壽先生曾經在一首詩中極口讚嘆吳昌碩先生的藝術成就,說:「老山林外無魏晉,驅蛟龍走耕唐虞,即今人物紛眼底,獨往之往誰與俱。」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 野山豬出沒拱玉米地,渭南石鼓山村14個小組不同程度受害
    現在我們石鼓山村十組大概有20多戶村民家裡的玉米被野豬拱了,像早熟玉米再過一陣就成熟了,現在卻鬧了這麼一出。村上也向上級部門反映過,但目前並沒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很多村民為避免更大的損失,在地裡搭了帳篷,晚上在地裡點火、放鞭炮、敲鑼打鼓,為的就是將野山豬嚇跑,但收效甚微。」
  • 瑞士欲改銀行保密系統遭拒 "鎮國之寶"留存與否引爭議
    而在過去八十年裡,真正幫助瑞士銀行奠定其全球地位的,是被稱為「鎮國之寶」的銀行保密制度。  如果你連瑞士銀行都不能信任了,世界將變成什麼樣?  這句話是詹姆斯邦德,在007系列電影中的宣言。在全世界眼裡,瑞士銀行就像瑞士手錶一樣牢靠。  在瑞士,還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顧客準備在一家瑞士銀行裡開戶。工作人員問道:「您準備存少?」
  • 國家博物館不僅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這20件文物也都是鎮國之寶
    現有藏品數量140餘萬件(套),涵蓋古代文物、近現代文物、圖書古籍善本、藝術品等多種門類,其中一級文物就有近6000件(套),擁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人面魚紋陶盆、大盂鼎等超級「鎮國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