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綠巨人」蔡英文(資料圖)
蔡英文素有「暴力小英」的「雅號」,在馬英九時期,她橫衝直撞、大殺四方,簡直稱得上是民進黨的「女戰神」。都說歲月會磨平人的稜角,這才沒過幾年,她儼然又成了反暴力的代表。
暴力小英反暴力,聽起來有些諷刺。海外網(m.haiwainet.cn)港臺腔專欄作者桃花島主撰文分析,蔡英文你可真心在乎「人民的名義」?
-----------------------
幾年前,臺灣一部名叫《女朋友,男朋友》的電影上映熱播,其中一個場景讓筆者印象深刻:男主角王心仁年輕時積極投身「野百合運動」,在臺上大談「自由民主」,引來臺下學生們的歡呼;後來成為「行政院」發言人之後,卻在電視鏡頭前發表著「社會安定,不需要社會運動」的言論,前後的反差,令人感慨。
然而,現實生活比電影劇情更諷刺。前些年一向鼓動民眾上街,用「人民的名義」對抗國民黨當局的民進黨,如今執政後遇上民眾抗議卻祭出拒馬、蛇籠,甚至還說出「沒必要就不要常常上街頭」的矛盾言論。這不禁讓人齒冷:敢情這「人民的名義」也不過是選票提款機?
民眾抗議年金改革圖源:「中央日報網絡報」
人民抗議
頭綁繃帶,手舉旗幟,口中高喊「執政無能、鬥爭起家」「奪退休金、造潛水艇」等口號,分別赴「立法院」、民進黨中央黨部等處抗議,這便是近日由臺灣軍公教團體發起的「夜宿圍城」及後續抗議行動,抗議民進黨當局的年金(退休金)改革。
自民進黨執政以來,人民走上街頭的活動已有不少。去年9月,軍公教團體曾在凱達格蘭大道前舉行過「九月圍城」,抗議蔡當局對軍公教的「汙名化」與不合理的改革方案。不久後,伴隨著「求生存、有工作、能溫飽」的訴求呼聲,數萬臺灣旅遊觀光業者走上街頭嗆聲抗議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2016年12月,民進黨力圖強推削減休假的「勞基法修正草案」,引發勞工團體上街抗議。
對於以街頭政治起家的民進黨及「時代力量」等綠營政黨來說,遊行抗議和如影隨形的暴力行為是他們所熟悉的套路,甚至是「法寶」。不過,當他們掌權時,也許並未想到原來這些套路也能被民眾用來「反治其身」。
比如強推「勞基法修正草案」時,「立法院」民進黨總召集人柯建銘被群眾圍毆,最終在警察保護下才脫離「險境」;而前不久「立法院」審議年金改革時,「時代力量」民代徐永明欲進入議場時不但西裝外套遭扯掉,還被潑了一身水;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則遭遇「天外飛來寶特瓶(即礦泉水瓶)」,直接被砸中臉,當時就氣得跳起來了。柯文哲、鄭文燦、魏明谷……這些綠營的縣市長也都在路過抗議群體時被一陣推擠最終「狼狽不堪」。
臺「立法院」附近都是利刃的蛇籠。圖源:中評社
強硬壓制
面對民眾的抗議以及一些過激行為,綠營執政者並沒有按承諾成為「史上最會溝通的當局」。相反,他們用非常強硬,動輒把「譴責」掛在嘴上,並用實際行動拒抗議者「千裡之外」。
臺灣網友曾諷刺,現任臺灣地區最高領導人被稱為「蔡三多」:軌道多、辦公室多、拒馬多,其中「拒馬多」讓民眾的感受更直觀。前些天的「夜宿圍城」期間,「立法院」外的拒馬、蛇籠裡裡外外共有五層,甚至部分大型拒馬內布置「南非刀片」,以阻嚇抗議民眾攀爬。有藍營「立委」拿蛇籠上的刀片削小黃瓜、胡蘿蔔,凸顯刀鋒的銳利。而當天參與「維穩」的警察更是有三千人。
此外,「總統府」、民進黨中央黨部、蔡英文官邸及當局重要機構之外的拒馬、蛇籠也都被大量安置,大批員警在現場維持秩序,好一派「釋放善意與民眾溝通」的形象!
除了實際行動,綠營政治人物的一些話也同樣體現著對民眾上街表達不滿的消極態度。據了解,僅今年前兩個月,臺灣民眾就發動了400多場抗議活動。對於這樣的行為,蔡英文先後表示「沒有必要就不要常常走街頭」「對暴力阻止『立委』、官員等入『院』開會的脫序行為,警方一定嚴辦」。而「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也在前些天發了臉書譴責:「這些阻擾行動(軍公教團體對年金改革的抗議),是不會得到社會支持的。」這所有的表達,都將抗議民眾置於「政治不正確」的境地。
蔡英文街頭抗議圖源:鳳凰網
昨是今非
看到蔡當局和綠營人士現在的說法和行為,臺灣的政治人物和民眾都感嘆「昨是今非」,因為他們今天的所做所講和在野時的表現反差太大了。
2008年馬英九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於11月6日邀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赴臺,當時蔡英文發起「嗆馬圍陳行動」,圍堵大陸客人,毆打大陸記者,跟警方發生嚴重肢體衝突。當天晚上,蔡英文還在個人臉譜表示,民進黨感謝臺灣人民給予我們這個機會為人民服務,「民進黨將帶領人民重新回到街頭」,捍衛我們的人權與守護臺灣的「主權」。馬英九當時指責民進黨組織的抗議事件是暴力事件,蔡英文對此回應稱,「逼人民走上街頭的,這才是真正的『暴力政府』」。
「什麼叫暴力、脫序?再脫序有比佔領『立法院』、侵入『行政院』脫序嗎?再脫序有比發動人群佔領忠孝西路、癱瘓臺北市交通來得脫序嗎?」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認為,或許這些事蔡英文都健忘了,但指責退休軍公教暴力卻有些可笑。而他所說的那些內容,就特指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如今被民眾圍堵的黃國昌當年就是街頭抗議的「猛將」,只是身份的轉換讓他對民眾的抗議行為有著天差地別的評價。
還有像「拒馬、蛇籠其實根本沒有法源依據設置」「集會遊行的民眾是你們的敵人嗎」,這些話也都是出自馬英九時期的綠營政治人物之口。可是現在,不管他們心裡怎麼想,但現實行動和公開發表的言論已經「打嘴巴」了。
蔡英文被批「執政無能」圖源:中時電子報
虛情假意
對於民進黨當局「前後不一」的行為,有人留言「蔡大小姐,只準你鼓動太陽花,不準別人上街?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有人說蔡英文是「換位置換腦袋的騙票領導人」。在筆者看來,這就是綠營執政者心中沒有「人民」,只是用「人民的名義」套選票的結果。
在野期間,綠營人士通過發動或暗中支持民眾上街,並代之以「人民的名義」向執政者表達不滿,趁機騙取選票或信任。不論是2008年陳雲林赴臺、「太陽花學運」,綠營政治人物都會出現身影。而當自己執政時,他們對上街的民眾換了一副面孔,不再有一種「傾聽」的姿態、不再願意溝通,而希望一切「我行我素」。
可是,正如「總統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所說,在民進黨的算盤裡,打破國民黨當局的威信、牽制國民黨當局的政績,打爛了對手,就可以增加自己下一次執政的機會。「今天蔡英文贊聲肯定民眾佔領政府;明天民眾佔領蔡英文執政下的政府,蔡英文有何立場排除佔領?」
對於這種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究竟是有所意料,還是猝不及防,恐怕只有這些政客們自己知道了。但至少,他們沒有真正在乎「人民的名義」,否則這些民眾為何要上街,蔡英文以及她的同事們為何要用拒馬相隔,而不是走出大門傾聽大家的呼聲呢?(文/桃花島主)
原標題:暴力小英反暴力蔡英文在乎「人民的名義」?
網址: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17/0424/c456465-30878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