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入坑草缸已經三年多了。從最初的熱彎小缸到現在的90超白,從自製CO2發生器到鋼瓶,從DIY的LED燈到傳說中的神燈,從野採的鰟鮍到黑尾大勾,這中間經歷了太多波折,投進去的銀子超過5000大關。雖然與土豪比起來,這點錢不算什麼,但對工薪階層的我來說,還要頂著家人的反對,壓力山大呀!不過,這中間的各種折騰,也算是痛並快樂著吧!
事情的起源來自一次野採。為了找回兒時的記憶,在一個星期六的上午,帶著老婆孩子,去效外捉魚。這次的行動運氣不錯,抓到了幾條鰟鮍、幾條蝦虎,還有若干黑殼。倒黴就倒在這幾條鰟鮍身上,這該死的傢伙好死不死,硬生生地挺了好幾天,蝦虎死光了,它都不死。在兒子哀求下,為了改善鰟鮍的居住環境,投資了幾十塊錢,於是有了我的第一個熱彎缸,還帶了一個過濾器(三合一)。搬進新家的鰟鮍,果然比之前活躍了不少(估計是被三合一過濾吹的)。
後來,為了裝飾一下魚缸,撈了一些水草放進缸裡,結果被吹得到處跑。萬能的百度告訴我,要種水草,就得有水草泥。我一想,缸都買了,還在乎一點泥嗎?結果,又是幾十塊扔了進去,換回一袋水草泥。從此,拉開了入坑的序幕。這麼好的泥,養點垃圾水草,太可惜!買點漂亮的水草吧,我也想打造一個漂亮的水草缸呀!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水草收到以後,一直半死不活,更別說出狀態了。請教了各類專家,找到了答案(該死的專家,為什麼不勸勸我回頭呢)。沒燈?我買!沒CO2設備?我做!爆藻了?我買工具魚!還不行?我買除藻劑。就這樣,我在罪惡的深淵中越滑越遠,越陷越深。
有網友說,熱彎缸不適合養草,需要超白缸。考慮到會遭到家人的反對,我來個先斬後奏。45超白、沉木、青龍石、ADA、水草,林林總總的又是幾百塊錢。因為這個事,差點跟老婆幹了一架。是誰告訴我必需配超白來著?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好在經歷了無數次翻缸,無數次實踐,跌得頭破血流之際,我終於造出了自己滿意、家人認可的景觀。幾番炫耀、幾番驕傲之後,熱血充昏了頭腦的我,鬼使神差地又上了一個90缸。然后土豪般地上了神燈、鋼瓶、伊罕600,徹底瘋了!
草缸給我帶來了快樂,也帶來了壓力。業餘時間被它佔據了大部分,水電費也噌噌地漲。想起了劉歡的一首歌「再也不能這樣活,再也不能那樣過,生活就得前思後想,想好了你再過」。我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不再折騰草缸了,我要玩個投資小、見效快的。玩什麼呢?嗯,苔蘚不錯,小景觀,大世界。劉禹錫不是也玩「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嗎?還有袁枚,他也說過,「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袁枚是個好詩人,但不是好的植物學家,苔蘚根本不開花呀!那叫「孢子」行不行?

哎,又是坑呀!苔蘚微景觀雖然不如草缸坑深,難度也比草缸小,但絕不是兩位「溼人」吟唱的那般愜意。想養好苔蘚,真得不容易。絕大部分苔蘚喜陰、喜溼,需要散射光、高溼度。於是,新一輪配裝備又開始了。白髮、大羽、溼地匍燈,星星蘚、真蘚也必須要買。另外,玻璃罩、悶養瓶、造霧器、假山水泵怎麼說也是要上吧!為了做出好看的石頭,我還得配個角磨機。噢,對了,最好再配個臺鑽,方便石頭開孔。
剛剛入行,估計還有其它需要的。慢慢來吧!也許最後仍然不能修煉到最高境界,但我努力了。借用某大神的一句話勉勵自己一下:人生就像是拉屎,雖然我一直在努力,但結果很可能是個屁!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