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導
她沒有上過一天的學,卻成為了一名高級英語翻譯;她肢體一級殘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卻用下巴和腳完成了6部翻譯著作——她就是新疆的優秀翻譯工作者胡婧,一名腦癱患者,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和對翻譯的熱愛,自學英語自學翻譯,在雙手失控的情況下,先後用下巴頦和腳趾頭打字,翻譯、審校了上百萬字的資料。
11月9日,36歲的胡婧穿著紅色襯衫、化著淡妝出現在中國外文局翻譯專業資格考評中心舉辦的CATTI優秀考生暨傑出譯者訪談分論壇上,論壇尚未開始,腿腳並沒有那麼靈便的胡婧就已像個小燕子似的穿梭在人群中,與人攀談著。她的媽媽隨影逐行,時不時幫她整理著衣衫和別在腰間的麥克風。
胡婧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是翻譯工作讓她從自卑到自信,從而找到了人生的目標。
一封信找回的人生價值
胡婧,1984年11月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3個月時得了一場大病,6個月時被診斷為重度腦癱,醫生斷言其「長大後生活不能自理,不認識父母,也不會笑」。
但是,胡婧的父母並沒有放棄。據記者了解,胡婧的父母是鐵路普通職工,儘管收入不高,但愛女心切,他們一邊積極尋求治療辦法,一邊培養女兒對知識的熱愛。3歲多,胡婧還不會說話,4歲才能說出只有父母聽懂得的簡單詞句。於是,在家人的幫助下,胡婧開始通過「磚頭塊」錄音機自學漢語拼音,之後通過拼音讀物認識了很多字。8歲時,因病痛折磨等原因,本該上學的胡婧最終只能在家自學。
胡婧和她的爸爸
此後,她用了8年時間,斷斷續續自學了小學到初中的全部課程。1994年,聽說電腦對學習有幫助,父母借錢買回一臺當時堪稱奢侈品的286電腦。此後,胡婧的電腦水平不斷升級,藉助網際網路,她進入了一個浩瀚奇妙的世界,從此電腦就成了胡婧最喜愛的夥伴。
現實生活中自卑膽怯的小姑娘,發現了虛擬世界可以隱藏身份的好處,自此,胡婧便恣意舒展開來,漸漸敢於主動和陌生人聊天,甚至在論壇裡用自學的英語與人交談,由此結交了一大批國內外的網絡好友。其中有一對叫Mary和Ben的加拿大夫妻,時常與她交談並給予鼓勵。同時,Mary主動把自己的Email地址告訴胡婧,鼓勵她與自己通信。此後,Mary逐漸成為胡婧的良師益友,通過電子郵件分享彼此生活點滴,引導這個特殊的中國女孩勇敢地擁抱生活。
2004年的一天,胡婧在電子郵件中向Mary講述自己的消沉和困惑,不知道今後能幹什麼,找不到人生價值。之後不久,Mary給胡婧郵寄來了兩本英文小冊子,希望胡婧將其翻譯成中文,並表示她會支付一定費用,實際意在鼓勵胡婧勇於找尋人生方向。胡婧認真翻譯成書,不僅被一位英文老師認可,還被Ben贈給了一家圖書館。這件事對胡婧產生了巨大衝擊,她意識到自己是可以對社會產生價值的,從此,胡婧就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翻譯。
從自卑到自信,從自學英語到職業翻譯,Mary的信是重要的契機。但更重要的是,胡婧在對抗巨大命運阻力時,自發地投入了更大的努力、動力和能力。
「殘疾孩子自學哪有那麼容易,但女兒非常刻苦,特別是英語,她覺得學起來比中文還要簡單。不過,由於雙手失控,身體的殘疾讓她只能歪斜著身子坐在椅子角上,用兩個手指敲擊鍵盤,或者,用下巴敲字上網跟人家交流。」胡婧的媽媽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後來,由於頸椎受傷,下巴也無法敲字了,只能用腳。
據記者了解,胡婧的媽媽只有60多歲,但已是滿頭白髮,為了女兒,她早早的就辭職在家,只為專心的照顧胡婧。如今,胡婧不管去哪裡演講或者學習,媽媽都會緊隨其後。
用腳敲出來的6部翻譯著作
胡婧出色的業務能力使得天南海北的客戶通過網絡找到她。如今,「坐」在家裡,胡婧已能經濟獨立。胡婧說:「這一路坎坷讓我懂得,永遠不要放棄夢想。」
多年來,胡婧業已形成了自己的翻譯模式,大致如下:先上網找出國內外中英文平行文本,進行快速閱讀和學習,掌握專業表述,形成自己的詞彙庫;當遇到文本理解性問題時,或是發郵件向作者進行詳細詢問,或是請教外國友人加強理解;具體到詞句篇章,長難句最難攻克,反覆推敲反覆讀,直到拿準吃透再開始譯,有時需用幾個小時才能理順一句話。
「無論是兒童文學、國際政治,還是自然科學,我看到的不是文字,而是一幅幅畫面,我要做的就是用另外一種語言描述這些畫面。我在翻譯《萊西回家》時,讀到那條狗奄奄一息地躺在了離家很近的地方,一想到這幅畫面,我就禁不住流下眼淚。在翻譯《一名生態學家的孕育之旅》的結尾部分時,我也深受感動。翻譯對我而言是一次心靈之旅,從字句上升到了情感。這也反映出英語水平好到動了感情,對翻譯來說多麼重要。」胡婧表示,多數和她合作的翻譯公司經理都不知道她的身體情況,而她翻譯速度雖然還比不上老翻譯,但是她和正常人一樣能夠獲得平等的競爭機會,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得到自尊。
據記者了解,踏入翻譯行業以來,胡婧相繼翻譯了《萊西回家》、《夢想,在路上——帶著腦癱去生活》、《世界邊緣的橋梁》、《數學家的藝術生活》、《一名生態學家的孕育之旅》5部英譯漢著作,共計112萬字;另有1部12萬字的漢譯英著作,屬於少數民族文化社科類研究成果,已在國外出版。不論從翻譯質量還是數量而言,這都是許多專業譯者難以達到的成績。
2016年,胡婧參加了英國皇家特許語言家學會高級翻譯文憑考試,這是中英文翻譯界最高水準的測試。得知胡婧的身體狀況,英國皇家特許語言家學會上海分會專門派一位監考官在胡婧家裡設立了一個特殊考場。當時,考試分3個單元,考慮到她的身體情況,7個小時的考試為她延時1小時。
半年後,喜訊傳來:胡婧獲得中國區最佳考生獎。那場考試,全國只有23%的考生全部通過。
生活中的胡婧樂觀開朗,熱心公益。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她建立了一個學英語微信群,義務幫助大家提高英語水平。
同時,為感謝殘聯和社會各界的幫助,胡婧有一個心願,希望自己攢錢成立一家為殘疾人服務的基金會,資助、培訓殘疾人,賦予他們機會,讓他們融入社會並擁有精彩的人生。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