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物種入侵,該如何防控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外來物種入侵,該如何防控
2014-07-16 09:50:01來源:經濟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宋亞芬

    引進外來物種是豐富本國物種多樣性、促進品種更新換代的重要途徑。但外來物種的引進是可能有風險的,有的外來物種具有極強的繁殖、生長、抗逆能力,能短時間內迅速繁殖擴散,破壞當地物種的生態平衡,形成外來物種入侵。我國面臨外來物種入侵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建立起外來入侵物種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制度十分迫切。

    豚草原產北美,一株豚草每年能產生3萬顆種子,每天可以散布約100萬粒花粉,是誘發人們花粉過敏症的主要病原體,目前在遼寧、山東等地呈迅速擴散趨勢;福壽螺原產南美洲,是52個國家重點管理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環境適應能力強,現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地區,對水稻生產危害嚴重;空心蓮子草原產巴西,是多年生宿根性雜草,生命力強,在農田中與作物爭奪光、水、肥,造成嚴重減產,在魚塘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影響魚蝦生長……

    隨著全球貿易的迅速發展,外來物種入侵已成為導致我國物種瀕危的重要因素,每年造成幾百億元的經濟損失和難以彌補的生態損失。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外來入侵物種有529種,常年大面積發生危害的物種有120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生物中,已入侵到我國的有51種。

    外來入侵物種的主要危害是對於生態系統,會擠壓、消滅其他物種,破壞生物多樣性,還會入侵農田,危害農業生產。雲南省滇池草海因為水葫蘆入侵,原有的16種本地高等植物現在只剩下3種。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張國良介紹,外來生物入侵具有潛伏性、突發性等特點,不同種類的潛伏期不一樣,對防治造成一定困難。

    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副站長王久臣說,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約50%是引進後擴散的。其中目前已知的外來入侵植物中,約58%的種類是作為有用植物引入的,如大米草作為沿海護灘植物引進,水葫蘆作為畜禽飼料引進,加拿大一枝黃花作為觀賞花卉引進。近兩年國內寵物市場引入國外新物種增長迅速,如巴西龜等外來入侵物種隨之流入國內,食人鯧等外來入侵物種未獲得過相關部門批准,是通過走私途徑非法帶入的。

    專家表示,引進外來物種是豐富本國物種多樣性、促進品種更新換代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約600種主要栽培作物中有一半左右是來源於國外。但有一些外來物種,具有極強的繁殖、生長、抗逆能力,對當地環境適宜性極強,又缺乏天敵控制,能短時間內迅速繁殖擴散,形成外來物種入侵。目前來看,這些引進的外來入侵物種,絕大部分是上世紀80年代前引入的,受當時技術水平低、風險評估方法落後、外來入侵物種防範意識不足等因素影響,給外來物種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完善引種許可制度,提高各部門外來入侵物種防範意識和技術水平,建立起外來入侵物種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制度十分迫切。

    張國良說,當前應高度關注北方農牧結合地區刺萼龍葵的擴散危害,長江中下遊地區空心蓮子草、福壽螺的危害,華南局部地區水葫蘆、西南邊境地區薇甘菊的擴散危害。要著力解決已傳入我國並發生危害的外來入侵物種綜合防治共性和關鍵技術難題,為做好外來入侵物種防治提供技術支撐。

    農業部已成立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公室和外來入侵物種預防與控制研究中心,組織起草了《外來物種管理辦法》,修訂了《外來入侵物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發布了《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組織各地開展調查和監測預警,並對紫莖澤蘭、水花生、刺萼龍葵、少花蒺藜草等開展集中滅除和科技攻關,制定應急防控技術指南,建立應急撲滅清除機制,使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體制日趨完善。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進一步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
    10月14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國農學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合在南寧舉辦2020年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宣傳活動,進一步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外來生物入侵是全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度發展,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危害形勢日益嚴峻,據專家評估我國外來入侵物種已達600多種。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農業農村部作為外來入侵物種的牽頭部門,加快推動外來入侵物種管理立法,不斷完善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著力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風險評估、監測預警與綜合防治,採取集中滅除、示範推廣和廣泛宣傳各種防控技術,著力防治農業外來入侵物種危害。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農業農村部調研組來川調研指導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
    11月18日—19日,農業農村部計財司一級巡視員宋昱、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柳正、計財司部門預算處處長虞濤、科教司資源環境處調研員李景平一行來川調研指導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並召開外來入侵物種調查與防控座談會。
  • 構建北京外來生物入侵預警和防控系統
    (上圖: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市農業局植保站研究推出的《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2005年)往期連結:2005年《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第一部分)2005年《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第二部分)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影響幾何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它們對我國造成或具有哪些潛在威脅,應該如何防範?針對上述公眾關心的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方舟。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到底影響幾何?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它們對我國造成或具有哪些潛在威脅,應該如何防範?
  • 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
    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真正引起人們的關注特別是1997年應80個國家和聯合國代表的共同要求,成立了專門應對生物入侵的國際組織全球入侵物種計劃(Global Invasive Species Program,GISP)該組織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還創辦了《生物入侵》等3個刊物。建立了「全球入侵物種資料庫」探討入侵生物的統計規律。
  • 綜合防治農業外來入侵物種保障生態安全
    外來物種入侵是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了100種全球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近年來隨著國際商貿往來的日益頻繁,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的風險加大,同時我國生態系統和氣候類型多樣,外來入侵物種容易定植和擴散蔓延。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影響幾何?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影響幾何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  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危險!超95%保護區有外來動物適宜棲息地
    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免受外來物種的侵害是保護區的主要職責。評估保護區抵禦外來物種入侵的有效性,揭示保護區內外來物種的入侵格局,探索影響外來物種建群的驅動因子,以及確定保護區及其周邊緩衝帶外來物種的擴展風險,對發展保護區的生物安全策略至為關鍵。外來動物在全球保護區內的未來潛在入侵風險。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福壽螺、巴西龜危害不容忽視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它們對我國造成或具有哪些潛在威脅,應該如何防範?
  • 超過660種生物入侵我國,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力度將加大
    超過660種生物入侵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是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了100種全球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近年來,隨著國際商貿往來的日益頻繁,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的風險加大,同時我國生態系統和氣候類型多樣,外來入侵物種容易定植和擴散蔓延。
  • 安徽省外來入侵物種防控與農業野生植物保護培訓會在黃山舉辦
    10月23日至24日,由省農業生態環境總站主辦,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黃山市農業農村局承辦的安徽省外來入侵物防控與農業野生植物保護培訓會在黃山市成功舉辦。全省16個市及8個農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點的農業環保技術人員參與了此次培訓。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有什麼威脅,能防範嗎?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它們對我國造成或具有哪些潛在威脅,應該如何防範?
  • 660多種物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顯示,我國共有488種外來入侵物種。較10年前增加了三成以上。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半月談記者 高博 吳書光 蔣成 屈凌燕 吳濤 何偉 楊靜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外來物種入侵自然保護區,怎麼辦?
    既然外來物種入侵的關鍵因素是人,而自然保護區排斥人類活動,在大多數人眼中,外來物種入侵與自然保護區二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前者對後者的影響微乎其微。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由於我國大多數自然保護區內均有原住民居住,人類活動頻繁,自然保護區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影響遠非人們想像的那樣樂觀。
  • 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被破譯 助力防範外來入侵物種
    該蟲寄主植物多、適生範圍廣、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速度快、突發危害重、防控難度大,了解其遺傳背景及其耐藥性對於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義。研究人員對草地貪夜蛾進行了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並比較了美國、非洲和中國的多個草地貪夜蛾種群基因重測序結果,發現中國和非洲的草地貪夜蛾種群與美國的種群之間有著顯著的遺傳分化,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種群極有可能來自於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