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原文標題:比華為和抖音硬氣,被美國封殺無數次,反賺走幾百億:這才是中國製造!
中國企業,正不斷被推上風口浪尖。
先是華為一直被圍剿。
接著是抖音、微信被封殺。
之後,僅在8月26-28日3天內,美國又連續發布聲明,共新增35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實體清單」。
從信息技術到應用軟體、基礎建設,無數中國企業,正在千難萬險中咬著牙往前走。
2020,真的很難。
但在緊迫的局勢中,有一家中國公司,迎來了難得的好消息:
8月2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對大疆的337調查仲裁,決定不發布禁令。
是被放過一馬?
不。對於美國來說,大疆是比華為還要讓人頭疼的公司,如今華為面對的困境,大疆都曾深陷其中。
可這些年來,美國幾度試圖封殺,卻又頻頻「反悔」。
哪怕在被美國瘋狂打壓的2年裡,大疆的市場份額反而還上升了2個百分點。
為什麼?
不是他們不想幹掉大疆,而是他們別無選擇。
在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中,我們對華為、抖音等都很熟悉,但還有一個叫做大疆的無人機公司,早就領先世界,一騎絕塵,卻很少有人知道。
大疆,到底有多牛?
1
故事要從2015年說起。
一天凌晨,一位美國政府情報官員喝醉了酒,拿起一架大疆「精靈」無人機開始把玩。
由於技術不佳,他竟迷迷糊糊讓無人機墜落進了白宮的草坪上。
直到天亮之後,白宮工作人員巡視才發現。
這可是美國戒備最森嚴的地方,一個「不明飛行物」竟悄然闖入,連警報都沒響。
消息傳出,美國瞬間掀起了大疆無人機的狂潮。
那一年,中國年輕人都在排隊買iphone6。
可對於美國年輕人來說,擁有一臺「精靈」,才是時尚的最好證明。
那一年,在已獲得監管部門批准使用無人機的129家美國公司當中,有61家用的就是大疆。
還有695家正在排隊等待審批的公司,其中400家申請的都是大疆。
為什麼能如此受追捧?
因為大疆的技術。
以前的無人機,使用門檻很高。
像個縮小版的飛機,造價貴,操作也不方便,只能用於特殊用途。
但大疆一改傳統模式,在四個角都裝上螺旋槳。
小巧便攜,非常平穩,整個科技界都為之眼前一亮。
以前的無人機,飛行和拍攝都是分開的,要想航拍,就要在機器上放置特殊的相機。
而大疆不僅是飛行器,還是臺精巧的相機。
清晰又穩定,飛在空中也能防抖,還能遠距離傳圖。
搭載著自主研發的攝像頭,大疆無人機能飛到人類到不了的地方,拍到大家一輩子都拍不到的畫面。
自動避障、指點飛行、視覺追蹤。
這些設計上的智能創新,直接把競爭對手甩出好幾條街。
這麼牛的設備,一定很貴吧?
不,這就是大疆的另一個無敵優勢:高性價比。
其他公司的產品,動不動售價高達1.5萬美元,太貴。
而大疆「精靈」,只賣679美元,折合人民幣4600多。
哪怕是我們普通人,省一省也能消費得起。
好用又便宜,連白宮情報人員都在玩。大疆無人機被這樣一「宣傳」,在全世界開始了刷屏般的存在......
2
還記得疫情期間那個爆火的美國博主郭傑瑞嗎?
他曾做過一則視頻,調查在美國最知名的5個中國品牌。
位居榜首的,就是大疆。
在谷歌搜索「最好的無人機」,下面出現的條目,清一色都是大疆。
查看每一條評價,都在說「驚豔」「會回購」「物有所值」。
而在Youtube上,每當大疆發布新產品,僅靠宣傳片,就能掀起熱潮。
在大疆只支持iOS應用的時候,比爾·蓋茨為了體驗大疆無人機,買了生平第一臺iPHone。
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更表示,「大疆的飛行器,是我有史以來收到最棒的禮物」。
當然了,不僅是民用,大疆最厲害的,還是在各個專業領域內的「大展才華」。
拍電影電視:
《權力的遊戲》拍攝現場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天才」謝爾頓也成了大疆的迷弟
農業應用:
播撒農藥
日本農林水產航空協會唯一認可非本土植保無人機企業——大疆
建築行業:
日本小松公司購入1000臺大疆無人機投入智能施工
應急救援:
去年4月,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震驚世界。
隨後,美國石英財經報的報導透露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細節:
當時消防人員若不是藉助了大疆無人機,火災造成的損害可能要重得多。
正是因為大疆的穩定性能,得以穿越教堂上空。
加上配備的熱像儀,成功追蹤火勢的蔓延情況和火源位置。
大疆的無人機,滲透進了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過最「奇葩」的,要數它被強行拉進了軍用市場。
在中東地區,大疆是各派武裝的最愛。
用它來搞搞偵查。
巴德學院的無人機研究中心甚至專門出版學術刊物:《無人機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戰場上的應用》。
中東的工程師們,每天都在鑽研著大疆無人機的載彈方案......
這些武裝力量之所以這麼愛用大疆,還是因為性價比太高了。
在中東,一把步槍大概1000美元左右,而一款中檔的大疆無人機,只要500美金。
並且按「玩具」的標準就能採購,不受任何禁令和海關的約束。
不過,為了防止被恐怖分子利用,大疆決定放棄這一市場,在中東建立「禁飛區」。
2013年,大疆的銷售收入為8.2億元。
第二年就變成4倍,達到30.7億元。
到了2017年,更是漲到175.7億元,增長速度只能用驚人來形容。
這就是無人機市場的現狀:大疆第一,沒有第二。
如此無敵,壟斷行業,必然會遭到不懷好意之人的虎視眈眈。
但不管美國多麼想把大疆「趕盡殺絕」,最終也逃不過「真香」定律。
3
美國想封殺大疆不是一天兩天了。
早在2017年,美國陸軍司令部就發出一紙聲明,宣稱大疆正在「竊取數據」。
但尷尬的是,禁了大疆,慌的是美軍自己。
整整一年,他們愣是沒找到替代品。
最後忍不住了,在採購說明書中,用很小的字體悄悄寫道:
「我們試了美國本土的Tiny Whoop、Ebee、3DR Solo,但都比不過大疆,由於作戰任務緊急,希望能特批採購35架大疆無人機......」
去年6月,故技重施。
芬蘭軍隊宣布將採購150架大疆無人機供地方部隊使用後,美國國土安全部立馬向芬蘭發出「嚴重安全警告」。
聲稱大疆存在「安全漏洞」,慎用!
話雖如此,可一扭頭,美國五角大樓就批准購買了一批大疆無人機,用於「訓練行動」。
有意思的是,在試圖封殺大疆的兩年裡,美國本土無人機企業也並非沒有努力過。
3D Robotics無人機公司的高層奎恩,經常在會議上揚言:「我要弄死大疆。」
美國政府也很支持,基本上把他們的無人機庫存都買了下來。
可結果呢,正如上面的採購申請中所說,美國企業製造的無人機,根本無法滿足軍方的要求。
選來選去,還是只能回頭找大疆。
禁用不成,美國開始打壓:
增加大疆的關稅,限制進口,迫使大疆撤離北美市場。
沒想到大疆根本無所畏懼。
很快開始反制裁,霸氣回懟:
「你加多少關稅,我就漲多少錢!」
於是,在北美市場,大疆的售價應聲提升13%。
不但沒有傷到自己的一根毫毛,反而將負擔轉移到美國消費者身上。
封殺之前,大疆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是72%。
封殺之後,這一數字不降反升,達到74%。
這大概就是「你看不慣我,但也幹不掉我」最好的詮釋。
大疆憑什麼這麼囂張?
那是因為,大疆贏在了最關鍵的兩點:技術為王,獨立自主。
4
很多人想像不到,一手締造這個稱霸全球的無人機帝國的,是一個年輕的80後:
汪滔。
2006年,年僅26歲的汪滔,在深圳蓮花村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倉庫裡,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取名大疆,寓意「大智無疆」。
最初的團隊,只有4個人(汪滔:右一)
這就是大疆公司的雛形。
成功的路,從來都不容易。
汪滔清楚:無人機這種門檻極高的領域,做好了就是巨大的機會,做不好就是個巨大的墳墓。
可在他心裡,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一流的,什麼中不溜,不存在的。
極度渴望成功,便願付非凡代價。
在產品細節上,汪滔嚴苛到「變態」。
哪怕只是一顆螺絲的鬆緊程度,也要嚴格要求到幾根手指、擰多少圈。
一架無人機,上百顆螺絲,就是這樣一顆一顆嚴絲合縫地擰上去。
在技術研發上,汪滔也很有魄力。
當年大疆推出「精靈」1、2代,都是只有飛行器,還需要搭載其他品牌的相機才能拍攝。
那時,他想和美國運動相機品牌GoPro合作。
沒想到對方態度傲慢:合作可以,要拿70%的利潤分成。
大名鼎鼎的美國公司,根本瞧不上一個中國小企業,極盡嘲諷。
汪滔一咬牙,下決心:做相機。
不到一年,「精靈」3問世,所有人都傻眼了:
大疆做出了既能飛得穩定又能拍得清晰的一體式無人機。
在產品升級上,汪滔更是不惜將自己逼上絕路。
前文提到的大疆「精靈」系列,如今幾乎都已經下架了。
哪去了?
全部被自家的新款頂替了。
2017年,大疆發布了一款只有巴掌大小的無人機:「曉」Spark。
不僅能檢測人臉,掌上起飛,而且只要你揮揮手,就能隨意操控。
戴上飛行眼鏡,大疆讓你飛得更刺激。
2018年,大疆又發布了「御」Mavic Air。
和手機差不多大,還能摺疊,但廣角拍出的180度球形,相當震撼。
緊接著不到一年,又出了新款。
大疆Mavic 2,被稱為「性能怪獸」,4000萬像素,滑動變焦。
隨便一拍,就是電影大片。
從當初的一無所有,到如今幾十款不同性能、不同作用的產品。
從當初的4人團隊,到如今14000人的大公司。
大疆的每一步,都穩紮穩打地堅持技術至上。
一半以上的員工,都是技術咖,專門鑽研創新。
讓最專業的人,將自己的專業發揮到極致,這就是大疆能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原因之一。
而另一個關鍵原因,是獨立。
在無人機領域,大疆幾乎擁有所有的核心技術,申請專利就多達4600項。
基本涵蓋了無人機的方方面面。
為什麼面對美國的制裁,大疆能毫髮無傷?
因為拆開一臺大疆無人機,從零件到底層代碼,每一環都是自己的核心技術。
哪怕別人不提供一絲技術或零部件,大疆照樣可以自主生產。
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智造」。
5
中國企業的成長,從來都不容易。
我們窮過,落後過,也挨打過。
我們也抓住了機會,向前狂奔。
雖然這一路上,每一步都很辛苦,但沒人認過命。
10年前,iPhone進入中國市場,誰知道華為是啥?
甚至有人嘲諷:起碼要100年,中國手機才能趕得上外國手機的性能。
可10年後,華為已畫上移動通信史上精彩的一筆,引領世界進入5G時代。
20年前,修路挖隧道,靠的是國外的盾構機,還不讓我們看圖紙。
中國建設者們,就從零幹起,硬是從設計圖紙開始自主研發、製造國產盾構機。
一不小心,造出了全球領先的盾構機,比進口的還便宜2000多萬。
30年前,GPS的控制權掌握在美國手裡。
我們羨慕在心裡,然後悄悄努力。
如今,最後一顆北鬥衛星成功發射,我們在太空有了自己的眼睛。
我們用幾十年,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路,成就有目共睹。
可另一邊,看著中國快速發展,西方國家從來沒有放鬆過警惕。
歷史早已宣判:我們沒有退路,只有奮戰到底。
願華為、大疆....這樣的企業多一些。
願獨立自主、技術先進的中國製造多一些。
願不論將來要面對怎樣的磨難,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都能有底氣地說一聲:
我們的背後,站著強大祖國和億萬同胞,我們什麼都不怕!
點個在看,為中國企業點讚!
-End-
作者簡介: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