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四季度商業復甦迎來集中開業;未來競爭激烈,存量運營與REITs值得持續關注。
☉ 文/克而瑞研究中心
//////////
榜單解讀
入榜門檻:今年來總租金首次下跌
TOP5內房企門檻下跌34%
受疫情影響,2020年TOP20內房企的總租金收入為1323億元,相比2019年下降了9%,為4年來首次下跌。租金下滑,主要由於疫情期間各大房企運營商都提出了租金減免行動,及部分項目空置率提升,但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年疫情對商業影響相對有限。
從門檻來看,2020年內房企和外資房企運營收入TOP10入榜門檻分別為46.1億元和8.7億元,內房企的運營收入Top10門檻比外資房企高出了37.4億元。此外內房企運營收入Top20入榜門檻為23.9億元,超出了外資房企Top10的運營收入門檻15.2億元。可以看出,與穩中求勝的外資房企相比,內房企的商業拓展速度更快。此外,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內房企的TOP5門檻下滑達34%;TOP10及TOP20門檻分別為上升10%、下滑22%。
2
收入結構:疫情下酒店收入佔比下滑明顯
總體而言,內房企以及外資企業中,租金收入都佔據到了運營收入較大比例,其中內房企該比例達87.5%,而外資房企則為94.3%。
此外疫情影響下,酒店運營收入佔比下滑明顯,內房企相比2019年下降了約7.6個百分點,外資下降了6個百分點;部分重點布局酒店物業的房企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租金下滑,如富力、雅居樂、綠城等;此外碧桂園雖然同樣重點布局酒店,但2020上半年整體運營收入僅同比下滑4.3%,優於行業表現。相比酒店物業,購物中心表現無疑更加抗壓,其中以布局購物中心為主的龍湖、萬科、新城,其上半年整體運營收入的同比增速為正增長,且達到了20%以上。
3
內地商業復甦較快
內房企公允收入表現優於港資
2020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不少房企的投資物業公允價值收益仍實現較大增長。據港股及A股215家上市房企披露數據顯示,有90家房企公允價值為正增長,佔比達約42%。2020年上半年中海、華潤與新世界的投資物業公允價值收益位列前三,其中中海上半年實現公允價值收益51.98億元,名列第一;此外上榜的企業中還包括有龍湖、寶龍、新城等等。
相比內地房企,2020上半年港資背景房企的投資物業公允價值損失明顯更高,其中鷹君、九龍倉、新鴻基三家的公允損失達到了60億以上,其中鷹君更是達到了86億。港資房企由於重倉香港,而香港商業受到疫情以及社會動蕩等因素,投資物業受到較大影響。而內地方面,由於防控措施更為嚴格有效,疫情後商業也得到較快復甦,這也是內地房企整體表現要優於港資的原因之一。
以華潤置地為例,疫情穩定後華潤旗下購物中心的零售額和租金收入均出現較大反彈。旗下購物中心5月、6月、7月同店零售額同比增長17%,7%和21%,同店租金收入同比增長 8%,6%和13%。在此背景下,投資物業整體收益雖略有下降,但期內投資物業估值仍增值約45億元。
4
部分房企年度計劃未變
四季度迎來集中開業潮
2020年雖然有疫情影響,但部分房企運營商仍保持原有的年度商場開業目標不變。其中作為商業龍頭的萬達商管就於2020年5月的工作會議上表示,力爭完成年初制定的年度經營目標,特別強調各公司2020年開店目標不變。除萬達商管外,如新城表示2020年計劃開業的30座廣場將如期進行;而寶龍則表示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商場開業數量僅從11個調整到10個;明年開業的商場將不低於13個,同時開出8條主題街區。
在此背景下,2020年第四季度各地迎來了商業項目的開業潮,其中包括商業龍頭萬達,規模運營商龍湖、華潤,以及商業新軍中南等等旗下商業項目。以萬達為例,2020年下半年其就邁入了商場的集中開業期,繼9月單月開出5座萬達廣場後,11月將再創單月開業量新高,有9座萬達廣場開業;其中亳州譙城萬達廣場於11月26日開業,同時深圳寶安、上海崇明、昆明呈貢、福建福州等四地萬達廣場於27日開業,其中寶安福城萬達廣場為深圳首個萬達廣場。
除萬達外,商業新軍中南商業旗下的海門大有境也於2020年11月28日開業,這是中南商業大有境首席產品線第一個落地的項目,此後東臺中南城購物中心(11月29日)、崇川大有境(12月25日)也均陸續開業。
在客流回暖、商場集中開業的同時,房企運營商同樣也需關注國外疫情輸入、國內疫情反撲等突發事件,提升自身面對類似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時的緊急應對能力;同時也需要繼續探索精細化運營能力,為新一輪的擴張做好準備。
5
展望未來行業競爭愈加激烈
存量運營與REITs值得持續關注
展望2021年,房企布局商業地產將主要呈現了以下幾個趨勢或關注點:
首先,藉助輕資產等方式,商業龍頭企業跑馬圈地,行業競爭愈加激烈。藉助輕資產模式,商業龍頭萬達於年初就提出了每年新開業50家左右的新商業廣場;華潤、龍湖、寶龍、新城等也均發展迅速,其中寶龍規劃未來5年實現年均約20座項目的開業速度,同時加大輕資產布局;再加上中南、華夏幸福、金科等商業新軍,預計2021年行業商業競爭更加激烈。
與此同時,在融資收緊及擴張需求下,更多企業將青睞輕資產運營,嘗試或加大輕資產運營規模,從而降低自身運營風險及負債壓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單純的輕資產模式在具體運作中存在多種因素的制約,對於企業的品牌價值、管理能力都有極強的要求,若沒有強大的品牌支撐和過硬的運營能力,成功概率較小。對於中小運營商而言,關注的重點更應該是加強運營以及品牌打造上;而對於有能力的運營商而言,則建議採用輕重結合的運營方式,按照企業自身情況調整輕重比例。
此外,對於公募REITs的關注,也將是未來房企運營商所繞不開的話題。雖然據2020年4月的《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目前公募REITs試點領域暫未包括商業地產。相比於基建設施等,商業地產能拉動更多就業崗位,投資收益也更加豐厚,更適合REITs的產品特點。隨著國內REITs產品試點成熟,未來或會逐步推廣至商業地產等領域。對於房企而言,更應做好提前準備,如了解REITs的試點標準、準入門檻和運營機制,同時結合自身持有投資物業的特點做好相應準備。
本文版權歸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轉載註明出處:克而瑞地產研究(cricyjzx)多謝配合!
克而瑞地產研究|cricyjzx
克而瑞,成立於2006年,行業領先的中國房地產大數據應用服務商,現信息覆蓋387個城市。依託強大的專業研究力量和諮詢顧問團隊,克而瑞服務於TOP100強中95%以上的房地產企業,並為政府、企業和購房者提供房地產線上線下信息服務的全面解決方案。
經過十餘年淬鍊,克而瑞從行業數據到客戶數據,實現了房地產大數據閉環。依託中國房地產住宅信息服務平臺(CRIC)和中國房地產資管信息服務平臺(CAIC)的支持,克而瑞業務覆蓋地產、資管、租售、物管、科創、證券等房地產領域。創新研發產品CRIC系統、投資決策系統、數據營銷系統、場景化大屏、柵格土地評估系統、城市租售系統,CAIC投管雲、資管雲等,為大量房企提供了決策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