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得起寵物,但給它們看病看得起嗎?近日,有市民向現代快報記者吐槽,現在給寵物看個病太貴了,動輒就上千近萬,感覺看不起了," 要苦只能苦自己,再窮不能窮主子 "。因此有人質疑:寵物醫院的定價有無監管?為何如此之高?
△寵物醫院環境乾淨整潔
吐槽
核磁共振,人做一次幾百,貓要五千多
在南京工作的小夢(化名)是一名愛貓人士。2018年,她在街邊發現一隻流浪貓,當時小貓渾身發抖,於是她就帶回了家。可帶回家後小貓身體一直不好,吊水、吃藥、拍片子,搞了幾個月還是沒有好轉。後來做了一系列檢查,發現小貓得了腦膜炎,又開始了針對腦膜炎的治療。
小夢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半年時間裡,帶貓去了六七次醫院,花費了一萬多元,單就核磁共振(包括必需的麻醉手術),就花費了5000多元。" 即使花了這麼多錢,小貓最後還是沒能活下來,很心疼。" 在小夢看來,給寵物看病一直很貴,就核磁共振來說," 人做一次也就幾百塊錢,為什麼給寵物做要這麼多錢呢?"
在南京讀研究生的小劉也有同樣的經歷。前年她養了一隻金吉拉貓。因為品種的原因,擔心有隱藏的心臟病,去年12月,小劉帶貓來到一家寵物醫院做心臟檢查。" 心臟檢查比較複雜,如果查出問題,還要進行多次的彩超、X光、血液檢查等才能確定,這一趟下來總共花了8000多元。" 小劉說,貓咪的心臟病沒辦法根治,後期還要定期檢查,有時需要一個月複查一次,情況好可以半年一次,花費可想而知。"8000元還只是檢查的費用,再加上後續的護理費用,遠遠不止這些。"
看個肺炎,這家收1000多,那家要上萬
林肖(化名)是一個南京愛貓群的群主,平時大家喜歡在群裡交換養貓經驗。" 不同醫院收費差距特別大,三四倍甚至十幾倍的都有。" 林肖記得,之前一個貓友的貓得了肺炎,去了南京一家連鎖寵物醫院,醫生說最起碼要花費一萬多元。後來主人將貓送到一家稍微普通點的醫院,1000多元就治好了。" 寵物醫院的檢查費用也高,治病一百元,檢查卻要一兩千,但實際上很多檢查是沒必要做的。" 林肖說。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中國寵物市場近些年增長迅速。根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元,比2017年(1340億元)增長27%。在寵物服務消費中,醫療服務消費佔比最高,狗主人在寵物醫療上年均花費1557.2元,貓主人為1446.1元。2020年,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00億元。
探訪
不同治療方案造成價格差異
4月11日,記者走訪了南京新街口附近的4家寵物醫院。4家醫院整體環境都乾淨整潔,在明顯位置都懸掛了營業執照、獸醫證、健康證明等相關資質證書,並且有規範的看病流程和科室劃分。
△探訪的4家寵物醫院只有一家張貼了價目表
記者發現,在這4家醫院中,只有一家醫院在大廳的牆上張貼了詳細的醫療價目表,其餘幾家的醫療費用都要通過醫院的資料夾或電腦進行查詢。
通過對4家醫院醫療價格的對比,記者發現單項的費用差別不大,生化檢查大多在300元左右,X光大多150元一次。不過,養寵人士告訴記者,同樣一種病,不同的醫院會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案,所以會造成治療總價上的差異。" 比如有些寵物醫院會要求做多項檢查,收費就比較貴。但是我們也確認不了這些檢查是不是必須的。"
業內
寵物醫院投資大,醫療體系不成熟
鏟屎官們吐槽給寵物看病貴,那麼寵物醫院怎麼看待的呢?
" 我們並不是暴利行業。" 南京一家連鎖寵物醫院院長有些委屈。他表示,寵物看病和人類看病之間並沒有可比性,造成寵物看病貴的原因有很多。" 動物不是人,它們不會表達,所以給動物看病完全得靠各項化驗才能得出結論。"
這名業內人士稱,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寵物醫療機構沒有相關財政支持,採購設備、藥品等完全是自掏腰包,後期經營也是自負盈虧,在定價方面也都是各家醫院自己定。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便宜一點的B超機都是二三十萬元,給動物做一次是100元左右,那麼這個成本何時能收回來呢?" 核磁共振機器就更貴了,價格在300萬到500萬元之間,寵物醫院購來之後需要收回成本,相應的檢測費用自然會高一些。不過也不排除個別寵物醫院存在亂收費的現象。"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寵物醫院不僅檢測儀器貴,寵物用藥也比人用的藥品要貴。" 同樣成分的藥,獸用藥要比人用藥貴出8-10倍,因為生產這些藥品的廠家太少了,產量也少。" 上述人士表示,近些年,國人對寵物的態度轉變很大,越來越多的人把寵物當做自己家人,寵物行業發展也比較迅猛。" 但是行業內沒有一個統一的定價標準,國內的寵物製藥市場也不夠發達,相較歐美國家要落後將近20年,我們也期待一個更成熟的寵物醫療體系出現。"
探討
市場還沒有定價標準,行業亟待規範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浦正寧表示,寵物經濟的產值愈發壯大,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密切相關的。" 很多人覺得寵物診療、寵物服務的收費水平高,可能是與人自身日常的消費做了對比。"
浦正寧說,人的醫療是建立在享有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寵物作為人的陪伴,不可能要求國家也為它們買單,而主人也必須為寵物的衣食住行消費。" 只是在寵物花費這一塊,屬於新興產業,我們國家正在漸漸發展起來。供不應求,一開始的市場和價格,必然是相對要高的。另外很多主人也有種心態,對待寵物就像對待孩子一樣,什麼都想給它們用最好的,那自然就會傾向於選擇高額的服務。"
4月11日,現代快報記者撥打了12358價格舉報熱線諮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寵物診療費用是放開的,由經營者自主定價,不過經營者必須做到明碼標價,事先向動物主人主動說明價格。寵物診療費用不屬於政府定價範疇,未被列入政府價格目錄。
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國內寵物醫療行業還沒有專門的定價標準,行業自身的指導性標準也尚未出臺,行業定價還主要是市場進行調節,價格也是開放的,不過有關部門會針對違法定價行為進行監管。" 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應加速推進相關標準的制定,加強行業的準入審核,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
連結
寵物醫療保險應運而生
現代快報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了解到,目前已有保險公司針對寵物醫療推出保險產品。記者在一家保險公司的介紹頁面看到,這家寵物醫療保險包括藥品、麻醉、檢驗和手術等範圍,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將近5000家寵物醫院。記者注意到,寵物保險的保障年限大多為1年,費用從300多元到2000元不等,相應的補償比例根據價格浮動,最高補償90%。
記者採訪了幾名養寵人士。對於寵物保險,南京愛貓群主林肖說,大家也在群裡討論過這個問題,但多數人都覺得還要觀望觀望。在南京工作的小馬養了一隻 " 田園貓 ",他表示,如果貓經常生病,會考慮購買寵物醫療保險產品。一名寵物醫療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些年給寵物買保險的主人越來越多了," 這是一個好的趨勢,可以減輕寵物主人的經濟壓力。"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白雪銀 記者 馬壯壯 陳彥琳 文 / 攝)
(原標題:動不動上千近萬,貓狗看病比人貴)
(責任編輯:陳加元_BJS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