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名單更新:28338個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2020-12-03 達濟天下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首次突破了10萬個物種的大關,因為名單上多了9000多個新物種,使得瀕危物種總數達到了105732。在這些物種中,有28338種已經在生死存亡的邊緣了,佔所有評估物種的三分之一。

自1964年以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一直在評估世界生物的現狀。這份紅色名單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地球物種狀況。

圖片來源www.haoweixin.net

其中淡水魚類的情況尤為嚴重。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資料,日本特有的淡水魚類有一半正面臨滅絕的威脅,墨西哥的三分之一也是如此。罪魁禍首如下:農業汙染、城市汙染、自由流動的河流、水壩、堰、漁業和入侵物種的流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淡水生物多樣性部門負責人William Darwall說: 「為了延緩這種趨勢,我們迫切需要針對人類如何使用淡水的政策,以滿足這些生態系統中許多其他物種的需求。」

可悲的是,我們的海洋朋友也在減少。犀牛鰩是一個包括楔形魚和吉他魚的群體,現在是世界上處境最危險的海洋魚類家族。在經受評估的16種物種中,有15種現在被列為極危物種。這意味著它們很有可能就永遠地消失了。犀牛鰩之所以陷入困境,原因在於人們的捕食; 它們在不受管制的沿海捕魚活動中飽受折磨,最終常常成為副漁獲物。雖然從技術上講,它們不是鯊魚(但是近親) ,但它們的魚翅也成為了人們的目標:畢竟售價很高,可用於製作魚翅湯,這是一種傳統的亞洲美食;而這道美食背後是數不盡的冤死的鯊魚。

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鯊魚專家組聯合主席Colin Simpfendorfer說: 「為了挽救這些魚類,各國政府應立即建立並實施物種保護、副漁獲物減緩計劃。海洋保護區和國際貿易管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這些沿海物種外,還有500種深海硬骨魚類也被列入名單。面對深海捕撈、海底採礦和石油天然氣工業,深海魚類正在走向滅絕。它們可以藏身於1000米以下,這使得研究和監測它們變得異常困難;它們往往生活在國家管轄範圍之外,而這妨礙了對他們的保護。

圖片來源www.haoweixin.net

放眼陸地,棲息地的破壞和對野生動物肉類的需求迫使7種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其中6種生活在西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指出,在西非和中非,多達40%的靈長類動物面臨滅絕的威脅。其中一種叫做roloway猴,在它的起源地加納和象牙海岸都被當作肉食目標,現在在象牙海岸,已經被列為極危物種。來自180個國家的5000多種樹和79種真菌也被列入名單。至少有15種原產於歐洲鄉村的真菌,如生機勃勃的紅色壯麗蠟帽,正面臨生存危機。

圖片來源www.haoweixin.net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代理總幹事Grethel Aguilar博士說: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現在評估了超過10萬個物種,這次更新清楚地顯示了世界各地有多少人類在過度『消費』野生動物。我們必須認識到,保護自然的多樣性符合人類自身的利益,對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具有根本的、絕對性的意義。國家、企業和社會必須採取緊急行動,制止自然過度剝削,並且必須尊重和支持當地物種,做到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IUCN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物種信息更新
    IUCN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目前收錄128918個物種,其中35765個物種面臨滅絕威脅。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物種信息更新。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IUCN紅色名錄發布更新,32000個物種瀕臨滅絕之危
    2020年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涵蓋了其所監測的120000個物種的變化命運。這份最新名錄顯示,目前,有超過32000個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 IUCN紅色名錄發布更新,32000個物種瀕臨滅絕之危
    2020年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涵蓋了其所監測的120000個物種的變化命運。這份最新名錄顯示,目前,有超過32000個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 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白鱀豚未被宣布野外滅絕
    2018-11-15 21:54 | 中國綠髮會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紅色名錄)更新發布。更新後的名錄,一共包括了96951個物種,其中26840種瀕臨滅絕。圖片來源據IUCN這份更新顯示,過度捕撈正在導致發展中國家部分地區的魚類物種衰減。比如,全世界13%的石斑魚物種、9%的馬拉威湖魚類現在面臨滅絕的威脅。據介紹,全球目前有20億人直接依靠內陸淡水魚類作為生計。
  • 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單公布
    國際自然及資源保護聯盟日前發表報告,公布了瀕於滅絕物種紅色名單。報告對44838個物種的自下而上狀況進行了分析,佔全世界現有180萬個物種的2.7%。報告指出,目前已有869種物種完全或在其通常生存環境中滅絕,但如果考慮到還有290種物種處於瀕危狀態,並有可能已經滅絕,這一數字將增加到1159種。
  •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冬蟲夏草首上名錄
    :澎湃新聞 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一年更新一次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冬蟲夏草首上名錄
    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 綜合報導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一年更新一次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根據此次更新,馬達加斯加近三分之一(31%)的狐猴物種現在處於極度瀕危狀態——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其中98%的狐猴生存受到威脅。而我國的冬蟲夏草出現在了易危物種之列。
  • 又有31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
    當地時間12月10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的更新版《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顯示,31個物種宣布「滅絕」。圖源: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官網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的物種有12萬8918個,其中35765個瀕臨滅絕。而最新的名錄顯示,31個物種被歸入「滅絕」類別。
  • 最新報告描繪地球「悽慘景象」:100萬個物種正遭受滅絕威脅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日報導,一份由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如今在全世界800萬個物種中有100萬個正因人類而遭受滅絕威脅,全球物種滅絕的「平均速度已經數萬倍於千萬年前」。
  • 2010年瀕危動物名單:33%面臨滅絕危險
    日前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會議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2010年瀕危動物名單」。名單顯示,面臨危機的動物種類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種,33%的動物種類面臨滅絕危險。
  • 全球近四成動植物面臨滅絕危機(組圖)
    《2007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出爐  也許你從未見過它們,它們就已經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總部設在瑞士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日前發布了《2007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全球目前有16306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危機,比起去年又增加了188種,佔了所評估的全部物種的近40%。
  • 寄生蟲,地球自然界的「暗物質」,超30%正面臨滅絕威脅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寄生蟲,都會對它們的宿主有害,除非它對我們的生命或健康,直接產生了威脅,不然我們也不會花太大心思去研究它,或者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針對於寄生蟲這個族群所掌握的知識和信息,還是相對比較少。
  • 馬達加斯加的幾乎所有狐猴物種都「滅絕」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說,在該島上倖存的107種狐猴物種中,約有103種受到威脅,包括33種極度瀕危的物種,這是「在野外滅絕」之前的最後一站。 該組織呼籲從根本上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世界互動的方式,以更新其「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
  • 科學家:地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面臨生存威脅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處於動態平衡,如果生態系統中任何一種成分發生哪怕微小的變化都會造成巨大的威脅。不久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這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由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七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研究內容則由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比以往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報告顯示,在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群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繁殖後代,這導致帝企鵝數量崩塌式的下跌。
  • 動漫:馬達加斯加的幾乎所有狐猴物種都「滅絕」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說,在該島上倖存的107種狐猴物種中,約有103種受到威脅,包括33種極度瀕危的物種,這是「在野外滅絕」之前的最後一站。 該組織呼籲從根本上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世界互動的方式,以更新其「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
  • 貴州省華南豹這一珍貴物種面臨著滅絕威脅
    省林業廳相關部門專家通過近十年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一珍貴物種面臨著滅絕威脅。    據林業廳相關研究人員介紹,豹在歷史上曾廣泛分布於貴州各地.由於受到嚴重的捕獵和棲息環境的破壞,豹的數量已很稀少,在貴州的分布區明顯減少,並且數量在近年逐年減少,在數十年前曾常有豹出沒的一些地方,現在已很難看到豹及其活動痕跡。
  • 地球面臨第六次大滅絕 危及人類生存文明延續
    最新研究顯示,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嚴重影響動物的生存環境,造成數以百計的野生動物瀕臨滅絕。500種哺乳動物、鳥類、雙棲動物、爬蟲類動物命懸一線,危在旦夕。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都是無可否認的證據,證明地球正在面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他們說,物種的消失速度比自然狀態下的消亡速度高出100倍。
  • 北大西洋露脊鯨、狐猿及歐洲倉鼠成為極度瀕危物種
    據外媒報導,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周四發布的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單現實,北大西洋露脊鯨、33種狐猴乃至歐洲倉鼠都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物種。 這份新名單包括超32000種目前面臨滅絕威脅的物種。IUCN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的全球主管Jane Smart在周四的一份聲明中說道:「北大西洋露脊鯨等物種的急劇減少凸顯了滅絕危機的嚴重性。拯救數量迅速增長的瀕危物種使其免於滅絕需要進行轉型變革,同時還要輔以實施國家和國際協議的行動。世界需要迅速採取行動來阻止物種數量下降、防止人類導致的滅絕。」
  • 澳大利亞:棲息地遭破壞 49個物種被列入瀕危名單
    中國網5月9日訊 據英國媒體5月7日報導,澳大利亞的近50種動植物被列入了聯邦政府瀕危物種名單,其中包括9個極度瀕危的物種。亞伯拉罕指出,在預算方面,基金會並不打算在現存受到威脅的物種上投入新的資金,這意味著無法交付拯救諸如利氏袋鼯等即將滅絕物種的項目。大部分物種之所以受到威脅,是因為它們喪失了賴以生存的棲息地,而破壞棲息地的商業活動一直在進行,這加劇了資金不足的問題。他說:「還剩什麼希望呢?森林砍伐仍在繼續,棲息地也在不斷削減,因此受到威脅的物種在不斷滅絕也就不那麼讓人驚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