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保護組織周四警告稱,幾乎所有種類的狐猴都是馬達加斯加本地人的小碟狀眼的靈長類動物,它們已經滅絕了,這使其瀕臨滅絕的動植物種類也越來越多。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說,在該島上倖存的107種狐猴物種中,約有103種受到威脅,包括33種極度瀕危的物種,這是「在野外滅絕」之前的最後一站。
該組織呼籲從根本上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世界互動的方式,以更新其「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
該清單評估了120,372種,並對超過30,000種有消失風險的物種進行了分類。
該報告發布之際,人們越來越擔心地球可能已經進入了所謂的大規模滅絕時期,這只是5億年中的第六次。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小組生物多樣性平臺去年警告說,由於人類對土地和物質的無限需求,多達一百萬種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
馬達加斯加的「寶藏」狐猴是印度洋島嶼獨有的許多珍貴物種之一。
「大幅下降」
在最近被列為極度瀕危的狐猴中,有世界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伯特夫人的鼠狐猴,以及「遊走的狐猴」家族的一部分Verreaux的Sifaka。
兩者都經歷了「大幅下降」,因為他們的生境被刀耕火種的農業和伐木業所破壞。
Verreaux的Sifaka,在一個地區被稱為「烹飪鍋的Sifaka」,也受到狩獵的威脅。
IUCN報告說,在非洲其他地區,由於食用森林獵物和棲息地喪失,目前有53%的靈長類物種(103種中的54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雷姆科·范·默姆(Remco Van Merm)在其全球物種和關鍵生物多樣性地區計劃中表示,冠狀病毒大流行的經濟影響使一些貧困社區「別無選擇,只能訴諸利用自然資源來滿足其日常需求」。
米特邁爾說,如果不是為了幫助資助生態旅遊,植樹造林和教育等地方項目的倡議,更多的狐猴可能已經滅絕。
他對大流行引起的旅遊業暫停表示擔憂,但他強調說,「這可能仍然是確保野生狐猴種群生存的最佳工具」。
人為威脅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極度瀕危物種中添加的其他動物中有北大西洋露脊鯨(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據估計,到2018年底,該物種的成年動物不到250隻,比2011年減少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