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對海豹製品說「不」

2021-01-09 搜狐網

  中國能否對海豹製品說「不」

  歐盟市場關閉後,加拿大海豹業迅速萎縮。該國海豹業一位海外產品市場負責人公開表示:「中國人無所不吃。」海豹業者激動地高喊「賣到中國去」

  《望東方周刊》記者柴愛新 | 北京報導

  「中國人不關心動物」,長期以來,中國人承擔了國際社會這樣的片面指責。在國際貿易中,中國又常被當做不人道動物產品的傾銷地。

  《望東方周刊》記者了解到,近期多種跡象表明,中國正被困境中的加拿大海豹產品供應商視為新目標傾銷國,而消費海豹產品必受國際輿論強烈詬病。

  這一次,中國人是否會為不人道消費品埋單?

  「賣到中國去」

  先在圓滾滾的小腦袋上一記棍棒,然後鉤竿鉤住身體,利用浮冰拖到固定地點剝皮,小海豹們身後留下條條鮮紅印記。它們中有的剝皮時還未失去知覺,仍在徒勞掙扎。方圓幾英裡冰雪覆蓋的海面被鮮血染紅⋯⋯

  數據顯示,在過去5年中,97%被捕殺的加拿大海豹是不到三個月大的海豹寶寶,大多數不到一個月,因為此時它們的皮可以賣到最高價。海豹毛皮主要用於出口,供給國際時裝市場,而海豹屍體被遺棄在浮冰之上,任其腐爛。

  2009年,歐盟通過法令終止與加拿大的海豹產品貿易,同年,俄羅斯政府也禁止本國商業性海豹屠宰。至此,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禁止了海豹產品的進口,其中包括日本、墨西哥、南非等,而美國早在1972年就已取締海豹產品貿易。

  歷史上,美國和歐盟曾是最大的海豹產品消費市場。2009年歐盟市場關閉之後,加拿大海豹業迅速萎縮。

  在此背景下,加拿大政府加大了開發中國市場戰略力度,該國海豹業負責海外產品市場的一位負責人曾公開說:「中國人無所不吃。」

  「在失去歐洲市場之後,加拿大政府把目光轉向東亞地區,為垂死的海豹業尋找一塊苟延殘喘之地。加拿大海豹業斷言尚沒有動物保護意識的中國將是最大的潛在市場。」國際人道對待動物協會加拿大分會執行主任麗貝卡·阿爾德沃斯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

  2010年初,加拿大海洋和漁業部長Gail Shea到訪北京,其間還參加了北京某時裝秀,返加後他很有信心地公開表示,「中國將是非常重要的海豹產品市場,它的潛力比歐盟等其他地區更巨大。」

  據加拿大媒體公開報導,當地海豹業者獲得這個信息後非常激動,興奮地高喊著「賣到中國去!」

  中國的取捨將決定海豹命運

  從加拿大海洋和漁業部公開的這組數據可清晰看出,2009年歐盟市場關閉之後,海豹捕殺數量急劇下降。

  目前,中國每年海豹製品進口額大約100萬美元。「中國人多、錢多,如果中國市場潛力被激發,這個經過艱苦努力才下降了的數字將會迅速回升,萎縮的加拿大海豹業將起死回生。」麗貝卡·阿爾德沃斯說,她相信中國人的消費能力有讓加拿大海豹滅絕的危險。

  世界各國禁止商業捕殺海豹的原因,除了捕殺方式不人道之外,更重要的是出於環境因素考慮。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一些物種大批死亡,海洋哺乳動物生存空間已變得非常脆弱,即使加強保護,很多情況下都無力回天,商業捕殺無疑是雪上加霜。

  格陵蘭海豹依靠海上浮冰孕育和撫養它們的幼崽,但全球變暖使得西北大西洋的冰蓋正迅速消融。近年來,數以百萬計的海豹幼崽還未成長到可以在開放水域生存之前,就已經因海冰融化而死亡。加拿大上一次大量屠宰海豹的時期是半個世紀前—— 其間格陵蘭海豹數量迅速減少了2/3。

  美國國會早在1972年就通過法案,禁止所有海洋哺乳動物貿易。當時的美國科學家已經證明,海洋哺乳動物貿易會引起動物種群數量的急劇下降,有損海洋環境保護。

  「海豹皮毛和海豹油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完全可以替代,我們沒有必要因為這項消費而去獵殺海豹,傷害環境。希望中國政府加入禁止海豹產品行列,這不會影響到中國人的收入,也不會有中國人因此失業。」麗貝卡·阿爾德沃斯說。

  麗貝卡·阿爾德沃斯2010年11月第一次到中國,目的即是敦促有關方面終止與加拿大海豹貿易,「我會繼續到中國來做工作,直到目的達到為止。」她說。

  海豹業在加拿大也不受歡迎,加拿大民意調查顯示,近70%的當地人反對商業性海豹捕獵,但加拿大政府受某些利益驅使,遲遲沒有出臺相關的禁止法令。

  他們不了解中國

  「國際上認為中國人對動物不關心,這次來到中國,我發現他們是錯誤的,他們並不了解中國和中國人,中國人對動物的態度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沒有差別,很多人願意討論這個話題。」麗貝卡·阿爾德沃斯對本刊記者說。

  2010年11月,麗貝卡·阿爾德沃斯就加拿大海豹問題在北京舉行了一個小型說明會,讓她大感意外的是,很多動物保護組織和普通民眾自發參加會議,並討論熱烈。

  「中國人動物保護意識已在慢慢加強,很多消費者主要出於無知,不知道那些產品來自殘忍虐殺並會造成環境破壞。」首都愛護動物協會會長秦肖娜接受《望東方周刊》採訪時說,很多人認為得到象牙並不危及大象的生命,「這是銷售商的謊言,因為只有把大象的頭砍下,才能取出深入頭骨裡面的部分象牙。」

  秦肖娜透露,現在中國很多保健品櫃檯銷售的所謂「海狗油」,實際上就是海豹油。

  本刊記者獲悉,在中國臺灣,加拿大海豹產品已經遭遇抵制。當地動物保護組織向零售商和消費者說明這些產品的真相,很多海豹產品零售商因此將相關產品撤櫃。

  多年從事動物保護工作的秦肖娜告訴記者一個真實的故事:

  2009年底,北京市懷柔區政府發布消息,懷柔區將引進西班牙鬥牛項目,作為區發展規劃中的一項措施。該消息引起環保和動物保護者關注,但苦於投訴無門。幾個月後,首都愛護動物協會會長秦肖娜在一次活動中偶遇一位中央領導,把此事反映給他。這位首長當即表示:「我去過歐洲,鬥牛活動在西班牙也是有爭議的,我去找區委書記談。」後來這個項目沒有啟動。

  「我們的領導人具有動物保護意識。」秦肖娜說。耐人尋味的是,就在採寫此稿過程中,本刊記者獲得消息,北京密雲深山區擬建佔地6000餘畝的「華北最大狩獵場」。

  目前,中國尚無動物保護相關法律,但2010年3月由中國社科院教授常紀文等人撰寫的《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已提交全國人大,正在等待審批。

  「對於以虐殺方式捕獲並生產的海豹產品,請中國有關部門從國際形象方面考慮,慎重決定是否禁止進口其製品。同時也希望中國立法機關正視全社會的呼籲,維護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優良道德傳統,儘快出臺《動物保護法》,並把動物及其製品的國際貿易管制納入該法。」山東大學法學副教授張式軍代表《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起草小組發表正式聲明。

  公元438年,綿延上千年的角鬥士決鬥表演在羅馬廢止。85年後,鬥獸表演也被廢除。

  1973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制定,禁止瀕危野生動物貿易,老虎、大象等瀕危野生動物被列入其中。8年後,中國加入公約。

  2010年7月28日,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議會通過自2012年1月1日起在該自治區禁止鬥牛的決議。

  隨著文明發展的腳步,很多不人道的消費品和活動已漸漸退出人類的生活舞臺。

  這一次,中國政府和消費者能否對海豹產品說「不」?■

(責任編輯:高瑩)

相關焦點

  • 孟斯:加拿大來賣海豹製品,中國怎麼辦
    3月29日,加拿大政府終於就頗具爭議的海豹貿易,首次回復了中國民間動物保護組織長達數月的呼聲。在信中,加拿大駐華大使馬大維說:「如果中國消費者喜歡海豹製品,對兩國人民都是一件好事。」首都愛護動物協會會長秦肖娜對「中外對話」說:「他們的說辭沒有任何改變,對民間組織揭露的殺戮海豹的事實也沒有任何回應。」
  • 青島動物保護志願者在2014中國漁業博覽會抗議加拿大海豹製品
    停止對華兜售罪惡的海豹製品!Canda , Stop Seal Hunt ! Stop Cruel Seal Product Sale to China!」。表明我們作為中國動保的志願者代表反對血腥殘忍的加拿大海豹製品的鮮明態度,正告加拿大的海豹業者不要在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身上做文章,中國人民不歡迎海豹製品!
  • 加拿大大使與中國民間組織代表就「海豹製品」舉行座談會
    加拿大駐華大使趙樸7月17日與中國非政府組織代表和其他個人以及團體舉行了一次座談會,後者曾給加拿大駐華大使寫信,表達他們對加拿大海豹捕獵的關切。此次會見為雙方提供了一個就該問題發表看法和進行建設性對話的機會。趙樸大使感謝中國非政府組織與會者對加拿大海豹捕獵所表達的關切。
  • 中國NGO對話加拿大使館:對華銷售海豹製品何時止
    加拿大駐華大使趙樸先生7月17日加拿大駐華大使館開展了一場政府與民間的對話,大使趙樸先生與中國非政府組織代表就加拿大對華銷售海豹製品一事表達各自觀點。迄今為止,全球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明令禁止海豹製品貿易,然而,加拿大始終對華銷售海豹製品並未動搖,這引起了中國動物保護人士的強烈不滿。對話建立在分歧之上,整個溝通氣氛略顯嚴肅。
  • 動物組織呼籲中國對加拿大海豹產品說「不」
    面對血腥殺戮,中國有權對加拿大海豹產品說「不」哭泣的海豹說起海豹,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其溫順、可愛的樣子以及光潔的皮毛。正因為如此,它成為不少人捕殺的對象。在這份有長沙小動物保護協會代表參與聯合籤名的抗議書中,「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和中國內地動物保護組織的代表」鄭重宣告:中國人民不歡迎任何強暴弱小、破壞生態、教唆殘忍、毒害年輕消費者的黑心產品。加拿大的海豹製品,就是這種違背世界文明潮流的中世紀野蠻商品。「GailShea請帶著我們傳遞的反對信息、帶著某些加拿大人對中國人民的偏見,趕緊離開中國吧。」
  • 上海漁博會上動保人士抵制加拿大推銷海豹製品
    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在上海漁博會海報前拉開上書「中國人民不歡迎加拿大殘暴的海豹產品」的橫幅「希望你們不要帶著海豹製品來中國,這次不該有,永遠不該有。」10月11日,在第八屆上海國際漁博會上,來自北京、上海和青島等地的動物保護志願者們向加拿大參展商展櫃的現場負責人遞交了一份公開信,信中明確表達了中國人不歡迎加拿大海豹製品貿易的決心。據現場志願者觀察,本次加拿大代表團的現場展柜上並未實際展出加拿大海豹製品,這或許是近四年來中國動保團體不懈努力的結果。
  • 張抗抗委員:應禁止進口加拿大海豹製品
    加拿大漁業和海洋部長蓋爾·謝伊親自參加2011年1月1215日在北京召開的第36屆中國國際裘皮革皮製品交易會並遊說中國政府,要求中國大量進口加拿大海豹產品。據悉,我國有關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已經與加拿大有關方面籤訂了進口協議,將對加拿大每年獵取的海豹油和海豹肉等成品開發市場。這一決定如果實施將嚴重影響我國的國家形象,在國內外造成惡劣影響。
  • 加拿大海豹行業來華尋商機 難敲開中國大門(圖)
    >IFAW呼籲中國對加拿大海豹製品說不高清圖:海豹被殘殺以製作華麗皮草中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記者滿朝旭 蘇玲)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上午10點,鳥巢附近的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將會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就是加拿大漁業和海洋部長
  • 加拿大部長訪問中國 推廣漁業及海豹捕獵業
    中國日報網消息:記者從加拿大駐華使館獲悉,加拿大漁業和海洋部長蓋爾·謝伊從1月11日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繼去年12月初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訪華之後,首位於2010年訪華的加拿大部長。此次訪問將加強和擴大加拿大與中國的建設性關係。
  • 國際海豹日求抱「豹」:保護海豹,留住可愛
    3月1日是國際海豹日。由於對海豹的肆意捕殺和海水汙染,海豹的種群數量正在急劇下降。為了保護海豹這種珍稀動物,拯救海豹基金會在1983年決定每年的3月1日為國際海豹日。拯救海豹,阻止商業獵殺,關愛伴侶動物幾千萬年來,海豹一直在遙遠冰冷的極地海洋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 素食護生:無法忘記的哭泣的海豹——讓我們共同拒絕皮草
    小海豹哭泣了,人類更應該為自己無止盡的欲望而哭泣。海豹還在哀號扭動,獵人已經熟練地把它們翻轉過來,檢查性別。如果被殺的是母海豹,當場開膛剝皮,把剝剩的血肉留在原地;公海豹呢,則用鐵鉤穿過腦袋上的窟窿,拖到漁船上,晚點送進加工廠細分加工。還有一些獵人,甩開母海豹,直接搶過它懷裡的小海豹,敲死這個幼小生命後,馬上剝皮。很快,活生生的海豹就變成一堆模糊的紅色血肉,只有雪地上留著一長串的血跡,等著冰雪來覆蓋。
  • 2/5[周日]食品學院講座:海豹肉安全嗎?
    ,中國人反對加拿大海豹製品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許多人不知道,早在這次國家層面的交易展開之前,加拿大海豹製品一直以海狗油等商品的名義出現在國人的保健品名單裡。但海狗油真的有商人們宣稱的神奇療效嗎?在追問答案的時候,我們驚訝獲知,經測試,加拿大海豹肉製品飽含超標的重金屬,加拿大本地民眾並不食用。為什麼加拿大人自己不吃的海豹肉,加拿大政府要以國家名義,向中國推銷?
  • 北極熊能否捕獵象海豹?為什麼?
    北極熊是現存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象海豹則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鰭足目動物,而且兩種動物在生存空間上有重疊的部分。那麼,作為「海豹終結者」的北極熊能不能將象海豹淪為「口中餐」呢?答案是能,但是有局限。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簡單的對比一下兩種動物。
  • 保護海豹 中國動保組織在行動
    圖為中國動物保護記者沙龍創始人張丹主持發布會  12月18日,由中國動物保護記者沙龍、國際人道對待動物協會及首屆「天方杯」動物保護新聞獎評選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北京2015-對加拿大海豹產品說「不」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 簡說珍惜皮種之海豹皮
    說到牛皮、豬皮之類的,或者高端一點鱷魚皮、貂皮大家都很熟悉。但說到海豹皮可能還不熟悉,甚至還有問牛皮和海豹皮那種好。海豹皮皮帶那小編就簡單說下海豹皮。首先海豹是國家2級保護動物,所以中國是沒有海豹皮製品的,世界上所有的海豹皮基本都來自加拿大。那也就是說國內銷售的海豹皮製品,原材料都是進口的。海豹皮受原材料的制約,價格非常昂貴。也只有奢侈品牌才會用,它和鯊魚皮有些近似,但更豐滿厚實些,其手感柔軟,紋理質感細膩,有獨特的防水透氣性能。
  • 臺灣7年吃43萬公斤海豹油 獵殺海豹12萬隻
    臺灣7年吃43萬公斤海豹油 獵殺海豹12萬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04月13日15:32   中新網4月13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許多人吃海豹油、海狗油,想達到保健、壯陽療效;不過您知道嗎?
  • 中國斑海豹繁殖地保衛戰:人類逼其至無路可退
    上世紀30-40 年代,遼東灣有8000隻斑海豹,到了70-80 年代,降到了2000隻,1983年之後,只有1000多隻左右。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斑海豹是很陌生的動物,許多人知道加拿大的海豹,卻不知道中國境內也有海豹棲息地。經過基因測試表明,遼東灣斑海豹和日本斑海豹是兩個不同的種群。
  • 加拿大大使館關於「海豹」對設計師郭培的回應
    2周以前加拿大漁業和海洋部長訪問中國,並出席了中國國際裘皮革皮製品展,以支持加拿大海豹毛皮產業。這是她第二次因為這一原因訪問中國;-In Canada, the seal hunt is a traditional industry, existing for hundreds of years, used by Aboriginals and Innuit.
  • 看到中國這次拯救行動 外國網友都在說:謝謝!
    5月10日,在中國大連,當地警方從非法獵捕者手中救出的37頭斑海豹幼崽回到大海的懷抱。這條暖心的新聞登上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引來不少外國網友隔空比心。BBC報導稱,中國警方幾個月前從非法獵捕者手中救出了71頭小海豹。由於受到驚嚇,被藏匿時又未得到母乳餵養,這批小斑海豹身體非常虛弱,在被安置之後最終只有61頭斑海豹幼崽存活。
  • 誰在威脅海豹
    每年的3月1日,是國際海豹日。對生活在冰凍天地的海豹,或許人們了解得並不多,除了在海洋館看到它們呆萌的模樣,它們的生存狀況並不為人所熟知。由於多年來濫捕亂獵和海水汙染,海豹的種群數量在急劇下降。正因如此,從1983年的3月1日開始,國際海豹日被確立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