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東潮州鯤江鄉的兩棵膠東古樹開花,在全市出名了。該樹被本地的《潮州植物分類》微信公眾號關注,並作為典型古樹科普後,潮州電視臺也趕過來拍攝報導,很多市民也不惜遠行開車前來觀賞。
潮州電視臺採訪鯤江鄉膠東樹
其實膠東樹在鯤江鄉本身就很出名,只是外人不知道。不過近來因為韓祠橡木開花了,大家都去看了,但都覺得還不過癮。所以就有人找到了鯤江鄉,看到了這兩棵又有歷史又有故事又實實在在存在著的「神樹」。
韓祠橡木有2000年歷史,是當年韓愈被貶潮州後種的,可惜樹活到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就枯死了,連圖片都沒有留下。現在大家在韓文公祠看到的是2011年從韓愈的故鄉引種過來的,也就5年歷史。
韓祠橡木開花
鯤江鄉的膠東樹植於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它經600年風雨而屹立不倒。關於鯤江鄉膠東樹的歷史之前講了不少,這裡只一筆帶過。植膠東樹的位置是當前崩堤的位置,鯤江五世祖鄭崇公(潮州牌坊街大理司平坊主人)為防該處再出情況,就在此種了一棵膠東樹。後來,又在堤坡上種了另外一棵膠東樹來保護整個鯤江鄉。而這兩棵樹剛好是一公一母,春天花期到來,它們就成為了鯤江鄉的奇觀。
膠東樹,學名秋楓,也稱重陽木、茄苳、丹桐。膠東名稱是潮州人的稱法,在鯤江,大家習慣寫成了「膠丹」。
秋楓為常綠或半常綠喬木,高可達40米,胸徑可達2.3米。適宜庭園、行道、堤岸、溪邊種植。它喜陽,稍耐陰,喜溫暖而耐寒力較差,根系發達,搞風力強。
膠東樹最大的特點是雌雄異株,即我們俗稱的公樹母樹。正因為膠東樹像人一樣,有公母之分,故古時候在閩南地區(包括臺灣)甚至潮汕地區均被認為是神樹,當成神來崇拜。到了現代,從各地的報導看,臺灣地區還一直將其奉為神靈,但在潮汕地區,這種信仰早就失去了,不過在我們鯤江鄉,這種信仰還一直存在。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有一棵千年的老膠東樹被奉為神樹,並蓋有「膠東王公宮」,終日信徒絡繹不絕,香火鼎盛,延續至今。根據當地習俗,如家中孩子身體孱弱,要去找膠東王公祈福保佑,「過繼」給它做「乾兒子」,經年累月,老樹名下已擁有契子、契孫千人以上。
臺灣的千年膠東樹
膠東樹是公是母,怎麼區分呢,原來要從它開的花來區分。公樹的花序長8-13釐米,母樹的花序長15-27釐米,母樹在秋季會結出果實,公樹則不能。母樹的果實如漿果狀,圓圓的,淡褐色,直徑有6-13毫米。膠東樹一般花期在4-5月份,果期8-10月。
公樹花序長10釐米左右
母樹花序長20釐米左右
通過上面的介紹,你應該知道了公樹與母樹的區別。那到底鯤江鄉的兩棵膠東樹哪棵是公的,哪棵是母的呢?如果這個季節,你來到鯤江鄉,就可以輕易分辨出位於護堤公路旁的那棵膠東樹是公的,而位於鯤江入德寨門斜對面護堤上的那棵膠東樹是母的。
春天,正是膠東樹開花的季節,到鯤江鄉來,親眼見證一公一母兩棵膠東樹的花到底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