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對於想來德國留學的同學們來說,最重要的選擇莫過於擇校了,關於FH(Fach-hochschule)和UNI(Universitt)的區別網絡上說法不一。
今天筆者根據親身經歷和對不同學校同學的走訪得出了一些實用可靠的經驗,和大家談一談FH和UNI到底該怎麼選擇。
誤區!FH相當於國內的大專?
在一些並沒有深入了解德國大學教育體系的人看來,FH的地位大概相當於國內的大專,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實際上FH和UNI只是德國大學的兩種不同的分支。
UNI是綜合性大學,學生主要受偏理論研究性的教育。而FH的全稱是應用技術大學,主要側重於實踐和應用。
關於學位文憑,FH和UNI是一樣的, 但是如果在FH畢業,在文憑上會註明FH的字樣,這並不代表就比UNI低一個等級,因為在德國,兩種高校的文憑都被承認。
之所以德國人把大學分為兩類,筆者問過自己在FH就讀的德國朋友,得到的回答是,這樣可以給對自己的規劃不同的學生擁有更適合自己的多樣性選擇,並無高低貴賤之分!
甚至部分好的FH入學門檻也很高。並且在FH本科畢業如果成績優秀,也可以申請UNI的碩士學位。
FH的老師不如UNI?
絕大多數情況下,FH的學生人數並沒有UNI多,同時校園的面積,圖書館的資源等相較於綜合性大學也要略弱一些。
這是由於FH學校學生人數決定的,FH一般學生人數並不多,很少超過一萬人,因此資源更為集中。
同時德國教授在UNI和FH任職的要求也不同,在UNI當教授,需要有頂尖的學歷和高質量的權威論文發表。而在FH任教的教授一般則除了學歷外,還需要有在大企業至少三年以上的任職經驗。
由此可見從師資上很難分辨兩者之間的優劣,但客觀存在的事實是在研究經費的方面,德國政府給FH的撥款確實比UNI要少很多,並且FH教授的薪資待遇也不如UNI。
FH的課程比UNI簡單?
UNI作為理論研究性大學,各種專業的涵蓋面極廣,從醫學到法律,從機械到文學幾乎都有。
FH的專業設置並沒有UNI這麼多,但是比UNI更具針對性和實用價值,一般以理工科為主,還有商科管理類,近年來很多FH也加入了一些文科專業。FH也在不停改革,完善,讓學生更有競爭力。
其次從學制上來看,UNI和FH也有比較大的不同,德國UNI的學制長是大家都知道的,本科一般按時畢業最少也需要6個學期,研究生一般為4個學期。
但是FH的學習年限更短,課程安排較理論性大學而言更加緊湊,並且更加看重你的實際運用和工作經歷,FH的課程設置和學生今後的職場生活和職業規劃直接掛鈎,學生可以用比UNI更短的時間裡拿到學位並且取得豐富的實習經驗從而增加就業競爭力。
但FH學生的限制在於不能讀博士,所有的FH均無博士授予權,因此如果你想做學術精英,UNI將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UNI的學生比FH更好就業?
由於德國法律的保護,UNI畢業的學生工作起薪要比FH學生更高。
但是對於企業的管理者來說,對於更注重運用能力的崗位,他們更樂於招FH畢業的學生。這一特點在IT行業由為明顯。
舉一個實際的例子,筆者在外出徒步時候結交了一個在科隆FH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的華人學長,去了科隆一家德國大企業應聘,由於在FH時候成績優秀,又有長時間的實習經驗對工作崗位很熟悉,並且對起薪沒有太高要求,最終HR選擇了他而沒有選擇在波恩大學計算機科學本科畢業的德國人。
因此對於一些偏重於實際的崗位,FH的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甚至比UNI學生更具有競爭力,畢竟底薪的差距本身也不大,可以通過工作經驗和時間來彌補,但是一個好的工作機會和優秀的企業卻可遇不可求。
那麼UNI和FH到底如何選擇?
有了前文的敘述,相信即將奔赴德國求學的你對於FH和UNI有了更客觀的理解。
筆者的建議是,在來德國之前,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需要提前給未來做好規劃。
首先要明確目的,如果你想在你喜歡的領域進行研究,探索,那麼UNI將是不錯的選擇,UNI有優秀的圖書資源,學識淵博的教授和更高的研究經費,能給你更大的舞臺來取得更高的學位和實現理想;
而如果你的目標是今早成為一名職場人,學到很實用的專業知識,在學習的同時有更多的時間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那麼FH也是一個很棒的平臺。
寫在最後
最後希望所有即將來德國的小夥伴們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少走彎路,在德國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關於作者:Wilhelm
Uni Duisburg-Essen
Kommunikationswissenschaft
留德DIY社區運營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