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展覽「全紀實」、金鷹美術館首發聲、「亞東圖書館遺珍」全國...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scopenews scope藝術客

這個秋天,藝術界很忙。新晉私立美術館金鷹美術館發布開館計劃、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發布人事架構調整以及藝術基金會時間表、華藝國際進軍北京後迅速啟動了「亞東圖書館遺珍」全國巡展……或許是因為上半年太過於清閒,以至於不太適應當下一周十餘個展覽開幕的節奏。

時間從未停止,藝術界的腳步也從未停歇。除了將推動藝術界發展的形態和格局的變化,還有很多人在持續做著關於藝術的那些事。拍賣、展覽、活動,經歷了2020年上半年後,下半年將會出現更多有趣的藝術形態。

要聞

金鷹美術館終於揭開「面紗」

8月25日,金鷹美術館宣布:作為一家全新的私立美術館,金鷹美術館將於9月26日在南京城市兩百米上空揭幕,並向公眾呈現兩個展覽項目。「全景」藝術項目是金鷹美術館的跨年度項目,該項目位於金鷹美術館的展示空間「廣場」,面積近2400平方,將呈現18位藝術家的55件(套)作品;「對流」展是一個巡展項目,由歌德學院(中國)和IFA德國對外文化關係學院發起的藝術項目,展覽以攝影和影像為媒介,探討人、身體與城市的關係。2020年11月10日,金鷹美術館將在主展館「中央展廳」推出美術館的首個大展,展覽將反思性的整合藝術自身的問題,藝術家名單和展覽主題敬請期待後續發布。

唐人成立藝術基金會整合國際團隊

2020年是重新思考戰略布局的時刻,8月28日,當代唐人當代藝術中心宣布了其成立藝術基金會的時間表,以及國際團隊架構調整細節。唐人團隊迎來的重要新成員包括:榮幸委任曠衛為香港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及香港唐人藝術基金會負責人,符莎玲為香港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市場總監,林雅晶為香港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市場副總監。同時,作為唐人三地發展國際業務的新舉措,唐人藝術基金會於香港正式成立,計劃於9月底全面運營和開放。

「鴻樂季」再現兒童們的藝術活力

8月30日,由北京鴻坤美術館與油畫院藝術講堂聯名主辦的「2020鴻坤杯——青少年視覺兒童藝術展」開幕暨頒獎典禮正式拉開帷幕。經過鴻坤美術館為期近兩個月線上及線下的集中宣講及培訓,本次展覽共篩選出232張青少年兒童藝術作品,通過鴻坤美術館及油畫院藝術講堂導師的層層篩選,共計45張優秀作品得以問世。「2020鴻坤杯——青少年視覺兒童藝術展」是2020鴻坤集團「鴻樂季」系列活動其中「樂享藝術」版塊最重要的賽事及展覽。自2019年,「鴻樂季」初次亮相便圈粉無數,它以鴻坤多元化事業生態連接城市與生活,四大業務版塊超50萬業主和客戶共同參與,讓歡樂與美好不斷蔓延。

第二屆生態雕塑雙年展公布時間表

8月23日,以「百分百」為主題的@武漢·2020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新聞發布會在創意天地9號(工坊)藝術中心舉行。本屆雙年展由著名藝術家傅中望擔任藝術總監、著名批評家孫振華擔任總策展人、著名批評家魯虹、冀少峰擔任學術主持。生態雕塑雙年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自然生態,還包括社會生態、人文生態、因為這些因素都是相互關聯的。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預計展出50件不同類型、體量的作品,展覽採用定向邀約與全球廣泛徵集相結合的形式徵集作品。據悉,第二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將於2021年3月開幕。

弗裡茲線上展廳10月綻放

8月25日,弗裡茲官方宣布,第二屆弗裡茲線上展廳將在10月上旬迎來世界頂尖藝廊的參與,包括來自倫敦弗裡茲藝博會和弗裡茲大師展的200多家參展藝廊,呈現原定於在展會上呈現的作品。這次升級的用戶體驗還包括能夠增強觀眾與藝廊互動的即時聊天和社交媒體分享,以及廣受歡迎的 「籤名簿」 和增強現實(AR)功能,為大家帶來全面升級的線上展廳和更佳的用戶體驗。

拍賣

華藝國際特別呈現「亞東圖書館遺珍」

適逢新文化運動105周年,8月24日,以新發現的亞東圖書館藏陳獨秀、胡適系列文獻為契機,華藝國際特別支持、在藝聯合雲杪文化發起並主辦「亞東圖書館遺珍——陳獨秀、胡適重要文獻特展」,追溯百年前一個大時代的文化遺珍,梳理探討新文化運動對百年中國的深刻影響。特展首站於8月25日至31日在北京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藝術館啟幕,展出亞東圖書館陳獨秀、胡適等9種重要文獻,這也是塵封百年的亞東遺珍首度集結面世。之後,直至拍賣前將在全國巡展。

佳士得紐約亞洲藝術周即將揭幕

8月29日,佳士得宣布,佳士得紐約亞洲藝術周將在9月正式拉開帷幕,呈獻逾5000年來廣袤亞洲大陸的多樣藝術創作。本季,11場現場及網上拍賣將推出眾多來自中國、印度、日本及韓國等藝術精品。精選拍品包括一尊來自古老犍陀羅地區三/四世紀的石灰巖菩薩像、拉美什瓦爾·布魯塔的巨作《最終篇章》、春秋青銅龍紋三足大蓋鼎,以及出自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珍藏的清康熙、雍正及乾隆瓷器等。

香港蘇富比秋拍推出張頌仁珍藏專場

8月26日,蘇富比宣布,今年秋季,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將隆重呈獻「先鋒經典:張頌仁睿藏」,帶來張頌仁珍藏的14件重要作品。張頌仁是香港知名藝術策展人、評論家及鑑賞家,亦是把中國當代藝術帶到國際藝壇的重要推手。拍賣由張曉剛的三聯屏巨作《黑色三部曲:驚恐、沈思、憂鬱》領銜,其他亮點包括曾梵志、劉煒、方力鈞及餘友涵等中國當代藝術大師的早期標誌性作品,所有作品自創作以來一直保存於張頌仁的私人珍藏系統中。

北京

嘉德藝術中心的「千姿百態」

8月26日,由嘉德藝術中心和璞瑄酒店主辦的展覽「千姿百態」在嘉德藝術中心舉辦。「千姿百態」是兩個展覽「千百」和「姿態」的統一主題,展覽意從「名家名作」與「新人新作」兩個角度來展現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與風採。在一層展出的仇德樹、谷文達、史金淞的三人聯展「千百」,以及在二層展出的23位青年藝術家的聯合展覽「姿態」。「千百」乃為「時空」「宇宙」之意,眾生萬象在天地間以不同「姿態」生長。

在山中天暢想「在屏幕裡生活」

8月28日,山中天藝術中心推出新展「當速度成為形式,在屏幕裡生活」。本次展覽邀請48位/組國內頂尖的當代藝術家,使用手機進行15至60秒內的的短視頻藝術創作,並以全新的展覽形式,回應「屏幕藝術」或「在線藝術」的發展脈絡。策展人肖戈和喬納斯·斯坦普通過相似但不同的展覽理念,試圖對中國當代藝術及其與網絡藝術的關係展開討論,這一展覽主題與當前的在線社會格局密切相關。

戶爾空間遷址798感受「感觸觸感」

8月29日,戶爾空間遷址798後迎來開幕首展「感觸觸感」。本次展覽展出了六位來自不同地域、跨越年代的藝術家的作品,他們通過雕塑、錄像、繪畫和攝影,直面個人和社會歷史的交匯之地,在親密的情感層面上形成體驗。同時展覽對二元論、情感性和表演性進行探索,思考著認知的身體中,肉體緣何不能被剝離,也考量了我們用身體體認、感知空間的方式。

鮑蓓在築中美術館感悟「光的呼吸」

8月29日,築中美術館推出鮑蓓個展「光的呼吸」。如何可能打開夜空?打開滿天的星星?打開夜晚的玫瑰?這是鮑蓓的創作帶給我們的驚訝與驚喜。鮑蓓的創作最初基於版畫,但是家學淵源以及旅美經歷,讓她的創作豐富且多元。版畫、油畫、素描、坦培拉色粉、霓虹燈管等媒介和材料被她有機置於一件作品之中,她的繪畫保留了版畫斧鑿之痕的凜冽,保留了一個來自於北京的中國人的豪邁與個性,也體現了一種現代中國人的堅韌,一種不被摧毀的堅定意志,同時作品並不缺乏一個女性個體的內心詩意。

蜂巢「糖」「共有秩序」雙展啟幕

蜂巢(北京)當代藝術中心於8月29日在A廳推出抽象藝術家劉剛的最新個展「共有秩序」。展覽囊括了劉剛近年來之於紙本媒介的探索與重塑,同時,也將其1987年為起始的抽象創作線索中的重要作品進行了陳列。展覽現場特地以劉剛作品中的元素搭建了一個多媒體「時光通道」,頗有流行文化屬性,不經意間與同期開展的另一個展覽形成呼應。同期在B、C展廳呈現的「蜂巢·生成 第三十七回 糖:張季」個展,展示了藝術家僅在一年內密集高強度狀態下狂熱創作的階段性作品。張季更是一個發糖人,對於他的觀眾饋贈著一種難以拒絕的,概念與情緒想要依賴的視覺容器。

北京索卡空間升級後啟動首展

8月29日,索卡畫廊配合全新升級的建築空間,推出新展「齊觀」。此次展出藝術家陣容包括洪凌、毛旭輝、趙夢、曾健勇、張英楠五位藝術家的重要作品,配合嶄新空間,作品亦會提供不同的視覺體驗。「齊觀」是一種由自身文化中熟悉的語言和文化組成,資訊扁平化的加劇發展,環境時時刻刻的變化,提供一種感知的思考與體驗。

Tabula Rasa畫廊推出鍾雲舒個展

Tabula Rasa畫廊於8月28日呈現鍾雲舒個展「那隻敏捷的棕毛狐狸躍過那隻懶狗」。這是繼2016年「雪梨與雪梨紙」和2018年廣州畫廊空間交換計劃「有點意思」之後,藝術家與畫廊的第三次合作,在畫廊為期三周的駐地創作使得藝術家更好地建構作品與空間的關係,並展出了藝術家2020年的最新裝置創作。

麥勒畫廊行進著「三個航標的河流」

8月29日,麥勒畫廊呈現張雪瑞個展「三個航標的河流」。可以將張雪瑞的畫想像成一座建築的正立面,均等的方格如同窗戶分割了整個畫布,這些方格平行於邊框,預設了幾何上的確定性。而在最近的創作中,她改變了過於平緩的調式,具體到畫面,就是出現了與鄰格對比度相對強烈的色塊,甚至是色塊群,類似於樂段中突起的高音,帶來了懸浮式的效果,並且增強了畫面的動勢,然而整體說來,對比所帶來的視覺精確性以及優雅和諧,依然是她一望而知的個性所在。

因卡·修尼巴爾在木木社區的「極端混雜」

8月25日,木木藝術社區迎來藝術家因卡·修尼巴爾的影像展映活動,呈現藝術家的兩件重要影像作品《奧吉莉亞與奧傑塔》(2005)和《永別了,過去的美夢》(2011)。修尼巴爾在其三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不斷反思和探究歐洲殖民歷史對非洲人身份認知的影響以及族群離散問題。在此次展映的作品中,藝術家延續了其對西方藝術經典的引用和改編,他拒絕從單一視角看待視覺身份認同和文化表徵,並試圖構建一個具有文化混雜性和多元性的開放場域。

上海

在安簃藝術空間感受「荒林沃若」

8月29日,安簃藝術空間推出群展「荒林沃若」。此次展覽所邀請的湯哲明、尹朝陽與丁健飛是中國當代畫壇頗具影響力的中生代畫家,他們對於山水或風景有著共同的專注與熱忱,卻於筆端呈現出不同的形態與取向。展覽將他們的作品並置紛呈,令觀者徜徉於中國山水的傳承與激變之河,於時空錯落中近觀遠眺、抑揚跌宕,感知到不同畫家提供的獨特的外在與內在風景。

在ZIWU誌屋置身於鄔建安的「神話」

8月29日,鄔建安個展「神話江湖」在誌屋現代藝術基地 Modern Art Base 正式開幕,本次展覽也是鄔建安帶著他的「五百筆」系列創作項目第一次在上海亮相。除了展出「五百筆」系列,展覽還呈現了藝術家全新系列作品。新作品仍以獨有的神話線索,探討人與水、人與自然的關係。藝術家通過跨媒材的藝術實踐,以東西方古代神話為源頭展開多重敘事,從而構建出一則富有啟示性的「當代寓言」。

廣州

學有緝熙美術館重塑「意外之象」

8月29日,魏青吉個展「意外之象」登陸學有緝熙美術館。藝術家魏青吉的繪畫中經常出現中國的政治文化符號,以及西方消費社會的流行符號,構成了一些令人感到意外的圖像組合。他所採用的圖像經過了自己的重組和篡改,所謂的「象」已經不在原本對應的「意義」之內,而是產生了意義的轉化與延伸,顛覆了我們對於他所使用的水墨媒介的認知。

海外

卓納畫廊帶來不一樣的「巴黎 紐約」

8月29日,卓納畫廊在巴黎空間欣然呈現德國藝術家伊薩·根澤肯的近期作品展「巴黎 紐約」。在她橫跨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根澤肯不斷探索藝術、設計、建築、媒介、科技和個人之間持續變化的界限,作品涵蓋多種媒介:雕塑、繪畫、拼貼、電影和攝影等。同時,她讓人驚嘆的創作常常包含著看似完全無關的材料與圖像,以及由此創作出複雜而神秘的作品。並且藝術家質疑了我們日常生活日漸商品化的趨勢,以及文化的互相交融對我們帶來的影響。

圖片:來源於網絡或超連結文章中所用圖片。

主編 郭靜

執行主編 顧博

編輯 張酉浠/徐偉/李珺

實習 王雨杉

設計總監 曲嫣

廣告總監 劉怡

原標題:《一周展覽「全紀實」、金鷹美術館首發聲、唐人設基金會、「亞東圖書館遺珍」全國巡展、蘇富比推張頌仁專場。。。| 藝術客 · 一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亞東圖書館珍藏名人手稿信札現身華藝拍場,業內預測成交額或破記錄
    2020年10月16 日晚,一批亞東圖書館遺珍——陳獨秀、胡適重要文獻將現身華藝國際(北京)首季拍賣會。每一次民國名人檔案、信札出籠,勢必會引發一股熱潮。
  • 年終盤點|合美術館2019展覽回顧
    合美術館自開館以來,一直秉承「學術性、國際性、開創性」的辦館理念和「讓當代藝術走向大眾」的辦館宗旨,強調藝術家個案研究,側重扶持藝術創新力量。努力創辦面向未來,具有思想影響力、藝術傳播力的新型美術館。2019年合美術館共舉辦展覽16場,每一場展覽都獨樹一幟,都有其不同的風格。
  • 130多個展覽!滬美術館12月觀展指南
    >12月滬上美術館將呈現「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020上海中國畫院年展」等36項新展在內的130餘項展覽,其中免費展覽逾百項。春風又綠江南岸——第二屆長三角中青年版畫家邀請展暫定12月中旬免費第十一屆上海粉畫展暫定12月下旬免費上海蘇俄造型藝術館地址:長寧區天山路356號3樓(長寧圖書館三樓)
  • 奧克蘭美術館——是紐西蘭第一個擁有固定展覽的美術館
    奧克蘭美術館是奧克蘭最重要的美術館,成立於1888年,是紐西蘭第一個擁有固定展覽的美術館。它廣泛的收集了紐西蘭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藝術作品,同時也會舉辦一些國際性的展覽。奧克蘭美術館的外表為吸引眼球的白色建築,給人一種很文藝的感覺,內部面積廣闊。
  • 國慶假期美術館爭先推出「寶藏」展覽,眾多名家名作見諸世人
    國慶節期間,京城各大美術館輪番獻上「寶藏」展覽,眾多名家名作見諸世人。無論你是喜歡徐悲鴻、齊白石的東方風格,還是關注達利、大衛·霍克尼的當代詮釋,你都可以徜徉於京城的秋色裡,尋訪到自己的文藝棲息地。中國美術館首次調用了全館所有的展示空間,除了館內三層的展廳被全部採用,戶外的庭院空間也被打造成為雕塑展區。
  • 主題展覽|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候鳥保護志願者「護飛行動」紀實展覽
    從2016年開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每年春季和秋冬季兩次候鳥遷徙季節,聯合各省級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和其他社會公益組織,動員全國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在候鳥遷徙通道及主要活動地,連續四年8次組織開展了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在全社會掀起了保護候鳥宣傳熱潮。
  • 【展覽現場】「人民的草——跨越三八線柯明藝術項目」在合美術館...
    本次展覽由合美術館館長黃立平擔任出品人,執行館長魯虹任策展人,展覽通過現成品、雕塑、影像、油畫、壁畫、文獻及手稿等多種沉浸式觀展體驗進行呈現,生動表達了朝韓人民對和平與民族融合的嚮往。同時,該展覽也是創意天地青年藝術家推介計劃的項目之一。
  • 國慶節來浙江美術館看展啦!
    國慶期間,浙江美術館特別策劃推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浙江美術館系列展覽」。國慶長假,除了打卡旅遊景點,去浙江美術館看展也是不錯的選擇,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精彩的展覽吧。輝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浙江美術館開館1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展覽時間:2019年9月29日——10月29日展覽地點:浙江美術館4、5、6號展廳、序廳、中央大廳
  • 9月中國美術館最新展覽
    進入9月中國美術館全新主題的「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和「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正在熱火如荼的展映。先說說「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這個展覽藝術家以繪畫的形式展現了70年來我國人民在脫貧致富、生產勞動、建設、教育、醫療、救災、新貌、抗疫與復工等主題的550餘件(套)作品,其中大部分為中國美術館藏品。特別喜歡描繪少數民族的繪畫作品和農民畫。描繪少數民族的繪畫作品,原汁原味的再現了民族服飾和生活場景,特別有帶入感;農民畫作品色彩豔麗,整幅畫給人喜氣洋洋的感覺。
  • 內蒙古美術館免費開放 高標準藏品庫提高收藏水平
    自從1997年新館開館以來,內蒙古美術館進行了多次美術、書法、攝影及各種展覽活動,還舉辦了各種藝術門類的學習班、學習講座活動。為了改善內蒙古美術館的基本條件,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撥專款對美術館進行了全面改造和維修。重點建設了符合專業要求的高標準的藏品庫,為全面提高收藏水平和擴大館藏奠定了基礎,同時,還改造和維修了學術報告廳和展廳。
  • 「中國寫意——來自中國美術館的藝術」展覽在立陶宛開幕
    新華社維爾紐斯3月15日電(記者郭明芳)「中國寫意——來自中國美術館的藝術」展覽15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立陶宛國家畫廊開幕,展出28位中國藝術家創作的73件作品,其中26件為中國美術館藏品。展品涵蓋水墨畫、油畫、版畫、雕塑和水彩畫五個門類。
  • 重慶美術館可以夜遊了!今年國慶如果你想「藝遊」重慶,這些展覽不...
    夜幕降臨,解放碑的五彩燈光開始斑斕了起來,重慶美術館也因此有了一番和白天不同的味道。那不妨來一個夜遊美術館吧!10月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美術館獲悉,今年國慶中秋的8天假期中,有兩大展覽展出的重慶美術館不光不會閉館,還會延長開放時間:開館時間從原來的上午9:00調整為9:30,但閉館時間將從17:00延長到了21:30。
  • 2021開年全國最值得打卡的30個展覽
    我們迎來了嶄新的2021,這裡為大家收集了30個不可錯過的展覽,大家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感興趣的吧!01 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時間:2020.10.09—2021.01.18展廳: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坐標:河北愛與鄉愁是馬克·夏加爾藝術生涯最受矚目的主題,而色彩、美學和象徵性則是夏加爾藝術的根本。
  • 2020中國美術館十一國慶展覽有哪些?
    中國美術館十一國慶開放時間:點擊查看    ➤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0-08-11 至 2020-10-11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  展覽場地:1、2、3、4、5、6、7、8、9、10、11、13、14、15、16、17、18號廳、庭院雕塑園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
  • 沙坪垻區抗疫主題作品展亮相重慶美術館
    6月24日,《沙子的光芒——沙坪垻區抗擊新冠疫情主題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在位於解放碑的重慶美術館開展,展覽展出了沙坪垻區文藝工作者和愛好者創作的上百件抗疫主題作品,記錄下了各行各業英勇抗疫的感人事跡。在疫情發生後的第一時間,沙坪垻區通過線上展覽的方式,進行抗疫主題作品徵集,廣大文藝工作者、愛好者積極行動起來,他們中有大學教授、在校學生、機關事業單位幹部、醫護人員、軍人、工人、社區群眾等等,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紛紛用文字、畫筆、鏡頭記錄英勇抗疫的感人事跡,真情互助的感人瞬間,以文藝譜寫大愛,以作品傳遞真情。
  • 「年輕力量第三回」展覽在環鐵時代美術館開幕
    展覽現場2012年7月21日下午,「年輕力量第三回」展覽在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開幕。展覽由北京大學教授彭峰先生擔任學術主持,並由策展人環鐵時代美術館館長孫小娟女士從業界活躍的年青藝術家當中遴選了20餘位新銳年青藝術家參展。此次「年輕力量第三回」展覽是繼前兩屆成功舉辦「年青力量」——藝術北京外圍展的基礎上,再次為具有探索性和未來發展潛質的年青藝術家們搭建平臺,以及推動當代藝術的良性發展與年輕一代的創作。
  • 全國微友匯書法作品展雲南美術館開幕
    掌上春城訊10月31日,由雲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雲南美術館承辦的」風清骨峻——竹音閣全國微友匯書法作品展」於雲南美術館開幕,該展覽自即日起至11月5日結束。竹音閣全國微友匯是中國書協理事、隸書委員會委員王亞洲的弟子牽頭組建,活躍在當今書壇部分知名書法家的一個集群,其成員大部分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羅江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像這樣由微友發起的展覽,應該還是第一次。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在這裡以這樣一種方式來向偉大祖國70歲周年獻禮,我認為是很有意義的。」
  • 看展擼貓,詩歌來到雲平臺,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重開
    Museum(博物館、美術館),從英文詞根可解讀為「繆斯的住所」。疫情穩定後,相關美術館博物館漸有序開放,原來越多的觀眾也開始戴著口罩回到美術館參觀。雖然目前各家美術館主要開放了展覽空間,但其中也包括了一些「隱藏菜單」,讓公眾到美術館不只看展覽。
  • 上海明珠美術館8月盛大揭幕「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展覽
    上海明珠美術館於2019年8月13日至12月1日,攜手巴黎博物館聯盟(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館),聯合舉辦「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展覽。此次雨果展規模空前,全方位立體展現天才人生,堪稱迄今國內最全雨果大觀。
  • 金鷹「黑金之夜VIP GALA」開啟會員體系新篇章
    為答謝會員一路的陪伴與支持,金鷹集團在金鷹世界52層的金鷹美術館舉辦了2021金鷹黑金會員權益發布會。會上金鷹集團發布了全新會員體系,並由金鷹商貿集團CEO陳毅杭先生向會員代表頒發首批黑金會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