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口寵物商品供應鏈切入,「PetPlus寵加」搭建「線上寵物品牌...

2020-11-26 36kr

寵物主們對寵物食品的選擇越來越精細,也越來越謹慎。隨著寵物消費水平的整體提升,進口寵物商品熱度持續上升。據天貓國際發布的數據,今年1月-7月,天貓國際寵物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超90%。

36氪曾多次報導過的「PetPlus寵加(以下簡稱寵加)」,早期定位基於微信生態的寵物垂直電商,旗下擁有「鏟屎官愛省錢」和「汪汪愛省錢」兩款小程序。在去年7月的採訪中,寵加創始人兼 CEO 湯穎提到寵物領域的供應鏈紅利核心存在於進口寵物食品,寵加正在布局跨境供應鏈體系。

寵加通過海外源頭直採,並與各地方保稅倉合作的方式,規模化的將進口寵物產品直接供應給線上、線下小B商家,目標是搭建基於微信私域流量的「線上寵物品牌連鎖專營店」。

經過兩年積累,目前寵加合作的國外品牌超過60個,常年在保稅倉庫庫內的SKU數量超過500個,全平臺供應的商品SKU數量超過5000個,涵蓋寵物衣、食、住、行等品類。其中由寵加獨家代理和經銷的進口品牌十餘個,合作線上線下小B商家超過2000個。企業已實現全年盈利。

把寵物當作家人,重視寵物健康,喜歡在自己的社交圈與其他寵物主進行高頻交流的寵物主被稱為pet parents。這部分高價值的養寵人群流量密度非常分散,如何精準觸達這部分養寵用戶並進行精細化運營,是寵物平臺和寵物品牌面臨的考驗。

寵加的流量來自於線上和線下,除了基於微信生態積累起來的線上用戶,寵加接下來的重點是線下用戶擴展。湯穎將線下流量來源總結為四個類別,分別是貓舍犬舍即繁育渠道、社會上的寵物救助機構和領養機構、寵物醫院和寵物店。

麼,如何與小B商家建立合作,並將線下流量發展為用戶?寵加的解決方案是:提供「稀缺價值」。湯穎解釋說,國內進口糧供應鏈整體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海外品牌每年分到中國市場的產能也存在上限。單體小店每個月能消化掉的產品數量有限,在整個寵物進口產品供應鏈中處於劣勢,可能需要經過四五級分銷才能拿到貨,不僅價格沒有優勢,供給不穩定,售後體驗也無法保障。

寵加為小B商家提供線上分銷小程序,商家可以一鍵建立自己的線上店,為C端消費者提供下單平臺,商品由寵加發出。省掉中間商環節,商家拿貨成本大幅下降,賣貨坪效提高,售前售後服務由寵加統一提供,體驗提升。

(圖片來自寵加)

目前,寵加的線上小店形態處於1.0階段。所謂1.0形態是指:寵加提供供應鏈服務、售前售後服務和線上小店的產品服務。2.0形態則在1.0基礎上開放Saas系統支持。店主可以將自己門店貨架的商品添加到線上小店,根據當地用戶特徵,提供對應的差異化商品和到家配送服務。

本輪融資完成後,公司計劃打造線下樣板間,並通過加盟合作方式,提供差異化的門店解決方案。未來,寵加希望基於線上、線下流量和數據體系的打通,將小B端的線下服務融合到線上連鎖業態中,讓線上、線下的pet parents享受高性價比商品的同時,享受優質的到店服務及上門服務。

除了熱門進口品牌和產品,寵加團隊的工作重心還包括培養「第三類產品」,建立大品牌供應鏈矩陣的同時,用熱門品牌產品帶動第三類產品的銷售。所謂「第三類產品」的培養,具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去年7月,寵加曾完成 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 LB 投資(原LG風險投資,為韓國 LG 集團旗下的家族基金)、眾海投資、光速中國。此前,團隊還曾獲得過險峰長青和光速中國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相關焦點

  • 從進口寵物商品供應鏈切入,「PetPlus寵加」搭建「線上寵物品牌連鎖專營店」
    36氪曾多次報導過的「PetPlus寵加(以下簡稱寵加)」,早期定位基於微信生態的寵物垂直電商,旗下擁有「鏟屎官愛省錢」和「汪汪愛省錢」兩款小程序。在去年7月的採訪中,寵加創始人兼 CEO 湯穎提到寵物領域的供應鏈紅利核心存在於進口寵物食品,寵加正在布局跨境供應鏈體系。
  • 眾海Portfolio|微信生態的寵物電商「PetPlus寵加」完成500萬美元...
    微信生態的寵物電商「PetPlus寵加」(以下簡稱:寵加)完成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眾海投資、LB 投資和光速中國,本輪融資完成後,團隊會進一步強化自身的獲客能力,同時在供應鏈端也會持續和更多品牌合作。
  • 36氪首發 | 寵物垂直電商「PetPlus寵加」獲 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36氪獲悉,基於微信生態的寵物電商「PetPlus寵加」最近完成了 5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本輪領投方為 LB 投資,(原LG風險投資,為韓國 LG 集團旗下的家族基金),眾海投資和老股東光速中國跟投,執勢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此前,團隊還曾獲得過險峰長青和光速中國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本。
  • 聚名網:寵物科技寵了「共寵APP」,涼了品牌域名?
    在寵物市場,活體交易並未受到嚴格規範,不僅消費者在交易前就面臨渠道複雜、價格不透明的選擇難題,寵物主人也容易陷入售後困難、缺乏飼養知識的困境,寵物交易也被更多的利益化。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共寵」APP營運而生。
  • 共享模式在寵物外出場景行的通嗎?「寵等艙」想從智能寄存切入寵物...
    近兩年,雖然逐漸有一些酒店、商場等公共場合允許寵物進入,但數量仍然十分有限,也容易引發社會爭論。很多養狗人群外出購物、旅遊、會面的時候,都會面臨兩個問題:要不要帶狗狗一起出去轉轉?自己進到室內的時候,把狗狗放在哪裡?36氪近期接觸到的項目「寵等艙」,就想要幫養狗人群解決這些問題。公司選擇從智能共享狗屋切入寵物線下消費服務場景,構建寵物消費生態圈。
  • 100%真貓源「寵年年」要做寵物活體電商界的「鏈家」
    創新寵物活體電商「寵年年」8月24日聯合全球工作空間品牌「WeWork」,在北京「最美四合院」Naga上院旁舉行了一場有趣的線下互動活動,通過模仿貓咪動作免費贏取一隻英短銀漸層貓咪。2018年寵物貓市場規模達到602億,增速已經超過「養狗人群」。有寵物行業人士表示:「說了多年的『貓經濟』元年,真的到來了。」「寵年年」是一家從活體交易切入的創新寵物品牌,主打「100%真貓源」,以真實、品質和無憂賠付的產品特點,解決過去購貓過程中「賣家的貓咪圖片多半是假的」、「沒有任何保障,只是說說而已」等痛點,陪伴90後和95後年輕人開啟養貓之路。
  • 「萌它寵物」獲青松基金千萬元A輪投資 要做寵物界的海底撈
    11月26日,寵物門店連鎖品牌「萌它寵物」宣布獲得來自青松基金千萬元人民幣A輪投資。「萌它」由寵物B2B領軍平臺「寵知道」孵化而來,兩年時間在北京開設20多間門店,是北京擁有直管門店數量最多的寵物店品牌,同時擁有自己的電商平臺「萌它商城」。
  • 連續三年增長率超過300%,進口牛奶品牌「蘭雀」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
    36氪獲悉,進口牛奶品牌「蘭雀」今日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由eWTP領投,不二資本跟投,老股東啟承資本持續加碼,光源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品牌建設、渠道拓展、供應鏈的持續升級。2019年,蘭雀曾獲得來自啟承資本的億元A輪融資。
  • 看好寵物新食代市場,DTC品牌「毛星球FurFur Land」想把寵物食品和...
    「毛星球FurFur Land」2018年成立於美國舊金山,是一家聚焦寵物鮮糧和零食的DTC品牌,創始團隊皆有多年養寵史。作為新銳品牌,FurFur Land想從產品、文化和品牌三方面培養消費者心智和消費習慣。 從鮮糧切入寵物食品賽道 FurFur Land目前的SKU約25個,核心產品是寵物鮮糧。
  • 看好寵物服務綜合體模式,「愛豆寵物」以線下樂園為基礎延伸服務鏈條
    另外,團隊正基於寵物基地向「生、養、醫、葬」等環節進行服務延伸,目標是一站式服務平臺。 「愛豆寵物」對標覆蓋寵物服務、醫療、訓練、洗護等業務的美國寵物大型連鎖品牌PETCO。 在國內,36氪曾報導過的極寵家,去年在南京開放了佔地4200㎡的寵物樂園,並獲新瑞鵬集團5億元戰略融資。
  • 「萌它寵物」完成千萬級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元昆創投
    2021年1月12日,知名寵物連鎖品牌「萌它」及「萌小它」的母公司「寵知道科技」宣布於近期完成新一輪千萬級人民幣戰略投資,投資方為元昆創投。此前,「寵知道科技」曾於2019年獲得青松基金數千萬元A輪投資。
  • 寵物產品零售品牌「極寵家」獲5億人民幣融資,資方為寵物醫療機構...
    36氪獲悉,寵物用品新零售品牌「極寵家」於今年8月21日獲投5億元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寵物醫療企業「新瑞鵬集團」。 此前,「極寵家」已獲投3100萬元天使輪投資,資方為中寵股份。而在Pre-A輪中,該零售商獲得了瑞鵬集團投資,因此本次投資算是瑞鵬集團的第二次投資。
  • 2000億寵物市場,看好寵物品牌主糧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且最完整的寵物產品供應鏈體系,為中端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農業部發布20號文進一步規範了寵物主糧的標準,增加了產品安全性。『基於對本土渠道的更深入了解及把控,明確線下專業寵物門店和線上電商渠道互補』國內渠道的重點,長期將會是電商和寵物店主導。
  • 梅花被投企業「萌它寵物」完成千萬級戰略融資
    日前,梅花被投企業,知名寵物連鎖品牌「萌它」及「萌小它」的母公司「寵知道科技」宣布於近期完成新一輪千萬級人民幣戰略投資,投資方為元昆創投。
  • 共享模式在寵物外出場景行的通嗎?「寵等艙」想從智能寄存切入寵物...
    近兩年,雖然逐漸有一些酒店、商場等公共場合允許寵物進入,但數量仍然十分有限,也容易引發社會爭論。很多養狗人群外出購物、旅遊、會面的時候,都會面臨兩個問題:要不要帶狗狗一起出去轉轉?自己進到室內的時候,把狗狗放在哪裡? 36氪近期接觸到的項目「寵等艙」,就想要幫養狗人群解決這些問題。
  • 基於「信用分」免費得寵,「共寵App」想搭建一站式養寵深度服務平臺
    「共寵」是一款基於用戶信用免費獲取寵物的App,並通過整合寵物鏈上遊資源,為寵物提供餐食、保險、醫療等服務。今年3月和7月,共寵已分別獲得300萬種子輪融資和800萬天使輪融資。 共寵的活體業務區別於現有把寵物當做商品的交易方式,而是採用原創的信用分體系,通過大數據獲取用戶消費信用和履約行為,評估年齡、收入,養寵觀測評等信息生成共寵信用分,將用戶分級。
  • 寵物幫轉型更名寵點點,欲從線下社區服務站切入打造寵物市場的「7...
    最新寵物市場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寵物行業交易額1053億,城市養寵族平均每月在寵物的飲食、服裝、洗澡、美容、醫療等方面的花費不低於500元。其中線上寵物商品銷售和線下寵物服務是最大兩項業務。原P2P家庭寄養平臺寵物幫轉型更名寵點點,打算靠「7-11」模式,切入這個市場。 何為寵物市場的「7-11」模式?
  • 「它經濟」爆熱,寵物家生猛:誰是中國的PetSmart + Chewy?
    3月底採訪的當天,李強告訴「藍洞商業」,前一天的日訂單量突破1000單,超過正常時期15%,每天新增用戶維持在20%左右。疫情之下,寵物行業的「逆周期價值」被驗證。「誰能把服務打透,這個市場就是誰的。」李強常說,標準化服務是他的秘密武器。這也符合寵物家設定的目標,「以剛需、高頻的寵物服務為抓手的一站式寵物消費平臺。」
  • 「豆柴寵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青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豆柴」創立於2014年,從最開始的主糧品類切入行業,如今已發展成為囊括了主糧、零食、保健品的寵物食品品牌,再到孵化線下自營商場寵物店,嘗試摸索「自有品牌+自有渠道」雙運營布局。「豆柴」發展之初,就將「社群直營」作為公司的重點發力銷售渠道,成為寵物行業私域流量的探索品牌之一。
  • 「重資產」自建工廠,「吾皇御賜」從主糧鮮糧切入寵物市場
    根據《2019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統計,2019年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024億元,2019年全國城鎮養寵(犬貓)主人達6120萬人,同比增長18.50%,2015-2019年五年內行業市場規模翻了2倍多,年複合增長率接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