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主們對寵物食品的選擇越來越精細,也越來越謹慎。隨著寵物消費水平的整體提升,進口寵物商品熱度持續上升。據天貓國際發布的數據,今年1月-7月,天貓國際寵物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超90%。
36氪曾多次報導過的「PetPlus寵加(以下簡稱寵加)」,早期定位基於微信生態的寵物垂直電商,旗下擁有「鏟屎官愛省錢」和「汪汪愛省錢」兩款小程序。在去年7月的採訪中,寵加創始人兼 CEO 湯穎提到寵物領域的供應鏈紅利核心存在於進口寵物食品,寵加正在布局跨境供應鏈體系。
寵加通過海外源頭直採,並與各地方保稅倉合作的方式,規模化的將進口寵物產品直接供應給線上、線下小B商家,目標是搭建基於微信私域流量的「線上寵物品牌連鎖專營店」。
經過兩年積累,目前寵加合作的國外品牌超過60個,常年在保稅倉庫庫內的SKU數量超過500個,全平臺供應的商品SKU數量超過5000個,涵蓋寵物衣、食、住、行等品類。其中由寵加獨家代理和經銷的進口品牌十餘個,合作線上線下小B商家超過2000個。企業已實現全年盈利。
把寵物當作家人,重視寵物健康,喜歡在自己的社交圈與其他寵物主進行高頻交流的寵物主被稱為pet parents。這部分高價值的養寵人群流量密度非常分散,如何精準觸達這部分養寵用戶並進行精細化運營,是寵物平臺和寵物品牌面臨的考驗。
寵加的流量來自於線上和線下,除了基於微信生態積累起來的線上用戶,寵加接下來的重點是線下用戶擴展。湯穎將線下流量來源總結為四個類別,分別是貓舍犬舍即繁育渠道、社會上的寵物救助機構和領養機構、寵物醫院和寵物店。
那麼,如何與小B商家建立合作,並將線下流量發展為用戶?寵加的解決方案是:提供「稀缺價值」。湯穎解釋說,國內進口糧供應鏈整體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海外品牌每年分到中國市場的產能也存在上限。單體小店每個月能消化掉的產品數量有限,在整個寵物進口產品供應鏈中處於劣勢,可能需要經過四五級分銷才能拿到貨,不僅價格沒有優勢,供給不穩定,售後體驗也無法保障。
寵加為小B商家提供線上分銷小程序,商家可以一鍵建立自己的線上店,為C端消費者提供下單平臺,商品由寵加發出。省掉中間商環節,商家拿貨成本大幅下降,賣貨坪效提高,售前售後服務由寵加統一提供,體驗提升。
(圖片來自寵加)
目前,寵加的線上小店形態處於1.0階段。所謂1.0形態是指:寵加提供供應鏈服務、售前售後服務和線上小店的產品服務。2.0形態則在1.0基礎上開放Saas系統支持。店主可以將自己門店貨架的商品添加到線上小店,根據當地用戶特徵,提供對應的差異化商品和到家配送服務。
本輪融資完成後,公司計劃打造線下樣板間,並通過加盟合作方式,提供差異化的門店解決方案。未來,寵加希望基於線上、線下流量和數據體系的打通,將小B端的線下服務融合到線上連鎖業態中,讓線上、線下的pet parents享受高性價比商品的同時,享受優質的到店服務及上門服務。
除了熱門進口品牌和產品,寵加團隊的工作重心還包括培養「第三類產品」,建立大品牌供應鏈矩陣的同時,用熱門品牌產品帶動第三類產品的銷售。所謂「第三類產品」的培養,具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去年7月,寵加曾完成 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 LB 投資(原LG風險投資,為韓國 LG 集團旗下的家族基金)、眾海投資、光速中國。此前,團隊還曾獲得過險峰長青和光速中國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