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最大規模回顧展舉行 美術館館長親自做導覽

2021-01-08 藝術中國

吳冠中大展首日萬人擠爆美術館,圖為開幕式現場。

現場

11月20日,由國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文化廳、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浙江美術館、上海美術館、香港藝術館、故宮博物院、魯迅博物館承辦的「東西貫中——吳冠中藝術回顧大展」開幕式在浙江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是迄今為止吳冠中藝術作品規模最大的一次展覽,集中展示吳冠中生前捐贈給海內外主要美術館等藝術機構的作品350件。

展廳裡仰慕吳冠中先生的觀眾拍照留念。

開幕式當天14時,人流已過萬。展覽館開始第一次限流。觀眾在大廳排隊預約,而本來七大館長每人限帶預約在先的30名觀眾導覽,結果卻跟隨許多「蹭覽」者。由於人流過多,觀眾在館內停留控制在30分鐘。7位館長親自為觀眾導覽。觸控螢幕讓觀眾倍享高科技的便捷。兩位結束導覽的專家互相交流:一位說,我剛講了兩幅畫。一位說,準備講吳先生的兩個觀點,只講了一個。而首批「吳冠中基金獎」的獲得者也參與了現場導覽工作。

本次展覽全面啟動浙江美術館志願者服務,200位志願者佩戴著統一徽章,為觀眾提供引導和諮詢服務。工作人員李雯興奮地告訴記者,專家導覽時,提供了200多個耳機,自己原來計劃,肯定會有損壞或丟失,沒想到,導覽結束,志願者們居然很快就收齊了耳機。志願者表現非常突出,對參觀嘉賓採取一對一的服務。有嘉賓提出要找吳冠中最早的一幅作品《五臺山佛光寺唐塑》,志願者學生黎霞君立刻從手機裡調出導覽圖。準備工作相當充分。

發現

七大美術館館長當導覽

範迪安被稱「中國第一講解員」

中國美術館館長範迪安先生等為觀眾講解吳冠中作品。

為觀眾導覽講解、舉辦《從融通到創造——吳冠中的1978》講座、接受各地記者採訪,中國美術館館長範迪安一到杭州就忙得不亦樂乎。以致回程下午兩點趕飛機,12點多了還在報告廳為執著的聽眾回答提問。

平時在中國美術館,只有在重要活動時才承擔講解的他,此時,記者在人群中看到他正給佩戴耳機的聽眾導覽。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精彩的口語講述讓觀眾入境入迷,更是被其他承擔此次導覽的館長親切地稱作「中國第一講解員」。

範迪安告訴大家,吳冠中先生十分重視美術館的建設,當他在海外看到歐洲許多博物館承載了歷史文明,展現經典作品的時候,他感嘆中國還是缺少美術館。他晚年說要做的就是兩件事:第一,毀畫,把他認為畫得不好的畫毀掉;第二,捐畫,把他最好的作品捐獻出來,捐給海內外的公立美術館、博物館,讓更多的觀眾看到。

策展人馬鋒輝(左三)為嘉賓導覽吳冠中手稿。

範迪安說,這一次我們這些承辦單位認認真真在一起商量,以浙江省美術館這次回顧大展為契機,做一次美術館應該盡的義務,在籌備過程當中,中國美術學院的許江院長和浙江美術館馬鋒輝院長一起商量,一定要在這次展覽來體現美術館的作用。

我們許多館長和專家學者要做一次志願者,來為觀眾做展覽的導覽,同時我們更要把吳先生的藝術更廣闊地向世界傳播,用我們美術館人的熱情使藝術大師的作品更好的貢獻人民。

參觀者正通過影像資料了解吳冠中先生的生平。

馬鋒輝館長動情謝支持

吳冠中四幅絕筆首次內地亮相

如此眾多的精品從海內外齊聚浙江美術館,用吳冠中長子吳可雨的話說,展覽是史無前例。自然安保工作、各項工作都十分繁重。對於剛剛開館一年多的浙江美術館來說,是一個艱巨的考驗。盛大開幕式的成功,讓浙江美術館馬鋒輝館長發自內心地感謝各級領導和各兄弟館的大力支持。他說,今年6月24日,吳可雨先生親自將父親生前家中最後的五幅作品送抵香港藝術館,第二天,吳老便辭世了。《朱顏未改》、《巢》、《休閒》、《幻影》、《夢醒》,這五幅作品中有四張創作於2010年春節後,這四幅是吳先生的絕筆之作,在香港美術館的支持下,今天首次與內地觀眾見面。

他說,現在社會對吳冠中的作品認可度很高,各個美術館、博物館的館藏吳冠中作品價值很高。從藏品安全的角度考慮,需要嚴格的審批程序才允許外出展覽。從作品運輸、保險、點交、開箱,到保管、布展等,無形中增加了集中展覽的難度。這次吳冠中大展得以成功舉辦,全仗各個美術館、博物館的鼎力支持,因為大家只有一個信念:辦好展覽,就是對吳冠中先生最好的懷念。

 觀眾動情觀看吳冠中先生1974年創作的油畫長卷《長江》。

相關焦點

  • 「於小冬油畫展」亮相長沙李自健美術館 畫家還將親自「寫生示範」
    華聲在線8月30日訊(記者 李典蔓 通訊員 丁陽亮)29日上午,「於小冬油畫展」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展出了著名畫家於小冬150幅油畫、20幅素描,囊括了他近15年創作的主要作品,是其藝術人生和創作歷程的一次全方位的梳理和展現,也是他從藝生涯以來的最大一次個人畫展,展覽將持續至9月24
  • 吳冠中:我是麥子 一定要種到麥田才能生根發芽
    吳冠中肖像,2007年3月21日攝於家中。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吳冠中近幾年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一般都是因為其捐贈一事。本報記者曾借去年2月26日吳冠中在中國美術館舉辦「耕耘與奉獻———吳冠中捐贈作品」展之機,去吳冠中家中採訪。
  • 釜山市立美術館館長金善姬:策劃更好的藝術展
    日前,韓國釜山市立美術館館長金善姬接受採訪。金善姬現任韓國釜山市立美術館館長,此前曾先後在東京森美術館、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韓國大邱美術館以及濟州道立金昌烈美術館等國際知名美術館任職,是韓國著名的美術專家。
  • 黃立平:合美術館是企業的「文化實驗室」
    不久前啟幕的「《藝術》谷文達回顧展」為合美術館的五周年劃上了一個完美的節點。合美術館五年來的成果,以及黃立平先生作為館長的治館理念與方針,是合美術館作為企業的「文化實驗室」所帶來的收穫,也是創辦人黃立平先生站在知識分子視角的社會責任與文化擔當。以下為「藝術當代」對黃立平館長的採訪實錄。
  • 專訪臺北市立美術館新任館長吳光庭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吳光庭 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館長一職,自今年3月1日原館長謝小韞出任文化局局長後出缺至今,9月15日吳光庭以建築學者的背景接任北美館館長一職,受到各方的關注與期待。就任記者會上,吳光庭提出當代、公共、環境叄項美術館未來的發展主軸,認為北美館應對當代藝術給予最大支持。美術館也不應只是官僚機制的一部分,必須體認到美術館做為公共機構的責任,進而推動大眾的美學認識與素養提升。同時也要思考環境跟美術館之間的互動,重視公共環境與未來發展,為提升北美館的整體進步而努力。編輯部(以下簡稱問) 首先想請您談談接任北美館館長的始末與決定的過程?
  • 環鐵時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展
    環鐵時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回顧展2009年10月17日至10月30日,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將舉辦「環鐵時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回顧展」。環鐵時代美術館建館兩年多來,本著以「學術帶動市場」的發展理念,致力於積極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培養、推廣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家為己任,引導和培養藏家認識、欣賞當代藝術的真正價值;力圖打造成當代藝術的學術後院,在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上,不遺餘力的做著工作:從講座、展覽、雜誌、藝術家推廣等方面,建設著有益於當代藝術良性發展的學術平臺。
  • 中國美術館有序開放(復工記)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中國美術館開館回應了大眾的期待。「面對觀眾迫不及待的心情,我們要科學有序地做好各項恢復開館的工作,向公眾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與900件名家精品相遇  「太開心了,沒想到還能拿到館長贈送的畫冊!」作為開館首日前五位入館參觀的觀眾,傅女士難掩激動的心情。
  • 「熱季風——廣東當代油畫學術研究展」在華南美術館舉行
    2020年9月15日下午3點,華南美術館迎來了"熱季風——廣東當代油畫學術研究展"開幕。本次展覽由嶺南畫院院長、嶺南美術館館長葉向明擔任學術顧問,佛山美術館聯盟秘書長、廣東省藝術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江山先生作為展覽召集人,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知名藝評家、策展人陳國輝擔任學術主持,華南美術館展覽部主任張秋怡擔任策展人。
  • 《徐冰:回顧展》將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臺北市立美術館將於2014年1月25日為國際當代藝術家徐冰主辦亞洲地區首度大型個展《徐冰:回顧展》,並邀請臺灣資深策展人暨藝評學者王嘉驥策展。展覽將持續子至4月20日。《徐冰:回顧展》是藝術家徐冰的國際首次回顧展,集結他自1975年以來,長達40年創作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包括1980年代早期行動藝術計劃與版畫、成名作《天書》與《鬼打牆》,1990年代《英文方塊字書法》、《蠶花》,到2000年以後多項重要作品計劃如《菸草計劃》、《地書》、《背後的故事》、《漢字的性格》等共20組件。
  • 「我的朋友圈作品展」 線上開幕式在湯湖美術館成功舉行
    2021年1月6日,由湯湖美術館主辦的「我的朋友圈作品展」線上開幕式在湯湖美術館成功舉行。展覽共展出11位藝術家71件繪畫、雕塑作品。同時,還發布了VR全景美術館呈現線上展覽空間盛況。)、湖北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魏光慶(左五)、武漢設計工程學院院長,湖北美術學院教授陳順安(左六)、中南民大美術學院教授羅彬(右一)、中南民大美術學院教授周乙陶(右二)、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宋克靜(右三)、湖北美術學院教授範漢成(右四)、中南民大美術學院教授王祥林(右五)、江漢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夏金鐘(右六)中南民大美術學院教授周乙陶(左一)、中南民大美術學院教授羅彬(左二)、至觀藝術繪館館長張文勝
  • 吳冠中水墨畫<鸚鵡天堂>花落新加坡
    此幅吳冠中水墨畫創中國在世畫家拍賣紀錄吳冠中巨幅水墨畫《鸚鵡天堂》在前日北京保利公司秋季拍賣會上,以3025萬元的價格被香港一畫廊老闆方毓仁買走。方毓仁透露,他是受新加坡好藏之美術館的委託,專程前來購買這幅畫的。
  • 總展線1800米 本周日鄭州美術館新館免費對公眾開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攝影 許俊文 地上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共有7個展廳,面積7000平方米,總展線1800米;設計思路立足中原藝術共有的形態要素,以統一整體的現代建築語彙再現華夏文明的神韻。
  • 懷念著名畫家吳冠中
    當我試圖去挪動擺在柜子前的東西時,吳先生執意彎腰親自動手挪開雜物。邊挪邊說,書房太袖珍了,龍潭湖那邊的畫室沒有電梯,自己和老伴兒出入不便,所以還是喜歡住在這邊。他告訴我,書架是鐵的,是裝醫療器械的,承受得住厚重的大畫冊。見我拍完,他又將雜物一件件放回原處。  在這個袖珍書房裡,吳先生完成了他文集裡許多重要篇章,誕生了吳冠中百萬餘字的散文隨筆。
  • 「於小冬油畫展」在李自健美術館開展 免費向公眾開放
    華聲在線8月29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田甜 通訊員 丁陽亮)8月29日上午10點,「於小冬油畫展」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展出了著名畫家於小冬150幅油畫、20幅素描,囊括了他近15年創作的主要作品,是其藝術人生和創作歷程的一次全方位的梳理和展現,也是他從藝生涯以來的最大一次個人畫展
  • 【展覽現場】「人民的草——跨越三八線柯明藝術項目」在合美術館...
    本次展覽由合美術館館長黃立平擔任出品人,執行館長魯虹任策展人,展覽通過現成品、雕塑、影像、油畫、壁畫、文獻及手稿等多種沉浸式觀展體驗進行呈現,生動表達了朝韓人民對和平與民族融合的嚮往。同時,該展覽也是創意天地青年藝術家推介計劃的項目之一。
  • 中國美術館 見證新「石」代
    據新華社消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即將在北京隆重舉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旨在傳承弘揚亞洲和世界各國璀璨輝煌的文明成果,搭建文明互學互鑑、共同發展的平臺,增強亞洲文化自信,促進亞洲協作互信,凝聚亞洲發展共識,激發亞洲創新活力,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精神支撐。
  • 世間風物——和美術館啟動展在廣東順德開幕
    1月9至10日,「世間風物——和美術館啟動展」系列活動在廣東順德舉行。展覽由和美術館主辦,館長何劍鋒擔任展覽主席,馮博一擔任主策展人,胡斌、王曉松、劉鋼、邵舒擔任策展人;以「萬物靜默如初,世間並非你所見」為主題的學術論壇同期舉行。
  • 超8萬觀眾國慶期間到山東美術館「打卡」國展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展自9月26日於山東美術館開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國慶長假期間,山東美術館客流量激增,創下7天累積接待觀眾達8萬人次、日均觀眾量突破萬人的歷史記錄,為去年同期觀眾量的三倍。
  • 尾形光琳紀念展在根津美術館舉行(圖)
    原標題:尾形光琳紀念展在根津美術館舉行(圖) 新華社記者 藍建中 攝   新華網東京4月19日電(記者藍建中)為紀念江戶時代的著名畫家尾形光琳(1658—1716)去世300周年,位於日本東京都港區南青山的根津美術館於
  • ...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上多件世界級...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介紹,本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將是山東省近年來參展作品最多、展覽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美術展覽。邀請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和山東省美協主席、山東美術館館長張望擔任總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