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孩子放在哪都能快速適應,而有些孩子就需要「悉心呵護」。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人的性格似乎天生就具備了,有些孩子活潑開朗,有些孩子內向文靜。但除了內向和外向外,還有一個對孩子們格外重要的問題,就是敏感和遲鈍。
很多人都會把敏感和內向畫等號,把遲鈍和開朗畫等號,但其實並不是這樣,開朗的人也可以敏感,遲鈍的人也有可能內向。
班裡最開朗的娃,內心敏感壓力大
軒軒從小就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娃,原因無他,就是因為軒軒特別會看人眼色,有什麼事情,往往大人還沒說,軒軒自己就提前做好了。
就這樣軒軒上了小學,剛進小學的娃娃都是「淘」到不行,軒軒懂事又開朗,和他們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師們對軒軒也是交口稱讚。
但是就是這樣順利的校園生活,卻讓軒軒一個月瘦了6斤。
在家長多次詢問下,軒軒才說出實情,原來雖然軒軒從來沒有被老師訓過,可是班上每天都有其他小朋友被老師訓,這給軒軒帶來了壓力。
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就會成為那個被訓的角色。家人帶軒軒去了醫院,醫生表示他有嚴重的焦慮心理,對周圍的事物特別敏感。
一個小測試告訴你,孩子是不是敏感體質?
英國心理學家做出了這樣一個「高敏感孩子量表」,幫助孩子們自測。
一、感受是否強烈
不喜歡暴力的畫面;忍受不了噪音;討厭刺激;不希望生活出現變化。
二、處理事情上
不喜歡一次處理很多事情;短時間完成很多事情時,會緊張;做事情有人注視時,會不自在,發揮往往會出現失常;一次處理很多事情時,會生氣。
三、審美敏感與否
有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喜歡美食;喜歡香味;如果周圍發生了什麼變化,第一時間就能察覺到。
如果這些題大部分都對應上你家孩子,那麼他九成九是一個環境高敏型,如果只有幾個能對應上,那你家寶貝可能是個環境低敏型。
一般來說,高敏感型的孩子佔比20-35%,低敏感型佔比25-35%,中等敏感佔比41-47%。
有種「環境敏感基因」,了解下
其實人是敏感些還是遲緩些從出生就已經顯現了,是的,有一種基因叫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翻譯過來就是環境敏感性。
並且這種基因還會自己尋找到合適的環境,改變周圍環境對待自己的方式。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從小都內向敏感,那麼你的父母對待你,一定也是小心翼翼的。如果你從小神經大條,那麼你的父母多半也會對你實行「放養」政策。
所以基因和環境是交織在一起的,基本不存在獨立存在的情況。對環境敏感的人,受環境影響較大,當然壞的環境,也會對這樣的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
而對環境低敏的人,往往受影響較低,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家長天天「耳提面命」而孩子卻無動於衷的原因。
據英國心理學家調查的3581個兒童觀察內向、愛哭、脾氣大、情緒波動大、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孩子,往往更加敏感。
面對敏感或粗神經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做?
首先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高敏還是低敏,或者一般。
1)高敏型
如果你家孩子是高敏型的,那就要「細心呵護」了,這樣的孩子對環境敏感,尤其是一些不好的情緒或習慣,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
這樣的孩子就要「細養」,父母在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保證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雖然這樣很累,但其實也有好處,就是高敏的孩子更容易被影響。
也就是說,如果你對孩子進行的都是正面教育,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2)低敏性
這樣的孩子,受外界影響較小。好處是孩子能快速的融入到各種環境裡,即使遇上什麼挫折,也會自己很快走出來,抗壓能力較強。
但是不好的地方,也是因為他們受外界影響較少,很可能你一件事情說了很多遍,孩子還是我行我素。
面對這樣的娃,家長一定要耐心的反覆教育,即使孩子不聽也要放平心態。學會「粗養」,讓孩子自己去嘗試。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