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學習的小饅頭
人有「雙商」:智商和情商。情商代表一個人說話辦事,智商代表一個的學習能力。智商高的人學什麼東西都很快,智商低的人要笨拙一些,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家娃是個「高智商」的,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高智商呢?
我家孩子經常「發呆」,父母覺得娃反應遲鈍
「哎」
又是小梅在嘆氣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半個月,小梅總是嘆氣。好奇使人八卦,在問過小梅為啥嘆氣後,也替小梅愁心。
小梅說:
自家兒子5歲了,沒事的時候就開始「發呆」,一開始小梅夫妻覺得沒有什麼。但時間一長,父母不對味了。
而且一次帶娃外出時,小梅將孩子放在一旁,自己去買了菜,等一轉頭孩子卻不見了,原來跑到了一輛自行車前,兒子一動不動,只是盯著自行車看。
「又在發呆了」小梅無奈極了,拽著兒子走,兒子卻還是緊緊地盯著不放。沒辦法的小梅只能抱著兒子回家了。
這只是其一更令小梅生氣的是,有一回兒子在院子裡玩,看著一個小朋友手裡的小汽車,也是盯著,發呆瞅,以至於有其他小朋友衝他撞過來,他都沒察覺。
這樣的行為,讓小梅覺得孩子完了,但孩子又不是那種「傻」,只是在某些事上總是發呆,小梅夫妻覺得孩子可能只是反應遲鈍。
同事提議,讓小梅帶娃去醫院看看,這時心大的小梅才反應過來,是啊,到醫院檢查後,不就知道答案了嗎?
第三天,小梅回來後總是偷笑,問小梅為什麼?小梅說:醫生說我家兒子不是反應遲鈍,這是高智商的表現。
聽完這話,同事幾個都愣住了,「總是發呆的孩子,竟是高智商」。這醫生準不準啊。
小梅又說:我也不信,但走了幾家醫院都這麼說,最後給孩子做了什麼智商的測試,我才信。
聽到小梅這麼說,同事們也就放心了,別讓做媽媽的一場空就行了,至於孩子健康就好,高不高智商的又有什麼關係呢。
孩子高智商的3種行為,家長要注意
做父母的除了擔心孩子的健康外,肯定是希望孩子能有一個高智商高情商的,這不僅能讓孩子的成績提高,對於孩子的前途也有莫大的好處。
那麼孩子的哪些行為能證明孩子的高智商呢?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時,家長要注意了。
1、發呆
當孩子處於發呆狀態時,其實也是大腦飛速運轉的時候,這時也是娃精神高度集中的時候。
當孩子長時間的喜歡發呆或者是看某一個物品發呆時,說明孩子在靜靜的思考。
但也要注意,有些孩子的發呆卻是很像反應遲緩,尤其是在父母叫喊孩子時,孩子的反應速度是很慢的,因此在判斷孩子是否高情商時,面對孩子的發呆,家長可以找醫院就近診斷,不要耽誤孩子的身體。
2、拆東西
很多孩子在5歲後,都喜歡拆東西。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都拆開研究。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時,家長一定要控制情緒,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以免嚇到孩子,讓孩子失去動手的能力。
一般來說喜歡拆東西的娃,好奇心求知慾都很強,同時拆東西也在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3、 總溜號
孩子溜號時,都會被判定為注意力不集中。但其實孩子總溜號也是孩子高智商的表現。這樣的寶寶雖然注意力差,但是觀察力是極強的,好好教育,孩子的學習也會突飛猛進的。
高智商也需要被管束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高智商,有些孩子的高智商卻是後天培養的。無論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家長都需要管束孩子的行為,以免孩子「傷仲永」。
在約束孩子的行為時,一定要注意:
1、不要恐嚇
當孩子出現拆東西或學習成績差時,家長一定不要恐嚇嚇唬孩子。一旦父母這樣做了,會對幼小的孩子造成心理傷害,他就會本能的害怕,繼而放棄研究,放棄求知。
2、不要打罵
除了恐嚇嚇唬外,也不要打罵孩子。父母的打一次、罵一次都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自卑、敏感,這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同時這種教育方式也會讓孩子產生反感,最後放棄學習。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出現這3種行為嗎?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