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政府立軍令狀 首都3萬流浪牛將入「集中營」
印度將在2010年舉辦大英國協運動會,當局為此展開了一系列整治首都的行動,包括打擊街頭無證經營的小販、非法佔地建房等行為,而流浪牛也是重點「治理對象」之一。德裡市政府表示,首都地區大約有2300個非法飼養場,場主經常放任它們的牛在城市大街小巷自由遊逛,尋找食物,給這個城市交通造成了極大威脅。德裡市當局從2005年開始接受飼養主的申請,為他們分配在這個大型養牛場的經營區域。
-
3萬頭牛街頭覓食 印度忙著清理流浪牛
牛奶廠主放任不管3萬頭牛街頭覓食 印度首都新德裡高等法院5月12日給市政局下了一道「死命令」,限其在7日內把流浪牛從市區南部和中部的街道上清理走,其他城區在15日內保證要「看不到牛」。法院將在5月19日就「清理流浪牛」的結果舉行聽證會,到時如果不能完成任務,市政局局長將受到重罰。 由於80%多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他們認為牛是主神溼婆的使者,所以尊稱牛為「神牛」,不僅不能傷害牛,還要與牛和平相處。所以,在印度街頭,隨處可見流浪的「神牛」,光新德裡就有3.5萬頭。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交通狀況日益緊張,印度人與這群漫不經心的「老朋友」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衝突。
-
印度德裡掃蕩街頭流浪牛 - 新聞中心
無論是在鬧市區,還是在主要交通線上,到處都有牛的身影。三五成群的牛懶洋洋地在街頭散步,或者乾脆臥在當街,一副天人合一的情景,使人不禁發出諸多的聯想。不過德裡街頭流浪動物的好日子看來就要到頭了。德裡高等法院近日發布一道命令,要求德裡市政府必須在未來的4個月內將所有橫行在德裡街頭的流浪動物掃蕩乾淨,其中主要打擊對象就是流浪牛。
-
實拍印度首都街頭:超6萬頭流浪牛肆意行走,平日靠吃垃圾為生!
把牛奉為神靈的印度:在其首都卻出現六萬多頭流浪牛,這是為何?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有著上百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民俗習慣、風土人情。我們都知道,信仰伊斯蘭教的人不吃豬肉,在我國西藏的某些地區也有習俗要求不能吃魚。
-
見過流浪狗但你見過流浪牛嗎?在印度流浪牛居然過得比人還要好
和世界上許多地方一樣,印度街頭也能看到許多流浪動物。但流浪貓、流浪狗並不是印度街頭最多的動物,最多的居然是牛。牛在印度街頭隨處可見,因為牛在印度教中的地位非常高,被印度教徒封為「聖牛」。在印度大部分地區,屠殺牛都是被禁止的。
-
印度流浪牛流行戴螢光「角釘」 防止夜裡被車撞
螢光色的耳釘、鼻釘很吸引眼球,印度中央邦的流浪牛最近也流行在犄角上戴螢光條。這可不是為了「臭美」,而是為「保命」。法新社23日報導,為防止夜間有人開車撞到在大街上「溜達」的流浪牛,中央邦巴拉卡德區的交警想出奇招:在當地300頭流浪牛的犄角上固定可反光的橘黃色螢光條。印度教徒將牛視為聖物,因而印度街頭的流浪牛並不罕見,而這也成為一大交通隱患。巴拉卡德區交警凱拉什·喬漢告訴法新社記者:「夜間,不少司機在撞上流浪牛後往往會弄傷自己,牛也會因此喪生。亟需預防這類事故的發生。」
-
印度流浪牛不吃草了,吃肉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印度,流浪牛泛濫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然而在印度果阿邦的卡蘭古特,一群流浪牛正在接受獸醫的治療——由於人們的餵食,這些牛已經只吃葷不吃草了。據《印度快報》20日報導,卡蘭古特地區的收容站收治了76頭流浪牛,這些牛一直以來靠吃垃圾和村民們餵食的雞肉和炸魚為生。果阿地區負責垃圾管理的部長羅伯表示,牛本是食草動物,但長期的流浪生活使這些牛已經習慣揀食像飯店剩下的雞肉殘羹和炸魚等葷食,現在它們的消化系統變得像人一樣,不吃草,也不吃飼料,只吃葷腥的食物,它們甚至「能聞著肉味並跟著走」。
-
印度局勢再次惡化,農民駕駛拖拉機襲警,新德裡防線被攻破
文\白山新年新氣象,印度國內也出現了新局勢。自莫迪政府推出三項農業改革法案之後,便遭到了農民群體的強烈抵制,甚至還引發了印度農民的抗議活動。印度農民的抗議活動從最早的自發集結,再到後來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癱瘓交通樞紐,已經對印度國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在農民組織與新德裡當局屢次溝通無果後,印度農民選擇放手一搏,將拖拉機當成坦克,與新德裡警方發生了激烈衝突,繼而衝破路障,攻破了新德裡防線。直至今日,印度局勢仍在持續惡化之中。
-
印度新德裡遭遇霧霾天氣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2020年10月30日,印度新德裡,當地遭遇霧霾天氣,城區能見度低。人民視覺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2020年10月30日,印度新德裡,當地遭遇霧霾天氣,城區能見度低。人民視覺
-
印度或遭遇超級冷冬,新德裡增加庇護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02:19(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氣象部門預計,今年印度將遭遇罕見的冷冬。近期,首都新德裡市政府宣布,將從11月20日到明年3月15日,實施為期近四個月的「越冬計劃」,幫助無家可歸者安全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眼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印度數以千計的無家可歸者正面臨越來越困難的境地。
-
印度總理莫迪連任之路會被「一頭牛」絆住嗎?
【文/觀察者網 李東堯】 「牛是我們的母親,在印度,沒有人能夠忘記欠牛奶的債。」印度大選計劃於4月11日至5月23日舉行。但作為一位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旗手」,今年2月,莫迪這位志在連任的印度總理早早地就亮出身份,旨在吸引印度教支持者。 2012年,全印有530萬頭流浪牛。
-
懸賞捉拿逃犯,這錢普通人真能領到嗎?
我們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注意到有這樣的情節,強盜搶劫富戶後,官府發布告捉拿,懸賞白銀XX兩云云,不久強盜就被賞金獵人抓獲歸案了。這種古老的方式,其實現在仍在用。比如 各類案件中,為了徵集線索,警方懸賞。那麼,最後真的會有人得到這筆賞金嗎?警方如果自己破了案,會拿到賞金嗎?甚至,逃犯自己沒錢花了,自己舉報自己,能得到賞金嗎?
-
印度把牛奉為聖獸,它們的生活很神聖嗎?驢友:比人過的還慘!
我們來到印度的首都德裡,之所以會有的人叫新德裡,是因為德裡分為新德裡和舊德裡,兩地的貧富差距可以說是相當的大,在舊德裡,這裡有著印度最多的牛,據不完全統計,舊德裡的牛有將近六萬頭!在印度教中,牛被視為「聖獸」,他們認為,牛既是飯之後帶的象徵,又是人類維持生存的基本保證,不僅如此,印度還有專門的商人舉辦的「聖牛養老院」,專門撫養那些不能覓食的老年牛,可見,牛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死多重要。因此,在舊德裡可以說走幾步都能看見一頭牛,這裡的牛大多是流浪牛,他們自由的生活在街上,神聖不可侵犯!有的人可能會問了,沒有草,那他們吃什麼?
-
印度新農業政策引發抗議,有抗議者焚燒莫迪塑像
► 文 觀察者網 王世純自11月26日起至11月28日,數千名印度農民從印度各地湧向印度首都新德裡,抗議莫迪當局的新農業政策。印度媒體稱,印度警方估計,僅僅是新德裡周邊兩個邦就有30萬名農民將進入新德裡。而現場畫面顯示,有印度農民高舉共產主義旗幟。
-
大象牛車汽車混行印度如何管理交通
數十年來,雖然交通擁堵、事故頻繁一直為外人所詬病,但印度當地人卻為此自豪,因為,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的交通法規都不如印度平等:牛車、駱駝、大象、馬車、自行車、汽車都可以行走在同一條車道。其他國家都是分車道通行,而在印度,司機完全不需要把自己局限在一條車道內,願意開到哪兒就開到哪兒。至於汽車後視鏡,還是忘記這個東西的存在吧。
-
印度新德裡記錄十年來當地5月最高氣溫
印度新德裡記錄十年來當地5月最高氣溫 (4/5) "← →"翻頁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當地時間
-
「動物首都」新德裡,除了橫行的牛以外,揭開印度猴子成神之謎
我們的鄰居印度這些年的發展也是非常迅速的,這點不得不承認,印度的發展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印度的科技實力其實並不弱小,只不過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因為的科技人才非常多,美國矽谷也是非常多的印度CEO,但是印度國內卻沒有鞥很厲害的科技公司。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印度首都新德裡,一座被稱為「動物首都」的城市。
-
新德裡送護衛艦拉攏,「牆頭草」鄰國乘上印度戰車
印度為了拉攏越南,投入的軍事援助不計其數據印媒12月23日報導,新德裡日前公開宣布,該國已經向越南移交了一艘新型護衛艦,而這也是印度承諾向越南提供的12艘護衛艦中的首艦。作為「回禮」,越南也向印度表示,將要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和交流,共同維護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面對越南的加持,莫迪自然沒有放棄其邊境的問題。
-
1962年中印戰爭,印軍全線潰敗,我軍為何不趁機拿下新德裡?
由於當時新德裡已經亂作一團,印度外交部也幾乎癱瘓,他們沒有收到或者說忽略掉了中國政府的聲明,也無法核實這條消息的準確性,於是尼赫魯立即召見了中國駐印大使,在確認了消息屬實之後,尼赫魯只問了一句:你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
媒體:在大選前,成群結隊的流浪牛將困擾印度的莫迪
米娜告訴法新社,「我們已經嘗試了一切——稻草人和帶刺鐵絲網——但是流浪牛從來沒有錯過一個機會來吃掉我們的莊稼,」她斜視著她在印度西部拉賈斯坦邦的繁茂的莊稼,顯得很是失望。對於莫迪參加總理競選,並打算在本月11日開始的選舉中獲勝,並開始第二個任期,米納說「他們(政府)在玩弄政治,他們不關心貧窮農民。」